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农女有福 >

第279章

农女有福-第279章

小说: 农女有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川水除了靠老天爷下雨之外,还有两靠。

    一靠西川以西的雪山,那雪山上面堆积了不知是数千年,还是数万年又或者是更久远的厚厚积雪,一到天旱就会加速融化,化雪为水,从雪山之巅流下来,汇聚成川,浇灌这西川大大小小的土地,其中以锦州府最为明显。

    西川水第二靠,靠的是地下暗河。谁也说不清楚,这西川境内有多少地下暗河。反正,在西川诸多江河的源头,水位一旦下落,地下水就会涌出来,汇入其中,使得西川江河不枯。

    偏偏乐途县这块地方,一没高山二没大河,地势却又整体的比旁的地方要高一些,高得不多,不过数丈到数十丈而已。就像是一片洼地里的小小隆起一般。因此,这西川的大小水网,便都绕过了乐途县这个小地方。

    听完有福的解释,刘天宝恍然大悟,眼中就升起了许多的同情。

    赶在刘天宝开口之前,刘一舟发朝着顾成仁问了:“敢问贵县可是名唤乐途?”

    “是。”顾成仁点点头,看向刘一舟:“刘老爷知道我们乐途县?”

    “自然知道。”刘一舟点点头,看着顾成仁,有些感叹的说道:“乐途县早年是出了名的下县、穷县,但是这几年却因栽桑养蚕,而忽然闻名于西川。”

    “我曾不止一次听友人说起,说乐途县出来的蚕丝,比之湖州也不逞多让,甚至还要略胜于湖州。只是被皇商沈家抢了先,这乐途县的蚕农都与他家结了契,那茧都只买给他家,所以旁人去也收不了蚕茧。”

    “如今的乐途县老百姓不缺钱,只是缺粮食。在你们乐途县的蚕桑出名之后,这乐途县的粮商,每年,都要从我刘氏粮行买许多的粮食。”

    “难怪啊,难怪你们可以未雨绸缪,抢在今年新谷收获之前,先来买粮。”

    “现在诸多粮商尚在观望,粮价虽然看涨,却涨得不算过份。若是今年真是直到那谷子灌浆都还不怎么下雨……那旁的地方还好说,你们乐途县的粮价,只怕会疯涨。”

    “而等粮食灌浆的时候再出来买粮已经是不行了,毕竟你们到时候应该都会想方设法的去弄水,以保证田里头不会真的全是瘪壳吧?”

    “刘老爷所言甚是。”顾成仁看着刘一舟忍不住点头说道。

    有福却在心中暗暗说了一句‘这个老狐狸’。

    她先前不趁火打劫,要挟刘一舟以低价卖给他们粮食,是因为不齿那种行为。但是现在,她想方设法、旁敲侧击的,说他们乐途县老百姓的艰难,却是为了能低价买进粮食。

    换一种说法就是,她不愿意拿刀逼着刘一舟把粮食低价贱卖给他,但是,却会通过其他的大概算是‘生意’上的手段来为自己获得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

    谁知道,这刘一舟却在话里直接了当的,点明了‘乐途县人不缺钱’这一点。而且,他抢在刘天宝前面说话前点名这一点的用意也很明显,就是为了把有福心中的小九九给打乱的。

    在商言商,这几乎就是刘一舟身为一个商人的本能。

    以至于让他差点就忘记了,他自己在这聚仙楼设宴的本来目的,还是沐正丰咳嗽了一声,才让刘一舟回过神来跟着,他这额头上马上就冒出汗来了。

    连忙把话音一转,又道:“不过啊,再怎么说你们乐途县的老百姓手上有钱,那其实也都是辛苦钱,起早贪黑的干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好不容易才攒下来的。”

    (第二章)

第553章 你不出家我就行善积德() 
有福当即点头,顺着竹竿子就往上爬了,说道:“可不是嘛。虽然说大家养蚕,是赚了些钱,可是真的很辛苦。”

    “您是不知道,那蚕小的时候还好,它们一到大蚕期,就是每天吃吃吃吃,吃吃吃,桑叶喂得老厚的,也一会儿功夫就吃完了。往往是刚刚把后面的蚕喂了,前面的就已经把桑叶吃光了。”

    “蚕簸还重,桑叶加蚕沙加蚕加上簸箕本身的重量,得有好几十斤。几十上百簸的蚕,端上端下的,一趟蚕喂下来,手都会疼得来发抖。”

