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南北杂货 >

第142章

南北杂货-第142章

小说: 南北杂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村正之前就主持过西坡村那边那个灌溉系统的建设工作,也算是有了经验,所以这些时日郝刺史便把他带在身边,时常与他商讨,两人还经常一起到坡上去查看具体的地形情况,罗用瞅着,只要石州刺史不换人,他们田村正的前途还是比较光明的,别个不说,下一任里正肯定妥妥的。

    村人听闻他们可以在罗三郎的水泥作坊做工换水泥,也都很高兴,一方面不耽误水渠的建设,另一方面还能用劳工来抵水泥钱,如此一来,应就不用担心他们村凑不出那么多钱来购买水泥了。

    郝刺史他们还在商讨水渠的事情,罗用今日刚到,也不太了解这边的情况,在旁边听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意思,便自己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来。

    他那些弟子这时候也都忙着呢,罗用寻思着,这边的水泥作坊倒是可以多办一段时间,这个村子距离离石县城不太远,多做出来的水泥想卖出去也方便,这些村人可以在水泥作坊干活来抵水泥钱,罗用还不用给他们管饭。

    别看就是每日两顿半的饭食,这些人可都能吃着呢,西坡村那边现在光是吃饭,每天都能把罗用吃得唉唉叫,一个水泥作坊,再加上打谷机作坊,每天多少人吃饭。

    还有从长安城来的那些工匠,皇帝就让他们带了精铁过来,可没带饭钱,所以罗用还是要给他们管饭。别看这些人都是城里来的,那饭量半点都不比他们村里的糙汉子们差,赶上吃炸酱面的时候,那一个个肚子里头就跟长了两个胃一般。

    “三郎,想甚呢?”那边田村正喊了罗用一声。

    “无事。”罗用笑了笑,冲他摆摆手道。

    “我要再与郝刺史到坡上去看一看,你可要一起来?”田村正问他。

    “我就不去了,我一会儿上土窑那边瞅瞅,你们去吧。”罗用笑得一脸灿烂。那沟渠的规划又没他什么事,他去干嘛。

    ·

    西坡村这一边,听闻罗三郎今日下午不会回来,白以茅他们几个就特别高兴。

    自打皇帝陛下要在城州那边建罐头厂的消息传到他们西坡村当地以后,那棺材板儿在教学一事上明显就比从前“用心”许多,上课时间长不说,课后作业还越来越难。

    今日难得他出门了,听闻去的地方还比较远,下午是肯定回不来了,于是白以茅几个心中暗喜。

    “哎,你们几个要去哪里?”这天中午刚吃过中午饭,白以茅那几个就要往客舍外面走。

    “我们去溜马。”一个胖子回头笑嘻嘻说道。

    “三郎不是说今日让大伙儿自习。”那人皱眉道。

    “这才刚刚吃过饭呢,我们晚一点再回来自习。”从前罗用在的时候,也没有这么早就开始上课的啊。

    “晚了怕是来不及。”那人说道。

    “此话从何说起?”几个少年人皆是一脸迷惑。

    “三郎给我们留了算术题,我怕你们这时候出去玩了,等一下回来就做不完那些题。”那人抬手指了指罗用平时上课那位置旁边摆着的一快约莫半人高的黑板。

    “……”几个少年人齐齐望了过去。

    只见那块黑板上这时候正贴着一大张白纸,白纸上整整齐齐地写满了算术题,再看看前面的题目序号,不多不少,整整一百题。

    作者有话要说:  曾经有一个上vip金榜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珍惜,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要对这个榜单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要给上榜时间加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第170章 认字新法() 
农历七月;炎炎烈日之下;从平夷县过来的那一条土路上;不时还可以看到一两个挑着石膏的脚夫。

    近来西坡村那边的水泥生意不如从前好了,从平夷县挑石膏过来的人也就少了,就怕自己辛辛苦苦挑过来,罗三郎他们那边不收。

    在离石县城外面,曾经一度喧嚣热闹的水泥市场;这时候也已经急剧缩水;因为已经没有多少外地的大商贾会来他们这里收购水泥了,这个市场上整日也没几个人;于是县里就把这个市场缩减到了原来的一半大小。

