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害羞心理学 >

第4章

害羞心理学-第4章

小说: 害羞心理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都以失败告终。

有时,因为一个男生跟我打招呼或者是对我微笑,我就会觉得自己很受欢迎。可是第二天,我发现一群女生围在墙角在议论什么,我会怀疑她们正在笑话我。虽然成绩已经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但并不突出,也就是中等水平。妈妈认为我过分关注打扮而不是学习成绩,她认为我在学习上不够专注与投入。这是我给你写的第四封信,我把其他所有的信都扔掉了,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会把这封信寄给你的。

签名:怪人

害羞的女人要比害羞的男人多,这句话对吗?当然不对!另外还有一种错误的说法:在社交场合中男人比女人要更加自信、更具攻击性,社交能力更强。我们的信息显示:性别与害羞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事实上,在大学生中,害羞男生的比例要比女生略高。而这种性别差异在其他一些不是大学生的群体中也有所体现。另外,在不同文化中所做的调查也显示出不同的结果。

害羞还可以通过特殊的方式困扰那些不害羞的人。突然变得害羞的人数比曾经害羞的人数的一半还少。这些正在被害羞所困扰的人以年轻人居多,他们童年的时候并不害羞,长大后却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忽然变得很害羞。

我们相信,通过努力人们可以克服或缓解害羞,但害羞的人也有可能变得更加害羞。我们的研究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40%的人提到,他们曾经很害羞,但是他们成功克服了自己的害羞,现在他们已经不再是害羞的人了!这些曾经害羞者的经历可以给那些长期或目前受害羞困扰的人们提供有益的建议。

害羞如何影响人

尽管我们仍然不能对害羞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对害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了解了害羞存在的普遍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害羞对不同的人产生的不同影响,来揭示出害羞这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害羞跨越更为广泛的心理学范畴:它可以表现为在众人面前的偶然不适,也可表现为摧毁人的正常生活的创伤性体验。对一些人来说,害羞是他们选择和偏爱的生活方式;对另一些人来说,害羞则意味着难以言喻、不可解禁的终生痛楚。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当他们与书本、思想、客观事物或大自然相伴时,他们会感到无比惬意。作家、科学家、发明家、护林员和探险家更加喜欢较少纷扰的世界。他们大多内向,更加倾向于独处。对他们而言,与人交往就没有多少吸引力,就像葛丽泰·嘉宝(Gretax Garbo),他们宁愿享受孤独。

今天,很多人发现:梭罗在瓦尔登湖旁孤寂生活,是他个人独具魅力的生活方式与人格特质的体现。

即使是在害羞这一小小的范畴之内,从那些可以在必要时与人交往的害羞者到那些交往有困难的害羞者,他们中间的害羞是有等级区分的。对于与人交往困难的害羞者而言,如何与人交谈、如何在众人面前演讲、如何从容地举办一次正式晚宴都是巨大的挑战。

在害羞这一范畴中处于中间状态的是大多数害羞者。他们在特定场合下、与特定人相处时,会有一种被胁迫感和力不从心的感觉。他们的不适足以扰乱他们的社会生活,阻碍他们的行为,使他们表达困难,不能说他们想说的话,做他们想做的事(参见图1一1)。

图1…1 情人节快乐

这种焦虑可以表现为脸红或更明显的窘相。正如一位商界经理人描述的那样:

“33年中,我一直都会过分地脸红,而这正是害羞的标志。尽管我的努力和坚持,使我成为行政主管,使我获得拥有数家银行的大公司副经理助理的职位,但害羞综合征却牵扯了我很多精力,这无疑影响了我向更高的职位发展。”

或者,这种害羞通过隐藏着的攻击性行为或冒犯性的言语体现出来。正如一位作家所说:

“我干涉别人或自己挑起话端,并喋喋不休地说,显得很愚蠢和无知,我装做毫不在意他人,同样地,其他人也忽视我的存在。正是在公众面前的内在恐惧,使我变成无人问津的‘壁花’。”

