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太霄玲珑 >

第342章

太霄玲珑-第342章

小说: 太霄玲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二人交手已近六十余招,而陈一凡双臂上已经各现出一抹殷红。

    这还是他于危机关头,施展出《般若迷踪步》方才躲过本净的《无相劫指》大部分威力,否则怕便是骨断筋折了。

    此时,空荡的天王殿内,持国、多闻、增长、广目四大天王豹眼圆睁,冷冷地注视着殿前一青一黄两道人影。

    交手近百招时,本净禅师已经完全处于攻势,逼迫的陈一凡绕着大厅连连后退。

    只是此时的本净禅师脸色却是有些凝重,他二人初时过手,已然试出陈一凡的内功与自己在伯仲之间,便是比自己逊色一筹,也不会相差太远。可双方交手至今,陈一凡却是一反初时的盛气凌人,开始被动防守,几乎被自己抢占了所有的先机。

    (本章完)

第679章 临阵悟指(下)() 
?    本净一双原本无神的双眼突然间闪烁其光泽,心中暗道:“阿弥陀佛,难道陈施主在偷学我的指法?”心中才闪过这个念头,突然便见陈一凡一指凌空点来,随即感到一股凌厉的指风霎时出现在自己的身前,便如两人初次全力对指那次。

    不过本净此时全神贯注,自然不会再如前番大意。只见他脚下僧鞋向旁一踏步,身形如飓风回旋,那一缕劲风一近其身周,便如狂风骇浪中的一叶轻舟,哪里还有了准头,被本净《小无相神功》真气逼得消散开去。

    随后便听他陡然一喝:“唵!”随即两足使力,一股真气通过足厥阴肝经,经五脏金肺流入手太阴肺经,随着他双手十指连动,两股真气透过“少商穴”激射而出。

    陈一凡适才观摩本净指法变换,突有所悟,竟是突然舍弃了《儒道无常剑》,施展出了一式洞壁之上的指法,果然逼迫本净急急闪躲。

    只是他这一招乃是临时顿悟,并无后续跟进招式。及至反应过来,本净双指两道雄浑的真气已经近身。

    陈一凡心下一惊,不及细想,气随意动,足下生风,展动《般若迷踪步》如风飘闪开去。

    “噗!”饶是他躲得及时,左臂上的衣袖已然破了一个不小的窟窿,衣服下的皮肤上一阵灼烧,似乎整个皮肉也被这股真气炙烤熟了。

    少林派的《无相劫指》之所以难以修炼,便在于修习此功法之人必须同时兼修另一门少林绝学《小无相神功》。而《小无相神功》又非是普通弟子可以学到。而便是少林的核心弟子,能够领悟此功并修炼到登堂之境,又有几人。

    除此之外,《无相劫指》的十指之灵活运用远非表面看上去这般简单,每一指的每一次动作都与经脉运行相通。

    而更为甚者,此功法运行真气之源更是以手经与足经真气配合为基本前提。

    而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汇之处乃是人身中极为脆弱的头部。

    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交汇于人体之中致为关键的五脏之处。

    不论是头部还是五脏皆是人身紧要所在,这些所在若是被外力所击,轻者重伤,重者便是身亡。

    想要修炼成《无相劫指》,真气必须往复游走于诸如头部的“百会”穴、“迎**”、“晴明”穴,或过于五脏心、肺,但凡有毫厘之差,都会有生命之危。这恐怕便是《无相劫指》中的“劫”字之深意了。

    本净能够将《无相劫指》修炼成功,其人岂是凡俗。而陈一凡虽然通过徐达洞壁留下的一指,参照本净指法加以印证,但若说想要偷师参悟《无相劫指》的真谛,那无疑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了。

    不过便是不知《无相劫指》的运用法门,单是本净精妙的指法已经让陈一凡心花怒放,获益匪浅了。

    此时本净似乎也察觉到了陈一凡的异样,只是他二人本就非是生死对决,而本净又是佛法精深的佛门高僧,心中自然没有太多鬼蜮心思,便是看出陈一凡在观摩他的指法,也不为所动,仍旧将《无相劫指》淋漓施展出来。

    而陈一凡则并不知道本净禅师已然知晓其心思,依旧凝神敛气,心无旁骛地沉浸在指法的观摩领悟之中。

    一旦遇到危机,陈一凡便施展《般若迷踪步》,及时躲开。《般若迷踪步》自他从石洞中得到已有数载,随着其《道元真诀》日渐精进,《般若迷踪步》也水涨船高,越发的纯熟,而作为施展此步法的基础,判断杀气之煞也愈发的得心应手。

