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权谋:帝姑婉柔传 >

第165章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165章

小说: 权谋:帝姑婉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卞皇太后泪流满面,“予一家受恩于子廉,皇帝竟敢如此对待。”转身对婉柔大吼道,“你兄长对你百般顺从,这次为什么不劝?”

    婉柔吓得赶紧跪在地上,“事发突然,不曾来及去劝,自当前去,还望皇太后息怒。”

    卞皇太后怒气完全没有息,又对郭皇后说道,“皇帝今日杀子廉,予明日就让皇帝废了你这皇后!”

    郭皇后吓得更不轻,赶紧跪下保证,卞皇太后这才恨恨离开,下令前去邺城居住,不愿见曹丕。

    婉柔和郭皇后来到曹丕文房,刚见到曹丕,婉柔便行礼说道,“还望陛下饶过子廉大人。”

    曹丕冷冷说道,“连你也同那些大臣一样要和朕作对?”

    婉柔回应道,“满朝文武都求情,反倒是陛下竟能不为所动?”

    曹丕把奏章丢下,“大臣身份能与朕相比?朕何需顾及他们?但可为之所欲尔!”

    婉柔摇头道,“虽一人位微而言轻,但若齐声,就算坊间草民,说的话也可比泰山之重。”

    曹丕大怒而起,“不可再说!朕记恨他已久,必要杀他,山阳公夫人可退下。”

    婉柔听了愤然告退,而郭皇后哭着说道,“陛下,求陛下放过骠骑将军,太后大怒,陛下不可不慎重。”

    曹丕根本不回应,转身就离开,郭皇后不能拦住。

    夜晚,曹丕在寝宫,身边近侍轻声说道,“陛下,奴男有一事不知可否与陛下说起。”

    曹丕嗯了一声同意,近侍于是说道,“奴男听凤月殿婢女有言,皇后殿下今日一整日都未用膳,而且神情悲伤总有流泪,陛下觉得”

    近侍不敢揣测曹丕的意思,不敢继续说下去,曹丕焦躁不安,来回走了几步,下令前往凤月殿。

    凤月殿,侍女通知郭皇后,“皇后殿下,陛下到来。”郭皇后还未起身迎接,曹丕就走到了内殿,郭皇后伏地哭拜,曹丕扶起郭皇后,无奈说道,“何乃至于此?”

    郭皇后哭着说道,“自古以孝治天下,皇太后如今都气坏身子,陛下纵使憎恨骠骑将军,却如何可以置皇太后身体不顾?后人论起陛下,定当会百般指责,连妾恐怕也会被说成妖女才误国误君残害功臣!”

    说完大哭,曹丕一下就心软了,赶紧扶起郭皇后,“你如果执意这么想,朕不杀他就是。”

    郭皇后听了,这才泪中带笑,点点头与曹丕怀中相依。

    曹丕免去了曹洪死罪,但罢免了曹洪的官职,知道曹洪爱财,又没收了曹洪的家产。卞皇太后又令曹丕返还曹洪家财,曹丕只能同意。

    曹洪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丕如此对待大失人心,多有官员开始消极抵抗曹丕的命令。

    几日又过,徐修容等人离开了皇城,婉柔也下令监视的宦官回到身边报告今日的状况,得知这段时间都无动静,婉柔也就没在在意。

    曹丕出城送别,当晚就病倒,婉柔和郭皇后前去探望,看到曹丕虽然还有精神,但却似无力,郭皇后跪在床边,“陛下可感觉好些?”

    曹丕微笑说道,“身体早有不如意,于是着急平定孙权,结果仍是不能如愿。”

    婉柔说道,“陛下当养好身体,鹏程万里,陛下尚且年轻,还有机会平定吴蜀。”

    曹丕摇摇头,“昔日朕为五官将,朱建平为朕相面,说朕寿命八十年,但四十会有劫难,如今朕已到不惑之年,忽然病倒,恐怕此劫难逃,也或者建平所说朕能活八十,乃是白昼四十黑夜四十,朕的命数恐怕到头。”

    婉柔赶紧跪下说道,“陛下不可说此不吉之言,朱建平只说陛下有劫难,未说陛下不能熬过,陛下应当静养,定然高寿。”

    曹丕摇摇头,“朕常觉得举动不安易怒焦躁,都是将死的样子,应当先立下太子了。”

    郭皇后马上神情认真,小心问道,“陛下打算立谁人?”

