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太霄玲珑 >

第332章

太霄玲珑-第332章

小说: 太霄玲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二人已经飞身形落在了总兵府的一处院落阴暗角落之中。陈一凡与佟鲲蔚曾经来过总兵府,知道朱冕住在何处。二人正要向后院而去,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响,忙又屏住呼吸,藏在原处。

    陈一凡向着声音所在望去,只见前方不远处的青石路上闪动着灯火,不多时便见五道人影向着这边走来。

    火光中可见其中四人都是兵丁护卫打扮,手持火把。中间那人身材高大,一身甲胄,在火光之中闪烁着冰冷的光泽。那人长得颇为威严,最惹人注意的便是一副长髯飘飘扬扬快要及膝。

    “石亨!”陈一凡心中暗道。想起在大青山清风寨时,哈图克曾说过石亨这几日要回大同府,只是不想如此巧合竟似让自己遇到。

    他深知石亨骁勇善战,不仅懂得战场厮杀之法,本身也有不凡的功夫,当下用眼神示意翟锦兰,小心注意。

    “阉狗!若非朱将军拦着,某家这一刀便结果了他的性命!”突然之间,石亨“呸”的啐了一口,恨恨地道。

    “哎呦,将军慎言啊!朱伯爷也是为将军着想。那厮毕竟是那位的人!”身旁的一位护卫忙小声劝道。

    石亨闻言怒哼一声,大手一扬,便要给那护卫一耳光。

    那护卫吓了一跳,却又不敢躲闪,咬着牙准备迎接这多嘴的后果。却是不想石亨扬出去的手掌却停在了半空,良久才叹了口气道:“走吧!”

    那护卫吐了口气,也不敢做声,跟在石亨身后,向着府外而去。

    陈一凡见此,心道:“听石亨所言,似乎与郭敬起了冲突。难道郭敬这厮也在总兵府。若如此,我二人来此可算是不巧了。”

    正这般想着,就见廊道上又亮起火把。两人忙又隐于暗处。

    不多时十几人走了过来。其中前后各四名手持火把,一身兵甲的士兵。中间有三人,都穿着撒曳。陈一凡一眼便认出中间那人正是大同监军郭敬。

    “郭公,石蛮子这厮也太不将您放在眼中了!”他身边的一名太监气呼呼地说道。

    郭敬阴鸷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石亨此人素来善战,本也算是我朝廷的一员猛将。可惜啊,就是为人太不识时务!既然与王公为敌,正所谓非友即敌,也只能怪他自己站错了队!”

    “郭公之言有理!奴婢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另一名太监奉承道。

    郭敬冷哼一声:“先让他欢实几日,有他好瞧的!”

    这时,郭敬等人已经距离陈一凡二人不过两丈远近。

    郭敬突然停住脚步,一双闪烁着寒光的细长双眼向着二人藏身之地望了过来。

    陡然一缕乌光从他的袖口飞射而出。

    翟锦兰见状心中一惊,便要动手,却是被陈一凡一把拽住。

    随即就见他乌光从二人身边飞过,一声“喵”的惨叫声响起。

    郭敬冷笑一声“一只野猫也敢在咱家的眼皮子底下撒欢!走!”

    眼见着这些人消失在府门外,翟锦兰才长出一口气:“大哥,这个太监好深的功夫!”

    陈一凡点头道:“他便是郭敬。当日我在恒山下与他交过手。此人身怀《阴陀螺指》和《九影神幻》功,很难对付!”他注目廊道尽头,等了片刻,见在无人过来,低声说道:“该走的人都走了!咱们去拜会朱将军吧!”

    二人一路潜行,在书房找到了正脸色阴沉地朱冕!

    朱冕见到陈一凡,很是意外,不过随即笑道:“恒山天龙殿一别月余,陈贤侄这是从哪里来?”

    陈一凡恭敬地道:“小侄去了一趟塞外。朱将军,这位是英国公张辅大人的外甥女翟锦兰!”

    翟锦兰上前拜见。

    三人寒暄片刻,陈一凡问道:“适才见朱将军面有怒色,不知有什么小侄能够效劳的。”

    朱冕闻言神色变得阴沉,哼了一声道:“郭敬这厮越发的气焰嚣张了。本伯乃是大同府的总兵,他只不过是个监军,如今却是仗着王振的势,飞扬跋扈,目无军纪法纪。”

    似乎觉得自己有些失态,朱冕喝了口茶水,平复了下心情继续说道:“今日下午,偏将军石亨巡查各卫所归来时,发现了一队走私弓弩箭簇的队伍。一番打斗后,将这一队人全部擒下,押送到了大牢。这一批军备便放在了总兵府。谁想到傍晚时分,郭敬这厮便找上门来,直言这一批物资乃是他签发的放行令。”

    陈一凡沉声道:“弓弩箭簇这些武器乃是明令禁止交易的,更何况还是运往塞外!”