    “我们除了摘桑叶,喂蚕还有地里的活要做,大龄期蚕又吃得多,每天喂蚕家里的长辈要喂到快子时,然后等卯时甚至是寅时的时候,又要起来喂了。”

    “还要撒白灰。一把白灰一簸蚕。从蚕稍微大一点开始,湿气重的时候,每天都要要撒白灰,就是湿气不重,至少也得两天撒一次灰。”

    “那东西可呛人了,撒灰的时候,不管谁在那屋里,喷嚏都不可能停得下来。也危险,若是不小心把白灰弄到眼睛里,处理不好的话,眼睛都得瞎。”

    刘天宝脸上的同情之色更甚了。

    其实有福说的,他听得都是半懂不懂的。他虽然总是想要出家,可实际上只是脑子里有那么一个念头萦绕不去而已。可实际上,在生活中他却依旧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少爷,并不能真正的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但是,有福说端蚕簸会端到手疼得发抖,说每天喂蚕要到子时卯时甚至寅时就要起来,说撒白灰的时候喷嚏会停不下来,说如果如果把白灰弄到眼睛里,处理不好的话,眼睛会瞎。这些他是听懂了的。所以,对于有福他们,便更加同情了。

    因为满心同情,刘天宝看向刘一舟,准备开口求情:“爹,他们太辛苦了……”

    不等刘天宝求情的话说出来,刘一舟就点头,感叹着说道:“是啊,太辛苦了。”

    “农人们都太辛苦了。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所以啊,阿爹每年收粮,从来不压农人们的价,哪怕他们卖得再少也一样。”

    “不过,乐途县的老百姓,还真是让人佩服不已,明明是老天爷不赏饭吃的辛苦地,却变成了一个远近驰名的富县,为了不过多的受到中间粮商的盘剥,不怕幸苦的到数百里之外的锦州府来买粮……乐途县的人,到都是些勤劳且不畏艰难又知变通的啊。”

    “就冲这个,我刘某人也不会收你们高价。”

    “这样吧……”刘一舟说道这里,停顿了好一会儿,心中到底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商人逐利,若非迫不得已……

    刘一舟有些无奈的摇摇头,继续说道:“这样吧,那批陈粮……我就加些保管费和工人们的工钱,每担三百二十文吧。”

    有福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是小声嘟囔:“八米二糠,糙米官价才四文一斗,中间粮商得赚钱,米店的老板得赚钱,还有伙计、雇工的工钱,店面的钱,这些全加一块儿算下来,我们老百姓去米店买的话,一担粮刚好是三百二十文。”

    “可我们这又没中间粮商,又没米店老板,也没伙计雇工,怎么也是三百二十文一担呢?”

    刘一舟嘴角抽了抽,说道:“小姑娘,今时不同往日,今年这年景不好,粮食的官价虽然不变,可市场上的价格,却是有变化的。不说你们乐途县的米价,哪怕是我们锦州府这米价,也是在往上涨的。不说别的,就说这糙米的价格,就已经涨到五、六文了。而且,如果不下雨的话,粮价还会再慢慢的往上涨的。”

    “我们去收粮,那价格,也是要给涨的。”

    ‘天干三年饿不死西川人’并不是收西川的粮食完全不受天气的影响。只是说,受到的影响小,另外主要的产粮区锦州府,受到的影响更小,所以不会出现某些地方一样的,一旦天旱缺水,粮食就基本上没有收成的情况。

    饿不死是饿不死,但是这干饭稀饭还是有区别的。今年西川各地普遍的雨水不好,粮食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影响,所以哪怕是锦州府,这粮价也涨了两成以上。

    有福又小声嘟囔:“您先前自己都说了,您这是三年前的陈粮了,哪能和新粮一样啊。”

    刘一舟的语气就有些无奈了,说道:“在商言商,我们总是要随行就市的嘛,小姑娘,我可真没收你们高价了,已经是很优惠了。这价格的粮食,就是和我往来频繁的大客户,也拿不到的。”

    刘一舟话音一落,刘天宝就插话了:“爹,您这批粮食不是去年买的吗?当时您可把价格压得挺低的。”

    刘一舟嘴角狠狠一抽。

    他就不该带着刘天宝来……

    当然,其实刘天宝也不是他带着来的,刘天宝至从十岁之后,就开始吃素。而他们到这种地方来吃饭,这菜肴大多是荤腥的,哪怕是素菜,用沾了荤油的锅炒出来,也算不得是素。所以,以往刘天宝都是不跟着的。偏偏今天,有福问了他一句,他居然就跟来了。来了,就拆他的台……

    那小姑娘,不会是故意的吧?

