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农女有福 >

第224章

农女有福-第224章

小说: 农女有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长庚脸色微微一僵,旋即说道:“阿爷不是教过你的吗,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能随便插嘴,你一边玩去。”

    “哦……”顾有望有些不服气,嘟了嘴,扭过头去。

    有福安抚的摸了摸有望的头,然后才说:“阿爷,您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是,咱们也养不了那么多贡蚕啊,皇上可是规定了最高的数量的,咱们不能一个劲的,都养贡蚕。”

    “养得太多,那是违皇命的。”

    顾长庚点点头,说道:“阿爷知道,所以才让你在族里头选人嘛。咱们在族里头选人的时候,就按照你先前说的来,谁家养得好,就让谁家养。这样一来,大家也都不会有什么怨言。”

    有福也并不是一定就要坚持自己的,只是说道:“那我姑还有李家阿婆他们,还有……我阿婆他们呢?”

    “若是有他们的亲戚请了他们来说项,又该怎么办?”

    这倒是个问题。

    顾长庚想了想,说道:“那就干脆,只在咱们族里头选,之前你们回来的时候,不是就说了嘛,贡蚕非比寻可以说得过去的。”

    “更何况,沐大人都说了,他奉命驻在顾家村,是为了保护贡蚕,只在咱们自己村子里饲养,他也方便得多。对外,咱们可以就这么说,你觉得呢?”

    这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有福倒也不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是说道:“可以是可以的,可是阿爷……万一我姑还有李家阿婆知道了,上门来说项,咱们怎么办啊?”

    “也只能说不行了。要不,到时候再看吧,看沐大人愿不愿意帮咱们说几句……”顾长庚说道,顿了顿,又道:“都是自家亲戚,其实啊,阿爷还是希望他们能养上贡蚕,多赚些钱的。”

    有福其实很想告诉自家阿爷,沐正丰是借着保护贡蚕的借口,被莫凌云派来保护自己的,想了想,又觉得还是不要刺激自家阿爷比较好,便含糊的说道:“那要不,等回头问问沐大叔,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办法吧?”

    “也行。”顾长庚点点头,说道:“那就等沐大人回来之后再说吧。”

    说着,顾长庚看着徐闲和顾有望特意嘱咐道:“我同有福商量的这个事情,你们记着,不要拿出去说,知道吗?”

    徐闲虽然性格有问题,但是还是个知道轻重的,家里头不管是说了什么事情,他都是听着就听着,不会往外说,而且,他平日里也不会和村子里的人玩。

    所以,顾长庚又特意补充了一句:“徐闲我是放心的,就是有望,你要记着阿爷的话,不能把这个事情拿出去嚷嚷,听见了吗?”

    顾有望已经忘记了先前顾长庚说自己的事情了,笑嘻嘻的一边点头,一边说道:“听见啦。”

    沐正丰是过了午时才回来的。有福先问他吃没吃饭,在知道他吃过饭了之后,才和他说了贡蚕的事。

    沐正丰一听就说:“没关系的,可以让你姑他们养,只要你们自己愿意,就没有问题。”

    有福朝着他眨眨眼,说道:“您得和我阿爷说。您不是来保护贡蚕的吗?他怕养贡蚕的地方太分散,您不好保护,给您增添麻烦。”

    沐正丰失笑,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有福的意思。

    傍晚的时候,顾长庚一从地里回来,还没放下东西,就问:“有福啊,沐大人回来没有?”

    沐正丰闻声出来,笑问:“老爷子找我何事?”

    顾长庚便笑着说道:“沐大人回来了啊,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就是想问问您,那个……贡蚕的事儿。下一季,不是要开始养贡蚕了吗,您看,这贡蚕分散到各家,您会不会不太好保护啊?”

    沐正丰笑笑,说道:“这个不打紧,我就是来保护蚕种的,你们乐途县不就你们一家育种吗?至于说,是分散养还是集中养,皇上都说了,你们家来选就好了,不碍的。”

    顾长庚顿时放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

    (第三章)

第442章 最要紧的是脸面()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说的,大概就是顾长庚家公布了要在族里头选出十多户人家来养贡蚕之后,大家的反应了。

    大家的反应,比前几日说村子里要修村塾,还要激烈,热情得多。

    三天两头的,有人上门来求说,只盼着最后能选中他们家。

    能多赚钱是其次,主要,还是这一份荣耀。

    那可是先蚕娘娘赐下的祥瑞啊,连官府、连皇上,那都是认可了的。要不然,他们村口能修那么大个先蚕赐瑞的牌坊?

