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权谋:帝姑婉柔传 >

第46章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46章

小说: 权谋:帝姑婉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柔心情复杂,“尚书令大人,父亲本是”嗫嚅难言。

    荀彧微笑道,“公主不必心乱,功高自满本是人之常情,下官初衷本是辅佐丞相行王道,为陛下社稷尽忠效劳。”

    “丞相当初遇见陛下,的确尽到人臣礼仪,凡事也亲启陛下商量决断,然而人心会变,丞相已不是当初之丞相,只有荀彧故步自封不识常情。”

    荀彧说完,又轻声叹气一口。

    婉柔静静地听完荀彧的话,不知道回答什么,或者说连回答的勇气都没有。

    一直说父亲不会有异心,其实只是在自欺欺人维护偏袒罢了。

第90章 初心遥远早已忘,封位国公欲进言() 
到了,荀彧宣读了诏书,“奉天命承火德之运皇帝,诏曰:令各州开库散播钱粮赈济灾民,通告天下免税一年,即往,钦哉。”

    少府立刻接旨操办,荀彧对婉柔说道,“下官这便要回府,灾地治理还需耗费时间,便不能再陪伴公主,公主当早日回到丞相身边,以免丞相挂心。”

    说着,荀彧骑上了马,把马车留给了婉柔。

    婉柔看到荀彧的马开始走动,对着他的背影大喊起来。

    “文若大人!父亲即使真能建国,文若大人亦是功劳最高,为何仍要离父亲而去?”

    荀彧停下马,“辅佐丞相至此,人皆道下官乃功之最也。”

    “然而既不趁此时获万世荣耀,当初亦不有所保留使丞相失势,直到社稷倾危才言己为汉臣,此智者愚者皆不为也。”

    “然而荀彧这般迂腐无法变通,只好继续守在陛下身边,尽人臣之忠。”

    “还请公主转告丞相,莫要忘记当初心中志向。”

    说完,荀彧策马就走了。

    婉柔呆呆地看着荀彧的背影慢慢消失,自始至终都再没有说出过一句话。

    回到了邺城,婉柔心里仍旧难过,整日闭门不出。

    已经是冬十月的时候,婉柔还是闷闷不乐,忽然门口有传令到,说曹操想要见婉柔。

    曹操的居所,婉柔拜见。“孩儿见过父亲。”

    曹操看到了婉柔,很高兴,让人给婉柔安坐。

    婉柔坐下说道,“不知父亲召唤孩儿有何事?”

    曹操语重心长说道,“你尚不自知,以往几乎每日来向孤问安,但你此番回来,孤一月未曾见过你,亦未听闻你之消息,担心你有不顺,于是便欲相见。”

    婉柔站起,欠身行礼,“劳烦父亲挂心,婉柔心中有不顺,守在家中并不愿出。”

    婉柔又想起了荀彧最后的话,心里又开始不是滋味。

    曹操倒了点酒,询问婉柔原因。

    婉柔问得有点迫不及待,“父亲最初志向为何?”

    酒杯停靠在嘴边,曹操猛地呆滞住了,转而又微笑着把酒喝了。

    “为朝廷征讨四方平定乱党,身死之后,墓碑上刻‘汉故征西将军曹候之墓’可也。”

    婉柔又问道,“父亲此意愿言过多次,然如今已为丞相,婉柔斗胆一问,最初意愿是否达成?”

    曹操忽然一拍几案,站起身来。“当真放肆!”

    婉柔赶紧拜伏在地,“孩儿知错,父亲息怒。”

    曹操大声说道,“你之意思,现在孤得意之态已忘形骸?”

    婉柔唯唯诺诺,“婉柔并非此意婉柔只是”

    曹操质问道,“是否你到许昌之时陛下与你这般说法?”

    婉柔颤颤巍巍说道,“也并非,是乃是”

    曹操更大声说道,“谁人?!”

    婉柔吓得赶紧说道,“婉柔在许昌曾随同尚书令为陛下下旨救灾,与尚书令闲聊之时,他便言还请父亲莫要忘记最初志向。”

    曹操冷笑道,“果然果然已知孤意欲何为。”

    走到婉柔的面前,把伏在地上的婉柔扶着坐了起来,也坐到她的身边。

    婉柔说话似乎已经带着哭腔,“父父亲,当真要废汉自立为帝?”

