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权谋:帝姑婉柔传 >

第222章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222章

小说: 权谋:帝姑婉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贵人说道,“在宫中与父亲相聚,于是长谈,却得知惊天消息,所以前来和太长太主汇报,乞退左右。”

    婉柔让侍从们退下,只留阮璃在身边,问王夔道,“什么事值得这样特意?”

    王夔说道,“微臣听闻太尉王凌不满太傅专权,想起事反抗朝廷,废掉陛下立楚王为帝。”

    婉柔一点也没惊讶反而一脸不屑,“当真胡言,王太尉与太傅之兄故兖州刺史司马朗有二十余年的交情,而司马太傅对待王太尉如同兄长,王太尉绝不会如此。”

    王夔有些着急,叩首说道,“如今太傅不在都城而陛下贪玩,太长太主如果把这事当儿戏,将来事态严重恐怕悔之不及。”

    婉柔说道,“你刚当上宫中官吏,女儿又是陛下宠妃,你应当洁身自律,不可过问政事以免遭人非议,如今你却这样平白无故加罪于三公,予如果把这事传出去,不但你性命都不保,王贵人也难免惹祸自身。”

    王夔拿不出证据只能干着急,王贵人忽然跪在地上,“太长太主,妾来宫中绝非偶然,如今事态紧急妾不得不表白,还望太长太主免罪。”

    婉柔没有回答,王贵人继续说道,“妾一家与王太尉次子王利是远亲,不过家中没落,时常受到太尉次子接济,于是听命他,这次妾到宫中就是王利安排,想让妾寻出陛下无道的事,好让太尉有借口废除陛下。”

    婉柔神情变得认真,但还是没有完全相信,阮璃说道,“你既然如此说法,可有证据?”

    王贵人说道,“妾能到九龙殿,全由抚军校事尹模安排,太长太主一问便知。”婉柔立刻召见尹模。

    尹模来到永安宫拜见,婉柔问道,“王贵人能到九龙殿,并非偶然?而是你特意安排?”

    尹模心里没底,不知道该不该承认,阮璃在旁说道,“你就算是收了好处也没关系,王贵人与太长太主关系亲近,绝无道理责罚你。”

    尹模立刻回答道,“的确是微臣安排,但微臣绝没收取好处。”

    婉柔冷笑一声,“尹大人这话怕是连自己都不信,然而并不重要,予只想知晓是谁人给尹大人好处让尹大人如此安排?其余的事一概不追究。”

    尹模说道,“是太尉之子王金虎,太尉之子出面,即便没有好处,微臣也不敢拒绝。”

    婉柔点头,让尹模退下。

    尹模刚走,婉柔就说道,“你们既然听命王利,为什么现在才到予这里告发?难道还有其他阴谋?”

    王贵人说道,“妾本来没想到会成贵人,如今荣华在身父亲也能升迁,心中再无其他想法,想来王利说的话是反逆,妾害怕失去现在所有,所以才来求助太长太主。”

    阮璃说道,“太长太主,王贵人说的有理,而且即便有假以后也能查出,但假如是真,此时不行动会酿大祸。”

    婉柔点头,对王夔说道,“太尉可有合谋的人?”

    王夔回答道,“本是故兖州刺史令狐愚,然而令狐愚已去世。”

    婉柔说道,“既然如此,兖州官吏必然有知道这事的人,予就亲自前去询问。”

    对阮璃说道,“阮璃赶往襄阳,务必当面向太傅说明这事。”

    一切安排妥当婉柔出发,临行前私下托付司马师监视王贵人父女是否有阴谋。

第450章 识破() 
二月,王基和州泰进攻吴国都获胜,吴军数千人投降,司马懿立刻班师回朝,刚要走就听到阮璃到来,司马懿问道,“阮璃姑娘长途来这里,有太长太主重要的事?”

    阮璃说道,“的确是惊天大事。”

    把一切告知司马懿,司马懿大惊,司马昭在旁说道,“可安排可靠的人继任令狐愚为兖州刺史,不需要有名望的人,对外则宣布是令狐愚故人即可。”

    阮璃点头,“安东将军此言得知,王凌要从扬州到洛都,必然路过兖州,他得知兖州刺史是令狐愚故人,定然会来合谋。”

    司马懿同意,委任门客黄华为兖州刺史,对外宣称是令狐愚旧友。

    婉柔到达兖州治所廪丘县,将令狐愚旧部全部集合,问道,“朝中有人告发故兖州刺史心怀二心,将要合谋太尉废除陛下,你们是否知道这事?”

