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权谋:帝姑婉柔传 >

第238章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238章

小说: 权谋:帝姑婉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师见到司马昭到来,更加惊讶,赶忙挣扎半坐起说道,“子上到这里,军队是否随行?”

    司马昭点头说道,“兄长放心,父亲与兄长的话从不敢怠慢。”

    司马师听了,重新躺好,喘息说道,“兄长命已到头,听到子上的话也放心不少。”

    司马昭说道,“本以为兄长能位极大宝,如今却该如何是好?”

    司马师摇头道,“还没到时机,士族虽然支持我们,但外镇恐怕不服,子上不可唐突,如今为兄表你为卫将军,军队全由你来统领,你和诸位兄弟不得怠慢!”司马昭哭泣应诺。

    没过几日,魏大将军司马师薨,羊徽瑜司马昭等人向朝廷报丧,朝廷谥司马师为忠武侯。

    魏帝找到郭太后,说道,“如今司马师已死,司马昭也被太长太主引到许昌,太后以为该如何去做?”

    郭太后说道,“皇帝可有想法?”

    魏帝曹髦说道,“应当让司马昭留在许昌,让太长太主带领司马师余部回洛阳来,然后朕就接管司马师军队,如此司马一族都不足为患了。”

    郭太后点头同意,于是魏帝下旨,司马昭带领本部镇守许昌,随时处理南北突发状况,婉柔大长公主带领司马师军队,同傅嘏等人回到洛阳修整。

    婉柔将圣旨宣读给司马昭等人,司马昭等人都接旨遵命。

    当晚,钟会找到傅嘏,屏退左右说道,“仆射大人当真要让卫将军守在这里?”

    傅嘏思考良久,看了一眼钟会说道,“士季过来,莫非认为朝廷有变?”

    钟会点头说道,“仆射大人回到洛都,军队必然被陛下夺取,陛下手中有军队,太后再出面支持,必然威震天下。”

    傅嘏倒了点酒,说道,“这样卫将军一族必败,我当初得罪故大将军曹爽,于是故相国司马懿多次提拔我,早被认为是司马一党,肯定也不会有好结果。“

    钟会说道,“在下自幼就和司马兄弟往来,又受故大将军司马师信任,自然与仆射大人利害一致,所以前来。”

    傅嘏说道,“太长太主可否相信?”

    钟会说道,“太长太主本是和司马家族亲如一家,但如今做法幽深不明,像是妨碍又像是帮助,似奸似善难以识别。这次让卫将军保住军队的是她,但如果不是她阻止故大将军回都又让卫将军来这里,陛下绝没机会有这谋划。”

    傅嘏说道,“太长太主奸诈之人,善恶难辨,常与陛下太后相处,或许早已合谋,不能过多相信。”

    钟会站起说道,“如此,情况危急,应当立刻下定决断!”

    傅嘏也站起说道,“我会立刻上表,卫将军应当护故大将军灵柩回都安葬,卫将军不带本部军力,朝廷就也无话可说。我和太长太主领军先行,你与卫将军两个时辰后开始进发,自然不会被太长太主发现。”

    钟会十分同意,两人于是各自准备。

    婉柔和傅嘏出发回洛阳,司马昭只是在许昌为司马师发丧,婉柔并无疑虑,几天过后,婉柔带领军队到达洛阳门口,婉柔下令进城,傅嘏马上说道,“太长太主,卫将军随后就到,太长太主可暂且等待。”

    婉柔大惊失色,“卫将军在许昌镇守,怎me会到这里?”

    傅嘏说道,“故大将军曾说死后要葬在洛都附近,卫将军不敢怠慢,所以护送灵柩到这里。”

    婉柔说道,“当真妄为!为何不通报予?”

    傅嘏赶紧下马跪拜在地说道,“微臣也是刚刚得知,急忙上表给朝廷,微臣有失察之罪,还望太长太主赐罪!”

    婉柔一口怒气提到胸口,但并没有爆发出来,心平气和说道,“如此,就等皇帝的命令了。”

    九龙殿,魏帝看了表章大惊失色,对郭太后说道,“司马昭先错斩而后请之,怎么应对?”

    郭太后说道,“这是司马昭知道予和皇帝的用意,故意隐瞒太长太主,不然太长太主不会没有书信到这里。”

    刚说着,通报外面镇护将军郭建求见,郭太后立刻下令传见,郭建气喘吁吁跑入,“陛下、太后,卫将军护送故大将军灵柩,带着大军在城门口,请求打开城门。”

第483章 先斩后奏() 
曹髦问道,“有多少人?城内有多少军队?”

