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南北杂货 >

第138章

南北杂货-第138章

小说: 南北杂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罗用哪里是没心没肺,他平日里可没有出过这样的纰漏,该熬夜的时候,多晚也是熬过的,今日不过是因为乔俊林在这里,心里知道就算自己睡着了肯定也没什么事,所以才能安心睡觉呢。

    乔俊林这个人年纪虽小,但为人也是相当牢靠,跟白以茅那些个,根本都不像同龄人,事实上他们确实也不是同龄人,白以茅那几个里边就算是年纪最小的,也还是要比乔俊林大上一两岁。

    因为乔俊林就在这里,也知道他已经学会了这罐头的做法,还知道他在自己睡过去以后肯定会接手把活计做完,所以罗用才安心睡了。

    那一边罗用睡得安然,这一边,乔俊林心中也是同样的安然。

    原本总是飞速流逝的光阴,在这一刻仿佛又找回了它原本的步调,原本焦躁而又飘忽的内心,在这一刻也变得十分安定。

    乔俊林也说不上来自己对罗用是什么样的感觉,明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选择的道路也截然不同,为何偏又感觉是那样地相像。

    就好像一片竹林之中看似毫不相干的两棵竹枝,在那泥土之下,也许他们的某一条根茎却是相连的……

    第二天天还没亮,罗用醒过来的时候,乔俊林已经离开了,在厨房靠墙的位置,摆了好些加工好的肉罐头,那一个一个的陶瓷罐子摆放在地面上,让罗用想起自己从前在老乡家里看过的被摆了满地的西瓜。

    眼下这个季节,原本应该正是吃西瓜的时候,只可惜他们这里并没有西瓜,整个中原地区好像都没有,这个时代真是要啥没啥,但是看在有人肯帮自己熬夜干活的份上,罗用觉得没有西瓜吃也是可以忍耐的。

    这一日,乔俊林他们就要再次出发了,罗用给那些订货的人一一出了货,又收了钱帛之后,再一次把他们送到了村口。

    看着那少年人上了马车,看着那几辆马车带着他越跑越远。

    不知为何,二娘她们才走了没多久,罗用便要常常挂怀,总觉得她走得太远了,又有太长时间没有收到她的音讯。

    然而对于乔俊林,无论他走多远,又有多长时间没有音讯,罗用都不曾有过什么担心。

    因为乔俊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无论遭遇什么样的风雨,他总能走过来,无论又过去多长时间,等到下一次相见的时候,出现在他面前的,永远都是最初的那一个倔强少年。

    少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把自己曾经那一段无助的时光看做不堪。

    却不知那些不堪被人记在心中,永远为他保留着一份柔软。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算是爱情吗?

第165章 肉罐头() 
在离石县当地; 马王两家是数一数二的大商贾; 若论在长安城那边的人脉关系; 王家不及马家,但若是要论财力,王家目前是要胜于马家的。&乐&文&小说{}

    罗用现在最大的债主就是王家,撇去最初的那一场矛盾不提,这两年他们相处得还算不错。

    当初西坡村修路的时候; 王家也是认捐了挺长一段道路的; 后来长安城那边出了那么一档子事,离石县当地商贾富户皆是力挺罗三郎; 无论是在财力还是在舆论上都给与了罗用很大的支持。

    虽然相对来说,罗用还是与马家人走得近些,但是这一次这个罐头买卖,考虑到马家人的市场主要是在长安城,南方那边还处于正在开发中的状态; 于是罗用便先去找了王家人。

    听闻马家人这一次打算开发南方的市场; 也有想要与王家合作的意愿。

    上回那马四郎与王家的王金怀等人一同南下收购杜种树的种子,结果被困山中; 一行人在那一段时间相互扶持共度难关,谈人生谈理想; 也曾说了许多肺腑之言,于是这一次回来以后,马王两家的关系也在飞快地升温中。

    那一日罗用去王家的时候,那王家的当家人待客十分热情周到; 但是在罐头生产这件事上,始终没有给个痛快话,因为这家伙并不相信真的有办法可以储存水果几个月不腐不坏。

    几日后,那王金怀从南方回来,听闻他伯父说了这个事,当即就十分重视起来,因为当初那件事,他们王家与那罗三郎始终隔着一层,事事都落在马家后头,现如今那罗三郎难得自己找上门来,就算是笔亏本买卖,他们王家也没有往后退的道理。

    再说了,那罗三郎果真会做亏本买卖?

