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权谋:帝姑婉柔传 >

第162章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162章

小说: 权谋:帝姑婉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大王,今日大王对大公主那样实在太过严厉,而且妾所见不假,大王饶恕太子太傅这是让妾难堪。”

    孙权的叹息有点不耐烦,“此事已过去了,不必再多说,是大虎过错与你无干。”

    潘夫人假装谢恩,又说道,“大王,即便是大公主故意设计太子太傅,如果他正直,怎会中计?妾见到两人坐在床上,举动不雅,大王如果完全饶过,恐怕会有蜚语流传。”

    孙权打了哈欠,“夫人到底想怎样处理?”

    潘夫人回答道,“二公主乃是大王最为疼爱的女儿,婚嫁之事不可随意,张子豪本是异族人,来历不明,又在魏国当过官,谁知他是否心向魏国?况且大公主的事让他身染污点,如果再娶二公主,恐怕不合道理。”

    见到孙权睁开了眼但是不回话,潘夫人知道孙权有点认同自己了,于是又说道,“刘纂仪表堂堂又善书文,大王平日就很敬重他,不如将二公主许配给他,可表大王爱才之意笼络文人之心,且二公主原本也是贤淑的人,比起蛮夷的人肯定与刘纂更加相配。”

    孙权点头,忽然困意冲来,令潘夫人退下便呼呼大睡。

    翌日,孙夕言跪在孙权的面前,垂泣不止,而孙权语重心长得说道,“这都是为了你终身幸福着想。”

    孙夕言哽噎,“孩儿喜爱太子太傅,况且父王既然已经答应,为何忽然更改?”

    孙权说道,“你只需要遵命,好好准备下嫁的事,别的不需多问。”说罢拂袖离去。

    一人从屏风后走出,扶起孙夕言,孙夕言看她,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正是袁夫人。

    孙夕言立刻又对着袁夫人哭泣,袁夫人轻声说道,“方才我已听到一切,若大王执意,恐怕已无办法,还望二公主莫要太过伤心。”

    孙夕言只是哭泣,而袁夫人也是连连叹息。

    张子豪在宿舱里睡了一夜,受刑打伤早已经痊愈,忽然外面通报袁夫人召见,张子豪赶紧前去。

    来到袁夫人的宫室,行礼完毕,张子豪问道,“不知袁夫人有何指令?”

    袁夫人微笑说道,“就是要告知你,吴王将要让二公主下嫁刘纂。”

    张子豪大惊,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袁夫人叹气一口,“恐怕这都是潘夫人和大公主谋划的事,本主多年受到她们欺压,早已经知道她们手段,可惜本主自保尚难,不能为太子太傅进言,只能做这些报信的事,当真惭愧。”

    张子豪赶紧拱手说道,“夫人能如此,微臣已然感激,而且让微臣知道是谁在针对微臣,已是莫大帮助,吴王让微臣官复原职,微臣行卫尉与宿卫事,恐怕这后宫难免要多多接触,微臣不识后宫众人,心中无底。”

    袁夫人嗯了一声,“如此,且听本主慢慢说来。”

    两人面对而坐,袁夫人说道,“吴王原配本来是谢夫人,因为太子孙登生母庶贱,谢夫人又无子,于是太子交由谢夫人抚养,后来吴王纳了徐夫人,谢夫人失宠,抑郁而死。徐夫人就继续抚养太子,如今徐夫人也失宠,一直住在吴郡,但太子仍然对她最为敬重。”

    张子豪有些疑惑,“难怪与太子闲聊说起太子母亲时太子都避而不答,那为何徐夫人会失宠?”

    袁夫人面露尴尬,“就是因为本主与步夫人的关系,吴王因为喜爱本主与步夫人容貌,加上徐夫人渐渐老去,于是就疏远了徐夫人,步夫人乃是步骘同族人,最受大王喜爱,大公主与三公主就是步夫人所生。

    “至于本主,父亲是袁术,父亲败亡之后,辗转许久被大王纳为妃子,而潘夫人是大王近来新立之妃,她父亲原本是罪犯,但大王见她容貌过人,就册立她为嫔妃,本主原本好生对她,却不想她是个险妒之人,本主常有被她谮言的事。”

    张子豪拱手,“原来如此,恐怕步夫人与潘夫人是需要防范的人,袁夫人与二公主交好,微臣自当向着袁夫人。”

    袁夫人点头,“如此就多谢了,不过大公主虽然蛮横阴险,但步夫人却是有德之人,而三公主孙鲁育也是如同二公主那样善良,只是更有主见而已,并非邪恶。”

