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权谋:帝姑婉柔传 >

第159章

权谋:帝姑婉柔传-第159章

小说: 权谋:帝姑婉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帝又下诏给太子刘禅道,“人活五十而死就不能称为夭折,朕已活了六十有余,复有何恨?不过牵挂尔等兄弟,当勤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令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尚书令李严为副,四月,汉帝刘备崩于永安,谥号为昭烈皇帝,诸葛亮扶灵柩回,李严留守永安。

    消息传到魏国,曹丕大喜,“刘备已死,朕无忧了。”

    司徒华歆说道,“蜀国能用兵者不过刘关张,如今都已不在,蜀国无人可会领兵,陛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了。”

    中领军将军朱铄也说道,“蜀军在夷陵大败,兵力土地丧失大半,如今刘备也死,剩下不过碌碌之辈,不足挂齿,然而占据险要一时难以进攻,陛下可调守卫蜀军的将士协助进攻东吴,如果能早日破吴,蜀国也不复存在。”

    曹丕大喜,立刻调西北士兵去东吴前线,准备再次伐吴。

    六月,张婕妤之子清河王曹贡薨,卞皇太后伤心之余思念曹彰、曹植和曹彪,于是三人入朝觐见。

    婉柔也是许久没有见到兄弟,同在太后宫中陪伴,曹植祭拜过甄夫人,神情一直些许恍惚。

    卞皇太后问道,“子建莫非身体不适?”

    曹植笑着摇头,“无事。”

    曹彰管不住嘴,立刻接话道,“是路上经过甄夫人墓地,鄄城王就要祭拜,我们随同祭拜过后,鄄城王就如此模样。”

    卞皇太后一脸沉重,“子建,虽然昔日你与甄夫人感情交好,但不可太多流露,以免闲言碎语,今日见你,已觉得比当初成熟许多,这样的小错不可再犯。”

    曹植应承,曹彪又说道,“还未去拜见陛下,实在大为不敬,不如我们立刻前去拜会陛下。”

    众人同意,一道前去。

    婉柔四人来到曹丕的宫殿,请求觐见,不一会,曹丕的贴身宦官走到门口,“陛下有令,今日不适,明日接见鄄城王与弋阳王,任城王不得觐见,可自回府中歇息,明日就回封地。”

    众人大惊,曹彰满面愤怒,“寡人不信陛下如此对待,必是你胡乱传令!”

    说完就要抢侍卫的武器杀宦官,众人赶紧拦住。

    婉柔说道,“任城王不要冲动,恐怕陛下另有安排。”

    曹彰只好住手,曹植与曹彪各回府上,婉柔害怕曹彰闹出什么事情,于是拉他仍旧回卞皇太后处。

    卞皇太后得知曹丕如此对待,有些生气,要去找曹丕询问。

    忽然宦官来到殿前求见,卞皇太后召入,宦官跪地拜见后说道,“陛下请任城王后花园一叙。”

    曹彰莫名其妙,“为什么这样捉弄?”

    卞皇太后说道,“如此,予便一同前去。”

    曹丕见到卞皇太后和婉柔也来了,有点吃惊,却面色平静,“未曾想过太后与山阳公夫人也来了。”

    卞皇太后面露不悦,“为什么这样对待任城?”

    曹丕赔笑说道,“只是身体不舒服不方便迎接,但又想到任城王性子急,于是就让他自由行动,却不曾想到任城王曲解了朕的意愿如此生气,朕于是勉强与任城王一见。”

    曹彰听了赶紧认罪,而婉柔仔细观察曹丕,发现他身体不适似乎是装出来的,心中有些疑惑。

    曹丕令人备酒,四人围着几案闲聊,婉柔虽然身体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过,但还是不敢冒险饮酒,曹丕也不强迫,倒是一个劲得催曹彰多喝。

    婉柔看到曹丕与曹彰喝的酒都是一样,也没有多在意什么。

    酒至半酣,曹丕与曹彰弈棋,婉柔和卞皇太后在旁观棋不语。

    曹丕说道,“得知任城王生气,果然依旧让朕心惊,即便没有见到也是如此,正如当初朕在邺城,听闻任城王索要先帝印绶。”

    曹彰已经半醉,哈哈大笑,“当初一时有了贪念而已。”

    婉柔听了大惊,马上说道,“任城王已醉。”

    卞皇太后也接着说道,“正是,不可妄言。”

    曹丕大笑,“无妨,朕就是喜欢任城王这样直性子,想到什么就说就做。”

    又劝曹彰喝酒,一局棋过后,曹彰忽然咳嗽不止,浑身抽出口中流血。

    婉柔和卞皇太后大惊,立刻命人喂曹彰饮水,但完全没用,没过一会儿,曹彰薨。

    卞皇太后泪流不止,指着曹丕说道,“为什么这样对待任城王!”

