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情缘再续将军府 >

第82章

情缘再续将军府-第82章

小说: 情缘再续将军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妃妹妹,虽本宫觉得你我情同姐妹,不必这般拘礼,但宫中规矩,若乱了便是你我的不是了。”温皇后的脸上挂着笑容,但眉眼间却散发着不可一世的神色。

    听到温皇后的话,林曼脸上的笑容没有褪去,直到行完礼起身时看到了站在正殿门槛外的一个太医。

    温皇后见林曼正疑惑地望着门外,便拍了两下手,只见那个太医半弯着腰走了进来。

    “微臣宋传拜见黎贵妃娘娘。”

    不等林曼有任何反应,温皇后给了宋太医一个眼神,只见宋太医手持药箱朝黎贵妃走去。

    “请黎贵妃娘娘坐定,微臣为娘娘把脉。”宋太医说着,将药箱放到了正殿的桌案上。

    “为何要为本宫把脉?”林曼不解地问。

    看到林曼如此吃惊,温皇后冷笑一声,说,“本宫昨日听说妹妹茶饭不思,还有作呕之状,特请宋太医为妹妹诊治。虽说钟太医为太医院之首,但若要论起妇女之病,那却要当属宋太医为最佳太医。”

    林曼想起了几日前皇上跟她说过的,知道皇上为了护自己万一,而欺瞒温皇后说自己不会有孕。温皇后此时来,便是为了证实的。

    “谢谢皇后娘娘的关心。”林曼装作淡然,缓步走到椅子前坐下来,将一只手平放在了宋太医安置好的诊脉手垫上,“有劳宋太医了。”一声令下,宋太医开始诊起来。

    林曼看宋太医诊得认真,想着他少有机会到皇上跟前,担心他会破坏了皇上的安排,小手指轻轻抖了一下。

    待宋太医稍稍抬头看向黎贵妃时,黎贵妃两目冷对,似摇非摇着头。旁人是看不出黎贵妃的举动的,而宋太医却大致知晓了她的意思,他在皇帝后宫为后宫嫔妃看病早已习惯了后宫娘娘明争暗斗。

    本该诊脉完毕的宋太医还在耐心诊着,林曼看出了宋太医一言不发定是领悟了刚才自己的意思。

    “宋太医,之前便听钟太医说本宫已没有怀孕可能,既然宋太医为太医院妇科之首,那不知本宫可还有希望为皇上怀上龙子?”林曼故作姿态关心地问道。

    除了身体稍有虚寒,并没有其他症状,更没有钟太医所说的已没有怀孕的可能,宋太医心里想着,既然久在皇上身前的钟太医这样说,自然有这样说的道理,而刚才黎贵妃的眼神,定也有她的意思。若顺着宋太医的诊断说,大不了以后怀孕后算作误诊,若按无病如实上报,恐怕在温皇后面前也讨不来什么好。

    宋太医面色沉重,挪开了把着脉的手,摇了摇头,跪在地上,说,“请娘娘恕微臣无能,娘娘身体虚寒之极,微臣的诊断与钟太医的并无二,还请娘娘多保重身体,早日放怀。”

    林曼听到宋太医如自己期望一般做出了回答,心里松了一口气,却装作伤心而无力般地将胳膊垂了下来。

    “什么?宋太医,你可知若误诊了是何罪?”温皇后从正座上起身,问着。

    “回皇后娘娘,按黎贵妃娘娘的脉象来说,确实如此,微臣不敢妄言。”

    温皇后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眼前的这个女人再如何在皇上面前得宠,都不会阻挡了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的路了。

    温皇后用帕子掩了掩鼻子,说道,“妹妹,切莫伤心,事已至此,只能多多调理身子。”

    看着温皇后和宋太医一前一后地出了昭熙宫,林曼这才缓过心神,重新回到坐榻前,拿出了那份绘制了一半的朝臣关系图谱。

    在回芙华宫的路上,温皇后依旧不放心地问宋太医黎贵妃的身体,再次确定确实不能怀孕,她才放心地让宋太医退下。

    温皇后刚迈进芙华宫的宫门,宫女秀青便急匆匆地跑过来,“娘娘,您总算回来了。”

    “何事如此慌张?”温皇后疑惑地问。

    秀青搀扶着温皇后回到正殿,关上门,将一封书信呈给温皇后。

    “娘娘,这是温府派人送进来的,嘱咐奴婢要尽快交到娘娘手中。”秀青说着。

    温皇后接过书信,不等坐定便看了起来,信中讲述了她为何能顺利当上皇后,主要是因为郑大人的家眷将一枚翁度霄掉落的香囊交给了温府,最终到了皇上的手中,这香囊中便是翁度霄私藏的一张黎贵妃的画像,本来这事除了当事人谁都不知道,但刚刚知悉郑大人的一个家眷无故失踪,恐怕此事会败露。书信嘱咐她要格外防着些黎贵妃,免遭不测。

