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天刀之刀锋天下 >

第143章

天刀之刀锋天下-第143章

小说: 天刀之刀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kbshge

第153章 末路穷途(1)() 
太平历七二二年十一月初四日未时,阑州三川郡,三川城南郊

    阑北草原的暴民此刻日子其实还是滋润的,日常饮食倒不成问题,冬日被大雪冻死的牛羊马匹尚能食用,饱暖的时候再看看被他们逼得龟缩于城中的世家之人,这些牧民被孙马两家欺压了数代,从未想过会有如此解气的一天,自然畅快无比。

    可若是牧民们有些远见就该考虑到,即便孙马两家被连根拔起,牧民今后的生存仍是难题。农牧业的发展关键便在于循环往复,按时收割成果,同时为来年留下种子,无论是粮种还是畜种。天灾无情,他并不会因为牲畜尚幼便网开一面。冬日一过,气候渐暖,彼时尚未处理的牲畜尸体不但会腐化,还需担心疫病;不仅如此,赖以在草原繁衍生息的畜种也死伤无数,即便处理得当,阑北草原三年内绝对无法恢复往日繁荣景象。

    三川城外方圆五里暴民成群结队,少的三五人,多的十来人,各自觅地休息驻扎。不过看上去还是以中青年居多,少见老弱妇孺,似乎这些人也知道自己所做的其实是有生命危险的勾当。三川城东南西北均有牧场,自然都属孙家所有,这些都是从草原各地征收来的成年牛羊马匹来此中转,还未来得及送往市场。孙家退守城中之后这些牧场便被暴民占领,这些牛羊马匹便成了暴民的食物。

    这些食物让三四万暴民坚持两三个月不成问题,故而牧民们也就这样和城中的人耗着。唯一的难点在于此刻正值冬日,阑北草原的夜冰冷刺骨,牧民们轻装简行,没有多少人携带帐篷而来。为了熬过寒夜,牧民们把安置牛羊马匹的围栏拆掉烧火取暖,还有部分人从四面的树林寻柴火。或许是同仇敌忾,牧民之间倒没出现大的纷争。

    三川城南郊离城门略远的一处,三五个人正在吃烤肉闲聊,不远处牲畜内脏和骨头毛皮随意丢弃,杂乱不堪。

    “达布大哥,你说俺们要留到什么时候,小弟媳妇娃娃也不知道咋样了,吃的不知道还有没有?”一个短发青年说道,披着羊皮大氅,脑后一条细小辫子。

    “俺也和索答老弟一样,出来时把肉干都留给了妻儿老母,不知道能支持多久。”另一个青年汉子说道,头戴毡帽,面色黝黑无须,看长相有些机灵。

    “索答老弟,纳达老弟,俺也不知道,出了这么大事,纳兰部的族长说总要看到孙家有个结果,否则俺们在草原上恐再无安宁之日。”说话的是个同样披着羊皮大氅,头戴毡帽的中年汉子,胡子浓密杂乱。

    草原广袤,且大部分牧民逐水草放牧,居无定所,故而草原并无村镇划分,而称部落,每个部落都有相对固定的放牧区域。阑北草原较大的部落超过十个,此处所说的纳兰部落就是阑北草原北邙山以西较大的一个部落。此三人聚在一处,应该同属纳兰部落。

    “唉,总这么耗着什么时候是个头,总不会是想把孙家人饿死在城里吧。”名叫索答的短发青年哀叹道。

    长相机灵的青年纳达小心环顾左右,靠近二人一些,压低声音说道:“达布大哥,索答老弟,俺倒是有些小道消息。据说朝廷已经派人来了,还派了几万军队过来,想必过不了几日此处就会有结果了。”说得自己喜出望外。

    索答同样面露喜色,唯独最年长的达布闻言却是一脸担忧,索答发觉不对,便问道:“达布大哥,这是个好消息啊,你怎么还是如此模样?”