    朱冕点头道:“贤侄说的是!本伯当时便将他一番数落,可是这厮拿出王振当挡箭牌,言说这一批军资乃是王振亲自密令他暗中放行的。还说这时皇帝陛下为了彰显我大明帝国军力,馈赠与瓦剌进贡使团的赏赐。当真是胡说八道,历来赏赐藩国物品之中无外乎锦缎等物,哪里有赏赐兵器弓弩的。”

    (本章完)

第659章 制敌良策(二更)() 
?    翟锦兰闻言也是怒火上涌,加之想起在京师之中王振党羽胡作非为,登时插口道:“朱将军,这定是这些阉人假借皇帝之名,暗中与瓦剌鞑子串通一气,倒买倒卖,中饱私囊。”

    朱冕哼了一声:“翟姑娘说的是,这也是本伯为何生气的原因了。适才石亨将军险些与郭敬发生冲突。本伯知那厮故意惹怒石将军。以那厮的武功,若是石将军真动起手来,可要吃亏了。”

    陈一凡沉吟片刻问道:“那朱将军准备如何处理这件事?”

    朱冕叹了口气道:“我正准备上折子呢,只是王振一手遮天,怕是这折子也未必能够送到皇上的手里!”

    “既然如此,晚辈倒是有个想法!”陈一凡说道。

    “噢!”朱冕道:“贤侄有何良策说来听听!”

    陈一凡轻轻一笑道:“说来这与晚辈今夜登门拜访之事多少也有些联系!”

    朱冕笑道:“我就说陈贤侄无事不登三宝殿,只是不知你有何张良策?”

    陈一凡轻吐了三个字:“清风寨!”

    朱冕微微一愣,随即恍然,一拍桌子道:“妙啊!”随即笑道:“贤侄一语点醒梦中人,几日前本伯还与清风寨的哈英雄几人相谈甚欢,却是被郭敬这厮一闹,将几位给忘记了。哼,王公公知我前线抗敌辛苦,特派人送些军械武器。朱某倒是有些感激涕零了!”

    陈一凡道:“将军,此事不宜做的太过明显。毕竟将军之前已经严词拒绝。不如就等王振再次施压后,再做妥协。不过这之前还请将军派遣心腹之人去一趟清风寨,与哈大哥等人商量具体应对之法,以确保万无一失。”

    朱冕点点头道:“贤侄说的是。只是郭敬那厮奸猾狡诈,恐怕也会有所准备,毕竟大青山当中还有一万多鞑子兵。”

    陈一凡点头道:“将军所虑甚至。晚辈此次来找将军,就是为了大青山中的这一伙鞑子!”

    朱冕闻言神色有些凝重道:“贤侄,这一伙鞑子兵潜伏在大青山中,虎视眈眈的望着我大同城郭。本伯早有除之而后快的心思。只是如此一来,势必引起无边战火,因此本伯才一直有所犹豫。”

    陈一凡应声道:“将军说的是,战端一开,生灵涂炭,黎民遭殃。”他望着桌上莹莹的烛光,沉声道:“况且尚有别有所图之人,推波助澜,希望天下大乱,从中分得一杯羹。”

    “将军,几日前晚辈二人从大漠归来,承蒙清风寨哈大哥等人款待,在清风寨小住了几日。期间,哈大哥谈起,他们曾多次与阿巴巴乞儿手下的鞑子兵在大青山中周旋,自己没有多少损伤,倒是让鞑子吃了不小的亏。”陈一凡看着朱冕,继续说道:“鞑子兵之所以勇猛彪悍,难以匹敌,其中一半倒是因为其擅长骑兵弓弩之术。而大青山中沟壑纵横,峭壁嶙峋,山路更是崎岖难行。一来战马难行,二来视野受到局限,鞑子兵的两大优势全部受到了制衡。而反观清风寨,身为地主,对于清风寨左近百里之内了如指掌,占尽天时地利,此所以能够以少胜多。”

    朱冕拍手赞道:“清风寨的各位英雄真是我大明的好男儿。若是我军中将士都似清风寨的英雄,又何惧外虏生事!”

