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权谋:帝姑婉柔传 >

第199章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199章

小说: 权谋:帝姑婉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柔早有准备,两边埋伏的弓手忽然现身,燕军的骑兵落马无数,卑衍见到部队已经无法控制,撇下杨祚只身逃跑。

    婉柔立刻追击,紧紧跟在卑衍身后,卑衍想要绕道回襄平,婉柔丝毫不肯放过,座下惊帆迅驰如飞,眼看就要追上,卑衍忽然调转方向,想要甩开婉柔。

    婉柔立刻拉起汉献帝的宝弓,回身一箭,正中卑衍战马,马匹失去控制,卑衍好不容易稳住,婉柔早已冲到面前,拔出袁绍的宝剑,一剑刺死卑衍。

    过了不久,护卫找到婉柔,与婉柔同回大营,杨祚收拾残兵逃回。

    翌日,司马懿带领大军逼近襄平,婉柔问道,“杨祚军营战力低下,为什么不去攻打?如果先打襄平,恐怕会被包夹。”

    司马懿说道,“现在如果去攻,敌军必然四处逃散,将来我军攻打襄平时又会过来扰乱。而我军往襄平前进,敌军必然害怕襄平有失,惧而求战,必能击破。”

    婉柔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惧而求战,必然只是依赖勇气,可用伏兵击破。”司马懿大为同意。

第402章 剿灭公孙渊() 
杨祚得知魏军靠近襄平了,心中十分担心,聚集剩下的所有士兵,高呼保家,然后一起杀出,直奔司马懿主军。

    快要接近的时候忽然火起挡住了路,周围婉柔毌丘俭等人几路杀出,将燕军包围住,杨祚拼死逃出回到襄平,同行士兵几乎被剿灭干净。

    司马懿下令婉柔牛金胡遵各领一万人,四面围住襄平,刚攻城几天,忽然天降暴雨,士兵连眼睛都难以睁开,于是司马懿下令暂时停止进攻。

    大雨一连二十几日不停,辽水暴涨,漫过平地。

    又过几日,水深已经几尺,士卒惊恐万分。

    婉柔找到司马懿,“太尉大人,如今地面淹水,士兵行动困难,大雨还是没停,如此下去,等水深到士兵无法行走时恐怕会有不利。”

    司马懿摇头说道,“不可退。”

    令史张静说道,“太尉大人,当初于禁将军和关羽对峙时也是遭遇这样的大雨,他就是不肯迁营而让大水冲散军队,最后被关羽打败。如今士卒惊恐,也是想起那时的事,太尉如果还不移营,恐怕军心不定。”

    司马懿怒而说道,“我自有主张,谁敢再说迁营者立斩!”

    军司马陈圭说道,“昔日太尉攻打上庸,昼夜不停,所以半旬就能破城斩孟达。如今远道来这里却如此迟缓,贼兵趁着水势出来砍柴收草,众人都说该出击而太尉说不可攻击,下官实在疑惑。”

    司马懿说道,“孟达人少粮草却可以支撑一年,我军人多却只有一个月的粮食,如何可以不迅速。目下如此大雨,怎么能够速战?贼军偏远,如果讨伐只能一次全部消灭,如今敌军粮草将尽,如果现在抢掠他们,会逼贼人逃走。”

    “目下贼人凭借人多和大水,虽然饥困也不肯投降,就是以为我军不能攻城。这时候更当稳住对方,不能为得小利而把敌人吓跑。”

    陈圭心服口服,而婉柔也说道,“太尉考虑万不失一,如此予就是多言而已了,这就回去准备拦截逃兵。”

    司马懿于是下令众人都不许轻举妄动,但水势还在上涨,张静实在担心,于是擅自移动迁移军营到高地,司马懿立刻将他治罪处斩,三军震动,于是没人敢再说迁移,司马懿下令赶紧制造攻城器具。

    大雨又连下几日,终于停止,积水渐渐退去,司马懿看到攻城用具已经基本造完,立刻下令四面攻城。

    冲车在前井栏投石跟随,燕军死伤无数,公孙渊下令用盾牌防守,司马懿又用投石车攻击,守军死伤惨重,城楼都被砸坏。

    司马懿下令四面军队各分成两部,白天黑夜轮流攻城永不停歇,公孙渊抵挡不住,派出使者请求讲和退兵,司马懿斩掉来使拒绝退兵,公孙渊又遣使投降,司马懿依旧不让。

    襄平城无粮食以至于人吃人,死伤极其严重。

    婉柔在城南,堆起土山让弓手登高射箭,大雨过后泥土松软,婉柔又让士兵挖地道,没过多久,传令到了营帐,“报告大长公主,在襄平东南角挖地时城墙塌陷。”

    婉柔说道,“如此说来,那处城墙已然不牢固,就从那处突破。”立刻命人调来冲车,从东南砸墙。

    襄平里,公孙渊带着儿子公孙修到了城南,公孙渊登上城墙,见到魏军攻势凶猛,立刻和公孙修来到城门口。

    公孙渊说道,“襄平破城不过时间问题,继续困守不出只能坐而等死。”

    公孙修说道,“父亲大人,不如冲出城去投奔高句丽。”

    公孙渊说道,“昔日你祖父公孙康大破高句丽,攻陷他们国都,现在怎么能投靠?”