    曹丕苦笑,“当立平原,如果再打算立他人,恐怕朕的皇子都不能活了。朕今日与徐修容等人道别,听她们的话,果然曹协与曹鉴都是遭你毒手。朕残害兄弟,朕的儿子如此结局,也算因果报应。”

    婉柔大惊,叩首不止,“陛下不可听小人妄言。”

    曹丕苦笑道,“朕并不怪你,朕也不敢杀你,你享有天下声望,又对朕有大功大恩,朕想杀曹洪都是这副窘态,更何况杀你。只是现在想对你说明白,诸人已去铜雀台,并不能再威胁皇位,就让众人安享余年吧。”

    婉柔点头答应,曹丕摆手让两人退下。

    六月初,曹丕病情加重,婉柔和郭皇后却再不敢去探望,只是在自己的宫中低调度日,

第333章 母仇难忘() 
曹叡每日在曹丕身边伺候,曹丕比平日更加易怒,动不动就挑曹叡的毛病和他发火,但曹叡依旧尽心服侍,内侍来到门口,轻声说道,“陛下,军营令史刘曜有密信送到。”

    曹丕十分疑惑,“这种信件怎么能就这样唐突送到朕的面前?哪有心思阅读。”

    内侍回应道,“刘曜犯了大罪,却写了这信给陛下,希望免罪,他只说这信内容关于治书执法鲍勋大人。”

    曹丕听了,赶紧把信拿来阅读,看完大怒,立刻传廷尉高柔。

    见到高柔,曹丕说道,“昔日朕讨东伐吴路过陈留,太守孙邕拜见朕,又顺道探望鲍勋。当时营垒还未建成,只树立营标,而孙邕穿过营地却不走大路。刘曜立即揭发,鲍勋却说营垒未成就不能算作营垒,如此指鹿为马,当判何罪?”

    高柔想了一下,回答说道,“当关押五年。”

    身边同来的廷尉正、廷尉监和廷尉平三人同时驳斥道,“过重,只当罚金两斤。”

    曹丕大怒,“鲍勋忤逆朕许久,又犯这样的大罪,并无理由可活!你们竟然包庇!”

    下令将廷尉三官和下属官员全部抓捕,又下令高柔将鲍勋抓入大牢。

    曹叡找到婉柔诉说鲍勋之事,见到婉柔闭目不答,曹叡又问道,“山阳公夫人难道要静观不管?”

    婉柔点头,“正是,而且元仲,你这些时日也不要管任何事,不要和陛下作对,暂且忍耐,好生服侍陛下一直到他西去。”

    曹叡有些惊讶,但似乎也很快悟出了婉柔的意思,于是拜别。

    太尉钟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廷尉高柔等人联名上书,说鲍勋之父鲍信对武帝有大功,请求赦免鲍勋。

    曹丕看了上书更加愤怒,全部扔在地上,曹叡将它们全部捡起放在台子上。

    曹丕见到曹叡默不作声,问道,“平原以为此事怎样?”

    曹叡敬拜说道,“父皇生病,此人还让父皇如此怒气,本就是大罪,孩儿认为父皇如何去做都是正确。”

    曹丕这才面露满意,下令驳回众人上书,曹叡见到曹丕病到如此昏庸,猜想曹丕恐怕时日无多,于是更加耐心的照料曹丕。

    高柔坚决拒绝执行曹丕处死鲍勋的命令,曹丕得知大怒道,“朕为天子,竟连杀一有罪之臣都不可得吗?”

    下令将高柔关进尚书台,派使者处死鲍勋,然后才放高柔回廷尉府,一时间怨声遍野。

    六月末,曹丕病危,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以及征东将军曹休托孤,又传唤婉柔与曹叡。

    婉柔见到曹丕模样,心中不免伤感,曹丕咳着说道,“子丹,你与朕一同长大,朕如今先去,太子尚不堪天下重任,你当尽心辅佐,勿要负朕。”

    曹真跪拜答应,曹丕又叮嘱婉柔司马懿等人,四人都同样跪拜应承。

    曹丕让曹叡坐在床前,“元仲,将来为帝,不可糟蹋基业,愧对祖宗。”

    曹叡流泪点头,曹丕又让曹叡看着婉柔等人,“你面前等人,的是辅佐你的得力爪牙,你能有今日地位,也全因他们才能得到,不可亏待他们。”曹叡点头答应,让曹丕多休息。

    当晚,魏帝曹丕崩,谥号文皇帝,曹叡登基为帝,为文帝发丧,葬魏文帝于首阳陵。

    芷兰殿,婉柔听到李慧通报皇帝来了,立刻到正殿迎接,见到曹叡,婉柔敬拜,“见过陛下。”

    曹叡说道,“山阳公夫人免礼,朕如今已成皇帝,还望夫人告知当初甄夫人之事。”

    婉柔一惊,但马上改容说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恐怕陛下处理之时会惊动天下。如今文皇帝崩殂,朝野震动,恐怕吴蜀也不会安份,孤认为陛下可先忍耐,待陛下龙位稳坐再来追究,如何?”