    张子豪离席敬拜,“大致有所了解,这次受潘夫人迫害也是教训,只是代价太过惨重,以后自当明白如何去做,多谢袁夫人点拨。”

    袁夫人叹气,“本主不愿看到忠良被她陷害,此时太子太傅被她们刻意针对,若有机会当暂离王宫,遇事可找大司农刘基大人诉说,他为人正直又最受吴王信任,即便潘夫人与大公主二人也是畏惧他。”

    张子豪道谢,立刻离开了。

    刘基府上,张子豪跪拜在地,求教解救之事。

    刘基扶起张子豪,思考片刻,“袁夫人所说无错,此时太子太傅如果在宫中,必然容易被小人所害,我当去向大王进言,让太子前去建业坐镇防守,到时太子请求太子太傅大人一同前去便可。”

    张子豪大喜,拜谢而退。

    曹丕在许昌巡视,消息传到吴国,孙权正在早朝,询问大臣。

    刘基说道,“魏帝此番在许昌很久又集结兵力,恐怕又要来侵犯吴国,陛下在武昌可保荆州,但扬州一带是基本,万不能失。”

    “微臣觉得应当派王太子前去,太子深得民心军心,他在建业一可振奋军心,二可锻炼太子行军能力,将来也可继承大王之位。”孙权大喜,立刻传唤孙登,“子高可敢迎敌?”

    孙登跪拜说道,“受父王信任,自然无畏,不过孩儿智勇浅陋经验不足,恐怕会耽误军机,还请太子太傅与孩儿同行,太子太傅多谋善战,必能助孩儿御敌,让父王安心。”

    孙权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张子豪与孙登同去建业。

第327章 知子如父() 
许昌,曹丕观看挂着墙上的地图,用手指描着吴与魏的边界线,忽然一拳头砸在墙上,转身对着随行的官员说道,“朕要大举伐吴,这次定当剿灭孙权!”

    婉柔回应道,“陛下为什么这么忿恨?”

    曹丕回道,“朕不甘坐守先帝基业,应当开辟疆土一统天下,不让此生碌碌。”

    侍中辛毗起身说道,“陛下登基几年,国家如今才渐渐安定,大魏土地虽阔,人口比当初却稀少许多,在此时出征,消耗军力牵动庶民,微臣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好处。”

    “昔日武帝多次出动精锐,只能到达长江边就要退兵。如今我们军队无论数量与实力都不比从前强大,却要再次前去报仇,这并非易事。”

    “目前该采取的策略莫过于休养民力开垦田地,十年之后,国力胜吴蜀数倍,再用兵打仗,就能够一举成功了。”

    曹丕皱眉说道,“依佐治的意思,是要把孙权这个后患留给子孙吗?”

    辛毗回答道,“以前周文王将商纣王留给周武王消灭,就是因为时机未成熟,望陛下明鉴!”

    曹丕大怒道,“时机未到,时机未到!当初乐进李典张辽七千人挡孙权十万众如此英勇,如今三人却都已病逝,时不待人难道侍中不明白?”

    “武皇帝留下孙权给朕,朕不去消灭,反而再留后代,以后朕之子继位,是否还要再把东吴留给他的子孙?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辛毗见到曹丕发怒,没再说了,婉柔和其他大臣也不敢再劝,曹丕于是留下尚书仆射司马懿守许昌,带领大军到寿春然后直奔广陵。

    建业,孙登得知曹丕的舰队已经从广陵出发,立刻和张子豪赶到前线,孙登采纳了安东将军徐盛的建议,在水中立起的木桩上包起苇席,做成假城池和瞭望楼,分布在石头城至江乘一线,联绵相接,长达数百里,一夜之间便全部建成,又在长江上布下许多舰船,往返巡航以为疑兵。

    曹丕下令战船进攻,孙登亲自乘斗舰迎战,张子豪身先士卒,站在船头用弓箭射击,吴军士气奋发,魏军占不到丝毫便宜,一直打到正午,双方鸣金退兵。

    几日交战,曹丕看到徐盛的疑兵,心中忌惮,一直不敢总攻,双方小战不断互有优劣,没几日便大雨倾盆,江水暴涨,曹丕和婉柔撑伞在船头巡视。

    江上已起大雾,对面徐盛的疑兵让曹丕担忧,再看自己的船队,被江水推得歪七扭八,曹丕气得跺脚,“这这这这哪是要行军作战的态势?旁人远远看见,还以为捕鱼呢!”