    公孙修说道,“北面是司马懿主军,父亲想去匈奴鲜卑那里恐怕没有可能。”

    公孙渊左思右想,眼见情况危机,说道,“我儿说的没错,如今就等在这里,魏军以为可以砸开东南城墙进入,大军必然都等在那里。我们就等他攻破时从城门逃出,再往东南而行。”

    不到半日,襄平东南的城墙被攻破,魏军争先恐后的从废墟上爬进城内,公孙渊大开南边城门,和公孙修领着几十骑兵冲出城门,婉柔得知了,亲自带着骑兵去追。

    追了几里,公孙渊下令随行骑兵去牵制魏军,婉柔见到骑兵冲来,慌忙退入士兵中间,魏军立刻冲上迎战,骑兵之间刀枪挥舞马蹄践踏,燕军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消灭干净。

    婉柔见到公孙渊已经走远,下令继续追击。

    东梁河边,公孙渊见到河水暴涨,流速湍急,马匹和人都不能过,只能沿着河边继续逃跑,找寻过河的路。

    婉柔很快就追近,到了一处高地上,正好看见公孙渊父子在河边驰马奔跑,婉柔下令众人弓箭乱射,公孙渊父子连同战马都死在箭雨之中,婉柔令人斩下公孙渊父子首级,向司马懿报捷。

    魏军此时已经攻破襄平,杨祚投降。

    司马懿下令屠杀城中所有士兵和官员,辽东四郡都被平定。

    十二月,魏帝患病不能复原,整日卧床不起,政务全部交给孙资刘放,魏帝对二人深信不疑。

    一日,张子豪被召入九龙殿,曹叡精神稍稍好了一些,张子豪跪地拜服,“微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曹叡微笑说道,“子豪起身,命已不久,万岁又是从哪说起。”

    张子豪知道曹叡没几天活的了,但还是奉劝曹叡养好病。

    曹叡说道,“朕方才惊醒,就是梦见文皇帝不愿立朕为太子之时,还想派朕去海上之国,还有那夜文帝仇昭仪派人刺杀朕。朕醒来时就在思虑,如果没有你和婉柔大长公主,朕并无今日,于是召你过来叙话一番。”

    张子豪回答道,“微臣能为陛下尽忠是幸事,如今倭奴国派使者难米升前来交好,陛下不必再多想。”

    曹叡说道,“如此,就刻亲魏倭王印鉴给使者,让他带给倭奴国之主吧。”

    张子豪答应,曹叡又说道,“朕不会如文帝对待朕这样对待皇子芳,将来还要他当魏国国君,只是朕眼下身体不行,皇子芳不过垂髫小儿,朕实在担心。”

第403章 曹叡病危() 
张子豪说道,“陛下是国君,独身一人,自然会招灾祸。如今应当立皇后太子,可保陛下安泰。”

    曹叡说道,“谁人可为后?”

    张子豪面色平静,“陛下,如今除了郭夫人,微臣实在不知还有谁可为皇后。”

    曹叡点头,“那你就为朕操办,册封郭夫人为皇后。”

    张子豪心中喜悦,但也只是平静应诺,曹叡又说道,“至于太子,朕眼下暂时不立,以免有心的人不喜爱皇子芳而刻意谋害。”

    张子豪说道,“陛下远瞩,果然并非为臣者所能企及。”

    曹叡忽然一阵长串咳嗽,张子豪慌忙问安,曹叡挥手制止。

    气息又变得有些微弱,说道,“朕昔日经历的事,不愿让朕儿子再次经历,但以后朕如果有万一,子豪当像最初辅佐朕那样多照顾朕之子,他年幼不如朕当初明事理,子豪恐怕要多费心思。”

    张子豪想到当时只是因为计划才保曹叡,心里莫名一阵心酸,于是说道,“陛下,微臣资历不足,而且有过叛敌的事,恐怕难以服众,陛下当再挑选可靠的人一同行事。”

    曹叡回答道,“朕能猜到的人也不过婉柔大长公主,舍此之外子豪可有人选?”