    想当初陈一凡被南宫清河追杀,施展此步法亦是游刃有余。只是本净禅师本就对他没有任何杀意,因此《般若迷踪步》在他的面前反倒不如对付南宫清河那般自如了。

    两人指来指往,移形换位,转瞬间便过了百招。陈一凡依然以《儒道无常剑》为主,偶尔突施几招临时悟得的指法。

    随着两人激斗回合渐增,陈一凡所用指法也渐渐开始增多。

    原本是十招之内夹杂着一式指法,慢慢是五招之内带着一式指法,过了百合后,又逐渐增加,而且指法的变化便是本净也大为震撼新奇。

    陈一凡的指法并不复杂。本净所修炼的《无相劫指》本就化繁为简,取堪破万相,得见真我之意。而陈一凡的指法更为简单,往往便是直来直去的一指点出,不见任何花俏之处。

    可作为对手的本净却能够感受到他这朴实无华的一指之下所蕴含的威力。在本净的眼中,陈一凡的每一指发出,都与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身形动态极为契合。一指点出,看似破绽百出,却让人无从下手。

    更令本净惊奇的是,每一指的力道都不尽相同,有时这一指看似绵软无力,却暗劲叠加,绵绵不绝;而有时则刚猛开阖,一往无前。

    两人对战一百五十余招时,本净心中对陈一凡除了欣赏便只剩下敬佩了。

    “舍却七尺红尘身,得见菩提真妙法。”本净禅师突然哈哈大笑,整个人气势陡变,“唵嘛咪叭呢哞!”佛家六字真言如早春惊雷从其口中而出,随后便见他双手十指如十柄利刃,向前微微一点,霎时十道指气激射而出。

    面对这十道指气,陈一凡心头一阵惊悚,急急施展《般若迷踪步》闪躲。

    本净见状微微一笑,僧鞋点地,飘然而起,十指连弹,一缕缕指气竟是绵绵不绝,封住陈一凡的前后左右。

    便是陈一凡身具《般若迷踪步》这般绝世身法,也有些应接不暇,额头见汗。

    “这便是《无相劫指》的真正威力吗?”他心中念头刚动,身形急忙又闪避开来。

    一时间一道黄影紧追着一道青影,天王殿中只闻得指气破空,衣袂猎猎。

    此时陡然听得陈一凡大喊一声,便见他身形凌空横躺飞旋,从本净如雨指影间闪过,一只右掌霎时从身后探出,几乎是电光石火之间便与本净的食中二指对在一处。

    (本章完)

第680章 连闯三关 (首更)() 
?    陈一凡被本净禅师刚猛的《小无相神功》震得凌空又飞起一丈多高,身在空中又提气施展出“凌空虚渡”之法,总算是卸下了这一指之力,飘然落地。

    此时他额头已经见汗,显然并不如身法上看的那般轻松自在。

    “阿弥陀佛!”本净禅师并未再次出手相逼,微笑道:“陈施主当真是身具般若智慧,于万千色相而不动,慧心只指本我。此番方丈师兄安排老衲与陈施主切磋技艺,不想竟是因陈施主而使得《无相劫指》再进一步,此番因果,倒是让老衲无以为报啊。”

    陈一凡闻言恍然。原来本净后来那凌厉的招式也是因其而悟,当真是因果循环:“大师武学造诣已至巅峰,此番武学突破不过是水到渠成,晚辈不敢邀功!”

    “巅峰?”本净禅师苦笑一声:“陈施主说笑了。”话锋一转道:

    “我见陈施主对于指法一道似乎有些兴趣。适才你我武比切磋,如今不如坐下来,相互印证指法心得?”