    众人七嘴八舌都说不知道,婉柔说道,“这事异常重大,你们如果知情不报,会是灭族之罪。”

    众人都伏地跪拜,高呼不敢,婉柔见到有一人神情纠结,于是对那人说道,“你是什么人?”

    那人回答道,“微臣杨康,官至治中。”

    婉柔说道,“原来就是你,司徒高柔大人向予提起你,要征你入洛都为官,你可愿意?”

    杨康回答道,“能得司徒大人赏识是莫大容幸,哪有拒绝的道理,微臣自当遵命。”

    婉柔于是宣布散会,自己即刻回程。

    回到洛都,婉柔将杨康安置在驿馆,杨康住了几天,没有司徒高柔的召见令,也没有婉柔的任何消息,想起令狐愚的谋划,渐渐不安起来。

    外面传令婉柔到,杨康赶紧行大礼迎接,婉柔让杨康起身,下令赐座,对杨康说道,“几日住的可还习惯?”

    杨康回答道,“一切安好,不知司徒大人有什么安排?”

    婉柔哼笑一声,“你不过一州的小吏,高司徒却是朝廷大员,怎么会认识你。”

    杨康惊讶说道,“然而太长太主在兖州为何要那样说法,如今还让微臣来这里。”

    婉柔说道,“只因予觉得令狐愚有什么谋划,你应当最为清楚。”

    杨康大惊,“微臣不、不知。”

    婉柔笑道,“你如果不招供是死罪,你如果坦白却可升官。”

    杨康赶紧跪拜说道,“令狐愚派遣别驾单固去面见楚王,约好立楚王为帝,楚王已亲口答应,楚王身边从人都可作证,太尉会找时机调军出兵,然后直接从兖州攻入洛都。”

    婉柔听完,将杨康拘禁,回到宫中给司马懿写信告知。

    司马懿回到洛都,什么措施都没有采取,只是下令让黄华给王凌写信表达恭敬。

    四月末,吴军占领涂水,王凌于是操练整顿各处军队,上表朝廷讨伐吴军,司马懿等人知道王凌想要动作了,于是太后下诏不许,而司马懿婉柔等人带领军队立刻朝着兖州进发。

    王凌得知朝廷不许出兵,对劳精说道,“我虽然假节钺,但不得朝廷命令不能主动调兵进攻,但是如果等到吴国攻来,我虽然可以调军却又没有空闲再往洛都。”

    劳精回答道,“只能联系各地举兵。”

    王凌说道,“黄华是令狐愚旧人,如今又主动与我交好,兖州是重要的地方,如果他能响应,事成一半。”于是派心腹杨弘前去联络黄华。

    杨弘马不停蹄赶到兖州,在刺史府刚见到黄华就说道,“刺史大人,在下是太尉属下,来这里有重要消息告知大人。”

    黄华说道,“足下如此焦急竟然失了礼数,想必的确是重大的事,还请速速说来。”

    杨弘回答道,“陛下如今暗弱,太傅把持朝政目无君王,如此下去魏国江山必然倾危,太尉对此忧心不已,想立楚王为新帝,楚王年高有威严,必然能稳住朝廷。”

    黄华听了,面色凝重,杨弘继续说道,“朝廷不许太尉主动进军,太尉就无法调动整个扬州军力和太傅抗衡,仅凭本部人马恐怕难以长期和朝廷对峙,于是想要突袭洛都,还望兖州刺史相助。”

    黄华说道,“那应当如何去做?”

    杨弘回答道,“兖州是必经之路,刺史集结部队和太尉合兵一处共同进发,也要鼓动豫州冀州共同举兵。”

    黄华来回走了两步,然后说道,“太尉如此做法,必然要被讨伐,我们应当告知朝廷以求免祸。”

    杨弘大惊,黄华说道,“你如果想立功,应当趁现在,不然将和太尉同罪。”

    杨弘想了一会,拱手说道,“在下也觉得这事太过冒险,既然刺史如此表态,在下自当与刺史同去都城上报太尉反情。”

    正说间,婉柔和司马懿从内室走出,杨弘大惊拜服请安,婉柔下令起身,说道,“太尉反情坐实?”

