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权谋:帝姑婉柔传 >

第75章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75章

小说: 权谋:帝姑婉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训一愣,连忙回礼,“丁大人为丞相西曹掾,比下官高上数等,为何如此?”

    丁仪说道,“唉,杨大人上表一封,便可连升数级,日后尚不知会到何等官位,丁某这般老实为官者自然很快便要为杨大人做属下,故而提前交好。”

    众人都静止下来,观看这眼前的一切,杨训被这样一说,不知该如何辩驳。

    丁仪又说道,“可惜魏国初建,朝政需要能人,杨大人这般阿谀世俗、轻浮虚伪之人,一两人便足够,若朝中百官都是崔琰大人推荐而来,那想必魏国亦不会长久。”

    杨训默然不语,崔琰刚要正色回答,忽然通告曹操来了,大家这才放下一切,开始早朝。

    退朝回去,崔琰敦促杨训把写给曹操的表给自己看一遍,然后又回信给了杨训。

    早就被丁仪知道了,立刻安排人手,在杨训的家中把崔琰的回信偷来。

    丁廙一脸疑惑,问起曹植与丁仪。

    “‘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此是何意?”

    曹植看了一眼,“此是崔大人认为杨大人所写很好,说正礼跟不上时代变化,不通情理。”

    说完,大笑起来。

    丁仪也冷笑,“但也可理解成,‘此乃何等不该之时!总有一日当会有变!’”

    曹植呆住了,“正礼之意是?”

    丁仪点头说道,“便是如临淄侯所想,这便上报魏王。”

    又叮嘱曹植,“临菑侯当去结好杨修,此人聪明受魏王敬佩,结好他必然有益。”说完便去。

    当晚,丁仪见到曹操,拿出崔琰写给杨训的书信交到了曹操手中。

    还没等曹操读,丁仪便拜服在地。

    曹操斜眼瞄了一眼丁仪,并不说话,只是把信看了一遍。

    “无头无尾,寡人不知你是何意?”

    丁仪跪拜着说道,“大王,此是尚书崔琰写给杨训之书信。”

    丁仪又抬起头说道,“白日大王上朝之前,微臣以戏言说于杨训,杨训也许觉得难堪,告知于尚书大人,尚书大人便回此信。”

    “微臣偶然得知,见此书信中充满悖逆不逊之意,又有人言尚书大人经常傲慢不逊,微臣自觉事大,于是前来报告大王。”

    曹操仔细读了两遍,站起身来来回走着。

    丁仪见曹操在思考,立刻向前爬了一步,跪在曹操的脚边。

    “尚书大人为五官将老师,必然认为五官将登位之后他会便高升,故而才会这般傲慢。”

    “所谓会当有变,愚臣思之,是指大王百年之后,必然会传位五官将,而他也可以以老师之身份让五官将按照他之想法来治理天下,那时天下会当有变。”

    曹操听了丁仪的话,大怒,下令收捕崔琰下狱拷问。

    翌日,婉柔和曹丕以及徐奕等多位大臣找到了曹操。

    众人跪在地上,婉柔站在最前,“魏王为何要下令抓捕尚书大人?”

    曹操轻描淡写,“此人诽谤朝廷,臣故收之。”

    看到曹丕又为崔琰求情,曹操大怒,“子桓当自我勤勉,不可凡事听从师尊之言。”

    虽然之前就是曹操下令让曹丕多向崔琰学习,但是曹丕现在知道是什么局势了,立刻叩头答应,也没有继续为崔琰求情了。

    一直在曹操身边的丁仪又说道,“大王,昨夜去见崔琰,见他对探望之人怒视,凡有人提起大王他便更加恼火,似乎对大王十分不满。”

    曹操大怒,立刻下令崔琰自杀,并对着众人说道不许为他求情。

    婉柔和曹丕猛然看着丁仪兄弟,两人都得意洋洋如同得势。

    婉柔与曹丕都没有露出恨意,而是告退。

    外面,婉柔说道,“此必然是丁氏兄弟所为,父亲倾慕他二人才华,当初本打算以清河公主嫁丁仪,足见有多看重,五官将本在劣势,如今更要小心,做事需谨慎。”

    “今日五官将为尚书求情十分冒险,万一魏王怀疑五官将与尚书合谋,万事休矣。”

    曹丕大笑起来,“之前争后位之时,皇后殿下不知所为,如今却如此深思高举,变化当真迅速。”

    婉柔也觉得惊讶,“这吾不自觉便这般想法。”

    曹丕恢复平静说道,“殿下聪慧如有神助,成长迅速已不足让微臣惊讶,然而殿下所言极是,今后当更加少言以待时机。”

    崔琰在狱中自杀,河北震动,邺城百姓家家为其置办丧事,多有哭昏者。

    所定罪名无一人相信,都为其叫冤,一连三日都是如此。

    曹操下令不许为其办丧,百姓于是暗自焚香祷告,曹操看了执金吾的上表,心烦不已。

    丁仪又来求见曹操了,见到曹操烦心,丁仪说道,“拜见大王,大王为何这般烦恼?”