    婉柔无奈笑着,轻语对曹丕说道,“陛下不要急躁,江南多雨,长江风大水疾,北人不擅长行舟本来是无奈的事,如今江上水雾弥漫,陛下应当小心敌军偷袭。”

    曹丕叹气一口,“魏虽然有铁骑万千,却无用武之地,孙权难以战胜!”

    正说间,忽然一声响亮,张子豪带着吴军趁雾偷袭,大江之上风浪极大,曹丕的龙船本来就不稳,又受撞击,差点翻船,婉柔赶紧下令全军往岸边撤退。

    曹丕看到张子豪,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抢了婉柔的弓箭就要杀张子豪,身边的曹休和婉柔赶紧拖着曹丕就回船舱内,大军一直退到岸边吴军才撤去。

    船舱内,曹丕召集众官,说道,“本来想趁孙权在武昌而攻下建业,如今看来很难,只是不知孙权是否会亲自前来,如果能一战而把他擒杀,就算不能攻下江南也未尝不是好事。”

    众人杂口说道,“孙权得知大王率领大军,心中恐惧,肯定会亲自到来。”

    刘晔起身走到正中说道,“孙权并不是当初冲动的人了,肯定知道陛下想用亲征把他引出,所以他只会部署军队伏击陛下,既不会亲自到来,也不会求和撤军。”

    曹丕觉得有理,忽然曹休带着一名降卒到来,对着曹丕说道,“陛下,抓到探子,听他说孙权已经在濡须口。”

    曹丕大喜,就要下令进攻,中领军卫臻说道,“吴军只依靠长江天险而不敢主动进攻,这一定是敌军畏惧我军而编造假话,要引我军深入中埋伏。”

    婉柔说道,“来人,拷问此人,究竟是不是为了欺骗我军才故意被抓到的。”

    细作被拷打最终招供,的确孙权不在,婉柔又进言江水风浪太大难以进攻,于是曹丕下令退回许昌。

    过了一月多,婉柔见曹丕还是没打算回洛阳,心生奇怪,专门找到曹丕询问,“陛下为什么不回洛都?”

    曹丕回答道,“朕还要伐吴,自然没空回洛阳。”

    婉柔有些吃惊,“陛下为什么忽然这么尚武?”

    曹丕不答,只是面露焦急之态,举动失措,忽然外面光线昏暗,接着就有宦官焦急跑到门口就跪,“陛下,金乌金乌不见了!”

    曹丕和婉柔大惊,出门观看,果然看到太阳在一点点的被阴影蚕食,曹丕低头无语,婉柔见到曹丕忧心忡忡,于是宽慰道,“上天不满陛下,恐怕是陛下总兴师动众,如果陛下息兵养民,上天也会原谅陛下。”

    曹丕回到室内,对婉柔说道,“如今夜晚时常惊醒,自觉心脏与身体绞痛,太医也查不出有什么疾病,如今天象如此,莫非朕时日无多?”

    婉柔慌忙回答道,“这恐怕是陛下烦心所致,陛下不可说这不吉之言!”

    曹丕找出一封书信交给婉柔,婉柔阅读一遍,是郭皇后劝曹丕立曹叡为太子、善待婉柔的请愿。

    婉柔心中感激,于是趁机说道,“陛下为什么不立太子?吴王之子年十六却早成为太子,大皇子年已弱冠,陛下却这么迟疑,恐怕会失人心。”

    曹丕低头不语,婉柔说道,“莫非陛下还是忌讳大皇子是甄夫人之子?大皇子已被郭皇后收养多年,关系如同母子,大王不必在这小事上纠结。”

    曹丕怒而起身,“怎么会是小事,你不知平原的心思,他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的恭谦善心。”

    婉柔回答道,“这陛下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

第328章 曹叡的野心() 
曹丕摇头,“朕知道你不信,所以也不想和你多说,况且平原不好武斗,他当帝王恐怕大魏更难一统天下,所以朕这才着急伐吴。”

    婉柔低头思考片刻,“如今士兵疲惫,不好再南下,不如孤带着平原王到北方抵抗异族,锻炼平原王,如果平原王在军中有为,陛下就多加考虑立他为太子。”

    曹丕虽然面色犹豫不决,但还是应承了,婉柔立刻回到洛阳,带着曹叡和精锐部队前往北方。

    幽州,田豫见到婉柔和曹叡都来,慌忙接应到府中,婉柔见到城中百姓富足,官府却破旧,不禁叹道,“国让大人廉洁,令人钦佩。”

    田豫拱手,“微臣让平原王与山阳公夫人委屈,实在难堪,不被责罚已是万幸,不敢再受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