    杨弘说道,“方才恐怕太长太主与太傅都已听到,都是实言。”

    司马懿说道,“太尉是元老重臣,如果无实据不能随意讨伐,如今可以名正言顺进军扬州了。”

    婉柔点头,立刻下令全军进发扬州。

    婉柔和司马懿大军到达百尺堰,婉柔说道,“太尉能调动的兵力并不多,如果要剿灭也是容易的事,然而尽量不要相斗,以免国家动摇。”

    司马懿说道,“太长太主此言得之,微臣就写信劝告太尉。”

    婉柔点头道,“如此,予当先下赦免命令以安太尉之心。”

    王凌收到婉柔的赦免令和司马懿的劝降书,得知朝廷大军已经到来,于是派左右送去官印等物,让人绑住自己,独自一人乘船前去和司马懿等人会面。

    船走到水中,司马懿命人制止,王凌对司马懿喊道,“仲达如果认为我有罪,随意一封书信就可召见我,却没想到带这样的大军而来!”

    司马懿回答道,“只因足下并非一封书信就可以招来的人!”

    王凌继续喊道,“天子年幼柔弱,一心只顾玩乐,如果长久为君王何时才能收复吴蜀?仲达坏我大计,实在是辜负我了!”

    司马懿认真回答道,“我宁愿辜负你,不敢辜负国家!”下令将王凌收捕。

第451章 擒拿曹彪() 
婉柔下令将王凌送入洛阳审判,王凌担心司马懿还是会杀死自己,于是试探司马懿,问他索要棺材的棺钉,司马懿立刻给予,王凌知道自己必死,于是服毒自尽,遗体送回寿春埋葬。

    司马懿到达寿春,找到单固,询问道,“令狐愚是否谋反?你是令狐愚最为亲近的人,说的话可以作为力证。”

    单固面不改色心不跳,“无有。”

    司马懿把单固押入大牢严刑逼供,单固都坚持不承认,司马懿没有办法,只好又找来杨康对峙。

    杨康把令狐愚的计划全部说出,又详细描述了单固去通知曹彪的事,又说张式和单固一同前去可以作证。

    单固词穷,大骂道,“你这老奴,背叛令狐刺史又灭我家族,你也不能活命!”

    司马懿押下单固,对婉柔说道,“如今证据凿凿,已经可以收捕楚王了。”

    婉柔点头,杨康说道,“楚王当初只是默许称帝,并不是亲口答应,如果是直接去问罪,楚王如果不承认,恐怕不妙。”

    司马懿大怒说道,“你当初不是对太长太主说楚王已经亲口答应了吗?如今竟然反复?”

    下令将杨康收捕,同单固一同受刑。

    婉柔和司马懿安抚了扬州军心,任命扬州刺史诸葛诞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接替王凌。

    一切安排完毕,司马懿对婉柔说道,“当初太长太主让老臣交权,老臣对答的话目下已然应验了,太长太主如今还心有不满吗?”

    婉柔苦笑道,“太傅如果败了,予也不得好过,不然予怎会随同太傅在这里?”

    司马懿说道,“的确,诸人不满老臣权重,以后肯定还会有类似的事,应当威慑他人。”

    于是将王凌和令狐愚的遗体从墓地里挖出,暴尸三日后不加棺材直接掩埋,所有参与的人全部诛灭三族,死者不计其数。

    婉柔对司马懿说道,“楚王已经有了篡位之心,不能放任他不顾,然而如今没有证据,孤自当前去寻找罪证。”

    司马懿点头说道,“如今先不可以让楚王得知王凌失败的事,老臣应当先回洛都以免他人见怪。”

    婉柔和阮璃来到曹彪封地,曹彪见到婉柔,行礼说道,“楚王曹彪恭候太长太主驾临。”

    婉柔微笑答道,“陛下思念文帝辈诸王,于是让予前去问安,一表陛下晚辈恭敬的情谊,二让予能与诸兄弟相叙,已经见过彭城王与沛王,顺道就来拜会楚王了。”

    曹彪微笑答道,“寡人也是想念太长太主许久,封地只能听闻太长太主的事,如今一睹风采,心中甚是欣慰。”

    婉柔微笑道,“予不过是一妇人,能有什么风采,倒是楚王许久在封地,都有什么作为?”

    曹彪说道,“饱食终日而已,况且如果有什么大作为,监国谒者肯定早会告知朝廷。”

    婉柔说道,“楚王这样的说法,好像予来监视楚王一样,既然如此,予已见过楚王,现在应该再前去看望赵王了。”

    说完就要离开,曹彪不敢失礼赶紧拦住,接着敬拜道,“寡人一时失语惹恼了太长太主,还希望不要挂怀,太长太主应当好生住上多日,寡人会随同太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