    曹操似乎有点后悔了,懊恼说道,“寡人莫非错杀人也?”

    丁仪立刻跪拜说道,“大王,万不可有如此想法,后世安定重于一切,昔日汉武帝如此宠爱钩弋夫人,然而临死之前却处死夫人,便是为除掉后患。”

    “如今崔琰不过一狂士,大王杀之有何错?大王不可因为心软而断送社稷。”

    似乎所有人都反对曹操,让曹操觉得势单,听了丁仪的话曹操十分欣慰,赞赏丁仪看得长远忠心耿耿。

    丁仪放低声音,“大王,微臣前来,尚有一事相告。”

    又左右看看,曹操会意,让侍从退下。“何事如此紧张?”

    丁仪说道,“大王可知为何天下人对崔琰之死如此怨恨大王?”

第148章 毛玠何夔遭诬陷,众人设计将反击() 
曹操皱起眉询问为何。

    丁仪又谮言道,“便是尚书仆射毛玠到处散播言论,污蔑大王不分清白,而庶民愚昧被传言迷惑,于是对大王心怀怨恨。”

    曹操大怒道,“真有此事?”

    立刻命人探望毛玠,没过多久,回报说毛玠闭门在家,闷闷不乐,似乎有心事。

    曹操立刻下令将毛玠下狱,而丁仪只是暗自高兴。

    朝中大臣听闻此事,知道这又是丁仪做的。

    毛玠是老臣,丁仪竟然都能诬陷,朝中大臣开始畏惧丁仪,不敢表明自己支持曹丕。

    曹丕更加不安,而婉柔与司马懿等人依旧劝曹丕忍耐,不要有任何动作,只是保持谦卑姿态。

    桓阶听说毛玠被收捕之后,立刻见到了曹操。

    正色说道,“大王令故尚书大人自戕,以至朝野民间都有怨言,如今为何又将尚书仆射大人下狱?”

    曹操漫不经心回答道,“告发之人有言,毛玠不但诽谤寡人,还到处散播流言扰乱人心,寡人知道毛玠与崔琰交善,但如此以私忘公恐怕不能容忍。”

    桓阶面带怒色,“大王,假如告发之人所说为真,那仆射之罪的确不可饶恕。”

    又说道,“微臣知晓人臣本不该对君王命令有所怀疑,故而微臣也不敢为仆射强行说理以得免罪。”

    又用力拱手,“不过尚书仆射多年受到大王信任,为人公正又忠心不二,被许多之人忌惮,因此有人借机诬告尚书仆射并非无有可能。”

    “再者以仆射之为人,本不应有不忠大王之事,然而人心难免会变,应当严谨查案,对告发之人与仆射都进行核实。”

    又放大了声音,“而今大王圣恩,不忍将此案交到延尉之处,更使得案情不能明朗,有罪不能受罚,无罪不能脱身。”

    曹操依旧不以为然,说道,“不去到延尉处追究,正是为了保全告发之人与毛玠,并阻断天下诽谤寡人之心。”

    曹操身边的和洽听了,走到桓阶的旁边,跪拜在地。

    “大王,仆射如确实有诽谤大王,应该斩首示众,若是无有,告发之人便是诬陷重臣,混淆大王视听,亦当斩首。”

    和洽又拜服在地,“如今大王不加审查,便如此轻率行事,微臣感到不安。”

    曹操听了,自己也觉得做事没有道理,但更不会对丁仪治罪,于是下令把毛玠放出,但罢黜官职,流放回家。

    曹丕的府中,婉柔与曹丕的几位近臣同曹丕商讨着。

    曹丕显得有些焦急,对着婉柔等人说道,“如今支持微臣之大臣,逐个在被丁仪谋害,朝中本来支持微臣登位之人也渐渐不再言语,反而更多人为子建进言,再这般下去微臣地位不保。”

    婉柔让曹丕冷静,“如今时机对五官将不利,五官将更不可失态,当多散播恩惠于众人,获得更多之人暗地支持。”

    曹丕点头同意,司马懿又开口,“崔季珪受冤而死,天下震动,如今又有人趁机起兵,皇后殿下当劝魏王,让魏王亲自征讨叛贼,令将欲叛者丧胆而止。”

    “到时百官必然送行,五官将可趁时设法收买人心。”

    众人听了,都同意了。

    曹植的府中,丁仪丁廙面对曹植,大笑不已。

    丁仪对着曹植说道,“略施小计,便让临菑侯夺得大位!”

