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农女有福 >

第214章

农女有福-第214章

小说: 农女有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钱氏这样只嫁过来几天的人都知道,顾成信自然也是知道的。

    只不过……话可不能这么说。

    想着,顾成信轻轻一笑,说道:“好好好,是我不知道,现在你说了,我不就知道了吗。”

    顾钱氏不轻不重的在顾成信【胸】【口】拍了一下,嗔道:“油嘴滑舌。”

    顾成信笑,说道:“咦,你怎么知道我油嘴滑舌?哦,是刚才试过了。要不,再试试?”

    一边说,一边朝着顾钱氏靠去。

    “别闹了。”顾钱氏推攘了顾成信一下,说道:“别闹了,这都什么时……”

    话没说完,嘴就被堵上了。

    顾刘氏也在和顾长庚说这个事情。

    “老头子,我觉得今天闲娃子和有福两个人,有点不对啊。”

    顾长庚翻了个身,面朝着顾刘氏问:“怎么不对了?”

    顾刘氏说道:“看上去,两人像是吵了架。”

    “什么像是啊,根本就是吵了架。”顾长庚笑着摇摇头,说道。

    顾刘氏说道:“那可真就是徐闲的不对了。”

    顾长庚道:“怎么?你这当阿奶的,这是打算偏向自己的亲孙女,把吵架的问题都归结到徐闲一人身上了?”

    也不管顾长庚看不看得见,顾刘氏都横了他一眼,说道:“谁要说吵架的事情了。我是说,他一个男娃子,一吵架就装病不对。”

    “我还差点让老四去请大夫回来呢,幸好我进去看了他一眼,要不然,不是闹笑话嘛。”

    娃娃亲是顾长庚定下的,徐闲不好,他也有些挂不住,便道:“好啦好啦,我知道是他不对了。回头啊,咱们好好说说他,成不成?”

    “这都什么时辰了,你还没困吗?快睡吧。”

    顾刘氏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头子,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他一个男娃子,这般遇到事情就躲,什么都不敢担当,什么都不肯面对……”

    “长大之后,可别又是一个老大啊。”

    顾长庚肯定的摇头,说道:“不会的。”话虽然说得肯定,但是……他自己却有些底气不足。

    所以,顾长庚又说:“孩子们还小呢,还有好些年,咱们好好教,总能扳过来的。实在不行,还可以送他去读书。”

    顾刘氏便道:“他又去不了县学,去其他私塾的话,我又怕他学的迂腐了,更加不好。”

    顾长庚轻轻拍了顾刘氏一下,说道:“好啦老婆子,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也别瞎操心了。”

    因为只有自己老两口在屋子里说‘悄悄话’,顾刘氏可是一点都没给顾长庚留面子,直接说道:“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说得好像有福和徐闲的娃娃亲不是你和那个什么李道长定的一样。”

    顿了顿,又道:“叫我说啊,那徐闲遇到咱们家有福是福,咱们家有福遇到徐闲,究竟是不是福,还不一定呢。”

    “为什么?”顾长庚好奇的问。

    顾刘氏白一眼顾长庚,说道:“有福是我孙女,你说为什么?”

    顾长庚一时无语。

    徐闲和有福之间的差距如何,顾长庚心中有数,只是……

    当年毕竟是那位李道长救了自己一命,不管是因为有福带着的福气,还是因为什么,救命之恩不假,他自然不可能不报。而且,婚约还是他亲自定下的,若是反悔,他有什么面目来面对世人?

    更何况,孩子还小,多教一下就好。

    看顾长庚半晌不语,顾刘氏隐隐猜到了他的心思,想了想,没有再多说什么。

    毕竟,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而且,万一如同老头子所说,真把他教好了呢?

    又或者,到时候有福自己愿意了呢?

