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南北杂货 >

第25章

南北杂货-第25章

小说: 南北杂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俊林和阿枝二人,正月底跟着马家的运粮队南下,一路上走走停停,待到快入春了,才走到了距离长安不远的一处驿站,他们这些人自然是住不进驿站,于是这一日他们便在驿站旁边的客舍歇脚。

    乔俊林听队伍中那些人说,明日再走大半日,过午便可进长安城。

    想着马上就要见着他舅父,乔大郎的心情也有几分忐忑,用过饭食,和众人围坐大厅烤火,这时候虽已进了春季,天气却依旧是冷,尤其这一路走过来,鞋袜都湿了。

    阿枝端来一盆热水,让他把湿冷的鞋袜脱下来,洗过脚以后再穿上一双干袜子,也就是罗用当时托人送给他们的那两双厚厚的羊绒袜,乔俊林那双穿了,阿枝那双却没动,说是让乔俊林到时候把这双袜子当成礼品送给他舅父。

    穿上保暖的袜子,乔俊林就坐在草席上,一边把双脚放在靠近火盆的位置烤着火,一边在心里默背《论语》,遇到想不起来的地方,就从怀里拿出书本看一眼,他这一路上就是这样边走边背过来的。

    “敢问你是谁家小郎君?”有人跟他搭讪。

    “石洲离石县乔家。”乔大郎语气客气,带着疏离,显然是不太想跟对方闲聊。

    “哦,原来是乔家的人啊。”那人朗声笑道。

    “……”乔大郎面上带笑,心中却是一阵纳闷,怎么这人跟他们乔家的人很熟吗?看这人的年纪,跟他父亲也不是一辈人,最多比自己年长五六岁,若说认识他舅父……他舅父也不姓乔啊。

    “乔小郎君,你这袜子是从哪里来的?看起来倒是暖和得很。”那人接着便问了。

    “此物乃是友人所赠。”哦,原来是想问袜子的事啊,乔大郎心道。

    “谁人所赠?”对方又问。

    “乃是离石县西坡村的罗三郎。”乔俊林心想这种事说出去也不应对罗用有什么坏处,于是就说了。像罗用那么精明的人,特意给自己送这两双袜子过来,指不定就想叫自己帮他打广告呢。

    “想来甚是暖和?”那人道。

    “确实暖和。”乔大郎。

    “可予我一瞧?”那人又道。

    “……”乔大郎。

    看看自家脚上那双袜子,乔俊林想了想,到底还是从行囊中把另外一双干净袜子给拿了出来。

    观此人衣着,不像是寻常百姓,若能与他家有些交情,说不定还能帮到他舅父一二。他们乔家也有当官的,虽是个地方小官,还有几位堂兄弟,也是削尖了脑袋想要出仕。

    乔俊林平日里没少听他们谈论这些事,这年头像他们这种寒门子弟想要出人头地,就得有人举荐,人家凭什么举荐你,一个是凭才学,一个就是凭交情。

    对方却也是个知礼的,将那双袜子翻看过几遍,很是有些爱不释手,直说自家翁婆年纪大了,要是能有一双这样的袜子暖脚,冬日里必定好过许多。

    不舍归不舍,看完之后,终究还是将这双袜子给乔俊林还了回去,只说待到今年秋天,必定是要去一趟那西坡村。

    这时候,阿枝端着一个砂锅过来了。

    “大郎,我见你刚刚饭食用得少,便跟他们借用了锅灶,熬些粟米粥,你再喝些,暖暖肚子。”

    阿枝将砂锅放在草席上,又和店家要了粗陶碗,阿枝原本说要两个碗,乔俊林却说要三个。

    “不用不用,我不吃的。”刚刚那人见乔俊林要三个碗,好像是要请他吃粥,忙谢绝道。

    “如此,便罢了。”乔俊林将一个陶碗摆到阿枝面前,跟她说了一声:“你也吃。”然后就从包袱里取出一个陶罐,解开细绳掀开油纸,用筷子从那里面夹出两块黏糊糊湿哒哒的方块物件,放在拿第三个粗陶碗里面。

    “乔大郎,你们又吃腐乳了,给我也来一块吧。”那边有个啃饼的大汉,闻着味儿就过来了。

    “你怎不自己带?”乔俊林跟这些人现在也已经混得比较熟了。

    “嗨,这不是带少了,路上都吃完了。”那人依旧没脸没皮往这边凑。

    “可就这一块。”这一路上到底受了对方的照应,这时候便不好拒绝。

    “自然自然。”那人笑嘻嘻道。

    那一块腐乳被他放到饼上,只见那汉子伸出手指头在上面一压一抹,那一块腐乳就在饼上抹开了,先把手指头吮干净,然后张嘴大大咬了一口饼,吃得直砸吧嘴……

    刚刚和乔俊林搭话那青年,见到这幅情景,心里暗暗就嫌弃了一下:实在是粗野不堪。喉头上却是十分诚实地上下滑动,一口唾沫被无声无息咽下。

    那是什么吃食?怎的这般香!