    曹丕不以为然,“朕和他弈棋,所喝美酒也是一样,怎么害他?他本是暴毙,为何太后如此冤枉?”

    卞皇太后想不出中间缘由,更加伤心,曹丕命人扶太后回宫休息,下令厚葬曹彰。

    婉柔在曹丕的身边目送人群离去,忽然说道,“为什么要杀任城王?”

    曹丕不答话,婉柔又说道,“恐怕毒不在酒中,而在杯中,孤当初都放过婉如公主,却没想到陛下不放过任城王。”

    曹丕冷冷说道,“山阳公夫人不必过多揣测朕的心思,只需要协助朕而已。”

    说完自去,婉柔望着曹丕的眼神呆滞,想起过去与曹彰相处种种,悲从中来。

    翌日,曹丕设早朝,曹植与曹彪同在,大臣奏事过后,曹植总喜欢为曹丕提建议,曹丕都微笑敷衍,众官把事奏完,曹丕宣布无事退朝。

    曹植忽然站出说道,“陛下,臣在封地虚度光阴,愿陛下赐臣报国机会。”

    曹丕蔑笑说道,“难得鄄城王有心,既然如此书佛啊,朕也有话要说。鄄城王才华被称作天下之最,先帝当初总是称赞鄄城王诗词,朕却怀疑有人为你代笔,如今你可否证明清白?”

    曹植木讷,“如何证明?”

第321章 孙权拉拢张子豪() 
曹丕说道,“朕有一法,你若能在行走七步之内作诗一首,朕便相信,不然便是欺骗朕与先帝,当是死罪难逃。”

    曹植点头,还没迈出步伐,便应声开口,“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大惊,心中纠结,百官更是惊讶无比,议论纷纷,然后连声称赞曹植出口成章。

    忽然卞皇太后带着婉柔出现在殿后,曹丕慌忙起身走到面前。

    卞皇太后满面泪水,“陛下已杀了予的任城,不可再杀鄄城与弋阳!”

    曹丕敬拜,“谨遵母命。”

    回到座位,迁曹植为雍丘王,宣布退朝,曹植与曹彪于是各回封地,曹丕按照刘苍的葬礼为曹彰下葬,又命人严密监视各地封王。

    六月底,太尉贾诩薨,贾诩虽然曾经设计谋杀曹昂典韦,又是叛后再降,但曹操与曹丕却视之为心腹,总以私事询问。贾诩位高多谋,却不私结党羽,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于是天下人谈论智谋的人时都公推贾诩。

    曹丕得知贾诩去世,痛哭失声,令曹礼协助贾穆操办丧事。

    消息传到后宫,郭皇后来到芷兰殿,见到婉柔便说道,“夫人可知为故太尉大人办丧事的是谁?”

    婉柔说道,“莫非除了长子贾穆还有他人?”郭皇后点头,“就是徐修容之子京兆王曹礼。”

    婉柔大惊,“贾诩大人对陛下有厚恩,又有高功,如此重要的人,陛下纵使不像夏侯惇大人去世时那样亲自而为,也该派平原王前去。”

    郭皇后眉头紧皱,“吾觉得自从京兆王来到都城,陛下变得异常喜爱他,与吾相聚之时也总是提到京兆王,吾向陛下说起平原王,陛下却总是避而不谈,莫非徐修容在背后捣鬼?”

    婉柔摇头,“现在就如此定论还过早,如今宫中我二人地位最高,只要见机劝说再号令百官协助,陛下不会不立平原王。”

    郭皇后同意,于是离开。

    武昌,张子豪拜见了孙权,孙权见到张子豪大为高兴,亲自扶张子豪入座,“寡人得知子豪来回奔波,协助守住洞口与江陵,可出计策可上阵杀敌,真英才也。”

    张子豪感觉回敬,“大王过誉了,朱然潘璋几位大人才是真正力战退敌的人,微臣不过尽了微劳而已。”

    孙权说道,“如今只为参军,实在太过可惜,寡人希望能把太子托付给你,就让你为太子太傅,兼任太子太师与太子太保,教太子文武并且保卫太子安全,不知你是否愿意?”