旧金山的律师麦尔温·比利(Melvin Belli)以其在法庭上的巧辩而闻名。但是他不得不承认:他经常会害羞,而且他会很体面地掩饰害羞。

因为害羞,所以害怕别人,进而可以产生不同的反应。所以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并不总是准确地反映他是如何害羞的。害羞经常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但是并不一定直接或明显地发挥作用。最终的结果是,不论你在公众面前的表现如何,当你认为自己害羞时,你就是害羞的人。

处在害羞范畴中部的那些人,他们害羞的原因是缺乏社会技巧,或是对自己没信心。有些人严重缺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社会技能。他们不知如何引起话题,或如何在课堂上提问。有些人因为缺乏自信,即使他们知道正确答案也不会举手回答。同样,一些聪明的人也会因为没有自信而错失良机。有一位女士因为缺乏自信,而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法律专业。

“九月,我开始法律学习。法律部的考试我得了很高分,学院考试我平均分为3。94(接近A等),我可以毫不费力地进入三所法律学校学习。但是在第一学期还没结束时,因为很害羞,我选择了退学。在课堂上,我感觉很不舒服,即使我对功课做了充分准备,我仍然害怕被老师提问,害羞使我无法正常学习,最后只能退学。”

害羞的另一个极端表现是:无法抑制对别人的害怕而感到习惯性害羞。无论何时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做些事情时,他们总会极端畏惧,无可救药地受到焦虑控制,以至于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躲避和逃跑。这种极端害羞者不只是学生和年轻人,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自动减弱或消失。一位64岁高龄的女士说道:

“我的一生都在害羞中度过。直到几年前我才相信:在别人眼里,我有成为一名好妻子的资格。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认为自己不够好,我不能与人自在地相处,我的社交能力也很弱。我从来不知如何招待丈夫的朋友。我害怕自己不够好,体育运动细胞也很弱,一句话就是:我害怕一切。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我没有朋友。我被遗弃了,没人喜欢我,甚至包括我的丈夫。最终他和我离婚了。”

最坏的情况是,害羞可能转化为神经衰弱。这种精神瘫痪的后果是抑郁,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导致自杀。在有关害羞的电台访谈节目中,一个自称“依旧年轻迷人”的50岁女实业家对自己进行了自我剖析:

“除了信念外,我很孤独。我生活在没有朋友的孤独世界中。我曾多次被欺骗,生命留给我的只有痛苦和不幸。我孤独地度过假期。那是一段十分令人沮丧和痛苦的时光,我越来越害怕各种节假日。因为每到假期,我的孤独感就会加剧。当看见许多人都有亲人和朋友相伴时,我常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我没有勇气去做。”

对于以上这些处于害羞一范畴各个阶段的所有人,害羞是个人问题。害羞不是一点点地烦人,也不是小小的混乱,而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害羞的积极面

尽管许多事件和统计数字令人沮丧,但是我们要知道害羞也有积极的方面。10%~20%害羞者“喜欢”害羞。因为他们发现了害羞的积极面。

那些看到害羞积极面的害羞者用“矜持”、“隐忍”、“谦逊”等词语来形容害羞。当被雕琢修饰之后,害羞被认为“深沉”或“高品位”。大卫·尼文(David Niven)、查尔斯王子(Prince Charles)、凯瑟琳·赫本(Kotherine Hepburn)和杰奎琳·奥纳西斯(Jocque…line Onassis)都是“我喜欢羞涩”的典范。

一位英国心理学家在1927年的撰文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害羞的优点。

◎害羞非常普遍,至少在英国是这样的。我们倾向于接受害羞,认为它是与生俱来的,是年轻人迷人气质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当害羞可以持续到人的晚年时,它是一个人优秀性格的见证。也许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但它似乎成为一种民族特质。

◎害羞让人谨慎、自省,维护个人隐私,并给予只有孤独才能带来的快乐。害羞的人不会像暴力的或有强制倾向的人那样胁迫或伤害他人。

作者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雄辩地阐释道:

“我认为人不应当试图克服害羞。害羞是隐秘的幸福。害羞的人与有闯劲的人正相反。害羞的人很少会是罪大恶极之人,他们能够保持社会的安宁。”