    刘一舟想着,忍不住看了有福一眼。

    有福正在对刘一舟说话。

    “您看,刘少爷都说了,您这批粮食,是低价收来的,我也不求您按照收来的价格卖给我,因为您总归是要赚钱的,可您……也不能赚得太狠吧。”

    “我们乐途县的老百姓幸苦啊,每一文钱都浸透了汗水,得来不易,这花起来,没一文都心疼,都希望物超所值……我瞅着刘少爷都这般良善,这般通情达理,想来,刘老爷也一样。要不,您把这价格,再给我们让点?”

    “是啊爹。”刘天宝也附和着开了口:“你让点吧,乐途县的老百姓那么幸苦,您就当着是行善积德了。”

    原本刘一舟都打算松口了,结果听到行善积德几个字,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又把来聚仙楼的原因给忘记了,没好气的说道:“行善积德?我行善积德了,你就不嚷嚷着出家了吗?”

    “你若是不嚷嚷着出家了,我就行一回善,积一回德。”

    (第三章)

第554章 为了能买更多的粮食() 
有福当即目光灼灼的看向刘天宝。

    刘天宝却尴尬了,讪讪的朝着刘一舟说道:“爹,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呢?您现在行善积德,修的是您的来世啊,同我出家不出家,有什么关系……”

    原本刘天宝还想说自己本来就应该是佛门中人的,结果看刘一舟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这剩下的话,他倒是不敢再说出口了。

    刘一舟冷笑一声,说道:“眼瞅着我老刘家都要断绝香火了,我下到地下,都没脸见我老刘家的列祖列宗了,还有什么来生好图的?”

    刘天宝几乎要缩到桌子下面去了。

    有福眼睛骨碌碌一转,将头伸到刘一舟面前,压低声音问他:“刘老爷,您刘家香火不断,您就能给我们一个低价了?”

    刘一舟好奇的看了有福一眼,旋即点点头,说道:“若当真如此,那我……对了,你们要买多少粮食啊?”

    有福看看顾成仁。

    顾成仁便道:“就几百两银子,我们紧着银子买。”

    刘一舟刨根问底的道:“几百?”

    顾成仁说道:“六百七十两。”

    这一次他们出来,顾长庚是发了狠心,一共拿了一百两银子来买粮食,要不是想着明年有墨要去参加乡试,只怕他还会拿得更多出来。而其他人家,则是十到二十两不等,因为这次只是他们顾家村的人一起出来买粮食,所以其实钱并不是很多。

    刘一舟松了一口气,看着有福说道:“好,若是你真有办法让我刘家香火不断,那我,我就一文钱不赚你们的,还把保管的成本和人工的成本给你们抛开,只卖你们二百六十文一担的稻谷,如何?。”

    顿了顿,怕有福他们不信,说道:“这就是我去年收这批粮食时候的价格。粮食不比别的,有官价管着,除开特殊的年景之外,其实利润并不高,主要是靠走量,这个价格,我真是一文钱不赚了。”

    这已经比他们预期的,低了很多了。

    顾成仁脸上不自觉的,就露出了喜色。不过,同时,他又有些发愁。从一开始接触到刘家少爷,他就觉得,这位少爷不是个能轻易的就被说服的人,所以,他担心他们劝不了刘家少爷,白白的欢喜一场。

    有福可不管这个。

    看着刘天宝问:“刘少爷,您听见了吧?”

    刘天宝点点头,旋即却一脸歉意的说道:“施……小姑娘,很抱歉,虽然我也想帮你,但是,出家为僧乃是我毕生夙愿,我……可能没法帮你了。”

    有福可不管刘天宝怎么说,他只是看着刘天宝问:“刘少爷,您出家是为了修行吗?”

    “是,但是也不全是。”刘天宝点点头。

    有福摆摆手,说道:“只要是就行了。”说着顿了顿,又道:“您想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您能答应刘老爷,成亲生子,延续刘家香火,刘老爷就能多卖给我们五百担粮食。”

    “五百担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