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太霄玲珑 >

第313章

太霄玲珑-第313章

小说: 太霄玲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一凡一手抱着翟锦兰,另一只手中自在剑剑走游龙,寒光乍起,每一剑必中来攻的鬼物。这一手剑法叫做《云龙九剑》,是于真传授给陈一凡的。

    当日陈一凡与朱耀斌在青州分别之际,本想将这套剑法传给朱耀斌,后来想想云雾真人不传朱耀斌《坎离无常剑》,必有深意,便没有轻易传给他。

    而他行走江湖,出手过招多是按照《儒道无常剑》的剑意,根据对手的攻势随意出招。便是遇到了劲敌也是将《般若自在剑》施展出来对敌。这一套《云龙九剑》倒是很少使用。

    今日在这山洞之中观摩那剑痕上凌厉无匹的剑意,不自觉的便施展出这套《云龙九剑》,倒是极为契合。每一剑发出都携带着无匹的剑势。“江海凝光”、“雷霆震怒”、“龙飞九霄”、“云龙三变”……一招招施展出来,竟是将那股剑意与《云龙九剑》剑法慢慢融合在一起。《云龙九剑》倒是名副其实,有了“龙”威剑意。

    初时,鬼猴子和诡尸在陈一凡的剑下虽屡屡受创,被击打倒飞出去,却是毫发无伤。如不知疲倦的傀儡立时便又冲了过来。

    可随着陈一剑剑势一路而来,霸道的剑意与《云龙九剑》剑招渐渐融合,每一剑发出,剑身震颤共鸣,似乎又低沉的龙吼声发出。

    这一刻,陈一凡右手向着胸前一划,自在剑剑柄“砰”扎在一只鬼猴子的脑袋之上,将它凌空打的倒翻了两个筋斗。随即陈一凡手腕一转,平胸云剑向前扫去,正一剑扫中一具诡尸的腰肋。

    本以为会如先前一般,将那具诡尸击飞出去。哪里想到一声如割绵帛之声传来“嘶”的一声。这一剑“云掩龙首”竟是在那具诡尸的腰肋之上划出一道深有两寸,长有四五寸的大口子。

    那诡尸“嗬嗬”怪叫了两声,身形一个踉跄,腰肋几乎断了一般,身体也倾斜向一旁,姿势极为诡异。

    这一击得手,令得陈一凡兴奋不已。当即轻啸一声,一式“云散龙现”使出,剑光流转之间,扫中了一只鬼猴子的手臂。

    那鬼猴子“惊恐”的叫了一声了,倒退了回去。手臂上有个寸长的浅浅伤痕。一丝绿油油的液体冒了出来。

    显然这鬼猴子的皮肤要比诡尸坚硬许多。

    陈一凡两剑得手后,想起牵引后果。也想通了是将那股领悟的剑意融入《云龙九剑》之中的效果。

    此时这些诡尸和鬼猴子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威胁。见翟锦兰依然不曾转醒。他便应付这些鬼物,便想:“如今前路不知还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存在,若是锦兰能够醒过来自然更好一些。嗯,此时这些鬼猴子和诡尸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不如趁此机会将他们除掉。不然这鬼猴子身手灵活,若是一会尾随我二人追过去。终究是个麻烦!”

    想到这里,陈一凡便起了除掉这些鬼物的想法。随后道元真气顺着手三阳经脉灌注自在剑上,剑气纵横之中,剑光如云龙游走,不断的在这些鬼物身上留下一道道伤口。

    只是这些伤口似乎只对诡尸影响较大,对鬼猴子来说,除了让他们“疼”的“吱吱”乱叫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如同激怒了三只鬼猴子,扑杀陈一凡的攻势更猛了一些。

    (本章完)

第620章 连续突破() 
陈一凡宝剑在手,一便细心应对,一便体会着将剑意与剑法融合后的感觉。忽然心中一动:“之所以能够将这种霸道的剑意与《云龙九剑》初步融合在一起,应该与《云龙九剑》的剑意有很大的关系。这套剑法以‘龙’为名,自然剑招之中便该有龙的凛然威势,这就正好附和了那道剑痕的剑意。因此两者才能够相互共鸣,渐渐融合,使得《云龙九剑》的威力更上了一层。”

    陈一凡身形一闪,躲过两只鬼猴子和一具诡尸的扑击,又寻思起来:“以往我用《儒道无常剑》的剑意运用《云龙九剑》,总觉得别扭,那便是我的剑意与这套剑法不契合。这也是为什么刚在洞中时看到那一道剑痕时,觉得此剑虽然威力很大,却与我所学大相径庭,怕是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然而我却是忽略了一个问题。”

    陈一凡眼中一亮:“剑有形,意无形。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意之形无常,无常而无形定。那又何必拘泥于形呢!”似乎是想通了一大关窍,陈一凡只觉的整个人似乎的为之清爽,这种感觉不是内功的增加,是一种道不明的感触。

    “这大概便是师父说的元神通畅吧!”陈一凡心中开始激动澎湃起来。他如今已经打通了十二正经,任督二脉也只有几个要穴没有冲开,一身功夫渐渐趋于后天的巅峰。对于令每一个武林中人都会心动不已的先天之境,陈一凡自然也要了解一些。

    而据李灵仙道长说述,后天突破先天的藩篱,除了要贯通任督二脉,使得体内大周天畅通无阻外,最重要的还要领略神的蜕变。

    修武与修道虽然不同,却都注重“精气神”的修炼。相对而言,武术一道更注重“精”与“气”的修炼,精血旺盛则体魄健壮,“真气”深厚,则武功超凡。然而这些都是真对后天武学而言。

    而后天入先天,便要注重“神”的修炼。

    而“神”的修炼更多的是在“悟”!