    曹操苦闷地笑着,“孤虽欲为帝,但孤不能做到”又为自己倒了一杯酒。

    婉柔询问原因,曹操屏退左右说道,“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基业已成,不能擅自做更改天地之事。”

    “霍光、梁冀、董卓诸人废帝新立,无论为国为己,最后都不得善后善终,孤若自立而改朝,更甚于诸人,后果令人惶恐。”

    “对皇位当有敬畏之心,不可擅自僭越,袁术之鉴便在眼前孤怎会不慎思。”

    “况且孤征战四方皆以皇帝为名,若自立为帝,孙权刘备等人必然效仿,最后篡汉之名却由孤来受。孤有皇帝在手,才以朝廷自居,此二人才不敢轻举妄动。”

    婉柔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父亲深谋远虑常人莫及。”

    曹操说道,“听闻孙权遵从张纮遗言,把都城迁至秣陵改名建业,如此看来已经下决心与刘备联合抗击孤,孤决定再起兵征讨孙权,婉柔便与孤同行。”

    看到婉柔答应了,曹操恢复了笑容,“那便与孤同去朝中面见圣上,禀告征讨孙权之事。”

    婉柔很惊讶,“父亲起兵如何又要上朝启奏陛下?”

    曹操说道,“尚有他事,启奏不过借口罢了,你只需观看不必多言多做。”

    立刻与曹操起身赶往许昌,同行的文官也有很多。

    婉柔隐隐感觉到大家在酝酿着什么,但是却又神神秘秘的。

    早朝,曹操带领着大臣们跪拜下来,“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汉帝抬手说道,“诸位大臣平身。”

    婉柔不能走进殿堂,只好在门口等待着。

    看着大臣们脱下的鞋子,武官随身携带的兵器都摆在门外,想起只有自己的父亲可以剑履上殿,听说这是当初汉高祖时萧何才能享有的权力。

    婉柔渐渐明白大家为什么这么敌对自己的父亲,汉帝为什么这么害怕自己的父亲了。

    曹操首先开口,“微臣曹操启奏陛下,孙权割据一方抗拒朝廷,刘备自称皇裔僭越皇族,刘璋拥兵自重多年未曾进贡,对此陛下有何想法?”

    汉帝说道,“天下分裂,朕心不安,丞相平定河北与中国功不可没。如今尚有叛党,丞相当自行平定,捷书回报朝廷。”

    曹操敬拜说道,“孙权世代是为汉臣本当尽忠,然而如今勾结乱党刘备,心存异心。”

    “微臣既然已知陛下之意,愿得陛下旨令,起兵四十万征讨孙权,为陛下平复江左。”

    汉帝点头道,“传朕旨意,令丞相曹操领兵四十万,征讨孙权。”

    众官拜服,口称万岁。

    汉帝询问还有无其他事宜,想要退朝,众官都没有话说。

    汉帝刚要宣布退朝,忽然一人走到中间,有事启奏。

    汉帝看去,是司空军祭酒董昭。

    董昭说道,“陛下,微臣有一言,恐不合此时此地,不知陛下可允微臣斗胆进言?”

第91章 荀彧阻拦封国公,曹操以公报私恨() 
汉帝说道,“军祭酒有话当讲。”

    董昭接着说道,“陛下继位之时,天下大乱,朝廷已无片土一民。”

    摊出胳膊对着曹操,“丞相救陛下于逆贼之手,为陛下重组宫室朝廷,四处征战几次经历生死,为陛下收复大半国土。往古今来,人臣之拯救国家功劳从未有如此之巨。”

    又对天拱手,“韩信彭越尚能封土为王,而丞相如今乐于保持名节,反倒使人认为丞相心有鬼祟,陛下当顺天意给予丞相超越属臣之荣,臣等百官愿齐名请求陛下封丞相为国公。”

    说完,董昭跪拜在地,口称万岁。

    汉帝听了,十分惊讶,说不出话。

    而在场所有的大臣也都愣住,没想到董昭会说出这样的话,更没想到已经把所有官员的意思都强加了。

    但大家马上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做了,立刻也都跪拜下来,请愿汉帝封曹操为国公。

    曹操一直低头保持着敬拜的姿势,从来没动过,也不说一句话。

    看到满朝文武都这样,汉帝一时乱了方寸,看到只有一人没有跪拜,汉帝立刻把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是尚书令荀彧。

    荀彧开口了,语气如同平常,“陛下,微臣认为此事不可。”

    所有人都吃惊地看着荀彧,曹操却没有回头,依旧低着头,但稍稍皱起了眉头。

    董昭大呼道,“尚书令大人,此乃天意,为何要违背?”