    “回头,明日不进城了,我们去那离石县。”

    “郎君,那可如何使得,再半日便到长安了。”

    “郎君!”

    “郎君……”

第27章 挤挤便是() 
在帮罗用耕了田地,又修了猪圈之后,许二郎等人便各自回家去了。

    当时从太原城归来,到家后也没怎么歇息,便直奔西坡村来了,这时候也该回去和家人们团聚。

    只这一次归家,比先前从太原城回来的时候,精神面貌那是要好上许多。

    这些天在罗用这边虽也是干活,但却吃得饱睡得香,有了他们先前拿过去的那些食材,再加上罗用从二十一世纪带来的丰富的饮食经验,这些天罗家的饭菜那确实是比较不错的。

    待歇过了两日,这些人便又活动开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有一些现成的营生。

    现如今各个村子都在忙春耕,农户们也都没什么时间进城,于是他们就可以从城里担些杂货到乡下去卖,还有那西坡村的豆腐、腐乳、酱油、大酱等物,也都很有市场。

    这些人每每到了西坡村,都免不了要到罗家去看看,若是看到有什么重活,顺手就给做好了。

    要实在没什么活儿,那就劈几块柴,或者是去猪圈那边瞅瞅,看那里边的稻草该换了没有,像他们师傅那样干干净净的一个读书郎,怎好让他弄那些污秽物,却不想他们那师傅可是连猪都劁过的猛人。

    有了这些人的常来常往,罗用着实也是轻松了不少。

    只不过他既然占着师傅的名头,又受了师礼,享受着这些弟子给他带来的许多便利,于是就不好再叫他们自己掏钱去住村里别人家,开始的时候是让他们在后院住着,后来想想也是有些不方便,就找村正商量,说是想在自家院子旁边的荒坡上再修个小院出来,给他的这些个弟子作为一个歇息落脚的地方。

    村正也就是村长,不过这个职位在这年头其实没什么实权,一般也就是东家长西家短地活活稀泥,有什么正经事情还得去找里正,负责他们这里的里正并不住在西坡村。

    不过就盖个小院儿这种事情来说,基本上也不用找到里正那里,只要本村的村民没意见,建了也就建了,这年头地广人稀,到处都是荒地,西坡村靠近村口这一块总共也没两个人家,就算不是罗三郎提的这事,一般人也不能有意见。

    罗用过去的时候,村正一家正淘洗豆子准备做豆腐,听他一提这个事,当即就同意了,只是跟他说了,院子不要建得太大,也不能拿去做别的营生,总而言之,就是让他低调行事。罗用自然满口应允。

