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名门锦秀 >

第68章

名门锦秀-第68章

小说: 名门锦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晴听了华宁锦的话,静静的看她半晌,这才点了点头,眼睛带着几分幽然。

    “我倒是看错了,原来妹妹居然是如此剔透之人。”

    “哪里。”华宁锦淡笑,可是眼睛却忍不住的落在了华晴挺着的肚子上,算来,看日子来说,这位太子侍妾也是有了五、六个月的身孕了。唔,装得还真是挺像的。

    “你看什么!”华晴不由得脸色一变。她自是心底发虚的。

    “姐姐身子不方便,要小心一些,宫中人多杂乱,千万要注意。”

    心中有鬼的华晴脸色变了几变,她有些怪异的看着华宁锦,心头一阵虚冷。

    明启帝自屋中、出来时,脸色有些难看。他的眼睛落在了正等侯在外的诸人,没发一言,一甩衣袖离开了。

    皇后娘娘与众嫔妃皆互看了几眼,连忙又进去。太后娘娘坐在主位,长公主坐在原位,一脸的安逸平静。

    华宁锦有些担忧的走过去,长公主眼神平和,对着她示意的点了点头。她这才松了口气,回到了长公主的身后侧站。

    “太后娘娘!”一名身着内侍服的宫人过来禀告,“春妃娘娘醒了,御医看过了,只是春妃娘娘一时气急攻心才会厥过去,没大碍了。”

    “那就好。”太后娘娘点了点头,又看了眼长公主,这才正色看向皇后。

    “传哀家懿旨,春妃不知检点,罔视祖宗家法,对长公主大不敬,念其有孕在身,免其杖责,现罚其进入家庙,抄写家训十遍,没抄完不得出庙,即使小皇子出世,亦要抄写完后,才得回宫。”

    《名门锦秀》来源:

第134章 七巧佳节(3)() 
???转载请注明出处:

    皇后娘娘听了,脸色都已经青灰了,她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太后,最后眼睛忍不住的落在了长公主的身上。

    到底是怎么回事?

    长公主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让官家不只不帮着春妃娘娘,反倒站在了她这边?

    华宁锦心中亦有觉得很是蹊跷,不过却又心中明白,长公主横行宫中这么多年,这种事处理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不过怎么都是因她之故,她心中难免有些忐忑难安。

    太后却站起身,抬手任内侍扶着她,宣布摆驾慈宁宫前,接受外命妇的大礼。

    刚刚在内室时,太后已经换上了正品大服,头戴凤冠,这时由内侍扶着往前殿走,长公主在左侧,皇后娘娘在右侧,其他的嫔妃紧随其侧,屏息而行。

    这时,人人心中恐怕都是惊骇异常的。

    多少年了,长公主一直不怎么入宫,亦懒怠参事,只是在公主府里休养生息。这让宫中的众人皆忘记了长公主比皇后娘娘还要尊贵的事实。而今天这一事,恐怕宫中再无他人再敢去捋长公主之逆鳞。

    日行正午,早有宫人们准备好了海棠叶碗放在日下暴晒,太后在慈宁宫中受了外命妇的拜礼后,又一一由着贵女们对她进行参拜,这时,女官们来报,乞巧的时辰已经到了。

    乞巧的仪式很简单,就是贵女们一个人手上会拿着一支银针,投入水面已经被日头晒得有了一层有膜的水中。这时,针就会浮在水面上。当水底的针影呈现云雾花朵或是细直如针时,就说这位女郎乞到了巧了,以后会女红优秀找到如意郎君。而如果针影粗直或是弯曲不成形,就说明这位女郎是个“拙妇”,一定找不到婆家的。

    说起来只是一种说法玩乐,可是现在到了慈宁宫里玩乞巧,大家难免会想着争上一口气的,拙妇,当真是好说不好听的。

    今日来的贵女大多是有着一定的品阶的,倒也算是不多,寥寥十数人,不过,华宁锦却发现灵犀公主并未在其中。

    等到了华宁锦时,她手指拿着绣花针心中亦难免忐忑又好笑。她平日里当真是针线不过手的。虽然曾学过女红,却只是个花架子,从没当真。这一年中难得的拿上支绣花针,可惜却依然不是为了穿针引线。

    华宁锦面前的碗是红耳金边的官窑海棠碗,红得榴火,白的洁净,水面上一层透明的膜,闪着亮光。华宁锦指尖轻动,一枚绣花针被她丢了进去。

    一旁的女官走过来,目不转眼全神贯注的看向水底的针影。被这位女官影响,华宁锦亦忍不住也投入关注,只见水面小针轻浮水面,下方的针影在水面的晃动间散之如花,动之如云,最后汇成了一道细线,静止无息。

