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农女有福 >

第16章

农女有福-第16章

小说: 农女有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件极其简单的禅房。

    一门,一窗,一木塌。

    木塌上盘膝坐了一个除了脸色红润之外,看上去一点特色都没有的老和尚。这老和尚头顶光光的,连戒疤都没有烫过。眉毛已经全白了,却没有胡须。

    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很老的,老和尚的样子。

    但实际上,这个和尚一点也不普通。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他跺一跺脚,整个大齐都要抖上一抖。

    当然,这个有福并不知道,她只是微微仰着头,好奇的看着那个老和尚。

    老和尚也在看有福,看得极为认真,仿佛是要看透一切过去和未来一般。

    然后,他笑了。

    “三千世界一佛国,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然后,他整个人仿佛都变了个样子。嗯,变得仿佛邻家的老爷爷一般和蔼可亲。他冲着有福招了招手,轻声道:“小施主,过来,过来。”

    进屋之前,有福心中是有些不安的,进屋之后,有福又有些好奇,等那老和尚笑了,她一下子就放松了。

    这会儿听到老和尚召唤自己,也不害怕,三两步走到榻前,然后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老和尚。

    “头疼不疼?”老和尚用掌心缓缓摩挲着有福的头顶,轻声问道。

    有福抿嘴摇了摇头,说道:“现在不疼。”

    “以后也不会总疼了。”老和尚一边说,一边从手腕上摘下一串似木非木、似玉非玉的佛珠,然后又拉了有福的小手,说道:“这串佛珠在佛前供奉了九九八十一天,我也时时在旁诵念经文,最能安魂定魄,你日日带在身边,就不会总是头疼了。”

    “不过,你须得记住,许多事情,知道便是知道,切记不可寻根究底,徒耗心神。”

    说着,老和尚语气微顿,有些不确定的看着有福问道:“小施主,你听得懂吗?”

    有福摇了摇头,一脸无辜的看着老和尚道:“不懂。”

    “咳咳……”老和尚轻咳两声,随后说道:“不懂也没关系,你只要记住,遇到什么自己知道,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知道的事情,不要管那么多,也不用多想,直接照着自己知道的做就是。这样明白吗?”

    有福眨了眨眼睛,又歪着头想了想,才点头应道:“嗯,一点点。”

    应完又道:“我知道了,前几天我就是因为想到我知道,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知道的事情,才会头疼的,以后不想就不疼了。”

    老和尚笑了笑,赞赏的点点头,说道:“对,真是个聪明的小娃。”

    得了老和尚的赞赏,有福心中也是高兴,当下甜甜一笑,说道:“谢谢。”说完,又想到刚刚老和尚给自己的佛珠,连忙摘下来,递给老和尚,说道:“不过,这个我不能要的。”

    “不要?”老和尚莫名的看着有福,问道:“你不怕头疼吗?”

    “怕的”有福心有余悸的点点头头,不过随即就继续说道:“可是,在货郎那里买东西是要给钱,或者拿东西交换的,没有钱也没有东西交换的话,就不能把货郎的东西拿走。”

    “我没有钱,也没有东西可以交换,所以,我不能要。”

    “不能白拿旁人的东西。”

    说话间,有福还恋恋不舍的看了那佛珠一眼。实际上,有福是真的想要那佛珠的,因为佛珠带在手腕上的时候,感觉非常的舒服。

    就好像,大热天喝下一碗加了薄荷叶的凉开水一样。

    但是,她虽然不知道无功不受禄这句话,却懂得这个意思,所以,不能要。

    老和尚微微一怔,旋即笑问:“那小施主刚刚你,或者你阿爷阿奶,有没有给香油钱啊?”

    “香油钱?”有福歪头,看着老和尚问:“什么是香油钱?”

    “嗯……就是供奉给佛祖、菩萨的钱。”老和尚说着,顿了顿,又道:“一般是放进功德箱的。”

    “哦,这个啊,有的。”有福恍然点头道。

    听有福这样说,老和尚轻轻舒了一口气,说道:“这就对了。你在佛祖和菩萨面前供奉了香油钱,那你拿我这个佛珠,就不算是白拿。这庙里的一切啊,都是佛祖的,这佛珠,也是佛祖所赐,你只管收下就是。”

    “不行。”有福依旧摇头,有些倔强的说道:“阿奶让有福把钱放到功德箱里,是为了求菩萨保佑我们一家人健康平安的,我拿了这佛珠,菩萨就不保佑我们了。”

    老和尚闻言,只觉得心中无奈。在京城不知道有多少达官贵人想要求一件他亲手在佛前供奉过的法器而不得,到了这里,他供奉过的法器居然送都送不出去了?

