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农家少夫人 >

第8章

农家少夫人-第8章

小说: 农家少夫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夏瞬间打了个寒颤,乖乖,刚刚陈氏跟杨大郎说什么了,他竟然有了这样的念头,程夏赶紧摆摆手,“不用了,我去问问林琇,还有没有多余没用的被子。”

    刚想动,就听到隔壁霎时间传来一声高过一声的嘶吼,程夏顿时抬不起脚来了。该死的,她明日必须跟林琇提提,让林琇管管杨二郎,不说影响其他人了,就说小龙,难道就不怕孩子心理有阴影吗?

    空气又瞬间凝结,过了片刻,杨大郎起身去开床脚的柜子,“柜子里还有褥子,要不,将就着用吧。”

    程夏一看杨大郎的动作,三魂七魄都吓掉了,她赶紧过去挡在杨大郎面前,见他狐疑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程夏赶紧笑笑,“那个,我自己来吧,你不用管了,天色不早了,你快点睡吧。”

    “我给你将褥子拿出来。”杨大郎说的诚恳。

    “不,不用,”程夏差点结巴,“我自己来就行了,我身量比你小很多,一床褥子就够了,既能铺又能盖,你别操心了。”

    杨大郎的视线从程夏死命摁着柜子的手上移开,最后又问了一遍,“真不需要我给你拿?”

    “真不用,”程夏赶紧摆手,看杨大郎到底转过了身去,便赶紧将褥子拿出来,最后又小心的瞥了眼自己的背包,见它还安然无恙的躺着,这才将柜子阖上,躺在了床上。

    灯彻底熄了,程夏却有些睡不着。嫁到杨家,且和杨大郎一个房间里待着,难免会触及到圆房这类的事,便是她和杨大郎心照不宣的达成了共识,也怕陈氏有点什么心思,看来她有时间还得提点一句。

    不对,程夏翻了个身又否定了自己,这事还是让杨大郎去说吧,看陈氏的样子,对杨大郎很是惧怕,估计他说会更有效果。

    第二日又是一大清早,熟悉的叫门声传来,程夏真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了。侧身一看,大郎又不见了,程夏匆匆起身,再次小心的看了眼床脚柜子里被衣服遮盖着的背包,又稍微安心了一些。

    她还以为昨日的冒失让杨大郎产生怀疑了呢,看来是她多心了。

    但是,背包放在柜子里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被杨大郎发现,以防万一,她得尽快把背包放到那片玫瑰花丛中去。

    今日是县里的集市,所以程夏和林琇匆匆吃了口饭就走了。

    陈氏将她的两条鲤鱼放到一个小水桶中,盖了盖,这样拎着也方便很多。

    出门的时候,杨丽华不放心的叮嘱林琇,一定要将她看好了,防止她在县里跑了。程夏真是没好脸色给她,醒来的时候程夏去杨丽华的房间拿被褥,她就以为自己抢了她东西一样。

    如今再看杨丽华对还银子的事这么上心,心里更是嘀咕,这银子真给了杨家,也铁定到不了杨丽华的手中,只怕到时候杨家又得掀起什么风浪来了。

    这样的情况,程夏现在就可以预料到。

第22章 商记药铺() 
程夏看林琇一直在村口等着,也不催促,不一会就看到一个年轻的庄稼汉子驾着牛车过来,牛车后面的板车上已经坐了三个妇女,林琇害羞的招呼了一声,就看到牛车停了下来,林琇拉着程夏一起坐了上去。

    由于天还黑着,程夏坐上车才发现自己的嫂子竟然也在,又是一阵寒暄,刚想坐稳眯一会呢,就听到一个讨人厌的声音传入耳际,“让你上车了吗,脸皮真厚。”

    程夏一听就知道是程秋,也不知道到底哪里惹着这个大小姐了,老是找她事。程夏侧过身换个姿势眯着,大清早天都没亮,程夏不想跟她吵架。

    但是她充耳不闻,她嫂子大花就急了,“我说程秋,你这老是给小妹找事好意思吗?这车是里正家的,你还没入门呢,就拿这当你的了啊,到底是谁脸皮厚啊。”

    程夏一愣,程秋要嫁的,原来是里正家吗?