    “乞到巧了!丽川郡主当真是心灵手巧!”一边的女官连忙高声禀报,长公主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

    华宁锦低下头静静的走回了长公主的身边,身边的目光或嫉或羡,倒是万般各色,瞬息诡变。

    等到众家贵女的乞巧仪式结束,太后命人送上鲜果。因为晚上要祭拜七姐,因此女郎们是不可食用荤腥的,一些糕点皆未曾送上,只是用鲜果来让女郎们尝。

    一会儿,又有歌姬舞姬过来唱跳,一时间,慈宁宫中倒是热闹。长公主轻抚了抚额头,带着华宁锦告了罪,一起回去凌烟院歇着。其他的夫人也都是各有去处,太后亦进了内间休息片刻。

    凌烟院里,绿叶葱葱。长公主拍了拍华宁锦的手,拉着她走进了东暖阁。

    “怎么,今日之事吓着你了?”长公主坐到了贵妃榻上,又让华宁锦坐在身侧,早有宫人备下了酸梅汤,送了上来。

    “是有些惊到,不过没吓到,元七知道,大母定是心中有数,这才发作。”华宁锦直接的说。

    “这就对了,做人怎么能胆子太小?胆怯者,何成大事!”长公主喝了口酸梅汤,略皱眉心。“这汤太冰了,元七,你浅尝就是,不能多用。”

    “知道啦。”华宁锦嘟了嘟嘴,喝了一口冰凉的酸梅汤,放回桌上用帕子轻拭唇角。

    “你可知,今日你大母亦是被人算计?”长公主的一句话惊了华宁锦一跳,她有些惊讶而不可置信的看向长公主,被人算计?怎么会?

    “今日之事,完全是春妃在宫里日露锋芒,所以才被人误导了,去了慈宁宫,不然,如果她知我在那里,断不会那么早到。惹了我的元七,她亦知晓我绝不会看着不动。”

    而设计这件事的人,相当也是清楚长公主的脾性与手段,这才用了这一招借刀杀人,既给了春妃教训,又让人不知是自己。

    华宁锦在脑子里思索着做这事儿的人的可能性,却发现脑子里空空的,怎么也想不出,正在这时,魏嬷嬷走进来。

    “长公主,湘竹过来了。”

    “叫她进来。”长公主一脸的惬意。

    “是。”

    魏嬷嬷出去传话,接着,一个一身宫装,大约三十岁许的嬷嬷走了进来,一头乌发梳得极整溜,上面簪着一枚一丈青,五官憨厚,一双眼睛不太大,却极有神采。

    “奴婢拜见长公主!”

    那嬷嬷跪到了地上,大礼参拜。

    长公主一声也没吭,任着这嬷嬷连拜了九拜,这才淡淡一笑。

    “我就知道今天这事儿,定是她弄出来的!”

    “静妃娘娘得知春妃娘娘居然为难七姑娘,一时心生不忿,这才小施手段,望长公主恕罪则个!”那嬷嬷头低的更低,又连叩了三次,这才伏地不动。

    长公主低下头,淡然的看了眼装着酸梅烫的白瓷小碗。

    “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这么个性子?在冷宫这么多年,也没有磨出她的性子么?”

    “静妃娘娘一直心心念着长公主,念着公主府。”那嬷嬷声音微带着几分低泣。“自被官家贬入冷宫,娘娘一直不大好,长公主也是知道的,冷宫中的日子,分外难熬,更不要说,九皇子年纪渐大,却一直没能被官家记起。眼看着,这一生都要被毁了……”

    “住口!”长公主厉声喝住了湘竹嬷嬷的话,脸色怒急。

    湘竹嬷嬷被长公主的怒意吓了一跳,跪伏在地不敢再动。

    “当年,她就自作聪明,结果害人害己,不只自己失了圣宠,连孩子都因她而被上天惩罚了!结果现在你居然还敢言出无状?九皇子是被谁毁了?”

    长公主声音极厉,湘竹嬷嬷亦知道自己失言了,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再吭声。

    “在这宫里都多少年了?从前圣宠太过,让你们乐而忘形也就罢了。在冷宫也矣这么多年了,居然还是这样出言无状!是不是觉得带累得华家不够!”