    陈一凡又说道:“将军,孙子兵书有云: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地知天,胜乃不穷。清风寨占尽天时地利,唯独缺少兵将。而将军手握重兵,却是顾忌战火重燃,落敌以口舌。既如此,何不两厢联合。”

    朱冕眼中一亮:“贤侄,你是说让我的将士扮作清风寨的喽啰,利用清风寨众英雄出面与鞑子交锋?”

    陈一凡点头道:“将军以为如何?”

    朱冕起身在屋中来回踱步,显然心中正在盘横轻重。

    陈一凡轻声说道:“晚辈也曾随哈大哥在清风寨附近走了几遭。周边不少的地势若是能够善意利用,诱敌深入,必能重创来敌。”

    朱冕闻言突然停住脚步,猛然转身道:“若是能够再得到天下盟朱盟主的支持,更是万无一失!”

    陈一凡闻言笑道:“将军睿智,若是天龙殿出面,武林人物参与其中,那大义教派来的几位武林高手也就不足为惧了。”

    朱冕大笑道:“正好,郭敬这厮的大批弓弩,就当是送给清风寨各位英雄的一些补偿了。”

    陈一凡、翟锦兰闻言都笑了起来。

    朱冕方才因为走私弓弩之事生出的满腹怨气,此时烟消云散,心情为之大好。

    他感叹一声道:“陈贤侄,令舅廷益兄便是胸有沟壑,谙熟兵书,又克勤克俭,聿修厥德,只身入虎穴,探敌情,最终大破龙首山贼寇。贤侄你也是人中龙凤,青年才俊。所谓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贤侄若是有意从戎,本伯愿为接引。”

    陈一凡闻言苦笑道:“多承将军厚爱。晚辈生就一副受不得拘束的性子,从戎致仕,皆非晚辈所愿。”

    朱冕见陈一凡态度决然,眼中露出一丝惋惜和无奈,叹了口气道:“人各有志,本伯也不勉强贤侄了。噢,对了,从兵部那边得来的消息,邝大人有意调廷益兄回兵部,英国公等极力推荐,想来回京也就是年前年后的事情了。”

    陈一凡闻言心中一喜,道:“多谢将军相告。实不相瞒,舅母体弱多病,舅父若是能够调回京师,晚辈倒是放下不少心了。”

    几人边吃茶边聊,半个时辰后,陈一凡见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辞。

    朱冕也知二人此番乃是秘密前来,也不好多挽留,只得起身相送。

    陈一凡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停住身形道:“将军,晚辈明日准备去一趟恒山天龙殿,您可以有什么嘱托,晚辈可代为转达与朱殿主。”

    朱冕闻言大喜道:“这可是太好了,本来我还打算修书一封派心腹之人送上天龙殿,如此就劳烦贤侄了。贤侄稍等片刻。”

    说罢,朱冕起身来到书案边,挥毫泼墨,不多时将一封信笺交到陈一帆手中。

    三人寒暄片刻,陈一凡二人告辞,躲过岗哨,暗中离开了总兵府。

    (本章完)

第660章 返程京师 (首更)() 
?    转眼已是腊月二十三,一年一度的祭灶节。浑源州内人来人往,张灯结彩。虽说地处边关之地,民生疾苦。可对于春节的重视与内地也不差分毫。从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起,便算是真正进入了过年的时候,采买年货的百姓塞满了浑源州的大小街头。

    更有那州内百姓将灶台上贴了一年的灶王爷画像取下,焚香沐浴,虔诚焚烧祷告,希望灶王爷能够在天庭为自己一家多多美言。

    浑源州的城门处排着长长的队伍。天近傍晚,天色阴暗了下来,难得的没有了凛冽的北风,天气也显得不那么冷了。

    一个身着粗布麻衣,挑着两担杂货,年纪在五十上下的卖货郎,抬起有些浑浊的双眼望了望天上的乌云,低声说了一句:“要下雪喽,灶王爷上天了。”

    他话说了没多久,果然天空稀稀疏疏的落下了白雪。他身前两人牵着马,却是陈一凡与翟锦兰。

    翟锦兰低声道:“这位大叔可说的真准!”

    陈一凡笑道:“这位大叔整日里为了生计在路途中奔波,自然关心天气变化,时日久了,也便有了经验。”

    两人说话间雪花变得大了起来,翟锦兰显得有些兴奋,笑道:“大哥,在塞外咱们也遇到大雪漫天,可就是不如关内的雪来的美!”

    后面那卖货郎正在用两块粗布将担子里的糖果盖上,闻言低声嘟囔着:“这雪有啥好的,下的大了,货打湿了,今天可又要赔本了。过年年关可就指着这些货呢!”

    他声音随低,可哪里能够瞒得过陈一凡二人。

    翟锦兰闻言脸色一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