    荀彧倒没有董昭那份激动,依旧平静,“张角逆党动乱天下,董卓暴徒祸乱朝廷。丞相起兵,本是保护圣上匡扶朝廷,安定天下拯救庶民,一直怀有忠贞之诚心与谦让之实意。”

    “我等虽对丞相有所敬意,但君子爱人以德不当如此,使丞相蒙篡逆之冤。”

    一席话,说得董昭哑口无言,而曹操心中虽然十分不悦,但依旧什么话也没说。

    汉帝看到两方各执一词,对着曹操说道,“丞相,此事你看如何?”

    曹操立刻明白了汉帝的意思,即使自己想要,但怎么可能亲口说出呢?

    “微臣功劳甚微品德不足,封国之事实不敢当,当先以平定乱党为己任。”

    又微微低头闭上眼睛,“将要启程,大军将在谯郡停留,尚书令大人年高德劭,乞陛下允许他到军中劳军。”

    汉帝虽然有点不想,但是迫于无奈,只好答应。

    婉柔在门口一字不漏地听着,没想到父亲来此上朝竟然是为了这样的事,更没想到荀彧当场就说出这样的话。

    回邺城整顿兵马的路上,曹操生气地大呼,“此人不再相助!”

    婉柔坐在一边,什么话也不敢说。

    匆忙到了谯郡的时候又过了一些日子,曹操停下大军,就等荀彧。

    忽然通报荀彧已到,曹操收下礼物,分散诸军,满面笑容的迎接荀彧,不肯让荀彧回去,执手与之参阅三军。

    曹操问道,“此军队,令君熟悉否?”

    荀彧回答道,“当初丞相在外征战,便是下官在后调遣派军,如何不熟?”

    曹操叹气说道,“当初孤势力单薄,令君为孤举贤纳士毫无嫉妒之心,使志才、伯侯、奉孝等人为孤效力,让孤成就一番基业。”

    “后与本初交战,孤方寸已乱只想退兵,便是令君为孤坚定信心最后反其败而得其胜。”

    曹操又冷笑道,“如今想来,若无令君,曹操不过乱军野党罢了。”

    荀彧拱手说道,“丞相过谦,此是下官本份事,丞相心怀拯救朝廷之任,下官怎可还有私心?自当全力相助。”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令君这般说法,莫不是认为孤如今已无心怀拯救朝廷之任?”

    荀彧说道,“下官并非这般意思,在下官心中,丞相仍旧是那与下官彻夜长谈军机,志在报效国家之丞相,于是之前才会在朝中道出那般之言,不知是否违背丞相之意?”

    曹操赶紧说道,“怎会如此,孤多次言过绝无篡汉之心。”

    荀彧毫不客气说道,“篡汉之心自不当有,建国封社筑庙之心亦不该有。”

    曹操立刻回应道,“自是应当,自是应当许久不与令君商讨对策,孤现在使令君持符节参与军事,还望令君莫要推辞。”

    曹操虽然心里怒气万丈,但还是强压下来,下令全军开始前行。

    大军到了寿春,已经将近十二月分了。

    天气寒冷,曹操私自下令减少荀彧的衣被供应。

    到了寿春的时候,荀彧已经患上风寒,请求留下养病。

    曹操同意了,继续率大军前行。

    没走一天,大军整顿休息,接到命令的婉柔来到了曹操的身边,“父亲召唤孩儿,有何事情?”

    曹操指使左右递给婉柔一个礼盒,“婉柔,荀彧患病,你以孤之名义去探望他。”

    婉柔接受了,轻马快奔,婉柔当晚就到了寿春。

    来到了荀彧所在的驿馆,看到荀彧在灯下观看公文,时不时还伴有咳嗽。

    婉柔心里难过,在门口迟迟没有进去,等待荀彧停下休息再进。

    早有人通告了驿馆内的仆从,仆从走到荀彧身后不远的地方,轻声说道,“尚书令大人,丞相之女婉柔公主已在门外恭候多时。”

    荀彧十分吃惊,立刻放下手中书卷,“何不早报?”立刻走到门前开门迎接婉柔。

    婉柔欠身行礼道,“尚书令大人万福。”

    荀彧弯身敬拜,却又忍不住咳嗽。“下官不知公主降临,有失远迎,望公主恕罪。”

    婉柔心疼说道,“尚书令大人之病还未好?”

    令左右献上礼盒与石锅,“婉柔令人准备热汤,多放葱姜为大人驱寒,次礼盒亦是父亲让婉柔带来之礼物,还望大人笑纳。”

    荀彧拱手说道,“公主与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