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名门锦秀 >

第65章

名门锦秀-第65章

小说: 名门锦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怎么办,他不肯走!”青秋有些无奈有些不甘心,当然,更多的还有几分不耐,这毕竟不是别的事情,事关她家姑娘的名节,这陶郎君就好像吃错了药似的堵上门,真真是个没眼色没礼数没有本事的!

    “真是烦人!”华宁锦泄愤的捶了把放在榻上的深紫的喜上眉梢的靠背。

    “姑娘,怎么办?也不能任着他走进来啊!不要说只他一个郎君,就是他再带着几个郎君或是兄弟,也不能让他们进来的!”清秋急得跳脚。

    “唔。”华宁锦低头思索。“去,把守后院的小沙弥帮我叫过来,你轻着点儿,让他在后门进来!”

    “好!”清秋舒了一口气,连忙去后门处打开门,再穿过了两座墙角,在一处墙角的缝隙轻喊。

    “箜真!箜真!”

    “哎,谁啊!”正忙碌着的箜真在听到第一声时吓一逃,还以为是谁在和他开玩笑,可是后来就发现声音真的是在叫他,并且极焦虑。

    “师兄,我去看看。”箜真向着看他的一个守卫请了假,这才把手里的托盘放置到了一边。由一个师父看着,他一个往墙边而去。

    “喂,谁啊?”箜真小心的顺着墙边踮起脚,一眼就看到了清秋。“咦,清秋姑娘?”

    “小和尚,你在做什么?如果不忙,快帮个忙,我是偷偷跑出来的。”清秋咬着唇。

    “咦?好啊。你说吧!”箜真有些惊讶,清秋一直对他不错,华家的女郎也常给她点心吃,这些他倒是都记得,能帮就帮吧。

    流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28章 失之东隅(3)() 
流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帮我们快点去请圆了师父,请他到院子前,就说有人纠缠我们姑娘。记着,这句话,只对圆了大师一人说,一定不要让第二个人听见,知道了吗?”

    清秋说话如竹筒子倒豆子,箜真倒是真记了个八.九不离十,他点了点头,一阵风一样的跑走了。

    个子小跑得快,箜真一会儿就找到了大师,并把话带了过去。

    圆了大惊,这位祖宗要是真在这里出了什么事,他们真的不用解释什么直接上吊算了。

    陶安春正在院子外面等着,却听到了身后有些喧哗声,随即,一道声音传过来。

    “阿弥陀佛,陶施主,春妃娘娘正在找您呢。”圆了一身红色的袈裟,站在那里,虽然身形微圆却一点也不浪费那袈裟的几分出世的意味,光看他的目光,就让人有一种宁静的气息。

    “圆了大师!”陶安春强笑了一声,上前见了礼。“听说华府的七女郎在这里,本想过来打个招呼,看样子,倒是我突兀了。”

    “哪里的话,只是,华女郎自幼既喜清静,事事不会与人争更不会与人多言,如今受罚在寺里,更不像之前,施主还是回去吧,春妃娘娘等得急了倒是不好。”

    陶安春无法,只好悻悻的走了。

    “哦,竟然还有此事?”春妃的眼睛带着几分意味,笑了起来。身边的女官的禀告让她有些觉得好玩的挑了挑眉梢。“居然还有女郎如此不给哥哥脸面,倒不知是谁家的女郎。我倒是很想见上一见呢。”

    “禀娘娘,这可是长公主的亲孙女儿,就是前些日子闹得满城风雨的华家七女郎,听说因为打碎了大郎君送的礼,被长公主惩罚了。这才进了福光寺,听说不成亲是不会让她回去的。”

    女官听了春妃娘娘居然会对这事儿感兴趣,连忙如足筒倒豆子似的,一阵说明缘由,却让春妃娘娘的脸色微变。

    “什么,居然不只是把兄长拒之门外,还把兄长送的礼也丢出来?这倒奇了,我倒看看她有什么特殊之处,居然如此不给我家哥哥的面子!”

    春妃一怒,女官亦心中忐忑起来,这事不像其他,可是,又有些担忧着。不知被长公主知她多嘴,会被怎么责备,一时间,各种情绪,忐忑不安起来。

    要知道,这可不像是别的,长公主出了名的护短,又对这个孙女儿诸多回护,虽然这次恼了,可是却也只是一次恼怒,天知道人家祖孙的情份是怎么样?

