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权谋:帝姑婉柔传 >

第203章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203章

小说: 权谋:帝姑婉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哪懂半点军事,马上推诿,何晏说道,“大将军既然谨慎,那就不派兵救援,让荆州军队自己退敌。”

    曹爽说道,“樊城被围一月,难民已达十万,再不去救,如果丢了荆州那该怎么交待?”

    何晏没了主意,而丁谧说道,“不如就同意太傅前去,让毕轨作为监军,处处阻拦太傅,让他获罪受罚。”众人都立刻同意。

    几路大军会和在一起朝着荆州前进,毕轨一路要司马懿慢行,婉柔和司马懿知道这是刻意为难,但还是据理力争,每次毕轨都是因为实在拖延不过才同意继续进军。

    赶到樊城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下旬,司马懿下令整备军队,准备全线进攻,但毕轨却建议按兵不动,谁敢擅自出击就按照领军失职处理。

    各部将领得知,都不敢擅自进言出战,司马懿和婉柔又找到毕轨,毕轨见到司马懿就要走。

    司马懿拦住毕轨去路,正色说道,“大军来到这里不容易,每日耗费巨大,监军在路上已经耽误许久,现在到达,不尽快剿灭敌军解除樊城之围,为什么还一直等待?”

    毕轨回答道,“敌军势大,不可擅自进攻,应当找时机。”

    司马懿回答道,“几部人马加在一起多过吴军数倍,况且吴军几路失利,这里的残军已经士气低落,怎么还能算上势大?陛下本来是派我前来退敌,监军的职责是监督我的过错,怎么可以随意下令?”

    毕轨虽然自知没理,但还是强词夺理说道,“太傅出击,就是过错,下官是监军,自然指正!”

    司马懿大怒,刚要据理力争,婉柔拦阻了司马懿。

    又对毕轨说道,“朝廷派几个州郡的部队汇集在这里,就是觉得樊城重要,如今破敌只是顷刻之间,而监军却一再阻拦,如果樊城丢失,朝廷怪罪众人,众人都会说是监军的过错,到时监军即便想把责任推给他人,试问朝廷是否会相信?”

    毕轨一想到自己的使命就是让司马懿获罪,如今听到婉柔说法十分有理,心里不禁焦急害怕起来。

    司马懿早已看透毕轨表情,于是说道,“如今如果破敌,他日封赏,监军怎么会遗漏?其中利弊,就算是偏将也能知晓,监军岂能不知?”毕轨听了,立刻答应司马懿进军。

    吴太子孙登薨,而吴大将军诸葛瑾也薨,吴军主力开始撤退,围困樊城的吴军听到消息顿时士气大跌,又得知司马懿大军到来,立刻撤退。

    司马懿和婉柔率军追到三州口,大破吴军,俘虏大批吴军士卒,抢夺军资无数。

    婉柔和司马懿提议前去扬州与孙礼会师,毕轨此时已经无力阻拦。

    寿春,婉柔和司马懿见到了张子豪等人,孙礼拱手说道,“听闻太傅出兵,料想必胜,果然如此。”

    司马懿说道,“客气的话就不必再多说了,如今绕道来寿春,就是让二位同回洛都。”

    张子豪说道,“陛下已下令下官二人到这里,怎么还能回去?”

    婉柔说道,“如今二位立下大功,回洛都领赏本来就是应当,予同太傅大人到这里就是怕两位不知。”

    孙礼说道,“若只是请下官二人回去,只许上表陛下下令便可。如今太傅与太长太主亲自到来,恐怕还有他事?不然那毕轨怎会被二位困在太守府?”

    司马懿叹气说道,“曹爽一党祸乱国政,台中三狗迫害无数忠良,多亏太长太主计策才能使他们稍稍收敛,但这战一路上毕轨处处为难,险些耽误军机失去襄樊重地,我与长太主就觉事情已经太过重大,想请二位回洛都协助。”

    孙礼拱手答应,而张子豪沉默不语,婉柔说道,“护军大人莫非不愿?”

