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南北杂货 >

第75章

南北杂货-第75章

小说: 南北杂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郎,家里还有白面没有了?”姊夫林兴乐这时候抱着一个匆匆跑过来。

    “应是还有的。”这些个事情罗用却也不太清楚。

    “今早刚磨了几斗麦子,白面在那儿呢。”四娘懒洋洋地趴在炕桌上,见林兴乐过来拿白面,就伸手指了指墙边的一个陶瓮。

    “又有人点饺子了?”罗用这时候也过来。

    “可不,吃过人的都说挺好,有那几个实在很爱吃的,现在是一天照三顿吃。”林兴乐蹲身从瓮中掏面粉,一碗一碗舀出来,装到他拿来的那个木盆里。

    “猪肉可还够?”罗用问他。

    “尽够了,早前二娘去过一回,见不大够,就又回来割了一大块过去。”林兴乐手脚利落地把翁中那些面粉掏完:“有这些白面,今日也够了,明日怕是不够,你等一下还得再磨些。”

    “行。”罗用爽快答应道。

    “四娘这丫头怎的了?”林兴乐顺口又问了一句。

    “没得去上学,不高兴了呗。”罗用笑道。

    “我哪里有不高兴。”四娘在那边回了一句,小手在炕桌上划来划去,任谁看都是在闹别扭。

    她确实也是有几分不高兴,只这事又不能怪阿兄阿姊,小娘子本来就是不能去读书的,他们家的大娘二娘也都没读过书,再说,她和五郎若是都走了,这杂货铺谁来看。

    道理虽然想通了,四娘心里却始终有些不得劲。小孩子也不知道想太深,男女平等什么的,除非罗用现在灌输给她,不然她自己一时也想不到那方面去。

    林兴乐取了白面,匆匆又往许家客舍那边去了,罗用从屋里取了一些麦子出来,又用毛刷将磨盘扫过一遍,套上驴子打算开始磨面。

    刚熬出来的猪油还得稍稍放凉才能制皂,这会儿油温那样高,他也不敢贸然就把碱水倒进去,怕出意外。

    “阿兄,我来磨吧。”四娘磨磨蹭蹭从杂货铺出来。

    “我来就行了,你待着去吧。”罗用摆手道。这丫头性子野,整日最喜欢在外面瞎跑,罗用穿来这里这么久,还是头一回见她情绪这么低落的模样。

    “……”四娘也不进屋,就是蔫蔫蹲在一旁看着。

    “不能去上学也没甚,你若是要习字,在家中同样习得。”罗用一边往石磨中放麦粒,一边开解她道。

    “……”四娘依旧不说话,她才不是想习字,对于小孩子来说,上学的乐趣在于上学本身,并不在于学习。

    每天和小伙伴们一起骑着燕儿飞哗啦啦去上学,然后又哗啦啦下学回来,想想都觉得可美了,尤其是在这个没有电视电脑的年代,待在家里哪里能比得上去学校有意思。

    “咱这都还算好的,起码家里还有人能教你识字,你可知在许多人家,贫民家的子女根本没有识字的机会?”罗用继续跟她唠。

    “……”四娘也晓得自家的情况已经算是好的了,她这不也没说什么。

    “不若这般,你将自己习得的字可在肥皂模子上,待将来被那些小娘子买回家中,看着上面的字,说不定也能习得几个。”

    罗用的用意,主要还是想让四娘多认几个字,一个人在家自学是一个相当枯燥乏味的过程,也相当考验她的自我约束能力。

    这法子若是可行,将来还可以在二娘她们身上发展发展,二娘也不大喜爱读书习字,总觉得没什么用处,不想白花那个工夫,但只要一说到干活,那绝对是很认真很仔细的。

    “我的字可丑了。”四娘被他说得有几分意动。

    “怕什么,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练呗,你看咱家做回来的那些肥皂模子,那字也没有多好看嘛,就是个端正。”罗用继续给她扇风。

    “……”四娘继续蹲那儿,小身子一摇一摆的,看着心情就是好多了。

    “你看成不成嘛?”罗用又问。

    “我试试看。”那丫头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那行,五郎也该吃完饭了,你去跟他一起做功课,问问他今日先生都教了些甚,他若是答不上来,你来喊我,我打他屁股。”家里的小孩就得让他们相互督促,罗用自个儿也没那个时间天天检查他们的功课。