    “老哥自然也希望俺们能脱离孙家控制,可是俺们毕竟聚众闹事,朝廷派几万大军来是为了孙家还是俺们,谁又知道呢?”达布忧心道。

    “咳,老哥不必如此忧心,用他们汉人的话说叫‘法不责众’,带大军来只是怕压不住场面,更重要的是,俺听说其实朝廷也看孙家不顺眼。”纳达嘿笑道,达布闻言没有说话,只是脸色缓和了很多。

    “哎,那就是不知道朝廷的大军什么时候能到。。。。。。”索答叹道,似乎为了回答他,他话未说完,南面便隐隐传来马蹄声,渐渐的越来越响,最后感觉脚下的土地都在颤抖,中间还伴随着踢踏踢踏的脚步声。众人纷纷起身向南边望去,只见南边密密麻麻的士兵整齐排列,如黑云压城般缓缓靠向三川城。

    待走近些,才发现上万匹战马一字排开当先而行,钢盔银甲红衣的士兵手持红缨长枪随后。牧民们虽然见过几万人在一处的样子,却没见过如此服饰统一,步调一致的气势。居中的骑兵高举两面军旗,只见军旗金底黑子,其中一面上书“北方”二字,另一面上书“钱”字,字体均为行楷,颇有气势。大军缓缓逼近,南郊远离南城门的牧民匆忙后退避让,城门附近开始出现骚乱,大军抵达的消息不过一刻钟便传遍三川城内外。

    牧民挤做一团退无可退的时候,大军却停止了前压,战马止步,盾牌兵上前将军队与牧民全部隔离开来。片刻之后,约有三四十名粗壮魁梧的士兵骑马行至牧民群前一字排开站定,并未携带兵刃,不知意欲何为,即便如此,不少牧民眼中满是怯意,纷纷拿出了携带的匕首,砍刀和斧头,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不过片刻,这几十名士兵齐声呼喊道:“王爷有令,让开城门,待在原地。”声音粗洪响亮,远近闻声。

    可还不等牧民有所动作,声音紧接着响起。

    “让开城门,待在原地。”

    “让开城门,待在原地。”

    “让开城门,待在原地。”几万人齐声呼喊,声震四野,回音不绝,牧民被这声势又逼退了几步,可牧民不知为何,并没有依言而行。

    几十名士兵再度发声道:“违令者,斩。”

    “斩。”

    “斩。”

    “斩。”几万士兵齐吼,似乎天地间只剩下这个字,士兵呼喊的同时伴随着跺脚,大地都跟着抖了三抖。牧民们再也不敢丝毫迟疑,连滚带爬让开一条通往南城门的道路,若不是因为人挤人,巴不得退到军队看不到的地方。

    道路已清,这三四十人也退回阵中,几个片刻之后,一大队人马走出盾牌阵,一人金盔金甲在头领路,身后四五百名士兵紧随其后,缓缓通过被牧民包围的通道。这五百人和上万牧民相比犹如一滴水进入一杯茶,可没有任何一个牧民有上前造次的打算。先不说被之前的敲山震虎之举吓破了胆,这些人和那些喊话的不同,明晃晃的刀剑还在其次,那种毫无感情的眼神,想必会是不少牧民此生挥之不去的梦魇。

    金盔金甲的领头人自然就是独孤宏,他的计划便是带着北方军精锐和齐轩辕的人手先料理了孙家,给牧民一个交代,解了三川城之围,再考虑灾后重建的事。毕竟阑北草原此次大灾,流民遍地,想恢复如初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独孤宏本就是三川郡王,守城的府军将领自然认得他,开城将四五百人放入城中之后再度紧闭城门。独孤宏进城之后也不废话,直接带人开赴三川城中心的孙府,同时调拨一千府军围了孙府。

    孙府内此刻人满为患,在此地之人不是孙家子弟便是孙家的死忠。

    孙府前厅内,孙家够资格座在此处的不过五人,五人中又以孙翼孙羽兄弟为首。除了独坐主座的孙翼是一袭圆领红色长袍,其余四人均是红色交领长袍,每边两人坐于客位,场内一片死寂,无人开口说话。

    良久之后,孙翼掐着额头,也不看向客座四人,像询问,又像自言自语道:“为兄不过以为牧民趁我孙家与马家相争分身乏术借机发难,毕竟往年也用过雪灾的借口,不曾想成了如今进退维谷的局面,孙家百年基业毁在我手中,真是愧对列祖列宗。”

    “大哥,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独孤宏的大军片刻便至,还是想想如何为孙家留后吧。”坐在孙翼左手边第一客位的孙羽劝解道,面露疲惫,作为孙家智囊的他此刻也生出无力之感。

    “二哥所言不差,牧民暴起反抗者众,独孤宏定只会拿我孙家开刀。以独孤家的行事作风,难免将我孙家斩草除根。”孙羽对面的那人说道,看座次应该是孙家第三号人物,客座其余三人均颔首表示同意。

    “也罢,为兄的儿子当年被大昭寺智能和尚带走,无人知晓其身份,如今禅宗也不反对弟子还俗,倒还留得香火;诸位的子嗣,选一人出来送入密道以期为孙家延续香火;记住,只能选一人,孙家子孙众多,少那么四五个不一定会被发现,多了定会被察觉。至于选谁,诸位兄弟自行决定。”孙翼接受现实,珍重吩咐道。