    说出去,只怕也没人相信吧?

    偏偏这还是真的。

    偏偏这还是个只有五六岁的小女孩。

    而这小女孩好像又有些认死理?

    真是没处说理去……

    呸!这辈子除了师父,他同谁说过理?

    呃……师父。

    老和尚灵机一动,看着有福哄道:“小施主,要不这样。我收你做记名俗家弟子,你跪下给我磕三个头,这佛珠就当是我送你的见面礼可好?”

    听了老和尚的话,有福眨眨眼,疑惑的问道:“这样真的可以吗?”

    老和尚笑容可掬的点点头,说道:“当然是可以的。”

    头疼的时候确实很痛苦,但是自己的认知里又有不能有白拿旁人东西的要求,所以听到老和尚这样说了之后,有福心中自然愿意,当下就跪下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

    “是这样吗?”磕完头,有福也不起来,反倒是仰起头看着老和尚问道。

    老和尚心中喜悦,点点头说道:“嗯,就是这样,不过,你还要说弟子拜见师父。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有福。”有福看着老和尚答道。

    “那你要说,弟子有福拜见师父。”老和尚笑眯眯的说道。

    有福闻言,也不含糊,当下脆生生的大声道:“弟子有福拜见师父。”

    禅房外,觉明觉远面面相觑。

    “师父居然又收了个徒弟?还是个小女娃?”

    “那个小姑娘居然拜了那位师父口中很厉害的神秘禅师为师?”

    嗯。禅房很小,说话声音稍微大点,外面就能听见。

第30章 三千世界十方佛国() 
顾长庚和顾刘氏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在石佛寺主持道慧的引领下,进入老和尚所在的禅房的。

    顾刘氏信佛多年,自然尤为激动。

    而顾长庚,哪怕他不信佛,但是对于得道高僧,他还是很敬仰的。

    房间里,依旧是空空如也。道慧引了顾长庚和顾刘氏进去之后,本来是要退出去的,却被老和尚给留了下来。

    至于有福,早就被觉远和觉明带出去玩去了。当然,是老和尚吩咐的。

    见到顾长庚和顾刘氏,老和尚合十一礼,随后说道:“阿弥陀佛,老衲请二位施主过来,是有关于二位施主的小孙女有福之事,想要告知二位得知,冒昧之处,还请二位见谅。”

    顾刘氏和顾长庚连忙避开回礼。

    有顾长庚在,顾刘氏没有说话,而顾长庚则一边施礼,一边说道:“不敢不敢,有劳禅师开言。”

    老和尚微微点头,直接说道:“适才老衲见小有福可爱而心生欢喜,加之她本是带着大福运转世投胎之人,不该受魂魄不合之苦,有心赠她安魂法器,不过却被她以不可白拿旁人东西为由拒绝。”

    “老衲更是心喜,也越加不忍见她受苦,加之算出她与老衲一位老友将来会有些渊源,老友的家业也会因她而兴,故此,老衲便干脆收下她,作为俗家记名弟子。”

    “事先未曾与二位商议,还请二位见谅。”

    实际上,老和尚虽然嘴上说着见谅,但是脸上倒是一点惭愧的表情都没有,不过,倒也没有给人自己是在施恩的感觉,就是很平常的叙述。

    而顾刘氏和顾长庚则是又惊又喜。

    好一会儿之后,顾刘氏见顾长庚没有开口的打算,心中实在有些忍不住了,便开口问道:“听道慧师父说,禅师是在石佛寺挂单的高僧,那请问禅师,若有朝一日,禅师要离开石佛寺,那……是否也要带走信众家那小孙女?”