    “哦。”罗四娘这就满血复活了,从墙根那里站起身来,咧咧嘴,高高兴兴找五郎一起做功课去了,至于五郎高不高兴,罗用这会儿还真顾不上。

    之后的日子里,四娘果然开始认真习字,还经常拿着那把罗用之前用来制作牙刷的小刻刀在木块上划来划去。

    罗用有时候做完肥皂,浇了最后一块模具以后,皂液还有剩下,又不够再浇一块,他就会将那些皂液浇在鸡蛋壳里,过两天冷却变硬以后,再把外面的蛋壳剥掉,将那里面的皂团拿给四娘雕着玩儿。

    有些人见了四娘拿那皂团雕着玩儿,就说罗三郎太娇惯四娘他们。

    前两日忽的下起了春雨,罗用忧心五郎身子骨弱,怕他淋雨以后要生病,赶着驴车冒雨去了小河村,给了些钱粮,暂时将五郎安置在邹里正家中,有些人听闻了此事,便又说罗三郎娇惯弟弟五郎。

    常常听别人这么说,罗用常常也会在心里提醒自己,该严厉的时候就要严厉,莫要把家里的小孩给惯坏了,只是在他看来,自家这几个小孩实在没有什么该要严厉管教的地方。

    四娘小小年纪已经担负起一日三餐的工作,性格虽有几分任性,却也讲道理服管教,从未见她胡闹。五郎每日下学回来也会给家里帮忙,还会将自己在学堂里学来的教与自家阿姊。在罗用看来,自家兄弟姐妹反正都是很好的。

    罗用自小有过一段坎坷的经历,后来遇到罗奶奶,后来罗奶奶又老死了。

    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平安不是理所当然的,健康也不是理所当然的,幸福更不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就算这个世界和他记忆中的那个世界相比,显得如此贫瘠而又闭塞,他也依旧十分珍惜眼前这些平静安逸的日子。

    家里这些小孩,罗用每天都想让他们高高兴兴的,然后等到将来无论这一家人何去何从,团聚还是别离,幸福还是伤悲,至少在眼下这一段岁月之中,他们是没有遗憾的。

    在过去的那几年时间里,罗用常常会感到后悔,罗奶奶在世的时候,自己为何没有再对她更好一点,他的心中总是充满遗憾。

    罗奶奶的心中应是没有什么遗憾的吧,因为她已经尽自己所能对罗用很好,能给的也都给了。

第85章 平夷人() 
几场春雨过后,天气就开始变得温暖潮湿起来,罗用的那些弟子这几日正忙着帮他们师父播种,赶着牛扶着耧车,一垄一垄将种子播入土中。

    罗家原本那些田地,再加上新得的那五顷土地里面的良田,加起来大约也就一百亩左右,今春他们耕作的便是这一百亩地。

    翻了又耢,耢了又翻,来来去去将他们师父这百来亩地整治得十分细致,如此精耕细作,想来这些田地今年应是能有一个好收成。

    这一百亩地,大多还是种了豆子,另外小部分种了粟米。

    罗家现在做腐乳用的豆腐,都不是自己在做,而是拿豆子给村人去加工,因他这个买卖长期量大,又近在眼前,村人便只收下做豆腐剩下的豆渣作为报酬。

    这豆渣如今也是十分好用,不仅能用豆渣让那些定胡人帮忙打扫猪圈,还能用来雇人做田里的农活,今春西坡村就有不少人家用豆渣雇得了帮工,那些人挣了豆渣回去,有些是留着自家做口粮,有些则是拿去外村的一些养猪户那里换成了粮食,还有一些拿来罗家这边换成大酱腐乳等物,有留着自己吃的,也有转手卖掉的。

    罗家自己不做豆腐,也就不产豆渣,家里养猪用的豆渣基本上都是用腐乳大酱与人换来,罗四娘每日坐在小卖部那里,不时有村里的大人小孩拿了豆渣过来找她换东西,虽是不起眼的小买卖,双方却也因此获利颇多。

    村人换了这些东西回去也不全是自己吃,亲戚间往来走动都是难免的,这回给这个亲戚拿两罐子腐乳过去,这个亲戚便回了一些麻线过来,下回再给那边的亲戚拿一升酱油过去,那边的亲戚便给他们一些家里没有的粮种,搁在从前,这些可都是需要花费钱粮才能换来的东西,如今只要拿豆渣去换就行了。