    即使是这样,这个市场里面依旧显得十分空荡,从前是大量的外来商贾赶着牛车马车在那里等货,现在已经变成了那些从西坡村运水泥出来的脚夫守着货物等人收购。

    水泥市场旁边的那个租车行,同样是门可罗雀。

    这个租车行是几个年轻人联手开起来的;这些人原本跟马九关系不错;也没个正经营生,成日就在城中晃荡;名声也不太好,毕竟他们不像马九那般出身比较好;还有那么靠谱的父兄在后面撑腰管教。

    “借问一下,西坡村罗三郎那边近来可还收石膏?”这日中午,有两个挑担的汉子在租车行的棚子外头放下了担子,扬声问那两个正在草棚中打盹的店家道。

    “甚?石膏啊……”草棚里的青年迷迷瞪瞪地眯着眼睛;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说道:“收啊,他们一直收着呢。”

    “哎,谢过了。”那两人一听西坡村那边现在还肯收石膏呢,当即也是很高兴,挑起担子就要走。

    “哎哎,这大太阳的,走什么,到我们这儿躲躲。”草棚里的店家打着哈欠招呼他俩:“进来喝口清水,我给你们透个信儿。”

    “甚信儿?”这两个平夷人也是经常挑石膏到西坡村去卖,来来回回的跟这个车行里的人也是有几分熟悉起来,知晓他们并非歹人。

    “进来进来,还搁外头杵着作甚,也不嫌晒得慌。”那人说着又是一个大大的哈欠。

    “甚信儿啊?”那两人将各自挑着的一担子石膏放在草棚外头,依言走到草棚里面,在一张破破烂烂的木榻上坐了下来。

    “你们这几日过来卖石膏啊,根本也不用跑西坡村那么远,罗三郎的弟子前些时候在咱这离石县周边几个村子,建了好些个水泥作坊呢,你们看哪个近就去哪个。”说话那青年用粗陶碗打了两碗清水过来,递给他们。

    “怎的又要弄那么多水泥作坊?”那两个平夷人不解道。

    “修水沟用的啊,你们不知道啊,还有那个什么水车,咱郝刺史最近不是正推行呢吗。”店家回答说。

    “水渠的事情倒是有听说,水泥作坊的事情还是刚刚得知。”

    那两人几口将那碗清水灌下去,又抹了抹脑门上的汗水,然后便像这租车行的店家询问都有哪几个烧水泥的地方,若是有距离平夷县更近的,到时候他们便也不用到这边来了。

    这租车行的店家知道得果然也很详细,当即便一个地方一个地方都给他们说清楚了。

    那罗三郎先前不是说了,要想能挣钱,他们首先就得把离石县这一池水盘活起来,得要有水源,得叫那些外地人乐意往他们离石县来,这几个年轻人都觉得这个话特别有道理,尤其是在他们自己做起了租车行之后,更是明白了交游广阔多结善缘的好处,所以这时候就算是对着两个看起来赤贫赤贫的脚夫,这年轻人的态度也十分地热情友好。

    待那两个平夷人走了以后,原本一脸热情友好的那个店家,抬腿就往窝在另一张木榻上睡得跟死猪一样的他的那个搭档身上踢了一脚。

    “诶,别睡了。”他喊道。

    “做甚?”他那搭档心情不佳地回了一句。

    “你去城里头,把他们几个都找来。”这人说道。

    “这大中午的,找他们作甚?”榻上那人翻了个身,根本不想起来。

    “咱们得好好谈谈,我看这事不能再耽搁了,赶紧的,得找几个木匠多造些木车。”这人说。

    “你傻了吧,买卖都快做不下去了,你还做车呢?”榻上那人这时候总算是提起了一点精神。

    “你才傻。”那年轻人说道:“你看那罗三郎他们,现在既然能在咱县城附近建水泥作坊,到时候等那什么灌溉系统推广到平夷定胡那些地方,他们会不会也在那边建几个水泥作坊?”