    众人闻言场内又是一片死寂,这是割肉饲虎以求留存孙家火种,不仅难在必死的决心,还在于选择子女的生死。很多时候,难的不是如何面对死亡,而是与自己而言同等重要的几个人,你必须要做出让谁生让谁死的选择。

    众人沉思半晌,只得接受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唯独孙翼右手边第二客位上那人似乎有些疑虑,只见他斟酌之后开口道:“诸位兄长,容小弟多嘴,经此之后,孙家的人恐不容于阑州,甚至不容于大厉,即便他们侥幸留得性命,又将何去何从?”

    “哼,天下不止阑州,更不止厉朝,只要能躲过这场祸事,何愁无栖身之所。”他旁边的那人说道。

    “不错,这些年北境还算太平,我孙家与金朝和匈奴皆有往来,即便不容于大厉,倒也不用愁无栖身之所。”孙羽也附和道,众人闻言便再无疑虑,包括出言质疑那人。

    “诸位若无异议便尽快安排吧,待安排妥当便开府束手就擒,事到如今再负隅顽抗也不过途添几条冤魂。”主座上的孙翼说道,话语中尽是疲惫。

    “大哥此言差矣,乖乖束手就擒独孤宏会以为我等已经安排了后手,对孩儿们无益;我等做困兽之斗,他便会以为孙家再无退路,孩儿们便多了几分存活的希望。为了孩儿们,这一仗,我等还必须打。”孙羽说道,燃起丝丝战意。其余四人闻言均觉有理,渐渐的眼中均燃起丝丝战意,算是同意了孙羽的提议。

    五人计议已定,便纷纷起身各自行事。孙家其实也很冤,天灾并非因他们而起,他们也只是骑虎难下。对,骑虎难下,不止是孙家,包括马家,包括反抗的牧民,自然还包括独孤宏。孙马两家本就势均力敌,在两家争斗寻求扩张的节骨眼上,自然不能允许后方出乱子,收成有失,只不过这场雪灾超出了所有人承受的极限,才最终引发暴乱;牧民既然已经开始反抗,参与者自然不希望孙家缓过来之后找他们算账;而独孤宏,即便抛开自己的野心,阑北草原生乱,他在其位难辞其咎,不到千人的孙家上下和三四万的牧民,牺牲谁满足谁,几乎没有考虑的余地。

    约一个时辰后,独孤宏率领约一千五百人包围了孙府。这一千五百人中有一千是三川郡郡府府军,五百步兵和五百弓箭手。独孤宏也是领军之人,敌我分立且敌人合在一处,弓箭是十分理想的攻击手段,而且能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孙府四门均被弓箭手把守,独孤宏带着精锐来到孙府正门前。

    独孤宏又找来十来个喊话的士兵,交代一番。喊话兵便依言而行,齐声喊道:“孙府里的人听着,王爷有令,限尔等一炷香之内开门缴械投降。听从,孙家五大主事之人枭首示众,男丁充军,女眷没官。否则,格杀勿论。”

    喊话兵接连喊了三遍,再齐喊一声“开始点香”,便悄无声息开始等待。

    skbshge

第154章 末路穷途(2)() 
果然不出独孤宏所料,孙家果然打算负隅顽抗,府内甚至听不见一点呼喊争吵之声,因此不开府门便是给独孤宏的回答。或许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孙府内外明明很多人,此刻却感觉毫无声息。

    独孤宏面无表情的瞥了一眼即将燃尽的香,向一旁喊道:“蔡振昌。。。。。。”

    一人钢盔英甲红衣,身材魁梧,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从最靠近孙府门前的地方,匆忙行至独孤宏面前躬身行礼道:“末将在,王爷有何吩咐?”

    独孤宏坐于马上也不说话,微微一点头,蔡振昌会意,躬身后退再次行至前线。片刻之后,一支响箭在孙府上空炸响,这是进攻的讯号。孙府外围各处,弓箭兵弯弓搭箭向上斜指,毫不犹豫的将弓箭射了出去。若是连箭的落点也控制不好,便不是一名合格的弓箭兵,一时间孙府内箭如雨下,其间还不时夹杂着带火的箭头,府内哀嚎之声此起彼伏。其中上百弓箭手还登上了附近房屋,居高临下释放冷箭,一开始府中之人只有挨打的份。

    作战,尤其是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