    陈一凡没想到本净竟会有此一说,当下心中大喜。

    能与本净这样的武学高手切磋交流经验,于他而言,不啻于一次难得的机会。更何况本净还是佛学指法大家,对于佛家功法,此时的陈一凡自然是多多益善,这对于他领悟《般若自在剑》可是有莫大的帮助。

    当下两人各自找来蒲团,相对而坐,侃侃而谈起来。

    本净此人身为少林五老,一身所学自然不少。尤其对于指法、点穴、擒拿之术,堪称精熟。他所言并不多,但往往一阵见血,令得陈一凡获益匪浅,结合适才武斗经验,更觉得受益良多。

    而陈一凡也并不藏私,对那洞中指法的体悟也说了出来,倒是令得这位少林耋宿闻听后时而沉思时而若有所悟。

    这一番畅谈交流便是半个时辰,本净禅师肃然道:“内功心法之道不同于武技。武技或可伪装,但内功即便再是伪装,也总有破绽可循。本初师兄遭人谋害,虽得圆性为证,可其中疑点颇多,此番与陈施主切磋,老衲深信施主绝非袭杀本初师兄之人。而以陈施主身具般若慧根,能够得到方丈认可,传以《般若自在剑》也在情理之中。”

    本净禅师突转话锋,这一番话说将下来,听在陈一凡的耳中,心头顿时一阵火热激动,他本没有太有利的证据证明自己并非杀人凶手,为此一直烦恼困顿,不曾想本净禅师却是慧眼如炬,一语道破其中妙谛,当下起身一躬到地,道:“多谢大师信任,晚辈无以为报,只能铭记五内。”

    本净也起身笑道:“陈施主不必如此。本初师兄毕竟是我少林同门,找出谋害师兄的真凶才是当务之急,若是冤枉了陈施主,岂不是损人而不利己了。”微微一笑,本净又道:“陈施主,时日不早,你我之间的切磋便到此为止吧。菩提院本元师弟正在大雄宝殿外等候施主。陈施主请!”

    陈一凡闻言轻吐了一口气,心道:“总算过了一关!”当下站起身来,只觉得适才一番激斗所损耗的内力已经恢复如初,不仅明悟本净适才想要切磋交流之意,当下对身前这个略显瘦小的佛门大师更生出了几分敬意。

    “多谢大师!”这一声谢却是发自肺腑。

    看着陈一凡起身从天王殿后而去,本净禅师喃喃自语道:“那最后一指是想施展武林施展已久的‘无极指’吗?”

    少林寺方丈室,位于藏经阁之后。方丈室与藏经阁两座楼阁之间是一片青石铺就的宽阔院落。几颗百年老松嶙峋挺拔,树冠上缀满积雪。院落中的积雪被扫到了几颗老松之下,堆得快有一人多高。

    此时红轮当空,已是晌午。不过阳光似也驱不走严冬的森寒。方丈室的房檐上垂着一排晶莹剔透的冰凌。

    院落中,一位身材高大的黄衣老僧站在方丈室石阶前,头顶受着九个戒疤,须眉皆白,一双依旧澄澈的双眼正盯着方丈室通往后面立雪亭的通道怔怔出神。

    良久,突然叹息一声,喃喃自语:“我少林享誉武林数百年,似这般年轻有为的弟子却也是寥寥可数。遇真宫李真人有此传人,道统当兴了!”

    “阿弥陀佛!本觉师兄,这是在感叹什么呢?”一声雄浑的声音从身后的藏经阁传来。

    只见藏经阁左侧偏门朱漆大门内走出两位六旬上下老者。其中一人正是般若堂首座本净禅师,另一名瘦高僧人则是菩提院的首座本元禅师。说话者正是此人。

    方丈室前的老僧则是少林五老中的大师兄本觉。

    本觉也不回头,淡然道:“本元师弟这是明知故问啊!”

    本元呵呵一笑,说道:“陈施主在方丈室?”

    本觉摇摇头道:“去后面立雪亭了!”

    本净闻言脸色一变道:“方丈师兄在立雪亭?”

    本觉点点头。

    本元苦笑道:“本智师兄当真还是要摆下十八罗汉阵?”

    本觉摇摇头又点点头,:“方丈师兄亲自嘱咐,本智师弟只是谨遵法旨而已!”

    “方丈师兄的法旨?”本净,本元同时惊呼。

    “阿弥陀佛!两位师弟如此变颜变色,禅功可是有些懈怠了!”

    两人闻言脸色一红,齐声道:“师兄教诲的是!”说罢也如本觉一样望向那通往立雪亭紧闭的朱漆红门。

    须臾,本净咳了一声,问道:“师兄与陈施主切磋掌法,不知结果如何?”

    本觉闻言叹道:“陈施主聪慧机敏,于掌法之道颇有见地!”他不言胜负,本净、本元却也未曾追问。

    本净又问道:“师兄认为陈施主可是杀害本初师兄的凶手?”

    本觉看了二人一眼,沉声道:“不似!”

    本元闻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