    “就是,你看人家驾车的大志还没说什么呢,程秋你别找事。”跟大花交好的一个嫂子也附和着。

    这么说来,这个驾车的就是以前程夏的心上人,也就是里正的孙子,赶巧程秋也看上了田大志,所以将他抢走了。也不知道程秋耍了什么样的手段,本来和以前的程夏情投意合的田大志,突然就答应跟程秋说亲了,惹得以前的程夏伤心欲绝。

    她娘张氏呢,觉得这件事太丢人,再加上她大姐程上需要银子,就这么三言两语的,就让张氏做出了将程夏许配两个人家的决定。原来的程夏本来就伤心欲绝,亲娘的做派又让她彻底伤透了心,所以一走了之了。

    也不知道那个程夏带着自己的笔记本和两张照片,以及两包点心去了哪里,过得如何。

    程夏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之前,脑子里还在想着原来的程夏。

    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到了县里,这时候天刚微亮,速度还是很快的。

    听林琇说,清献村属于崇安县城的边缘村,所以到县城里比到镇上还近。这也就更方便了,五天一次集市,想买东西就坐里正家的牛车,也不需要给铜板,里正就是在为民服务。

    里正爷爷真适合当官。

    程夏跟着大花和林琇一起往集市的方向走,感觉身后有道视线一直追着她,程夏不自觉的回头看过去,就看到含情脉脉的田大志在望着她的方向,眼中满是不舍。

    见鬼了!程夏抖抖身上的鸡皮疙瘩,既然还有不舍,早干什么去了。若是他没抛弃那个程夏,也就不会有后头这些事了。

    程夏的心思转瞬就被热闹的集市冲淡了,她前世可是经常跟同学去北京的集市赶集的,她就喜欢这种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

    眼下的明朝虽然缺少很多东西,但是不缺人啊,明朝人口不少,到清朝更是大爆炸了,如今看来,光从集市上也能看出个一二来了。

    程夏今天来集市的目的,一是为了卖了鱼去买红糖和白糖,二是为了跟林琇一起去药铺一探究竟,这第二点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她要做的是水晶蜜饯和琥珀蜜饯,通俗点就是冬瓜蜜饯。相传是明代后期才开始有了制作方法,却是在民国时期由玉溪凤香斋糕点铺的名师唐家荣制作,才名扬海内外,反正现在的明朝人还没见过也没吃过这东西。

    这个冬瓜蜜饯虽然好吃,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吃,毕竟冬瓜这玩意性凉,脾胃虚弱、肾脏虚寒、久病滑泄、阳虚肢冷的人是最好不要吃的。

    冬瓜蜜饯制作方法很简单,关键性的步骤只有一个,制作时间也很快,她今日买了红糖白糖回去,下个集市就能来卖了。但是,程夏不敢自己来卖,万一碰到身体不好的人吃了,病情加重了,她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她要借助药铺的力量,是以她一定要随林琇和大花去药铺一探究竟。

    林琇和大花一人背了一篓的药草和野菜,只有程夏要卖鱼,三个人商量好,先将鱼卖了,然后再去药铺,左右不耽搁时间。

    集市很大,两边的摊位旁早就占满了人,程夏三人走了一会功夫,却还是不见有个空档,程夏抬眼就看到面前是个酒楼,上面写着天佑酒楼的字样,看着倒像是规模很大的样子,不过现在天色还早,还没到开门的时候,只有几个伙计进进出出的采购食材。

    程夏想了想,直接带着林琇和大花就进了酒楼,酒楼的伙计一看是三个姑娘,连忙拦了下,“不好意思啊三位贵客,咱这酒楼中午才待客,现在还早呢。”

    程夏直接将小水桶往前递了递,见面三分笑的说,“小二哥,我这里有两条肥大的鲤鱼,不知道你们这酒楼收不收?”

    小二哥借着开了盖的水桶看了眼,还真是肥厚,于是笑笑赶紧将管事的请过来,管事的一看,直接就买了。

    毕竟是鲜活的,也不是多大的买卖,就两条鲤鱼而已,称了重,足足有十一斤,管事的拿了二百二十文钱给程夏,转身又去忙活别的了。

    程夏怔愣的看着手头的钱,这可是她在古代赚下的第一笔钱,竟然就这么到手了,还真有点做梦的感觉。

    林琇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早知道一条鱼这么值钱,昨个怎么也不该吃那条鳙鱼了。

    卖了银子,程夏直接跟着林琇和大花去了商记药铺。程夏看着牌匾上很是笔走龙飞有气势的毛笔字,心想这老板也是个文化人。

    进了店铺,林琇和大花都跟伙计称量药草去了,程夏就仔细观察着这家药铺,店面很大,而且患者很多,伙计忙着抓药称重,一个个须发花白的老大夫忙着看病开方子,很是有条不紊。看得出来,这家药铺应该算是很有名声的药铺了。

    药铺里一共有三个老大夫,每个老大夫面前都坐满了人,老大夫忙着把脉,碰到啼哭的孩童,就从旁边的果脯盒子里拿一块给孩子解馋,然后老大夫等孩子情绪安抚下来,再继续开药。

    程夏注意到这点,看有个伙计从她身边擦肩而过,赶紧微笑着打了个招呼,“麻烦问一下,老大夫旁边放着的果脯蜜饯,是你们药铺自己做的吗?”