    曹叡皱眉,“夫人所言有理,可”

    婉柔微笑着打断曹叡,“陛下放心,到时候孤自当全力相助,如何?”曹叡沉默半晌就离开了。

    李慧见到婉柔神情,很是奇怪,“夫人,为何如此紧张。”

    婉柔依旧盯着门外说道,“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在意,当初在孤与郭太后面前那么乖巧,方才脸色却有丝丝冷意。”

    接过了递上的茶水,婉柔又说道,“昔日文帝有言,陛下并非表面看来那么善心恭谦,孤还不信,如今想来,莫非孤料错?”

    李慧也有些紧张,“当初夫人协助太后敌对甄夫人,害得甄夫人被赐死,又是夫人亲自前往执行,那时陛下亲眼看着夫人下令杀害甄夫人,恐怕对夫人和太后都有所忌恨。”

    婉柔不答话,只是依旧看着门外。

    曹叡尊卞皇太后为太皇太后,郭皇后为太后,特令山阳公夫人地位高于皇后,将唯一还没封王的潘淑媛之子曹蕤封为阳平王,追谥甄夫人为文昭甄皇后。

    又派司空王朗持符节到文昭皇后陵墓祭祀并修建寝庙,婉柔和郭太后得知,心中更加不安。

    消息传到东吴,孙权大喜,召唤太子孙登与张子豪回武昌,孙权召开早朝,“寡人如今可以当皇帝了!”

    孙登连忙问道,“以前众人劝父王登基,父王谦让,如今为什么又这样说?”

    孙权说道,“如今曹子桓也不在人世,寡人还有什么不能称帝?曹操乃是一世英雄,无人可比,曹丕与他相比已差之甚远,曹叡与曹丕相比又差更远,寡人根本不用忌惮。”

    少府吾粲说道,“大王,曹丕受汉禅让,刘备延续汉室,称帝都有理有名,大王仓促称帝,恐怕会失人心,应当先整备军队,养民蓄资,再和蜀国交好,诸葛亮识时务之人,必然承认大王帝位,到时候大王登基,可得万安。”

    孙权大喜,同意了吾粲的说法,而孙权第四子孙霸说道,“如今魏国大丧,新君年轻,父王当趁此机会大举进攻魏国,若能控制襄阳江夏一带,则荆州万安,长江之险可独占!”

    孙权听了,更加高兴,“子威能有如此见识,寡人欣慰。”立刻下令亲自起兵攻击江夏,诸葛瑾攻击襄阳。

第334章 避祸逃脱() 
消息传到洛阳,曹叡连忙召见托孤的几位大臣说道,“孙权习惯水战,如今敢过江登陆,无非盼望守军没有准备,文聘如今据守城池,孙权不会敢在江夏久留,不过朕倒担心襄阳一路。”

    婉柔见到脱身的机会来了,抢先说道,“那孤就到前线抵抗东吴。”

    曹叡点头,“也好,山阳公夫人就和曹真与司马懿同去防守。”

    曹休也说道,“听闻吴将审德带领兵将驻扎庐江皖城,微臣愿领军前去攻打,以免他和其他部队呼应。”

    曹叡同意,众人各自准备。

    八月,孙权带领大军接近了江夏,正好天降大雨,大风不止,江夏城边的护城围栏全部被冲毁,文聘听说孙权率领大军到来,心中焦虑。

    登上城墙,看到城边的百姓在护庄稼,心中忽然有了计策,下令百姓丢下庄稼,躲入城中,城楼上只留少许士兵守卫,自己则整日在府中睡觉。

    孙权部队到达江夏,探子回报江夏情况,孙权不信,亲自到江夏城下,看到如此景象,孙权反而下令大军暂不进攻。

    张子豪进言道,“大王,江夏看上去毫无防备,大王大军到此,理当一鼓而破城,为何忽然迟疑?”

    孙权说道,“子豪有所不知,当初寡人就是勇猛冲动,几次几乎丧命,群臣劝谏已久,如今于是分外小心。”

    张子豪敬拜,“大王尊体的确不可疏忽,但如果这是文聘疏于防备,难道不是错过良机?”

    孙权摇头说道,江夏同时邻接吴蜀,魏国认为文聘忠义又有将才,才让他守卫这重要地方,如今寡人大军到来他却毫无反应,必然有所密谋,也或者援军将至,寡人如果是贸然进攻,恐怕会中计。”

    张子豪又劝孙权先去试探,孙权不肯,张子豪没办法,于是让孙权再等几天观察形势。

    当晚,吴军刚准备休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