    张子豪说道,“徐宣大人已薨,如今孙资刘放两位大人虽然是陛下信赖的人,但毕竟是外姓人,陛下应当选宗室辅政,以免大权落入外人之手。”

    曹叡叹气说道,“子豪就是外姓之人却能说出这话,朕感念子豪忠心更无疑虑。如今宗室之中,子豪以为谁人可以辅佐后人?”

    张子豪说道,“陛下与燕王曹宇亲善,燕王是武帝之子,又有威重,可以为辅政首选。其余可选曹休大人之子曹肇、武帝继子秦朗为副,夏侯霸大人之子夏侯献如今长成,也是天资聪慧,可受陛下之托。”

    曹叡连连点头,又问道,“曹真之子曹爽如何?”

    张子豪说道,“武卫将军的能力,恐怕”

    曹叡点点头,“子豪所思虑并无差错,朕也是觉得昭伯能力不足,然而昭伯与朕一同长大,又是故大司马之子,故大司马虽然赐姓为曹,但立下不世之功,与宗室几无分别,朕如今怎能亏待昭伯?”

    张子豪唯唯诺诺,“陛下既然决定,微臣就不好再多言,不然有离间之嫌。”

    曹叡说道,“好,你就让他们几人前来,朕的确有话要对他们诉说。”

    张子豪领命,于是召集曹宇等人进宫面见曹叡。众人向曹叡问安,曹叡让众人平身,开口说道,“诸位,朕自知性命已不久远,今日让诸位前来,就是要以后事相托。”

    众人大惊,曹肇说道,“陛下为什么说这不吉之言!”

    众人又跪下拜服,曹叡再次让众人起身,让曹宇走到近前,“朕从垂龆时候,就是随叔父长大,朕如今以后事相托,还望叔父能辅佐。”

    曹宇说道,“陛下不可这样说,好生养病没几日就能好。”

    曹叡叹气道,“朕如果不是不行了,怎会劳烦你们。”

    夏侯献说道,“陛下苦心臣等都能明白,然而臣等无权,恐怕制约不了外臣。”

    曹叡说道,“既然如此,就封燕王为大将军。”

    夏侯献说道,“兵权在太尉手中,陛下如此恐怕太尉不服,如果有动乱,为祸不小。”

    曹叡又问如何去做,夏侯献出谋道,“不如让太尉大人从小道直接回长安,不要进洛阳,徐徐转交兵权。”

    曹叡同意,于是立刻让人修诏书给司马懿。

    众人都出宫殿,曹叡留下曹肇和夏侯献特别嘱托政务,让二人将来接替孙资刘放。

    二人心中大喜,立刻都应承下来,曹叡身体更加不适,于是让二人退下。

    两人路过殿中,看到有只鸡栖息在树上,夏侯献说道,“奇哉怪也,鸡不能高飞,怎么能上树?”

    正好有殿中侍从在这里打扫,见到两人疑惑,于是说道,“恕奴男直言,殿中圈养的鸡有两只挥翅可上树,这就是其中之一,两位大人不必疑惑。”

    夏侯献冷笑说道,“正如某些低微的人恰巧平步青云,不知这些鸡养在这里多久?”

    侍从说道,“就是一直在这里生长。”

    曹肇面露恨色说道,“为什么一直没有杀掉?已经太久了,到要看它们还能活几日。”

    侍从尴尬附和,二人旋即离开。

    下午,曹叡又召孙资刘放和曹宇商讨军政后事,走到殿中,孙资看到地上鸡毛,召来侍从说道,“宫中洒扫,如此不力!”

    侍从赶忙请罪,“早上领军将军和屯骑校尉路过时还是很干净,恐怕也是刚才才有。”

    孙资说道,“如此,还不赶紧清扫。”

    侍从立刻应诺,又说道,“大人,是否可以将这些飞禽放在宫外圈养,也可让宫中清洁。白天惹怒领军将军和屯骑校尉时奴男已在思量,如今见到大人如此,于是斗胆提出。”

    刘放说道,“不过禽鸟,怎么会惹怒他们?你刚才不是说当时还很干净?”

    侍从说道,“屯骑校尉有言,已经太过长久,希望早点能杀掉它们。”

    刘放说道,“当真无聊之人,受陛下托孤之重,竟然操烦这些琐事。”

    而孙资皱起眉头,拦住刘放,又转身对曹宇说道,“大将军请先行去见陛下,不可耽误要事,宫中忙乱,下官二人就趁这机会一并解决这些杂事。”

    曹宇温和恭顺,立刻拜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