    张子豪赶紧离席跪拜,“不想能如此受大王器重,微臣定不负大王之命。”

    孙权哈哈大笑,“听闻子豪在魏国曾为宿卫管理后宫,寡人也有心让你兼任王宫宿卫,奈何担心大臣心中不平,子豪可行卫尉与宿卫事。”

    张子豪立刻又谢恩,又说道,“大王,其实属下还有一事报告大王,蜀国派遣邓芝来与我国结盟,不知道大王意下如何?”

    孙权说道,“如今刚同魏国恢复和平,应当是休养的时候,如果和蜀国结盟,魏国必然再次兴兵来伐,如何是好?”

    张子豪还没回话,忽然通报邓芝书信来了,孙权看了一遍,“此人请求会见寡人,说是为了吴国利益,并非只为蜀国。”

    张子豪说道,“可看他如何言论,况且若不接见,有失礼节。”孙权于是同意。

    殿堂之间孙权接见了邓芝,邓芝敬拜过后说道,“吴王,外臣此来,就是传我汉帝与丞相之愿和吴王结盟的。”

    孙权回答道,“寡人确实想与汉主结盟,但是担心你们汉主年幼懦弱,而且国土贫瘠战力稀少,会给魏国留下攻伐之机,尚不能自保。与寡人结盟,对寡人有什么好处?”

    邓芝回复道,“吴与汉两国占四州之地,吴王是当世之英雄,汉丞相也是一代人杰。汉国地势险要防守坚固,吴国则有三江之阻隔。”

    “两国优势加在一起,再联合以为唇齿相依,进可兼并天下,退可与魏鼎足而立,此理之当然。”

    “假如吴王归附于魏,魏必上令吴王朝拜,下命太子作人质,若不服从就以讨伐叛逆为借口发动进攻,而汉国则顺流东下,趁机取利,到那时,江南之地可就不再为吴王所有了。”

    孙权犹豫不决,对着身边的张子豪问道,“子豪认为如何?”

    张子豪回答道,“当初齐国与秦国交好不帮其他五国,虽可保全一时,然而等秦国灭五国后齐国也是不能免遭灭国,如果大王与魏结盟,魏举倾国兵灭掉汉国之后,再从蜀地与荆扬同时出兵,大王难以抵抗。”

    孙权听了,沉默了许久,然后对邓芝笑容满面,“伯苗所言甚是,寡人就与魏断绝,与汉结盟。”

    邓芝大喜,道谢退下。

    孙权与张子豪同去王宫花园散步,孙权似乎十分高兴,“子豪真不愧是子明推荐的人,每次都能解除寡人心中疑惑。”

    张子豪回答道,“微臣不过外族之人,能得大王这般赞赏,实在不敢当。”

    孙权大笑,“外族之人又如何?外族之人其实最好,子豪来投吴国,可是有亲族为吴郡人?”

    张子豪回答道,“微臣孤身一人,并无亲缘。”孙权听了,更加高兴,“好,如此更好!寡人身边就是缺你这样无势能人,你就好好效忠寡人,寡人定不会亏待于你。”

    张子豪听了拜谢,心中暗自思量,莫非孙权虽然重用江东人,但并不相信他们?

    又走了没多远,孙权与张子豪看到一人在为树浇水,张子豪一眼就认出是孙公主,大声呼唤。

    孙公主惊而回头,看到了孙权也在,连忙要走来,孙权大喊不必,然后同张子豪走到孙公主的地方。

    孙公主向孙权与张子豪行礼,微笑说道,“父王与参军大人真是关系很好,总是一同行走。”

    张子豪赶紧谦让,孙权哈哈大笑道,“子豪有谋,寡人自然要他在身边随时听命,而且子豪已经并非参军,寡人让他为太子太傅,教导子高,你如果想学习,也可求教子豪。”

第322章 赐婚() 
张子豪大惊,赶忙弯身敬拜,“大王过誉,微臣不过蛮将,偶尔会有浅薄计策罢了,教导太子尚且不足,孙公主乃是女子,女子之术微臣确实不知。”

    孙权摆手,“无妨,寡人此女平日不爱与他人交往,除了粘着寡人就如同这样孤身一人,寡人事物繁忙,也难以多加陪伴,如今看到能与子豪如此交好,寡人心中欣慰,倒不如借此机会将此女托付给子豪,子豪在宫中时日较多,可多加陪伴。”

    张子豪心中一惊,看到孙公主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张子豪既激动又尴尬,对着孙权又是敬拜,“微臣谢大王赏识。”

    孙权点头,“子豪受子明赏识,又为寡人立下大功,在寡人心中地位可比陆逊,子豪年近三十而无妻,寡人之女也早到婚嫁之年,便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