    “长公主恕罪!”湘竹嬷嬷泪如雨下。“实在是冷宫里的日子过于难熬,无论娘娘犯了多大的错,这孩子总是没错的。九皇子再身有残疾,可毕竟是圣上的骨血,如今,天天跟着娘娘在冷宫之中度过,这让奴婢看着心酸静妃娘娘更是心痛啊!”

    “够了,别说了!”长公主微微闭了闭眼睛,半晌,才睁开。“今日这事儿,不管如何也算是她还念着我的情,既是如此,就让她宽心。先安心的在冷宫里教养着孩子,等我的消息。”

    “谢谢长公主!”一听长公主的话,湘竹嬷嬷登时大喜,一脸的感激不尽,拼命的磕着头谢恩,半晌,这才离开。

第135章 七巧佳节(4)()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母。”华宁锦本是有些迷惑,后来才渐渐有些听清楚两人的语意,也因此而心头惊讶。“我们华家,有人入宫了?”

    长公主低下头,猛得喝了口酸梅汤,这才开口。

    “是的,我们华家,有一人进了宫,当时很得圣宠,承了圣恩被封为静妃。”

    “静妃?”华宁锦在脑海里仔细的搜寻了半晌,也没想起这位静妃娘娘是谁。

    “她是你父亲的庶妹。”长公主神色极淡。“在十五岁那年入了宫,刚入宫就被封了美人,后来升了嫔,最后当了妃,可是,在生下九皇子后,她就被贬去了冷宫,自此,十年了,一直没出过冷宫。”

    “什么?!”华宁锦的脸色变了。“父亲的庶妹!”

    大母是公主,公主的驸马,居然在公主长了儿子的情况下还与其他女人生下庶女?这对长公主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了!

    “是的,你父亲,有一个庶妹。”长公主的眉心轻锁。“那时生你父亲时,大母怀的是双胎,可是女儿一落地,就夭折了。心中本是痛楚难当,谁知,有一个丫鬟却在同一天生下了你父亲的庶妹。我看这孩子可怜,又想到失去的女儿,因此没有让这孩子尘归尘,土归土。反倒把她养大了。”

    “可是……”为什么把她送进宫里?华宁锦不明白,以华家今时今日,实在是不需要送女入宫以保位这种手段了,那么,这位静妃为什么入宫?

    “她在庶女的阴影下长大,我又不怎么理会于她,也不知被什么人教的,认为我对她必是要长大了以婚事来整治。结果在官家入公主府看我时,居然在官家酒醉时跑到房里去伺侯,官家看中了她,第二天就抬进了宫。”

    长公主说的平淡,可是华宁锦却能体会得了她心中的纠结与暗忿。如果真的想要整治这个庶女,长公主根本不必等着这个庶女长成了,而这位庶女的此种作为,无疑的是在长公主的脸上打了重重的一耳光。

    官家入公主府一夜,结果第二天公主府的庶女被抬入宫中,这话真心是好说不好听!

    “她为了什么被贬?因为孩子?”华宁锦小心翼翼的问。

    “她当年颇受官家宠爱,入了宫既是美人,后来封了嫔,当了妃。结果,她就因太过受宠,天天在宫中横行无忌,得罪了一堆人。这里是皇宫,不是小小的公主府,可以任她用她的小聪明小手段。她有了身孕后官家相当看重。谁料,在孩子七个月时,她与宫中一嫔妃大吵,气极动手,居然把人推下了荷花亭,害得那嫔妃死与非命,不只如此,她自己亦动了胎气,结果要小产,孩子生下来了,也活了,可惜,却天生聋哑”

    华宁锦听了不由得无语,这都是什么啊,从前看电视,看到后宫的勾心斗角时,她还会大笑着说人家拍得假了。其实哪里假了?在宫中,可不就是这样步步惊心如履薄冰?一失足,再想翻身难比登天!

    “她这是想翻身了!”长公主的眉头皱得极紧。“这样看来,太子的形势克不容缓,恐怕,官家是真的要厌弃太子!”

    华宁锦亦心头惴惴,想到四姑娘,想到她的肚子,华宁锦心头阵阵不祥之感。

    拜七姐是在晚上,天空群星皆出的时候。

    宫中正有一条城运河自内宫中心穿过,而祭祀的地方正是在河边。那河就在御花园中,华宁锦到的时候,太后还未到。

    清亮亮的月光下,摆了一张紫檀木的桌案,桌上摆置着茶、酒、水果。还有以“五子”之称的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并且取七色之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