    这西坡村的村正姓田,田姓在这个小村也算大姓,隐隐有抱团的趋势,早前罗用叫人到家里来做工,承诺教给他们做豆腐之法的时候,不少田姓人家就都没来人,村正一家也没来人。

    年后这一回,他们倒是都过来了,村正家来的是他的长子。比别人晚学了一两个月,钱粮自然也就少挣了许多,村子里现在就有不少人在背地里笑话这些姓田的。

    今天罗用来找村正商谈修房子的事,对方表现得倒也没有什么异常,背地里有没有什么小心思,那便不得而知。

    相对于林家,罗用对这村正一家就多了几分提防,林家毕竟是姻亲,行事作风罗用也都比较熟悉,那村正一家便有些不同,往后还须得多加留意。

    “哎,三郎三郎。”罗用经过村中某户人家前院的时候,被人连身叫住。

    “作甚?”罗三郎停下脚步,笑眯眯冲篱笆墙里头那一家人问道。

    “三郎,我家这刚出锅的热豆腐,你拿两块回去吃吧。”院中的年轻妇人热情道。

    “好啊,晚些我让四娘给你们送豆子过来。”罗用也不白拿他们的豆腐。

    “要甚豆子。”院子里的男主人连忙道。

    “就是这一块两块的豆腐,三郎你拿着吃就是。”那妇人也如此说。

    “阿娘,不要豆子,我要吃糕。”他家一个小豆丁这时候就扯着他阿娘的裙角发表意见了。

    “吃什么糕吃糕?”他娘一巴掌给他拍回去。

    “豆腐换糕,你这买卖倒是做得。”院中两个正待买豆腐的小贩说笑道。

    “嗨,小儿嘴馋,让你们见笑了。”男主人麻利地往一个箩筐里装豆腐。

    “这小小年纪的,说话倒是清楚。”罗用夸道。

    “也不知道别的,成日就知道跟我喊要吃要吃。”当娘的也是满脸笑容。

    罗用端着一碗豆腐走出去老远,还听到那小娃娃跟他阿娘喊要吃糕要吃糕……

    快要走到村口的时候,又碰到几个扛锄头挑担子的村人迎面走来,那几人跟罗用说,听闻县中那些跟你学了技艺的,现在都与你以师徒相称,我等也从你这里学了做豆腐的手艺,这今后……

    罗用还不等他们说完,连忙便打断道:“莫要行那些虚礼,若真叫人插了香把我给供起来,将来还如何在村中走动?”

    那几个村人俱是笑开了,便说往后若有什么用得着的,让罗用尽管开口,莫要跟他们客气。

    和这行人分开,罗用忍不住伸手揉了一把脸上的肌肉。

    他上辈子就是个孤僻的,若非必要,一般不笑,浑身上下都散发这一股没事少跟我说话的气息,所以人缘也不怎么样。

    后来干上了货郎这个行当,经常都是自己一个人开着车,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地在山路中行驶,在那样寂静的世界里,他却只觉得安逸,孤单寂寞这些词,向来是与他无缘。

    穿来这里以后,倒是占了这副年轻躯壳的便宜,怎么看都是个干净少年,笑一笑,就容易让人添出几分亲近之感,不笑的时候,那也得是个安静少年郎。

    罗用不禁想了想自己上一世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什么模样,十四五岁,正是中二叛逆的时候,在加上那时候的风气又比较自由开放,叛逆期什么的,大家也都比较能理解。

    罗用想起来自己有一次,周末的时候一个人在房间里生气,气急了就抬脚踹墙,结果没几下竟把墙壁给踹出了一个窟窿,也是他们家那老房子着实旧的厉害,再加上那堵墙也不是承重墙。

    罗奶奶倒是没说什么,不过这件事当时就让他在左邻右舍面前狠狠出了一回风头,都说罗用那小子疯癫,叫自家儿子千万要离他远远的。

    还好这事是发生在二十一世纪,若是在七世纪,那罗用将来可就别想在那小地方上做人了。

    一想到这些事,罗用不禁又想起那乔大郎来了,不知道那小子现在怎么样了,到了长安城没有,能不能适应得了长安城的生活。

    对于乔俊林而言,乔家那点事,必然也会成为一道阴影笼罩在他的成长道路上,直到有一天他的内心强大到足以穿透那一片阴霾,不再迷茫无措,愤怒不安,学会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平和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世界,以及自己的内心。

    就像当初的罗用一样,一步一步从幼年那个世界中走出。

    回到自家院子,抬头便看到五郎蹲在墙根喂驴,一篮子干豆渣放在身边,五郎喂一个,五对吃一个,一个喂得高兴,一个吃得欢实。

    罗用见着这一幕,忍不住便笑了:“莫要叫它吃恁多豆渣,当心胀气。”

    “昂……昂……咴咴咴!”五对见罗用回来,连忙凑过去讨大酱吃。

    “乖。”罗用伸手拍了拍它那大毛脑袋,却并不给大酱,端着那一碗豆腐,径自去了灶房。

    “昂……昂……”那头毛驴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五郎,你给双儿他们家送两升豆子过去吧。”罗用不想让那头毛驴进灶房,伸手推了两下,竟然没推动,于是便不管了,反正也不是头一回,好在这驴子倒也不在屋里头乱拉。

    “哦。”五郎跑到小卖部去量了两升豆子,迈着小短腿,一溜烟就出了院子。

    麦青豆粒儿见他要出门,汪汪就跟了上去,这两只小狗被罗用他们养了两三个月,现在也已经长大了不少,不像从前那样圆滚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