    王金怀扯了扯嘴角,五个罐头里面就得有他罗三郎的一罐呢,他都不怕,他们王家这边怕什么?

    “难得遇到这样的机会,伯父因何要往外推,不过是个小小的罐头生意,即便是亏,咱们王家莫非还能亏不起?”王金怀对他这个伯父说道。

    王金怀虽然只是现任当家的堂侄儿,也是他们这一辈中最得力的后生,按照家中其他几个叔伯的意思,隐隐也有培养他成为下一任当家的意思,但他这个堂伯父却还是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家主之位,这两年,王家内部的矛盾也是日益激烈。

    在矛盾激化的同时,王家在江南那边的生意却又开展得十分不错,王金怀他们这一支也已经在江南那边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就是在离石老家这边,还处处都得听他这个堂伯父大当家的话行事。

    “你这又是从哪里学来的礼仪?在江南那边,当侄儿的便是这般与叔伯说话?”那王当家指责王金怀对自己不够敬重。

    “倒是我一时心急,还望伯父莫要见怪。”王金怀也是个能屈能伸的,当即拱手赔罪道。

    “既是一时心急,我又如何会怪你。”王当家摆摆手,说道:“我也并非就说不想做这个买卖,这不,罗三郎也留了几个罐子下来,让我们先验看一下这罐子是否果真那般灵验。”

    王金怀听了他这一番话,心中不满更甚,经商一事最最讲究时机,莫不说还有一个马家在一旁虎视眈眈,单单就论这个水果罐头的买卖,一旦误了时节,今年还做的什么罐头,平白又要再等一年。

    “伯父若觉此事不够稳妥,不若先让我来做做看,这两年我们收购绢布的几个江南小村,刚好便有水果。”王金怀强行压下心中不满,和颜悦色地对他大伯说道。

    “唉,年轻人就是心急,竟是连这几日都等不得。”他大伯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你要做便做吧,做好了对我们王家也是功劳一件。”

    万一做得不好,那么到时候王金怀在家中的支持率自然就会有所下降。

    王金怀出了厅堂,让仆从给他备马,上马的时候,他回头又看了一眼身后的王家大院,唇角泛起一丝嘲讽。

    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己这个堂伯父心里的那点盘算,盘算来盘算去,还不都是为了给他儿子争家财争地位。

    他却不知,以王金怀父子几人这几年在江南地区的经营,就算是脱离了王家大院,他们在南方照样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买卖。

    现在已经不再是王金怀等人需要依附于王家大院,而是这个家族需要他们这些得力的后生们共同来支撑和发展。

    可笑他那个堂伯父到现在还没能明白这个道理,满心满眼,就只看得到眼前这个王家大院。

    王金怀打马来到西坡村,罗用接待了他,两人相谈甚欢,然后传说中的大反派与棺材板儿就决定要一起搞罐头生意了。

    作为罗用在给他们提供杜仲胶的代价,王家人每做五罐水果罐头,就要往罗用这边送一罐。

    但这只是第一年而已,等到第二年第三年,王家他们那边自己也会有杜仲胶出产,他们家庄园里现在可是也种了不少杜仲胶种子下去的。

    再说都不用等到自家的杜种树苗长起来,他们说不定就已经找到其他杜仲胶货源了,皇帝就算再怎么控制,也总还是会有一些漏网之鱼的。

    所以在之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他们就会有另外一种方案,那就是罗用自己花钱从王怀金那里收购水果罐头,当然这个价钱肯定是低于市场价的。

    双方签订了一份契约,王怀金每年要给罗用供应多少个罐头,每个罐头的分量,以及价格,都写得清清楚楚的。

    这种合作方式与当初罗用从赵琛他们那里买羊绒的时候很相似,那时候罗用教会了赵琛制酱的手艺,然后就让对方多跟自己做了两年羊绒换腐乳的买卖,在羊绒价格飞涨的情况下,赵家人依旧坚守着当初的承诺。