    张子豪摇头,“刚才只是在想如何行事,如今刚有想法。”

    三人立刻询问,张子豪起身说道,“陛下受曹爽控制,十分不利,不如另立秦王为新君,秦王一直在郭太后处长大,又比陛下年长一岁,不会像陛下那样对曹爽百应百顺。”

    另外三人有些惊讶,张子豪又询问可否,司马懿也站起,“废立之事不可妄议,应当再等待时日从长计议。”

    司马懿上表朝廷,请求张子豪和孙礼回朝廷领功加官,何晏等人立刻否决,并下令大军速速回到各地,然而司马懿并不照办,只是又上表说军心不服不肯照办,一直耗到年末都没有解决。

    朝廷每月耗费巨大,孙资刘放此时已被削权,分别加为左右光禄大夫,但仍旧上书苦劝答应司马懿的要求,曹爽等人没有办法,只得同意。

    司马懿解散军队下令回到各州,自己和婉柔等人领着洛阳的军队回到首都。

    丁谧等人立刻接管了司马懿的军队,司马懿也并不在意,直接和婉柔找郭太后陈述孙礼和张子豪的军功,郭太后于是劝慰曹爽留下二人在洛都。

    曹爽向郭太后建议让孙礼到荆州当刺史,遭到郭太后怒斥,于是只好让孙礼为少府领冀州牧,而张子豪只是给了九卿中的虚职大鸿胪。

    春节,家家都在焚烧竹子来驱邪退鬼,曹爽带着文武百官和魏帝一起去高陵祭拜魏武帝和武宣皇后。

    何晏对郭太后说道,“太后,西方有佛学传入中原来,听说他们会焚烧一种名为纸钱的东西,可以送往九泉之下供逝者使用。”

第411章 皇帝与秦王() 
郭太后微笑回答道,“听说吏部尚书崇尚玄远之学,怎么也会信外来的佛?”

    何晏敬拜回答道,“玄学追求的是活人羽化成仙,微臣于是一直服用五石散。而死者入地再不能升天为仙,最后只能腐化为灰粉。纸钱焚而成灰,与人死形灭倒也契合。”

    曹爽接着说道,“如此,那就焚烧纸钱,太祖武皇帝与武宣皇后生前极其俭朴,希望如今九泉之下能享受富奢。”

    很快纸钱就被准备好,堆积如山的纸钱点火之后立刻火光冲天,曹芳的马匹似乎特别害怕火焰,看到火光就惊吓过度,胡乱挣扎起来。

    周围人大惊,而曹芳也早已被吓哭,武卫将军曹训完全没有办法制止住马匹,张子豪见状,拼命抱住马头,很快就让马匹安静下来。

    司马懿赶紧问道,“陛下无事否?”

    曹芳哭泣道,“吓煞朕也!多亏大鸿胪相救朕才无事。”

    张子豪赶紧谦虚,而司马懿觉得天赐良机,继续说道,“武卫将军长于府邸中,又不擅长武艺,不但保护不了陛下,也耽误了陛下习武练兵,大鸿胪带兵多年,又临阵杀将无数,正好可以当陛下武师,陛下不如加封大鸿胪为太保,一可保护陛下安全,二可教陛下练武强身。”

    邓飏马上阻止道,“已有武卫将军,何必再有太保,武卫将军只是怕伤着陛下才不敢随意出手,反而大鸿胪不顾陛下安危就去驯服疯马,这本是大罪,应当要削官受罚,怎能再加封!”

    婉柔冷笑一声,“既然如此,那就让大鸿胪与武卫将军比试一番,都不要有所保留,让众人知道谁更精通武艺。”

    曹训早已经吓破胆,但曹爽等人责令比试,两人于是摆好架势,曹训不过庸人一个,从没习过格斗,张子豪只是轻松一击就把曹训打倒在地。

    曹训捂着痛处在地上嚎叫翻滚,曹爽等人又觉丢脸又觉愤怒,婉柔这时说道,“结果十分明显,皇帝安危十分重要,怎能让羸弱的人保护?太后,予觉得太傅大人提议没错。”

    郭太后点头,对曹芳半进言半下令,“皇帝,就让大鸿胪为太保,和太傅大人教皇帝文武。”

    又对众人说道,“太傅、太保和太师,虽然是名誉职务,但既然陛下年幼,就不可再没有作为,从今开始,予要过问陛下学术武功,如果有不足,太傅和太保也要受罚。”

    司马懿和张子豪领命,张子豪又说道,“微臣还有一个想法,陛下只有秦王一位兄弟,感情深厚,不如让秦王也随陛下学习,将来陛下成年,秦王也可大力辅助陛下。”郭太后立刻批准。

    曹爽回到府中,大骂曹训一顿,曹羲为曹训求情,曹爽这才稍稍平静,喝令众人退下,而何晏三人却没有离开,曹爽有些不耐烦,询问还有什么事,何晏说道,“大将军可知今日事情严重?”