    郭建回答到,“城内不过一两万人,卫将军大军十余万。”

    曹髦说道,“朕不开门,不信卫将军能攻打洛阳,朕当传旨四方勤王。”

    郭建立刻说道,“洛阳已被四面围住,陛下信使恐怕不能传出。”

    曹髦大惊,郭太后说道,“如果卫将军制造借口,说皇帝和予被劫持,就可攻城。”

    曹髦说道,“如此必然大乱,如果和司马昭正面对抗,朕的性命恐都不能保存,目下只能暂且忍耐。”

    于是下旨打开城门,让司马昭和部队进城,魏帝身穿丧服为司马师吊唁,将司马师安葬在司马懿陵墓西侧。

    魏帝封司马昭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完全接替司马师。

    司马昭见到婉柔推脱身体不适未参加葬礼,过了几日就去永安宫求见婉柔,婉柔依旧推脱身体不适不见。

    又过几天,天空小雨,婉柔在后园赏雨景,司马昭立刻带着钟会贾充来见婉柔。

    司马昭三人拜服在地问安,婉柔让三人起来,但是语气冷淡,仍旧观景。

    司马昭赔笑说道,“太长太主尊体无恙?”

    婉柔说道,“身体虽无恙,怕已是气出心病。”

    司马昭敬拜说道,“微臣之过。”

    婉柔忽然转身对着司马昭大发雷霆,“子上,你眼中还有无予这婉柔大长公主?”

    司马昭又拜回答道,“微臣不敢怠慢!”

    婉柔继续说道,“不敢?你如此擅自主张,竟也不告知予,予在皇帝和太后面前丢尽了脸面。”

    司马昭说道,“微臣疏忽,应当早些告知太长太主,只是担心太长太主不允许微臣回都,微臣心急先兄丧葬的事,所以鬼祟。”

    婉柔叹气摇头,“子上你如果和予直言,予怎会拒绝?予当初和你父亲是心腹之交,你却把予当做和太后皇帝合谋的人防备,你百年之后可有脸面与故相国相见?”

    说完又假意愤怒,转身不看司马昭,司马昭慌忙说道,“微臣万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来和太长太主请罪。”

    婉柔叹气一口,说道,“予知晓皇帝和太后对你不满,然而你只能修身自律,对太后和皇帝应当恭敬,有所请求也应当上表自述,怎能带兵围城,你要干什么?弑君吗?”

    司马昭赶紧跪拜说道,“微臣万万不敢!”

    婉柔让司马昭起身,阮璃在旁说道,“众人都说大将军和太长太主合谋,准备攻城弑君,太长太主如今受人蜚语,整日生气烦闷。”

    司马昭微笑拱手道,“是微臣愚钝,让太长太主受累,如果再有人胡言,微臣定然将他治罪,只是还有些言语私下传播,微臣不知怎么应对”

    婉柔问道,“还有子上不能解决的事?”

    旁边的钟会说道,“那日围城时,军中多人高呼废除陛下让大将军自立,一些偏将也带头进言,虽然大将军处斩多名军士,但是军中怨言很多,大将军知道军士寄希望于大将军,却不得不杀掉,总是心有愧疚。”

    司马昭赶紧说道,“虽然有失军心,但篡逆的事绝不能饶恕。”

    贾充拱手说道,“大将军所言极是,但是这么杀下去恐怕将要起事端,所以才来求教太长太主。”

    婉柔沉默许久,只是依旧观看雨景。

    司马昭微微问道,“太长太主何所思?”

    婉柔说道,“思人心而已,人心变化无常,实在难以预料。”

    司马昭回道,“的确,众人原本忠于陛下,谁知如今竟然如此忤逆。”

    婉柔笑道,“忤逆之心并不奇怪,如果文皇帝没有忤逆之心,如何能有大魏,如果曹爽没有忤逆之心,司马家如何能有如今?军士将领如果有心思,私下议论可以,假如再明说,夷三族。”

    司马昭等人允诺遵命,而婉柔也告知自己累了,让司马昭等人护送回宫。

    永安宫,婉柔躺下闭目养神,阮璃用手巾为婉柔洗手擦手,说道,“太长太主,方才三人难道是故意前来试探?”