    曹植也飘飘然起来,“如今诸位大臣,见我之时都如同面见君王,如此看来,大势已定。”

    丁仪说道,“如今魏王身边还有份量之人皆归附临菑侯,就只剩尚书仆射何夔与东曹属徐奕不肯依附。”

    丁廙连忙说道,“那兄长便赶紧到魏王面前,用计除掉。”

    丁仪答应,过了几天,又去曹操身边污蔑何夔,曹操已视丁仪为心腹,深信不疑,下令将何夔下狱。

    桓阶听到消息,连忙面见曹操,“大王又要杀害叔龙大人?”

    曹操回复道,“何夔对朝廷不满,理当除之。”

    桓阶气得不行,大声叫嚷道,“大王可叫出状告之人,当面对峙乎?”

    曹操摇头道,“不可,此人为寡人心腹。”

    桓阶力争道,“叔龙大人接替孝先大人为尚书仆射,皆因大王自觉叔龙大人正直可信,他怎可能诽谤大王?”

    立刻跪下,叩头不止,“大王连续这般残害重臣,朝廷将不稳矣!桓阶当死在叔龙大人之前!”

    曹操没有办法,只好免除何夔死罪,但是让他担任魏郡太守,调离了中央朝廷。

    接替崔琰的尚书傅选对何夔说道,“丁仪陷害崔琰毛玠,临菑侯又深受大王喜爱,如今朝廷上下都畏惧临淄候,大人也该稍稍低头。”

    何夔正色说道,“丁氏兄弟做事不义,只能害己,焉能害人!不过怀奸佞之心一时蒙蔽魏王罢了。”

    对天拱手,“魏王乃圣明之人,此等小人不会长久!”说完便去赴任了。

    曹丕在宫中,见到大臣都以晚辈之礼对待,谁人有疾病,曹丕命人问候照看,无一疏漏。

    众人感激曹丕品德,但畏惧丁仪,不敢表露,只有曹操私下问时,才敢在赞颂曹植过后稍带赞美曹丕一句。

    一日早朝,司马懿表奏,“大王,崔琰身死,冀州有人趁机起兵,若各地皆以此造反,为害不小,大王当派有威信之人前去讨伐,以阻反贼祸乱之心。”

    曹操点头道,“与寡人所想相同,然而夏侯元让正准备讨伐孙权之事,于文则已在西凉镇守抵御异族,仲达认为何人可去?”

    司马懿回道,“不如让皇后殿下前去。”然后给了婉柔一个眼神。

    婉柔立刻会意,于是也开口,“吾去并非不可,然而若要以威名阻断造反之心,吾之威严尚不如魏王本人,不如让吾同魏王一同前去。”

    司马懿敬拜说道,“如此最好。”很高兴婉柔理解他的意思,;立刻接上这双簧。

    曹操点头,“如此也对,派偏将前去虽能剿灭一方,但会让其他观望之人觉得朝廷对此并不重视。”

    立刻下令准备出征,大肆布置行军仪仗。

第149章 曹丕洒泪收人心,曹植轻率中计谋() 
大军很快便准备完毕,曹操与婉柔前后战车,左右铁骑护卫好不壮观。

    曹彰随军为将,曹丕与曹植同百官送别城门口。

    曹植见到军队极其雄壮,对着曹操说道,“父王之军犹如天兵,父王之人犹如神人,此去不似平叛,反而犹如去仙境之中取宝,孩儿心中忽然有句。”

    曹操很高兴,“哦?速速诵来。”

    曹植立刻吟诵。

    “阊阖开,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飞龙。

    乘飞龙,与僊期,东上蓬莱采灵芝。

    灵芝采之可服食,年若王父无终极。”

    说完,对着曹操敬拜,“父王必定凯旋,孩儿静候佳音。”

    曹操大笑不止连连称赞,众人见状也都夸赞曹植才气过人。

    曹植听了更是得意,丁氏兄弟也是如此。

    曹丕见状,怅然若失。

    吴质立刻对着曹丕小声说道,“五官将不必如此沮丧,魏王将要出征,五官将流泪送别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