    曹爽说道,“让张子豪陪在陛下身边,又要令本将军左右顾忌。”

    丁谧摇头叹气,“大将军想法简单,如果张子豪只是教陛下一人,那正如大将军所想。如今太傅和太保不但教导陛下,还主动要求教导秦王,应当是想找机会废掉陛下,立秦王为新君!”

    曹爽大惊,“有这么严重?古来帝王如果年幼,同亲王一同学习并不是怪事。”

    邓飏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大将军,如果陛下还没登基,大将军说的没错,如今已经为帝,他们这就是刻意为之!”

    曹爽大惊,连忙询问如何去做,但三人又没个主意,只是让曹爽多多注意,曹爽踌躇不安。

    魏帝曹芳和秦王曹询一起学习文韬武略,一晃到了三月,郭太后下令查看二人学业。

    大殿上,郭太后和婉柔高坐,司马懿和曹爽则站在台下,魏帝曹芳和秦王曹询都在下面笔墨准备。

    郭太后还未出题,婉柔却先问道,“皇帝与秦王面前的笔墨纸砚,是怎么来的?”

    曹芳有些纳闷,结结巴巴说道,“这,刚才是侍从奉上,皇姑祖母应该是亲眼所见。”

    婉柔不回应,又转而问向曹询,曹询看了一眼司马懿,司马懿给了眼色,曹询于是按照先前司马懿教的回答。

    “笔者,是先秦产物,后秦将蒙恬用狐毛改良,如今也有用兔毛羊毛制作;墨者,字来源于黑土,煤烟所成,从属土一类,也是先秦就有;纸者,也叫蔡侯纸,是前朝蔡敬仲所造;砚者,秦汉就有,可以磨墨,一开始是研石,如今也有圆形。”

    婉柔一脸欣慰,“予刻意为难,没想到秦王如此博学。”

    郭太后也十分满意,对曹询问道,“什么时候知道这些事的?”

    曹询说道,“太傅曾说过几句,臣心中好奇,就自行钻研一番,今日太长太主这样发问,臣觉得恐怕不像陛下想得那么简单。”

    郭太后喜上眉梢,“不曾想到询儿能如此思量。”

    曹询拜谢,曹爽有些着急,赶忙说道,“今日是来检验近日学业,应当还是快些考核才是。”

    郭太后点头同意,于是下令两人默写驷驖。

    曹芳提笔便写,而曹询看着司马懿的眼神,于是不动,郭太后有些奇怪,问道,“询儿为什么不写?”

    曹爽插嘴说道,“恐怕是秦王不会,于是犯难。”

    司马懿赶紧跪拜,“微臣有罪,未能教好秦王,还望太后赐罚。”

    婉柔问道,“询儿当真不会?”

    曹询摇头,“并非不会,只是臣不喜爱秦风。”

    曹爽说道,“不会就是不会,何必诡辩不喜爱。”

    曹询面露怒色,直接背诵道,“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又看着曹爽,曹爽面色尴尬,不再说话。

    曹芳停下手中笔,对曹询说道,“不知秦王喜爱什么?”

    曹询说道,“如今文帝建魏国,臣自然更喜爱魏风,即便此魏非彼魏。”

第412章 打入内部() 
婉柔以袖遮面大笑,“如果像秦王说的,秦王应当更爱秦风才是,不过既然更爱魏风,可能诵出一首?”

    曹询应声诵道,“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兀猓勘司淤猓凰夭唾狻!

    还没背诵完,婉柔打断说道,“这是伐檀,骂得就是官,骂得就是宫中的人不劳而得,秦王为什么喜爱?”

    曹询说道,“君王身在宫中,就要心系于天下,才能使国家千秋万岁。听不得骂,又如何知道庶民疾苦?”

    司马懿立刻拜服在地,“太后,秦王能有如此思量,已超许多帝王,将来辅佐陛下,是天下之福!”

    郭太后也十分满意,对曹芳说道,“皇帝,秦王大你一岁,又有明君姿态,以后要多向他学习。”曹芳敬拜答应。

    曹爽回到大将军府,赶紧召见了何晏等人,邓飏说道,“秦王也不过是小儿,怎么会知道如此之多?分明是太傅事先教导,和太长太主串通做戏。”

    曹爽点头,“本将军也是这么觉得,然而为之奈何?”

    何晏说道,“陛下已经亲政,他们却如此傲慢把陛下当作小儿对待,分明是欺陛下年幼,不如让陛下早些行冠礼成年。”

    曹爽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