    婉柔嗯了一声,“予的计谋他们自然会怀疑,刚才说的军士话语其实就是他们心中的想法,予如果说容忍,就是支持他们篡位,如果直接说处斩,那就是反对。”

    阮璃回应道,“原来如此,所以太长太主才说只可私下议论,就是默认他们鬼祟行事,让他们知道太长太主一来并不敌对,二来只是重颜面而已。”

    婉柔叹气说道,“你当初所说无错,社稷将要不存,予自然也记得你说过不可与司马一族为敌,至少明着不能为敌。”

    阮璃冷笑叹气,“太长太主还将如何行事?”

    婉柔说道,“朝中文臣都亲近司马昭,即便有忠于皇帝之心也无权势,如今手中有重兵又忠于皇帝的人,无非也就是抵御吴蜀的诸葛征东和陈征西罢了,予即刻写信,让他们带兵勤王。”

    阮璃命人去拿书信笔墨,然后说道,“他们如果同时向洛都进发,吴蜀也必然趁机进攻,大将军的确难以应对。即便丢失些城池,陛下蓄养几年国力也一定能从吴蜀手上夺回,只是书信如何送出而不被发现?”

    婉柔说道,“你就去传满宠之子到来。”阮璃立刻遵命。

    满伟来到永安宫,婉柔说道,“之前大将军领兵回都,卫尉为什么不开门迎接?”

    满伟回答道,“陛下有令不许开门。”

    婉柔说道,“你遵皇帝命令,却不怕大将军?”

    满伟说道,“微臣之父从武帝起兵时就跟随,微臣一家深受魏国大恩,即便大将军势大,微臣也不敢不遵陛下圣旨。”

    婉柔说道,“如此予就放心也了,皇帝遭难君威不再,予想阻止大将军篡逆,如今有一重要的事需要你帮助。”

    满伟大惊,赶紧拜服在地,“微臣愿以死奉社稷!”

    婉柔让满伟起身,“还不至如此,予有书信在这里,就是给征西将军陈泰和征东将军诸葛诞,让他们起兵勤王,只怕被大将军发现,如今只能托付给你,你应当令可靠的人送出城外。”

    满伟接过书信,说道,“微臣是卫尉,这种事并不难做,必然不负使命。”

    婉柔点头,“你兄弟几人在城中不过能指挥些守卫而已,不能与大将军对敌,万不可冲动,凡事以自保为先。”满伟抱拳应诺退下。

    司马昭得知婉柔召见满伟,询问缘由,满伟只说婉柔责怪不开城门令她难堪,司马昭听了并没怀疑。

第484章 旧情() 
三月,魏帝年满十五岁,群臣在朝会上进言魏帝应当立后了,魏帝说道,“朕刚到舞象之年,就着急立后,这并不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举动。”

    大臣们知道这是皇帝谦虚言词,太傅司马孚上前说道,“微臣司马孚启奏陛下,陛下英明神武,虽然年幼,但处事决断不输年长的人,可胜汉昭帝,汉昭帝年十二立后,陛下如今已不算早,不然孑然一身难以供奉社稷,对天下并无好处。”

    魏帝微笑点头,“太傅是朕的老师,如今这样说法,那自是应当。”

    又对众大臣问道,“诸位以为谁可为皇后。”

    司马昭赶紧出来说道,“微臣司马昭启奏陛下,故大将军忠武侯司马师有五女,其最幼者司马绫贤淑温善,有学识礼仪,母亲夏侯徽也是故征南将军夏侯尚女儿,品行地位都无可挑剔,可以供奉社稷。”

    曹髦点头,又对郭太后问道,“太后以为大将军说法可行吗?”

    郭太后摇头道,“她年长于皇帝,不怎么适合。”

    司马昭说道,“微臣以为,文德皇后也年长于文皇帝,所以年长皇帝而成为皇后并无不妥。”

    郭太后说道,“文德皇后长文皇帝三载,而司马绫长皇帝八载,不可同日而语,武宣皇后的从孙卞隆有女儿与皇帝年纪相仿,又是凤位血脉的人,可以作为皇后。”

    司马昭面色纠结,但是没有什么理由反驳,曹髦说道,“大将军也是为社稷考虑,然而还是太后在理,至于故大将军女儿,朕可立为贵嫔以表尊贵。”

    太尉高柔等人也支持曹髦的说法,司马昭无话可说,只能应承。

    三月末,魏帝举行仪式册立卞皇后,司马昭一党都推脱生病没来参加,魏帝大怒,要问罪司马昭,但是被郭太后阻拦,满伟趁着仪式举行,偷偷让人把书信送出城给陈泰和诸葛诞。

    信使不敢骑快马惹人注意,一直到六月底才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