    更何况,这养出来的贡蚕蚕茧抽丝织锦之后的成品,那可是要献给皇上,做成皇上身上穿的衣服的。

    说出去多有脸面。

    所以啊,顾家村沸腾了。

    临近的村子也沸腾了。

    和有福他们一家沾亲带故的人家也不消说。

    许多只是和顾家村沾亲带故的人家,也都纷纷找上门来,请人说项。

    到最后,里长亲自来了。林粮长家,也派人来了,还备上了重礼。

    顾长庚一下子,就犯起愁来。

    这人情难做啊,得罪谁都不好,还不如一开始就按照有福说的去做呢。

    顾长庚愁得来,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了。

    有福看着眼里,也跟着着急。

    在顾长庚又一次唉声叹气的时候,有福走到顾长庚的身边,小声道:“阿爷,您就别愁了,您看您,就这么几天功夫,就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多……”

    顾长庚又叹一口气,说道:“唉……阿爷能不愁么,这得得罪多少人啊……”

    有福摇摇头,笑道:“阿爷,哪里就算得上是得罪人了,您多虑了。”

    顾长庚也摇头,皱了眉头说道:“那么多人来说项,自己来的,托人来的,加上咱们家,和咱们自家亲戚,拢共也就选二十家人,不选谁都不好,你说是不是得罪人?”

    说着,又叹一口气,继续道:“也是阿爷老糊涂了,早知道,就不应该想着那这个事情做什么人情,还是你的法子好。”

    有福笑笑,说道:“阿爷,那咱们就不管什么人情不人情的不就好了?”

    顾长庚以为有福是想按照原来的法子办,当即摇摇头,说道:“那怎么行啊?阿爷话都说出去了,说要在咱们族里头选人出来养贡蚕,这要是忽然反悔……”

    说着,顿了顿,看有福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不由得把先前的话抛开,问道:“你这是,有主意了?”

    “嗯。”有福点点头,说道:“人有远近亲疏,咱们选了自家亲戚和咱们自己族里的人家来养贡蚕,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所以啊,除了大姑和李家阿婆他们两家之外,其他的十七户,就全在村子里的顾姓人家中选,其余的人,一律回绝了。”

    顾长庚还是有些疑虑,说道:“别的人家还好说,可要是得罪了里长和粮长……里长也就罢了,咱们家的夏粮,还要托粮长家代劳呢。”

    里长是县衙里头选的,现在乐途县的县令见着顾家人,那都是客客气气的,一个里长,自然不足为虑。

    可是粮长却不一样。大齐的粮长的选法,那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从来都是选的纳粮大户,谁家缴纳的粮食多,谁家就是粮长,连县衙都没办法过问。

    林家在前朝的时候,就是他们这一片的大地主之一,土地只比当年,在乐途县的那几色目人少些。

    新旧交替的时候,林家趁机又购了一批地,等新朝建立之后,北漠人和色目人的土地都被收归官府然后分给老百姓了,汉人的却没有动,这林家就变成了他们县最大的地主。林家老爷,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粮长人选。

    乐途县现在不种麦子,这夏粮都是拿了钱,委托各粮乡的粮长家里头,代为收购的。顾长庚家也是一样,是交了钱,委托林粮长他们代为收购缴纳的。

    有福摇摇头,说道:“阿爷,您放心吧,林家不会在缴粮的事情上面捣乱的,若是咱们的粮食就缴纳不齐,或者是出了什么问题,最先倒霉的,可是林家。若是以前,林家还有可能通过一些法子,把过错推到咱们头上。”

    “可现在……”

    有福笑笑,说道:“总之,咱们是不怕他们的。”

    顾长庚说道:“不怕归不怕,可得罪了也不好啊。毕竟,人家是粮长呢。孩子你还小,有些事情你想不深远,那也是正常的。他家有地,只要这大齐在,就世世代代,都会是粮长。”