    到时候有福自己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谁都不知道,连有福自己,其实也说不清楚。

    不过,她现在倒是睡得正香。

    和徐闲吵那么一架之后,有福仿佛是放下了心里头的一块大石头,再也没有前几天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了。

    这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天亮,连个梦都没做。

    天亮的时候醒来,有福只觉得自己神清气爽的。她起来的时候,顾刘氏和顾钱氏正在厨房里头做饭,而顾李氏和顾杨氏则在蚕房里头喂蚕。

    有福招呼了顾刘氏和顾钱氏一声,洗了脸,漱了口,又喝了一杯温热的水,便去帮着顾杨氏和顾李氏喂蚕去了。

    家里的蚕四眠起来三天了,这几天正是长丝最关键的时候,所以,今天喂蚕的桑叶是昨天晚上就调了蜂蜜水撒了又晾干了的。

    而且,这个天的蚕每天都要除沙。

    所以,一簸箕蚕喂完之后,顾李氏端了蚕去放,放了又端了一簸箕下来,然后和顾杨氏两人,一人扯了蚕网的两角,将蚕网拉开,平铺在蚕簸里面,簸箕外面,还吊着四个角。

    铺好蚕网,顾杨氏抱了一大把桑叶撒在簸箕里头,两人一起将撒在簸箕里的桑叶扒拉开,让桑叶比较均匀的铺了厚厚一层,在簸箕里头。

    别看喂得厚,这个时候正是蚕吃桑叶最厉害的时候,厚厚的一层桑叶撒上去铺开,最多半刻钟就能吃完。

    有福一到门口就笑着喊人:“阿娘,四婶。”

    顾杨氏看向门口,见到有福,就朝着她笑,说道:“今天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要不,你再去睡会儿吧,还早呢,吃早饭的时候再起来都行。”

    顾李氏也点头,说道:“是啊有福,你还是再去睡会儿吧,我瞅着你最近都睡的不太好,那可不行啊,睡不好最磨人了,日子长了,对身体不好。”

    有福一边摇头一边进了屋子,嘴里说道:“阿娘,三婶,不用的。我今天睡饱了的。”

    “你们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这些天你们什么时候看我早起过?那不都是睡够了才起来的吗?今天我起得早,那就说明我昨天晚上舒服,睡得好。”

    说着,就走到了顾杨氏和顾李氏身边,和他们一起喂起蚕来。

第422章 寻亲不遇的老举人() 
家里的蚕实在是太多了,顾杨氏和顾李氏差不多是寅时中(早上四点左右)就起来喂蚕的,可是,哪怕有有福加入帮忙,她们也一直喂到了辰时初(早上七点过后)。

    足足一个半时辰还有多。

    “这样不行啊……”知道顾杨氏和顾李氏什么时候起的床的有福皱了眉头,暗暗想到。

    因为在想事情,有福吃早饭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家里人看了,还以为她是因为徐闲也出来吃饭了的原因。

    徐闲也这样以为,脸色就又晦暗不明起来。

    顾长庚看在眼里,心中百般不是滋味。

    而有福,其实早就把昨天吵架的事情丢开了。

    ……

    ……

    有福和徐闲吵架的时候来顾家村的那个姓杨的老学究并没有找到自己要投靠的‘亲人’,‘既悲痛又失望’,居然村长顾正清家里头‘晕倒’了。

    请了大夫来看之后,少女杨瑾柔因为盘缠‘用尽’,‘只得’拿了自己身上‘唯一’的,早逝的母亲留给自己的遗物——一只老旧的银钗出来,抵诊费和药钱。又苦苦哀求顾正清,求他收留他们爷孙在家中住上几日,等她阿爷病好之后再离开。

    几日之后,那姓杨的老学究的病终于‘渐渐好转’,千恩万谢之后,又惆怅无比。

    因为,‘寻亲’不着,又盘缠‘用尽’,天大地大,不知该往何处去。

    感叹完了之后,又拱手问顾正清:“老叔,您可知道您们这附近的村子里头,可有那富裕人家,准备给自家儿孙请西席的吗?”

    “杨先生见谅,老头子可不知道这些。”顾正清老态龙钟的坐在椅子上,眯着眼,慢悠悠的摇着头说道。

    隔了好一会儿,顾正清才反应过来,这位从远方来寻亲的客人,嘴里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脑子一下子就不糊涂了,睁开眼睛,目光灼灼的看向杨老学究,问道:“杨先生是做学问的人?”

    “不敢当,不敢当。”杨老学究连忙摇头,说道:“在下不过是久试不第的区区举人,教过一些学生而已,不敢当做学问几个字。汗颜,汗颜。”

    先前我们就说过,乐途县乃是偏远下县,县中读书人不多,有功名的更少。所以,顾长庚一个老童生,因着他算是读书人,便得了村民们的额外尊敬。

    这会儿,顾正清听到在自家借宿养病的这位老学究是位举人,顿时就肃然起敬起来,整个人都激动不已,连忙作揖:“原来是举人老爷。”

    又问:“杨老爷先前说先要看看这周围有没有人家请西席?”