    忙过了春耕这一阵,家家户户便都能停下来歇口气。

    罗用的那些弟子也都回家与家人团聚去了,先缓几日,然后再慢慢考虑之后的营生。从去年秋冬到今年开春,无论是去了长安城还是留在离石县的,都挣得了不少钱粮,这时候便也都没有什么压力,只管放松身心歇一阵。

    罗用这边却是没得歇的,跑来他这里买肥皂的人越来越多,现如今许家客舍那边住着的,大多都是在等着罗用这边出单的。

    许家兄弟几个那是没得歇,衡玉父子估计也是没得歇的,听说城里头最近也是热闹得很。

    “麻线麻线嘞!谁家还要麻线的没有啊?”王当他们那些人,早前在挖完那六万个树坑以后,就把罗用外公家的那个院子修了修扩了扩,然后又在这附近跑起了小买卖。

    他们先从罗用这里买了一些腐乳大酱和酱油,然后就用车子载着这些东西到各个村子里找人换麻线,回到西坡村再用这些麻线与村人换成豆渣,最后再用豆渣跟罗用换腐乳大酱。

    “这回的麻线好不好?你们上回收过来的麻线可不好。”村人听着吆喝,纷纷就向这边聚了过来。西坡村的村人们自从做上了豆腐,就越来越没时间纺麻了,于是很多人都有心要在家中囤些麻线。

    “上回是我走眼了,这回是阿贺跟我一起出去收的,保准又细又匀。”王当拍着胸脯保证,又把车上一小捆一小捆的麻线拿起来给众人细看。

    “可还是半石豆渣换一斤麻?”村人细看这回的麻线,也是比较满意,这样的好手艺,在他们村里头也没几个。

    “正是。”王当笑道。

    “你等着,我回去取豆渣。”当即有人便决定要换。

    “我也换些。”村里的大人都忙着做豆腐,小娘子们又忙着织毛衣,当真是每人纺麻了,若不趁现在用豆渣多换一些囤在家中,将来指不定又得花费许多钱粮才能换得。

    这一车麻线,没多少工夫就被村人们瓜分一空,换来许多豆渣,用原来这辆车子根本也装不下,王当便让阿贺留在这边看着,他自己推着车子一车一车把这些豆渣往罗家院子运。

    今日换来的豆渣,大半都进了罗家院子,还有小半,则被他们运回了自家那个院子,这小买卖也不知道能不能长久,按阿贺的意思,他们自己也养几头猪。

    “若是谁家有小麦,你也换些回来,我用市价与你买。”这一日,做完了腐乳换豆渣的交易,罗用对那王当说道。

    他家去夏收回来的那些小麦已经吃完了,还跟村人换了一些,还是不够,若去城中买,恁远的路,又要耗费许多功夫,这买卖交给王当他们倒也合适,今年的麦子眼瞅着也快要下来了,这时候应是有人肯卖旧麦的,待到麦收之后,罗用还得多买些新麦,他家去年没种,今年自然就没有小麦可收,都得靠买的。

    “也不用拿钱,你给我换些肥皂就行。”王当笑嘻嘻说道。自打挖完了那六万个树坑,他整个人看着就轻松了许多,无债一身轻啊。

    “想要肥皂,你得收猪油回来与我换,麦子不行。”罗用笑道。

    “我哪里收得着猪油,现如今那些商贾在城中收油,把咱离石县的猪油都抬上去不说,到处还买不着。”

    王当哪里是不想收油,他不是抢不过那些人吗,从前三斗粟米就能换得一斤的板油,如今那些人能用一斗粟米去换,王当哪里有那个家底去跟他们掺合。

    说起来,去年养了猪的人家,这回真是赚大发了。

    早前卖猪肉给罗用,然后马上又用那个钱去买了小猪回来养的,应也不算亏,卖得了钱就在家里藏起来的,这时候估计都要把肠子给悔青了。

    最近他们这地方上猪仔的价格也贵得很,这时候下手去买小猪,根本不划算,明年肉价油价若是跌下去,辛辛苦苦养一回猪,说不定还得赔本。

    “没有猪油那就真没办法,村口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呢。”那些商贾之所以四处收购猪油,自然也是为了拿来与罗用换肥皂:“我看看后头那锅肥皂去。”

    “行,我也就是这么一说。”王当自然也知道这事根本没戏。

    两人正说着,罗用还没起身回后院呢,就见几个衣着破旧的汉子进了院子:“可是罗三郎家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