    老和尚微微摇头,说道:“不用,只是有个记名弟子的名分而已,其他一切照常便可。”

    “哦,哦,那就好。”顾刘氏连连点头,心里头着实松了一口气。说完,又觉得有些不妥,连忙补充道:“多谢禅师大恩大德。”

    老和尚微微摆手,说道:“施主不必言谢。如老衲之前所言,赠她安魂法器一是见之心喜,二是是因为事关老友家业。至于,收她为徒,乃是顺便为之,老衲只是知会二位一声罢了。”

    说着,语气微顿,双眼却落在面前的三人身上,以温和却不容质疑的语气说道:“两位施主,道慧师弟,此事我等几人知道便可,就不要再广而告之了。”

    道慧微微躬身,说道:“是,禅师放心,贫僧明白。”

    顾杨氏和顾长庚相视一眼,顾长庚亦躬身说道:“禅师放心,我们不会也告诉旁人的。”

    老和尚微微点头,说道:“如此甚好。”说着,又问:“两位施主,可有什么需要老衲解惑的?”

    “正有一事,想要请禅师解惑。”顾长庚点点头说道。

    “施主请说。”老和尚闻言应道。

    顾长庚冲着老和尚微微一礼,开口道:“适才禅师说我那小孙女乃是带着大福运转世投胎的,却又说,她不该受魂魄不合之苦。按说我那小孙女既是转世投胎而来,便不是孤魂野鬼俯身,既不是孤魂野鬼附身,又为何会魂魄不合呢?还请禅师告知。”

    顾长庚话音刚落,老和尚就点了点头,看着他说道:“既然施主知晓我佛家轮回之说,便应当也听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三千世界一佛国之说。”【备注】

    “也应当听说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方,每一方都有无量无边的佛国世界,俗称十方世界。”【备注】

    说道这里,老和尚话音落了下来,只拿双眼注视着顾长庚。

    先前就说过,顾长庚是读书人,加之他和顾刘氏感情不错而顾刘氏又信佛,所以,顾长庚对老和尚说的这些,也是有所涉猎的,当下就点了点头,说道:“禅师所言,在下皆有所耳闻。”

    听到顾长庚的话,老和尚微微点头,说道:“如此,便好说了。”

    “依老衲推算,你家小孙女在若干个前世之前曾立下功德若干,福报原本应该累积于前世……或者说,是半个前世之前。”

    “然而,你家小孙女前世所处之世界,正处于末法时代,佛陀寂灭,因果紊乱,众生只求利益、不修德行,使得原本该享福报的她,无端遭致横祸……”

    说到此处,老和尚脸上显出许多的唏嘘感叹之情,其间又夹杂着几分庆幸,停顿了好一会儿,才继续开口说道:“万幸天机尚存,这才将她的魂魄引入此间,重新投胎转世。”

    说到这里,老和尚又问:“对了,你们家小孙女不久之前,是不是发生过一次灾祸?而且,几欲丧命?”

    在老和尚说有福有过一次灾祸这话之前,顾长庚对老和尚所言,有些半信半疑,但是现在,他却又多信了几分,当下就点头赞道:“禅师所言极是,我家小孙女不久之前,确实是在生死关上走过一回。当时大夫都让准备后事了,是贱内领着儿媳和幼子一道,替她唤魂之后,方才转醒的。”

    “这便是了。”老和尚点点头,继续说道:“因为乃是意外转世,魂魄中带着的前半世的记忆,并未完全消除。带着前世记忆的魂魄,是不允许投胎转世的,而她又实在是个意外。”

    “为了能够让她顺利的转世投胎,这些有记忆附着的魂魄被分离出来,化为残魂散落。”

    “是以,你家小孙女出生之后才会魂魄不全,而魂魄不全,又会导致她的行为异常或者智力不及常人。”

    “其后生死之间,魂魄欲离未离,正是与残魂间彼此吸引之力最大的时候。”

    “你们替她唤魂,正好引了残魂来与主魂相合。只是到底隔了这么多年,主魂和残魂不完全相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若残魂中的记忆被意外引出,又想要寻根究底的话,就会加重主魂和残魂的不和,自然会让她头痛难忍。”

    “从今往后若小有福有什么惊人之举或者惊人之言,二位施主只需记得,此乃前半世残留的记忆,不必惊惶,也不必追问。”

    “当然了,人言可畏,三人成虎,若是可以,你们最好还是设法遮掩一二,并悉心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