害羞的另一积极面表现在害羞者在挑选朋友时更具选择性。害羞者通常会冷静地观察,小心地行事。害羞者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他们不会被认为是令人讨厌的、放肆的和自命不凡的。同样,害羞者很容易规避人际矛盾,在某种情况下还会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一个特别有趣且积极的作用就是:害羞可以为我们提供保护措施。害羞本身就是一个让害羞者不被注意、不在众人中凸显的面具。在匿名的情况下,人们可以从“应该”和“应当”做某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的行为可以逃开社会规则强加的限制。狂欢节和万圣节便是个生动的例子。他们说明了来自面具和服装的隐匿所导致的巨大个性变化。

当给我害羞的弟弟戴上面具时,我母亲一开始就知道他会更自由地活动。当然,对其他孩子来说,他只不过是无名之辈。但是其他孩子怎样想,并不能代表我弟弟的想法。在理解害羞这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个人的主观感受。

我们让人们自己给害羞下定义——他们怎么认为就怎么说。现在我们知道害羞非常普遍,通常它让人充满焦虑和痛苦,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却是一种寻求自我存在的状态。我们根据自我感觉害羞的频率以及我们感觉这种焦虑的时间来判断我们是不是害羞。但是害羞背后是怎样的个人经历呢?害羞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呢?我们将在下一章中找到答案。

第2章 走进害羞者的个人世界

害羞,似乎正在以某种方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周围的大部分人都认为:不愿让人知晓的秘密公之于众是令人难堪的。而当我们发现,这样的事情不单单发生在自己身上,很多人也曾有同样的经历时,我们的感觉就会好很多,心情也会舒畅些。

害羞者的自身感受是什么样的呢?先让我们倾听一位成功的旅行者和自由撰稿人沙瑞丽·雷达(Shirley Radl)的心路历程。

沙瑞丽·雷达的心路历程

因为害羞,我吃尽了苦头。我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开始的:我开始变得消痩、喜欢待在家里,到了十来岁的时候情况变得更严重了,我变得越发消痩和难看——我也清楚地知道,研究者和我访谈的害羞者都对害羞带来的恐惧感和疯狂感有些夸张。但我知道那种真切的感受:不论身处何方,我都局促不安,甚至能够感觉到吞咽困难,讲话变得异常艰难,手常常不由自主地颤抖,明明是满头大汗却又感觉浑身发冷,平时熟悉的事情变得模糊不清,而且,我不断地幻想各种可怕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比如因为在公众场合做了丢脸的事而丢掉工作。

当我与毫无恶意的人(甚至是孩子)待在一起时,我也会声音颤抖、讲话含混不清。因为不敢面对收银员,所以我竭力避免去商店;和送牛奶的男士闲谈时也会十分紧张;甚至给我孩子的小伙伴做爆米花时,我都不能接受他们注视着我的眼神。我深知害羞者的感觉:如同一个赤身裸体、蹒跚在大街上的人被卫星电视在全球范围内转播一样。

当害羞者说起他们害羞的反应时,大部分人会提到三个方面。首先,他们会开诚布公地对别人说“我很害羞”;其次,他们有紧张的生理反应,比如脸红;最后,他们会不可避免地感到尴尬和难为情。仔细研究害羞的这些特点,我们便可以深入到害羞者的个人世界。

何时沉默非金

害羞者从几个角度展示了他们的害羞行为。在生活中很多方面害羞者的羞涩都有所表现:至少80%的人认为,即使发现其他人的错误,害羞者绝不会说出来;将近半数的害羞者认为,与他人眼神接触是一件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情;40%的害羞者的典型反应是,“就算我不能说什么,至少我可以保持沉默。”他们认为自己说话声音很温柔,比如害羞的老师讲课声音低细,而老师的害羞又波及学生。另外有一些害羞者会避免与他人接触,或者受到邀请参加某项活动却无法付诸行动。

菲利斯·狄勒(Phyllis Diller),就是一位非常明显的躲避者。

尽管表面看来他非常健谈,却是一个害羞而又喜欢沉默避世的人。

他回忆道:

“小的时候,老师告诉我父母:我是他们见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