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农女有福 >

第99章

农女有福-第99章

小说: 农女有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没有,刘爷莫怪,我没有别的意思。”顾长庚连忙摇头,说道:“我就是太惊讶了,所以有些口不择言……您可千万别见怪。”

    刘德倒也没生气,听顾长庚这样说,就笑着说道:“没事儿的老爷子。其实啊,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是吃惊得不行,只是转念一想,咱们大老爷,那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啊,他选你们有福做福童,那一定是有道理的。更何况,如今你们有福的‘福’名,可是几乎传遍了我们整个乐途县啊。”

    “谁家的孩子能有她那么好的运气啊,您说是吧。”

    顾长庚也笑,笑容里带了些自得,语气却是谦逊的:“倒也是。有福这孩子,也没别的,就是运气好点,倒叫刘爷见笑了。”

    顾长庚这就算是答应了。

    他也确实不可能不答应。

    刘德倒也干脆,当下就说道:“那成,老爷子先和家里人通个气,再和你们家那小孙女好好的说道说道。当然了,老爷子的孙女乖巧懂事,倒不像是会哭鼻子的人。”

    “我初六下午,就来接她去县衙。”

第191章 阿爷,我能不能不去啊?() 
“大老爷点了我去做报春福童?还要初六就要去县衙?”

    从自家二姑夫家拜完年,高高兴兴的被顾成仁领着回来的有福刚刚一进门,就听到了这个对她而言,绝对算不上是惊喜的‘惊喜’,整个人仿佛被人重重的敲了一棍子一样,完全懵了。

    大人和孩子的心思总不可能完全相同,对于顾长庚来说,做报春福童是好事,他倒是没想到有福会不愿意去,看有些发懵,以为她是太欢喜了,便笑着问道:“怎么?我们有福这是欢喜得傻了?”

    听顾长庚这样说,有福的嘴角都嘟得来快能挂起一个油壶了,忍不住道:“阿爷,我能不能不去啊?”

    顾长庚楞住了,他没想到有福居然会不愿意去做这个报春福童,有些不解,又有些头疼的问她:“为什么有福不愿意做这个报春福童啊?”

    有福委屈的看一眼顾长庚,嘟着嘴低下头去,一边对手指,一边小小声说道:“初六就要去,初七报春送春又是一整天,至少有一天一夜是不在家的,有福不想离开那么久。”

    “有福只是不想离开家吗?”

    顾长庚想起有福自小没有离开过家,哪怕有时候跟着顾杨氏去杨家,因为有福舅母的原因,她们也不会留宿,都是当天去,当天回,这忽然要在外面过夜,有些害怕别扭也是能够理解的。

    毕竟她还小嘛。

    便耐心的说道:“有福不怕,只是在县衙住一晚上而已,不会有什么事情的。你忘记了,大老爷可是你杨伯伯呢,他还抱过你的。”

    有福看一眼顾杨氏,不说话。

    顾李氏见状忽然觉得了然,笑问:“有福这是担心你阿娘没人照顾?”说着,不等有福回答,又笑着说道:“放心吧,有你阿奶和三婶在呢,怎么会没人照顾你阿娘呢。你就安安心心的去做这报春的福童,给大家送春牛吧,这可是大好事呢。”

    “三婶包管啊,把你阿娘照顾得妥妥当当的,一根头发丝都不会少,好不好?”

    有福摇摇头,说道:“谢谢三婶,可是……可是……”

    可是,我虽然担心阿娘,但并不是因此就不愿意去做报春福童的啊。

    当然,这话有福没有说出来。

    有墨忽然就懂了,开口道:“妹妹可是担心,二伯娘会在你不在家的时候生小宝宝?”

    有福用力的点点头。

    大家也没法子了,这可是没办法给他做任何保证的,有福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毕竟顾杨氏都已经怀胎九个多月了,随时都有可能发动。可是,他们这种升斗小民,哪里得罪得起知县大老爷啊。

    不去,恐怕是不行的。

    有墨本来就是聪明有余但是圆滑不足的(说白了,就是高智商,低情商),而且向来都是无条件的护着有福的,看她不愿意去做那劳什子的报春福童,当下就把有福护了,说道:“妹妹不想去那就不去,请大老爷重新选一个人去吧。”

    “再说了,就算是他是县太爷,也不能不提前打招呼,就直接帮我们有福做决定,把她选去做什么报春福童吧。”

    话是这样说的没错,可是大老爷本来就是好意,要真这样不识好歹……

    官有官威,别看大老爷之前在家里头的时候对有福和蔼,可真要是惹恼了他,还不定怎样呢。

    总不能,让一家大小的日子都没法过吧?