    “是啊。”杨老学究点点头,说道:“不做西席做私塾先生也可。”

    说着,又感叹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现如今我寻亲不着又盘缠用尽,只能先想想办法,赚点钱,养活自己,和我这小孙女了。”

    “阿爷……”杨瑾柔适时轻唤。

    “好孩子。”杨老学究爱怜的拍一拍杨瑾柔的手背,说着又看向顾正清,说道:“老叔不知,我这小孙女自幼便父母双亡,只得我一个亲人在世。”

    说道这里,摇摇头,自嘲的笑笑,说道:“看我,说这个做什么呢……”

    顿了顿,又道:“对了老叔,我这孙女模样还算周正,我啊,也拿她当心头肉一般看待……真要是去富裕人家做西席的话,还请老叔千万考虑主家人品是否端方。”

    顾正清闻言,语带殷切的说道:“杨老爷,既然您既愿意做西席,又愿意做私塾的教书先生,不如,就留在我们顾家村,办一个私塾吧?我们村子和附近的村子孩子都很多,正愁找不到人启蒙呢。”

    杨老学究连忙叹气,嘴上说道:“唉……老叔啊,按说你们收留我们爷孙一场,您都提出来了,我就应该应承下来的,如此才不辜负您的收留之恩。”

    “可是,您也知道,我这已经是盘缠用尽、身无长物,就想找一个马上就能管吃、管住的地方,先让我和我小孙女安顿下来再说。这自己开办私塾,当真是没办法,开不起啊。”

    顾正清是打定了注意,想要将杨老学究留在顾家村教村子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的,当下就说道:“杨老爷过虑了,既然老头子敢厚颜提出来,请杨老爷留在我们顾家村,便自当为杨老爷先解决食宿之忧。”

    杨老学究摆手,说道:“哪能一直叨扰府上呢,打扰了您这么多天,我已经很过意不去了。”

    顾正清连忙说道:“不不不,其实,是老头子我没有说清楚。我们顾家村啊,一直就想办一个村塾,可苦于没有人能做先生,教孩子们读书,便只得一直搁置到了现在。”

    “现在好不容易杨老爷您来了,愿意教书育人,老头子就想拜托你,就留在我顾家村的村塾中做教书先生。”

    “您放心,我们顾家村的村民们这些年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束脩是绝对不会亏欠杨老爷您的。”

    “房子啊,也是现成就有的,我们族里头有族亲搬到城里去住了,他家的房子啊,都是我们在照管着的,敢回头让人去给他说一声就能用。”

    “那房子不小,稍微修缮布置一下,就能住人届时你们可以住正房,厢房就拿来做孩子们读书的地方。”

    说着,顿了顿,又道:“要不,您去看一看?”

    杨老学究正想‘推辞’,杨瑾柔就轻轻的拉了拉他的衣袖,小声道:“阿爷,要不咱们就留在这里吧。在村子里教书,总比去富裕人家做西席好……要不然又……”

    说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杨老学究‘不由得’摇了摇头,叹一口气说道:“也是,你都是个大闺女了……”

    接着,朝着顾正清拱拱手,说道:“好吧,那就有劳老叔找人操持了。”

    看‘杨举人’‘松口’,顾正清一张老脸顿时笑成了一朵菊花一般,扬声朝着屋里喊:“成材他娘,你去找成材回来,让他去把他长庚叔请过来。”

    成才娘捆着围裙从屋里出来,一边擦手,一边说:“爹,我去请成材他叔吧,成才上坡去了,叫他的个功夫,我都能把他叔请回来了。”

第423章 不敢乱认姐姐妹妹() 
倒也是这么个道理。

    顾正清便点了头,嘱咐道:“那你快去,就说我有大事情同他商议,让他快些过来。”

    成材娘连忙应了,围裙都顾不得脱,直接出了门,快步往顾长庚家走去。

    顾长庚正好在家,听着就让成材娘先回去,说自己随后就去。想了想,又叫了有福。

    真正的亲人之间没有隔夜仇,有福和顾长庚这会儿已经恢复了往日的亲密。

    听到顾长庚唤自己,有福从蚕室里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