    希望这一次,王家人也能得守住他们之间的这一份约定。

    之后几日,王金怀便留在西坡村学做水果罐头。

    离石县当地,在这个季节也没有什么水果,除了一些野果子,最常见就是酸杏,这酸杏着实很酸,若是不经过蒸煮直接食用,一般人都吃不消。罗用猜测这个年代的人吃水果都喜欢蒸熟了再吃,很可能也与这个年代的水果普遍都还比较酸苦有关系。

    与二十一世纪相比,眼下这时候的水果十分稀少,而且品种普遍都不太好。

    但是如果只是用来做罐头的话,其实对水果的品质要求并不太高,因为在蒸煮的过程中,水果里面的酸性物质会受到破坏,所以吃起来也就不会太酸。

    为了增加酸杏罐头的甜度,他们还试着在罐头里放甜枣,效果比较不错。

    如果是在南方产甘蔗的地方,可以直接榨一些甘蔗汁下去同煮,口味定然要比放甜枣更好一些。

    王金怀学会了这做罐头的方法,带走了罗用手头上现有的所有杜仲胶,然后又去薛记制陶坊找了薛翁,从他那里借走了一个薛家的后生,然后就马不停蹄地奔南方去了,预备是要大干一场。

    而另一边,陈博士几人紧赶慢赶,总算在学校方面的要求时间内赶到了长安城。

    这些人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那些同窗同僚们送土特产。

    “先前给你写信说西坡村的东坡肉好吃,你不是说我吹牛,得,这回叫你也尝尝看。”

    “什么,这么长时间早就坏了?你自己先打开来看看嘛。”

    “不会开是吧,没事,我帮你开。”

    “怎样,这种吃法从前没见过吧?”

    很快,这些从西坡村过来的罐头就在长安城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很多学生和老师都以吃过这种罐头为荣,那可是从西坡村过来的东西啊,这大热的天,搁罐子里放了好些天呢,不仅一点都没有坏,滋味还很不赖,比起长安城中那些出名的酒肆饭铺,亦是别有一番风味。

    “这价钱太实惠了,你们听没听说,恁大一份焖羊肉,在他们那里才卖几文钱。”

    “口味着实是不错。”

    “他们那里的角子更好!”

    “我倒是听说凉拌菜好吃,两三文钱就能买好大一盘了。”众人关注的重点,无外乎还是价廉味美。

    这一日,皇帝陛下邀请自己手底下几个大臣一起游园赏景话家常。

    游过一番之后,众人在一个石亭中小坐,又有侍女捧了茶果点心上来,大伙儿一边吃点心一边闲聊,席间,就有人提起了肉罐头的事。

    “那从西坡村来的罐头,果然就有那般好吃?”有人问到。

    “倒是不错,我儿子与一个去了离石县的学生素来要好,这回他便也得了一罐,我尝了几口,滋味确是不错。”旁边一人回答道。

    “你儿子拿的是个什么罐头?”马上就有人追问。

    “便是那东坡肉。”对方回答说。

    “我却是只闻其名,不知其味。”一人遗憾道。

    “前两日我倒也有幸尝过那罐头,却不是东坡肉。”在场又有一人说话了。

    “那你吃的是什么肉啊?”

    “好吃吗?”

    “哇,还是老头你交游广阔啊。”

    “我的那些朋友一个真心的都没有,吃肉的时候都没想过要带上我。”

    “我那老友倒是不错,弄不来一整罐,倒也给我弄来小半罐。”

    “哇!你那才是真朋友啊!”

    一说起这个肉罐头,石亭中的气氛那叫一个嗨啊,吃过的得意没吃过的羡慕,另外大伙儿对那肉罐头的保存方法也都感到十分新奇。

    “陛下可尝过了那肉罐头。”总算还有人记得皇帝陛下这时候也在呢。

    “并未。”皇帝说道:“我心想你们这些人什么时候才能送一罐过来给我尝尝,结果等到现在都没等到。”

    众大臣:……

    “那个太学博士,可是叫陈冕?”皇帝陛下又问了。

    众大臣:……

    “阿嚏!”宫墙之外的陈博士这时候突然打了一个喷嚏。

    “怎的,可是着凉了?”坐在他对面的友人问道。

    “无事无事。”陈博士端起酒盅喝了一口清酒:“小小着凉,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