    温皇后读完书信,倒吸了一口凉气,“免遭不测?呵呵”

    看着温皇后冷笑的面孔,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秀青有些担忧起来。

    “娘娘。”

    温皇后看着书信上父亲的笔迹,禁不住笑起来,想来这几年过去了,父亲当年的魄力早就随着年龄而消淡了,这般保守的指示。

    想起惠皇后在世时,便想设计摆出一副黎贵妃出轨的情景来破坏她和皇上的感情,如今,这不就是现成的一桩红杏出墙之事吗?

第一百一十八章 皇上寿礼() 
皇上从长安殿来到温皇后的芙华宫用晚膳。

    “过几日便是皇上的寿辰,臣妾还是第一次准备皇上的寿辰。”温皇后这几日确实为准备皇上的寿辰而伤神。

    皇上听她这样一说,看了她一眼,摆了摆手,“参照仪制去办吧,这些皇后不必请示了。”

    “父皇去年驾崩,惠皇后又今年皇上的寿辰恐怕只是妃嫔们和皇子们一起为皇上祝寿了。”温皇后说着。

    “朕本就不太在意寿辰。”皇上说着,抬起头了一眼温皇后,说,“一年一年如白马过隙,仿佛昨日朕还是东宫里游手好闲的太子。皇后,今日在早朝上群臣向朕提议说该册立太子了。”

    温皇后早就料到有一天皇上会向自己提册立太子一事的,早就想好了如何回答,“皇上春秋正盛,是哪些大臣这般闲来无事呢?”

    “朕虽有五个皇子,但最长的也才十岁,现在册立的话,确实有些过早。”皇上无心地说了一句。

    温皇后脸上的笑容有些僵起来,是啊,得宠的黎贵妃虽没有诞下皇子,但还有惠皇后为皇上留下的皇长子瑾珣,若论起嫡庶来说,瑾珣和自己所生的德宣一样都是嫡子。瑾珣最长,他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啊。

    皇上的话,让温皇后思量了许久,如今挡着自己儿子的太子之路的正是惠皇后留下的瑾珣。

    很快就到了皇上寿辰的日子。

    后宫为皇上准备了歌舞,舞毕,皇上红光满面地坐在正位上,望着座下的皇子和嫔妃们。

    接下来,便是皇子们为皇上献上寿礼的时刻了。

    “儿臣为父皇奉上云览天尊亲笔作画的百寿图,恭祝父皇福寿无疆。”皇长子瑾珣手呈一副巨大的字画。

    座下一片赞叹。

    皇上远远地望着瑾珣手中的字画,不由得惊叹不已。

    林曼曾在一本古籍里看到过关于云览天尊的记载,相传是一位领悟道法极深的一位修行人,因自小便一心向善,救助罪苦众生万余人,后隐居猛虎时常出没的山林,自他住进山林后,猛虎竟臣服于他,每日载他上下山,赏日出观月落,临死前,他用自己指尖的鲜血作画,留下了两幅百寿图。

    其一,相传是赠予了那头载他上下山的猛虎,由猛虎掀于洞中,其二,被他置于暗箱中,漂于山脚下的河涧中。

    传说,得之便可顺遂平安,永享天年。虽然人们都知道这仅仅是传说,但真能得到如此世间少有的吉祥物件,那还是愉悦至极。

    皇上细细地观看着画轴上的久远的血迹,欣赏着禅意十足的字体,不禁觉得这真是书画界的上品,连连称赞。

    “如此佳品,瑾珣是如何得到的?”皇上满脸笑意。

    瑾珣虽说年仅十岁,但举手投足间却有着与皇上一样的潇洒和霸气,林曼不知怎么地,看着瑾珣觉得甚是亲切。

    “回父皇,是儿臣出宫游玩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救助了一位老者,由他所赠。”瑾珣说着。

    皇上点了点头。待身旁的小安子为皇上收好后,放置在了桌案上,皇上看着二皇子德宣,等着收他的寿礼。

    林曼坐在嫔妃位的第二个位置,温皇后坐在距离皇上最近的第一个位置,林曼眼睛的余光看到温皇后有些心急地望着德宣。

    德宣的手放在袖口中,有些细微地颤抖,林曼心想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子们为皇上献寿礼祝寿呢,皇长子一上来就献了这么大的礼,恐怕接下来的皇子们都会如二皇子德宣一样战战兢兢了。