    想到这里,女官后悔死了,可是,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一切都没有办法。春妃已经气得一丢手帕,扶着肚子令宫女去把华家的小女郎叫过来了。

    只能祈求这位小女郎能有善辩之才了!

    没一会儿,就有宫女来报,华家的女郎到了。

    春妃坐在了厢房的椅子上,后腰放置着靠背,而手上却拿着一串翠绿的玻璃种的佛珠,指尖白皙,翡翠绿幽,美人指尖如葱,佛珠清透通灵。华宁锦刚一进房,就看到了这一场景。

    “见过春妃娘娘。”华宁锦跪地磕头,可是,春妃却没有马上让她起身。

    房子里一片寂静,华宁锦默不作声,整个房里都是沉寂到了让人觉得怎么也不堪忍受的时候,春妃才淡然的回应。

    “哟,这人身子沉,不留神就打了个瞌睡,你们也是的,怎么不叫醒了我,让人家娇娇贵女再被冰着腿。你是……华家的七女郎吧?”

    华宁锦低下头,半晌,抬头灿然一笑,眼波流转,带着几分剔透与清冷。

    “谢春妃娘娘关心,娘娘说的不错,元七正是在家中行七。”

    “嗯,长得倒是不错。”春妃的眼睛微眯了眯,指了指下方的一个小杌子。

    “坐吧。”

    看着黑圆的小杌子,华宁锦足足愣了一会儿。

    不能怪她大惊小怪的,着实是这辈子,应该说自她穿越到现在,她还真就没坐过这种东西。倒也不是对这小杌子有什么偏见,而是每次,去长公主那里,她就坐在长公主的身边,去别人家里亦是,大多就是椅、榻、炕等等,这小杌子……

    华宁锦连忙谢了坐,然后走过去,静静的坐了下去。

    “听说了你是被罚了抄经,才过来小住的,不知,七女郎都抄了什么?”

    “元七愚钝,只是抄了十遍《心经》、十遍《金刚经》、七遍《法华经》其他的还没有动笔。”

    “都说七女郎是个才女,不知可否把这抄写的佛经拿过来,也让本妃见识一番呢?”春妃的眼睛露出几分笑,看着华宁锦的目光却是锐利灼灼。

    “春妃娘娘言重了,只是元七字写得不好,怕污了娘娘法眼。”

    华宁锦的心里,因春妃的表情与隐约的敌意,带上了几丝担忧。

    春妃坚持,华宁锦只好命清秋去取了经文送过来,春妃看着厚厚的几叠经文被小心整齐的放置在木盒里送上来,她淡淡的拿起一叠,纸上字迹端正,一字不苟,一看就知是极认真的抄写出来。

    “倒是真是名不虚传,华女郎的字果然好,这似乎是颜体?”

    春妃一边夸赞着一边把手上厚厚的宣纸放回了盒中,抬眼看向华宁锦,一边的宫人端上了茶水,春妃不经意的接过,也不知是不是故意,哎哟一声,一杯茶水直接就全部的泼进了木盒中。

    “啪。”

    青水官窑的青花盗碗碎成了片片,春妃娘娘的手上却是一片红肿。

    “你这个奴才,到底会不会伺侯!”春妃大怒,吓得递茶杯的宫女立即跪下,不断的磕着头。

    “奴婢一时失手,还请娘娘饶命。”

    “饶命?”春妃伸出手指了指那已经被茶水浸染的木盒,一脸的厉色。“这是华家女郎辛辛苦苦的抄写出的经书,却被你一杯茶就毁了,你还想让我饶?我怎么饶?”

    “娘娘,就请饶了素心吧!她可是您身边最得力的,一向受着娘娘的宠爱!”在另一边的女官立即施了个眼色,早有宫女跑去请随行的御医,而她则跪下帮着宫女求情。

    “她正是因我最宠爱的,更是饶不得!居然犯下这么大的错!”春妃越说越激动。“不管怎么样,是一定饶不得的!她……”

    春妃说着看向华宁锦,却看到那个十五、六岁,长得眉宇秀丽的少女,用一双纤细的手指轻托下颔,看着春妃的眼眸黑亮中闪着几分笑意,那模样,让春妃竟然怎么也接不下去了。

    那眼睛中,居然没有一丝她想看到的恼怒、气愤、不甘亦或是惶恐。那里面,除了平静的笑意,居然再无其他?

    “华女郎,您看看,这木盒里的经文不知是否还有能用的了!”春妃一脸的歉然。“都是本妃不会调教,这些奴才太过笨拙,不过女郎不用气,本妃自是要给女郎个说法。来人,拖出去,杖责五十!”