    伙计手头有活计,突然被拦下,却依旧态度很好,简单的解释了两句,“我们药铺哪里会做这个啊,都是在外面买的。咱药铺名声好,慕名而来看病的很多,孩子更多,这每天光果脯蜜饯的就得出去十几斤。”

    这么多!程夏心里有了谱,赶紧追问了一句,“咱在外头买的蜜饯多少钱一斤呢?”

    伙计还真挠了挠头,认真想了想,“我不是负责购买蜜饯的,不过差不多是二十文钱吧,掌柜的不想买便宜的,就都挑的好的买,价格自然也就贵了点。不过都是给孩子吃,吃点好的也无妨。”

    程夏谢过伙计,不好再继续问,让他赶紧忙去了。

    这商记药铺的老板应该是个不错的人,否则哪里会管孩童啼哭,还特意买了这么贵重的蜜饯来给孩子吃呢。

    毕竟二十文一斤,都抵上鲤鱼的价格了,可真是不便宜了。

    程夏刚想坐下,就看到旁边两个人在焦头烂额的讨论什么,眼底的焦急很是显而易见。

    程夏看林琇和大花还没能称重,便悄悄注意了下旁边人在说什么。

    “你听说了吧,商记掌柜的本来想开个酒楼,但是没开起来,哎,做药铺生意的,怎么会熟悉酒楼怎么开啊。”其中一个中年男子说。

    “哎,话不是这么说,”另一个瘦弱的男子搭话,“自打这商掌柜的来到崇安,开了这商记药铺,我们老百姓可是沾了光了。给患者拿药都拿最好的,家里没钱的,允许赊账,实在拿不出来也就不要了。就说给孩子看病,还能有蜜饯吃,这么好的人哪里去找。可是药铺一直这么不赚钱,怎么维持下去啊。商老板就想开个酒楼赚点钱,也好更好的给我们看病。可是酒楼刚开了几天,生意一直惨淡,我刚还听到伙计唉声叹气,说这酒楼怕是开不下去了啊。”

    “哎,这酒楼要是开不下去,这药铺也早晚得关门了,到时候我们去哪里找这么好的大夫看病,抓这么好的药啊。”

    “谁说不是呢,这掌柜的愁,我们也愁啊,真希望这酒楼能开起来,让商掌柜的赚点钱。”

    。。。。。。

    那边大花和林琇已经拿了钱在招呼程夏,程夏深深看了眼药铺便走了出去。

    程夏看过商记药铺,便打定了主意要做水晶蜜饯和琥珀蜜饯,所以直接打听着去了崇安县里最大的杂货铺,程夏一问,原来白糖是十文一斤,红糖稍微贵一点,是十二文一斤,毕竟红糖的来源较白糖稀少,且药用价值更高,贵一些也正常。

    程夏只记得明末崇祯年间物价飞涨的时候,白糖是三十二文一斤,如今看成化年间的,方觉得物价正常了太多。

    程夏一共有二百二十文钱,她决定全部都用来买糖。正好十斤红糖十斤白糖,掌柜的看她这么大方,赶紧好生说话,林琇一看程夏要拿所有的钱来买糖,登时就有点着急,不由得小心的扯着她的袖子到一边,“嫂子,你若是花这么多钱买糖,小姑会生气的,娘也会不开心的。”

    “管她做什么,我自己赚钱自己花,又不欠她的。”程夏才不会像林琇那样,赚了点钱就回去给陈氏,或者是进了杨丽华的口袋。

第23章 有人来偷糖了() 
再说了,她本身欠了杨家五十两,不好好赚钱怎么还清?想让她现在赚一文钱都进别人口袋,那不可能。

    林琇有点着急的看着程夏,“嫂子,你就是需要,也不用买这么多啊,吃不了的。”

    “谁说我要吃了,”程夏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解释,安抚性的拍拍林琇的手,“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

    付了钱,拎着一共二十斤的两包红糖和两包白糖,将糖都放在林琇的背篓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