    “甚至大齐不在了,只凭他们家的那些土地,他们就能屹立不倒。”

    “但是咱们呢?现在虽然可以借着贵人的势,借着皇上的赏赐,谁都不怕。可是,这贡蚕虽然也可以传家,但是到底,不如土地实在啊。”

    “可现在,谁家都不缺钱,咱们就是拿着银子,也买不到土地。”

    “要想买,那就得上外头去买,可咱们就算现在是有了些银钱,但也只是和以往比,和普通人家比,日子好过而已。可不足以上外头买地去啊。”

    “孩子,都说士农工商。可实际上啊,土地,才是立身之本啊。”

    “不管是做官的,还是经商的,但凡有了钱,总会大批大批的,购进土地、田庄,也是这个原因。”

    有福听得忍不住皱眉,说道:“阿爷,看您说的,不过是不选林家养贡蚕而已,林家还能把咱们当成世仇不成?”

    顾长庚摇头,指了指自己的脸,说道:“脸面,知道吗?对于林家这样有头有脸的人家来说,这脸面可是最要紧的。”

    有福也摇头,说道:“阿爷,我还是觉得您多虑了,林老爷应该不是那么小气的人。您要实在觉得不放心,要不,咱们就备了礼物,上林家去,把话往明处说?”

    有福说着,忽然觉得有些不对,皱了皱眉头,说道:“不过阿爷,这庄户人家想要养贡蚕,一来多得些银钱,二来也是一份荣耀,说出去好听。可是……林粮长家,按理说,用不着啊。他……他们为什么也要……而且,还备了重礼……”

    顾长庚原本还不觉得,有福这样一说,他也觉得有些不对了。

    (第四章)

第443章 没觉得你多漂亮() 
“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啊?成日里正事不做,尽想些五迷三道的东西,叫什么话?啊?”

    “还有你们,一个个的,给你们说了多少次了?让你们看着少爷,有什么事情,及时禀报,你们倒好,不仅不禀报,还帮着他遮遮掩掩的!真是岂有此理!”

    林家老爷林彦鸿正在训又把家里头刚买的小丫头糟蹋了的小儿子林景康,外头就有下人来了。

    “老爷,顾家村的顾长庚带着他的小孙女,想要拜会您。”

    “让他们等着!”林彦鸿想都没有,就直接说道。

    “是。”

    外头的下人应了之后,刚刚转身走了两步,林彦鸿的声音又传了来:“等等,你说是谁来拜会?”

    来报讯的下人连忙说道:“是顾家村的顾长庚,带着他小孙女一道。”

    林彦鸿这回听清楚了,当即改口说道:“快请!把人请进外院花厅,上好茶,告诉顾家老爷子,就说我马上就到。”

    来报讯的下人连忙躬身:“是,小的明白。”

    林彦鸿皱着眉头看着林景康,说道:“赶紧的收拾收拾,随我一见客去。”

    “乡下泥腿子算什么客?”林景康忍不住嘟囔道。

    不过,林景康身边的下人却连忙上前,帮着林景康整理衣衫,又有人飞快的去打了水来,给林景康梳洗。

    林景康一面由着下人给自己整理衣裳,一边满不在乎的说道:“爹,不就是一个泥腿子吗?您让下人问问他们来是什么事就行了,用得着特意去见吗?还要把我一块儿带上,至于吗?”

    林彦鸿皱着眉头斥责:“你懂什么,让你跟着去,你就给我跟着去,一会儿给我客气些,要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

    林景康一点都不怕林彦鸿,随口敷衍道:“知道了,知道了。”说着顿了顿,又道:“爹,您能不能别老当着下人的面训我啊?您总这样,他们以后还有谁听我的啊?”

    “都不听你的才最好!”林彦鸿说道。

    等林景康梳洗整理好了,林彦鸿才带着林景康去前院的花厅。

    刚刚走到花厅外头,还没见着顾长庚的面,林彦鸿就打着哈哈笑了起来,刚到门口,就朝着顾长庚拱手:“是顾老爷子啊,这无事不登三宝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啊?”

    说着,又吩咐林景康:“景康,快,见过顾老爷子。”

    林景康不情不愿的朝着顾长庚唤了一声:“见过顾老爷子。”

    顾长庚在林彦鸿的笑声传来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