    大人们都懂,连有福也多少能明白。

    只是……

    真的不甘心啊。

    她阿娘眼看着就要生了,万一她看不到弟弟出生怎么办?

    有福越想越委屈,瘪着嘴,眼瞅着都要哭出来了。

    “爹,要不……咱们还是别逼有福了吧。本来这事儿如果先和我们打个招呼的话,也就不会这样子了。”顾成信说着,猛的站起来,往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说:“不管了,我这就去县城,找大老爷说这事儿去。”

    “站住!”顾长庚厉喝,斥道:“犯什么愣啊你?你以为你是谁?县太爷是那么好见的吗?可别还没走近县衙,就被人拿着水火棍子撵了开去。”

    顾成信一口气憋在嗓子眼,看着顾长庚道:“可……可您就忍心……”忍心看有福这么不开心吗?

    顾成信到底在顾长庚极具压迫的目光逼视下低了头,把没出口的话重新吞了回去。

    顾长庚叹一口气,将有福抱起,让她坐在自己的膝盖上,哄道:“有福乖,阿爷也不想勉强你,可是,大老爷是官,我们是民,民不与官斗。别的事情也就罢了,可这件事情大老爷都已经签了帖子,用了印了,典史大人也签了帖子,若是你不肯去,让大老爷和典史大人被人笑话,失了面子,那咱们很可能……”

    顾长庚话还没说完,有福就开口说道:“阿爷,我知道的,我就是……就是不高兴。”

    顾长庚连忙点头,哄道:“好好好,我们有福就是不高兴,那有福怎么才能高兴呢?”

    有福不说话,自顾自的闷了一会儿,然后才猛的摇头,大声说道:“我才没有那么倒霉呢!我弟弟一定会等着我回来之后才出生的。”

    有福毕竟是个小孩子,小孩子总是有脾气的。在有福说出不想去之后,大人们甚至都已经做好了有福又哭又闹的心理准备,谁知道,她居然就这么偃旗息鼓了。还用这样的方式来自己说服自己……

    心里头不由得都有些不是滋味。

    有福从顾长庚的膝盖上跳下来,走到顾杨氏身边,摸着顾杨氏的肚子,郑重其事的说道:“弟弟你听我说,你一定要乖,不可以在我不在家的时候出来,要不然……”

    有福也说不出什么狠话来,咬了咬唇,又道:“要不然我就要不高兴了,知道吗?”

    顿了顿,继续说道:“好了,你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了,反悔是小狗哦。”

    说着,飞快的把手缩了回来,仿佛是怕自家的弟弟‘反悔’一般。

    接下来的两天,包括初六的上午,有福的情绪都有些低落,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跟着顾杨氏。不过,到了正月初六下午,刘德来接有福的时候,有福就又恢复了先前那爱说爱笑的小模样,哄得来接她的刘德开开心心的,还教了她不少事情。

    只是,究竟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就只得她自己知道了。

第192章 没有女眷的杨绍林() 
立春象征着一年农耕的开始,对于以农为本的大齐来说,报春是国之大事大事。

    京城里头,会有礼部主持的迎春大祭。各府各县也均有活动。

    县衙前头已经设置好了迎春座,纸牛也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明天的报春了。

    听到刘德在门口禀报,说将福童接来了,正在和典史王志成说事情的杨绍林就让刘德把有福带进去。

    杨绍林并不介意让王志成知道,自己同有福有些渊源,在有福进去之前,就‘随口’对王志成说道:“那女娃本官也曾见过,是个乖巧的孩子。”

    ‘乖巧’的有福一进去,看着杨绍林穿的是官服就连忙照着来之前刘德的提醒,跪下来先给杨绍林磕了个头,嘴里脆生生的说道:“有福拜见大老爷。”

    杨绍林见有福戴了自己送她的珠花,有些高兴,笑呵呵的一指王志成,说道:“小有福,快来见过典史大人。”