    “春妃娘娘说的哪里话!”华宁锦站起来。

    看到华宁锦终于如自己想要的那般,自小杌子上站了起来求情,春妃心头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素心一直是对她忠心耿耿,在陶家时就与她一起长大情分不比寻常。

    “本来,这经文被茶水泼了,只是意外,倒也未必要罚人的。”华宁锦看着春妃的五官放松,她微微一笑,接着,表情一淡。“只是想到春妃娘娘,毕竟是在宫里的,这宫里不比外面,要是还如此不经心的伺侯主子,以后难免是要给主子惹下祸事的,如此,元七倒也不方便求情了,为了娘娘,元七自是要自缄其口,请娘娘重重责罚,才能让这些愚笨的长长记性不是?”

第130章 初回府中(1)() 
不过,再想到刚刚华宁锦拒绝陶安春时的冷冽拒绝,萧君昊又有些意味深长的舒了口气。

    本是因担忧这尚京里的传言,过来看看这丫头的,却没想到刚刚会看到那一幕。原来,华宁锦真正的想要拒绝一个人,居然是这样的态度与表现?那么,对他呢?华宁锦没做得那般决绝,是不是代表了她对自己,倒不是真的抗拒到底呢?

    不过……

    萧君昊又看向了春妃住的院落,那里刚刚那个被拒绝的男人已经进了院子。而他却只是冷冷的在心底微哂。

    陶安春与寒门庶子也差不得哪里,如此一个男人,居然妄想娶到长公主的孙女华氏的嫡长女?哼,是该让他好好去忙些事了。一个郎君,不知建功立业,成日里追着个女郎跑像什么样子?

    唇角微微勾了勾,萧君昊转身静静的离开了。如他的出现那般,他的离去,亦是悄无声息的。

    春妃因自己爱婢受了伤而对寺中僧众大发脾气的事情,紧闭院门的华宁锦已经无从得知了。她回到了院子后就令清秋紧闭上院门,沉下心情开始把佛经重新一一抄录。

    华宁锦完全做好了要把寺里的佛经一一抄上十遍的准备,谁知,刚抄了不到十遍的《心经》,却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马上就是七月初七乞巧节了,太后下了旨,各家贵女们进宫陪伴,华宁锦自是不能例外,七月初一那天,华家来接华宁锦的三郎君华时就到了。

    跟着华时回到了公主府,华宁锦先回院子梳洗了一番,再被丫鬟、婆子簇拥着先去见了长公主。

    长公主狠下心来把孙女罚走,可是心里却万分思念的。看到华宁锦,眼泪先流下来,让华宁锦很是无语。

    大母,您这是何苦嘛。

    不过,华宁锦还是小心翼翼的上前扶着长公主轻声低哄,时不时的陪着小意让长公主终于笑出来。可是,经由着两人亲近,华宁锦却感觉到了长公主的身体状况,比之前糟了许多。

    强压下心头的担忧,她心知长公主的身体已经完全当不得大悲大喜,因此一直把长公主的情绪安抚好,这才收拾一下,去给蒋氏请安。

    蒋氏的碧纱坞,和之前似乎有些不一样。这院子里,居然颇有几分……焕然一新的意思。院里院外,从前的花花草草都拔了个干干净净,光溜溜的极让人看着不舒服。

    “哟,七姑娘回来了?”张嬷嬷正在院子里交待着丫鬟事物,看到华宁锦进了院子,连忙扭身上前问好。“这些日子不见,姑娘倒是清减了!”

    “张嬷嬷。”华宁锦文静一笑。“天气有些热,胃口不太好。”

    “这倒是呢,姑娘快请进,其他几位姑娘也在呢。”

    张嬷嬷笑得好似一朵花一样的,华宁锦却在其中看到了几分不善的意味。这院子里,无论是环境还是人,似乎,都和之前不一样了。

    心中若有所思,又忍不住看了眼天色,现在都快近午时了,这些人都在这里干什么呢?

    带着疑问,华宁锦进了西厢房。

    蒋氏一身淡黄色绣百柳图案细丝薄衫,下面是姜黄色西番花刻丝裙,头上戴着碧玉棱花双合长簪,耳朵上坠着翡翠玉环坠子。面颊身形都丰润了不少,一双眼炯炯有神。

    华宁锦看了,不由得心中略生一些感概。

    曾记得,在现代时,女人的地位虽然比从前的封建社会略有提高,可是,生儿子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