    德宣看了一眼仅五岁的三皇子,向他递了眼神,示意让他先为父皇献寿礼,但三皇子似并不理解皇兄的意思,依旧捧着一块红玉石傻傻地坐在一旁。

    林曼感觉有些蹊跷,身为皇上的儿子准备的寿礼,再不济也一定是人间珍品吧。

    “二皇子。”小安子轻声提醒着二皇子德宣。

    德宣双腿像是灌上铅一般,沉重地挪到了正殿上,跪了下来,“儿臣为父皇献上一支装字画的檀香木盒,”说着,德宣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继续说,“祝父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待德宣说完,满堂哗然,就连尚不清楚人间礼仪的不到三周岁的五皇子都觉得这寿礼太怪,而咯咯笑了起来,若不是身旁的宫女赶忙将他的口轻轻捂上,恐怕这宫殿之上,就剩下笑声了。

    什么?这二皇子真挺能来绝的,皇兄送副珍奇的画,他为这幅画送上一支盒子。林曼扭头看向了皇上。

    皇上的脸色虽说还能说得过去,但已然不如刚才那般开心,“德宣,这檀香木盒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皇上这是在给德宣找台阶下吗?林曼看了一眼温皇后,只见温皇后正狠狠地瞪着德宣,实在是蹊跷。

    “回父皇,并无特别之处。”德宣勉强挤出几个字,说完看了一眼温皇后,像是惧怕似的赶忙将目光移开。

    皇上似笑非笑地点点头,示意小安子将寿礼收下,看向了三皇子,等待三皇子献寿礼。

    “皇上,臣妾有话说。”温皇后实在坐不住了,站起身,走到了正殿跪了下来。

    皇上皱了一下眉头,问道,“皇后有话请讲。”

    “前两日,臣妾听闻德宣说要为皇上献上云览天尊的百寿图,不知为何今日那百寿图竟然到了瑾珣手中,他却只献上了那支原本装百寿图的檀香木盒。”温皇后话语一出,嫔妃们顿时交头接耳起来。

    皇上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你说什么?你是说这百寿图原本是德宣要献给朕的?”

    “没错,请皇上明察。”温皇后跪在地上。

    “瑾珣,德宣,这百寿图到底是怎么回事?”皇上严厉地问。

    两位皇子从座位上,起身,都十分紧张地跪在地上。

    “父皇,这百寿图确实是儿臣出宫时,从一个老者那里得到的。”皇长子瑾珣重复着刚才的话。

    德宣跪在地上,改了口说,“请父皇饶过儿臣,原本儿臣是想送这副百寿图,不料就在刚才进殿之后才便发现这幅百寿图不见了,只剩下了这只空木盒,重新备礼已迟,只好将此木盒献给父皇作寿礼。”

    “那刚才瑾珣献上此寿礼时,你没有丝毫反应?”皇上不解地问。

    “父皇寿辰之日,儿臣不想扫了父皇的兴致,故而没有说出实情。”德宣脸色慌张。

    瑾珣也跟着慌张起来,半张着嘴终于忍不住了,“父皇,儿臣冤枉,这百寿图确实是儿臣的。儿臣不知为何德宣要这么说。”

    “皇上,这里面肯定有人做了手脚,臣妾恳请皇上一定要明察,还皇子一个公道。”温皇后跪在了地上,眼里带泪地恳求着。

    皇上从龙椅上站起来,走下来,边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个皇子和温皇后,边思索着。

    “皇上,臣妾有疑问。”这时,阮芳仪从交头接耳的嫔妃里站起来,向皇上说。

    皇上看了她一眼,示意她说下去。

    “这事看起来蹊跷,若调查起来并不难,要么请皇长子去寻那个赠他百寿图的长者,让他来作证,要么查都有谁在宫里见过这幅字画。”阮芳仪进言道。

    皇上点了点头,转身看向了两个皇子。

    “你先说。”见两个皇子无言以对,皇上指着皇长子瑾珣说。

    瑾珣一脸窘迫,低下了头,小声说,“父皇,那个长者已逝,在把字画给了儿臣后,他便去了。”

    众妃嫔一阵叹息,都摇着头,有的小声地嘀咕着。

    “你呢?”皇上问德宣。

    “宫里没人见过。”德宣说着,“但宫外人有人见过,此画是儿臣的舅父所赠,他将此画给了儿臣,说有朝一日可作寿礼献给父皇。”

    这虽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