    “……应该是要的吧。”这跟做车有什么关系。

    “那你说,等罗三郎把水泥作坊开到他们那边,一担水泥才要五文钱,还能拿石灰石膏换,还能做工来抵,他们那边的人到时候修不修路?”这人又说。

    “……肯定得修。”他那朋友想了想,点头道。就算村子里不修,从县里出来那几条大路总是要修的。

    “所以咱就得趁早造车不是。”这家伙说着又给了他那个朋友一脚。

    “哎!你说得有道理啊!”他那个朋友这时候总算反应过来了,一个翻身从木榻上坐了起来,高兴道。

    “你现在赶紧进城,这事咱得赶在别人前头。”

    “我这就去。”

    “把他们几个都喊过来,一个都不许落下。”

    “哎。”

    “谁要是磨磨唧唧,咱就把他给踹了,下回别想再入伙。”

    “行。”

    他们这些人目前开着这家租车行,常常与那些贩夫走卒打交道,也深刻地体会到在石州这片地方上,地形总是十分多变。

    像刚才那两个挑石膏过来卖的平夷人,从他们那边过来,很多地方根本推不了车,只能挑担,但是等走到了平坦的地方以后,挑担就不如推车省力,可他们半道上的,一时又要上哪儿弄车去呢,于是租车行的买卖就来了。

    一般用木头打出来的独轮车平板车,并不需要很多本钱。

    若是不要求做工多么精致,便不需请那些十分厉害的匠人,只要寻常乡野匠人便能做,工钱也是不高的,再加上他们离石当地木材资源丰富,甚至都不需要花钱去买,自己寻摸个无主的地方砍砍就行了。

    所以租车这个买卖的本钱其实是很低的,虽然利润也不高,但是只要他们把摊子铺得足够大,积少成多,那收入肯定也是比较可观的。

    这日下午,当罗用赶着马车经过这个租车行的时候,就被这个租车行里的几个店老板给拦了下来。

    “三郎三郎,你可是打算要在平夷定胡那边也建水泥作坊?”一个年轻人问罗用道。

    “应是要的。”罗用心道这几个家伙反应倒是挺快。

    “来来,到棚子里坐。”那几人热情招呼罗用。

    “我还得早些回去。”罗用推辞道。

    “你上回留给我们那个段子,我们都已经背会了,你过来检查检查。”几个年轻人牵马的牵马,拖人的拖人,几下子就把罗用弄他们那草棚子里面去了。

    “这么快?”罗用倒也没有很抗拒。

    “自然,不信你来检查检查。”那人说着,从一旁抱了个用秸秆编织的箩筐过来,只见那里面放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纸片,每个纸片上面都写满了黑色的方块字。

    罗用略一检查了一下,然后又从旁边的桌面上拿了纸笔过来,在上边写下一个字,问他们道:“这个字认识吗?”

    “……”几个店老板抓耳挠腮,好一阵儿才终于有人想起来了:“桐,桐华仙人的桐。”

    “那这个字呢?”罗用又在纸上写了一个字。

    “梧,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梧桐。”认出桐字以后,再来认这个梧字,那就容易多了。

    之后罗用又写了几个字,见这几人虽然不太熟练,但基本上都能认出来,于是他便从袖中摸出一张麻纸来:“接下来的情节在这里,你们可听好了……”

    罗用说着,便将那张麻纸上面书写的内容,缓缓念来,若是这时候罗用身边还能再有一个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很可能就会听出来,罗用这时候念的,分明是曾经在网络上红透了半边天的某大咖的一篇神作。

    网络小说这个东西,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面对那些见多识广的现代人,都能招揽大批粉丝,在眼下这个贫瘠乏味的年代就更不用说了。

    前些日子,也是为了这个灌溉系统的事情,罗用在经过这个租车行的时候,与这几个年轻店家闲谈几句,得知他们其实很想习字,却没有地方可以学,而且他们现在年岁也大了些,实在很难静下心来一个一个认字。

    不认识字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尤其是对于这些打算自己搞事业将来很可能还要到外面去闯荡的年轻人来说。

    罗用那天回家以后想了想,然后就从他空间中那一堆书籍里面,翻了一本印刷版的网络小说出来,用纸笔稍稍抄了一段,下回再经过这个租车行的时候,就给这几个人带过来,当面给他们念过两遍,然后就不管了,只叫他们自己照着那张纸认字。

    要说网络小说的魅力实在是巨大,那几个小青年在略略接触过一点之后,就彻底沉迷了,就罗用念过那两遍,也不够他们把那张纸上面的字都认全的,于是常常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