    有福又朝着王志成磕头,嘴里说道:“有福见过典史大人。”

    随后,又按照民间的俗礼给两位‘长辈’拜了年。

    王志成当即就赞道:“大人说得没错,果然是个乖巧的孩子。”

    杨绍林朝着有福招手,示意有福过去,逗了她几句,就让刘德先带她出去玩会儿。

    在这些佐贰官里头,县丞还好,许多都是三甲同进士出身,虽然难点,但是积攒几年的资质,总能轮到个下县的主官做做,也会慢慢的往上升迁。可主簿和典史却大多是举人出身,基本上很难有升迁的机会,所以一般不会挪窝。

    王志成就是,他都在乐途县做了差不多十年的典史了,早就把自己的家小都接到了县城,住也是住在离县衙不远的家中。

    杨绍林却是连个丫鬟都没带,就带了个长随就来了,直接就住在县衙后头的官舍里。

    官舍自然不如家中舒坦。

    而且,他没个女眷,晚上带着个小女娃也有些不像话。

    所以,快散衙的时候,王志成就提议道:“大人,要不然,今晚就让那小女娃住下官家中吧。您是知道的,下官家中有个十多岁的女儿,晚上睡觉,正好可以照看着她一些。”

    “毕竟,她还是个孩子,现在又还冷,万一晚上打被子着凉了,可就不好了。”

    一听王志成的话,杨绍林就反应过来,王志成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一想,也觉得自己之前是有些欠思量了,便笑道:“王大人倒是解了本官的燃眉之急,那好……晚饭过后,本官便送她来王大人府上吧。”

    说着,颇为郑重的道:“多谢了。”

    “大人客气。”王志成连忙说道,说着又道:“人是下官和大人一道选出来的,下官自然也有责任将咱们县今年的小福娃照顾好。”

    “要不……大人干脆带着那孩子到下官家中吃顿便饭吧,也让她熟悉一下,免得太过拘谨。只是,不知大人是否赏脸?”

    杨绍林也愿意和王志成处好关系,毕竟是同僚,若是关系不睦,王志成拖他后腿也麻烦,当下就笑道:“会不会太麻烦嫂夫人?”

    王志成一听杨绍林这话,就觉得舒坦,说道:“大人哪里话,大人肯拨冗赏光,那是下官的荣幸,也是下官家人的荣幸,她欢喜还来不及,哪里会觉得麻烦呢。”

    “如此,就叨扰嫂夫人了,稍晚些本官就带着小有福过府。”杨绍林说着,略一思索,又真诚的道:“不过王大人,千万不可破费,家常饭菜即可。”

    王志成一听就笑:“大人,不瞒您说,下官还真只能以家常饭菜招待您,这太过奢华的饭菜,下官也置办不起啊。”

    杨绍林闻言爽朗的笑了起来。

    王志成这话不假,本朝官员的实际俸禄并不高,以他这个从七品的官员为例,月俸不过禄米七石,折银三两五钱。就算一年四季所有的衣帽鞋袜、笔墨纸砚,甚至是杂役马夫的钱,都有朝廷支付,那也不过是勉强养活一家人而已。

    从九品的王志成的俸禄就更低了,每月不过禄米五石,折银二两五钱,其他待遇也不如他这个正印官。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官员就只有这点待遇。时下有功名的读书人,无论是秀才,还是举人,又或者是进士,都可以免一定数量的赋税,并且还可以免除家中劳役(免赋税和免劳役的多寡视功名大小而定)。这些免去的赋税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免除的劳役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除了粮税直接送达官仓不容有失之外,衙门里收上来的其他税赋是可以有一定的‘损耗’的,这个损耗最后就会作为衙门上下人员的贴补。乐途县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乐途县穷,补贴就会少一些。

    时下政治清明,官员大多清廉,不说有多穷,但是除了家中祖产丰富的官员之外,还是很少有十分富足的官员的,平日里自然也不会太过奢侈。

    杨绍林和王志成一前一后走出官厅,王志成自回家去,杨绍林却是带了散衙时就被刘德带了回来的有福去了后衙的官舍。

    回到官舍,杨绍林先拿了一盒果子(糖油果子一类的糕点,并非水果)给有福,让她吃着玩,自己去换了常服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