    陈一凡想起了南宋理学大家陆九渊的一句话:“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

    想到此处的他,心中又是灵光一动,眼中又浮现出了那一道竹剑的剑痕。

    “以弱胜强,以无常而胜有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是那凌厉的剑意视为‘有为法’,那这一道竹剑剑意便是‘无为之法’,有为之法再凌厉终究如阻水之巨石,势衰而被弱水吞噬,便如梦幻泡影。无为之法吗!”

    想到此处的陈一凡,眼前已经看不到那几只鬼物了。此时浮现在他眼前的乃是《十牛图》中的“无碍第六”,这也是《般若自在剑》的剑意图。

    “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一道灵光如春雷般炸响在陈一凡的脑中,便似拂去了心中的一丝尘埃,令得他顿时领悟了这一副禅图的真意。

    这一丝心头尘的消散,使得他体内的道元真气激荡涌动,原本因为与这些鬼物厮杀而损耗的真气一下子充盈起来,只见他手中自在剑一式“布雨行云”,洒下十几道凌厉的剑光,劈退了两只鬼猴子和两具诡尸,突然手腕一顿,剑势陡然由快变慢,凌厉之势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庄重浑厚。

    “骑牛迤逦欲还家!”陈一凡突然肃然吟诵道。若是此时翟锦兰清醒着,定然能够感受到这一声吟诵不同于往常,更多了一丝肃穆和无为,每一字从口中发出,便如佛家真言。

    此时正冲过来的三只鬼猴子急若流星的身子突然一颤,口中发出“吱吱”的怪叫之声。

    陈一凡哼了一声,一足支地,身体瞬间平躺下去。翟锦兰便趴在了他的身上。

    陈一凡心中一阵荡漾,赶忙收住心猿意马,手中自在剑向着头的方向刺去。

    “噗”,一剑刺中了一只鬼猴子。这一剑的劲力看上去比之前施展《云龙九剑》气势上要弱了很多。可偏偏便是这一剑,竟将施展《云龙九剑》也只伤到皮毛的鬼猴子的一只黑毛手臂刺穿!

    登时一声凄厉地惨叫,那只鬼猴子如见了克星仓皇而逃。

    陈一凡施展出“露地安眠”之后,右足一点地,身子凭空而起。他顺势拧腰立了起来,身体在空中旋转起来,这速度比起哈姆克鲁施展《天绝无影刀》可慢了太多。

    “羌笛声声送晚霞。”陈一凡吟出第二联诗句,自在剑剑柄贴着身体,剑刃朝外,形成了一个剑轮。三只鬼猴子“吱吱”叫了两声,嗖的向后跳去,落地后如喝醉酒般的摇晃了几下,险些摔倒。

    鬼猴子身法灵活,诡尸就显得要迟钝不少。陈一凡一句“羌笛声声送晚霞。”脱口而出,近其身的两具诡尸突然身形一顿。随后自在剑剑轮便一溜寒光从两具诡尸的胸口划过。

    便如切豆腐般,瞬间将两具诡尸上下身体一分为二。

    这诡尸身体分离,插在心轮上的铁锥应声而落,便听得一声鬼叫突兀的响起,随后两具诡尸便开始“嗞嗞”作响,不一刻的功夫化作了两副枯骨,只留下了一股浓浓地腥臭。

    陈一凡此时惊喜交加,喜的是此番掉落潭底暗道,不想机缘巧合下得意见识到前辈高人的剑痕,从而使得《般若自在剑》又有突破,这一式腾身剑轮旋身之法,正是《般若自在剑》第二十二式“不劳鞭策。”

    而随后落地后又身形闪动,连演出第二十三式“稳坐松下”和第二十四式“一曲生乐!”

    “一曲生乐”招式最后一个剑式收回时,他口中吟诵的“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最后一字也刚刚吐出。

    而当陈一凡从连续突破三式《般若自在剑》的喜悦中清醒过来时,才三只鬼猴子有两只身首异处,身上的黑毛正在慢慢的褪去,变成了两个赤身裸体的幼童尸体,而那三具诡尸则都成了枯骨。剩下的一只鬼猴子不见了踪影。

    (本章完)

第621章 七脉锁阳() 
陈一凡看向那诡尸的枯骨,想起了密宗之中的一种秘术——“七脉锁阳法”。

    有一次少林寺高僧俱空契斌禅师拜访遇真宫时,曾与陈一凡的恩师李灵仙真人谈佛论道,谈到密宗教义、功法时,提起过“七脉锁阳法”。因为当时听这“七脉锁阳法”太过玄虚,所用手段又有些残忍,是以陈一凡印象还是比较深刻。

    按照俱空契斌禅师的说法,“七脉锁阳法”是密宗一支如今已经灭绝的支脉“黑密轮法”的秘术。施术者将活人四肢用特制的法锥钉住,同时再用三根法锥钉住“中心七脉”中的三脉。

    人被这种特殊的法锥钉住七脉后,疼痛感消失,且力大无穷。

    在明初洪武年间,“黑密轮法”一脉凭借着这种诡异的秘术,培植了一批死士,一度与密宗的三大分支“黄教”、“红教”和“白教”三教分庭抗礼。在众多的冲突当中,这些死士悍不畏死的疯狂和即便是被刺破心脏等要害部位也不会立即死去,反而越战越勇的可怕,着实吓坏了三教的众多教众,很多的三教教高手便死在这些死士的手中。

    当时的“黑密轮法”掌教之人多吉丹增一度举起“****”大旗,加之他的武功诡异高强,“黄白红”三教的掌教一时竟是也拿他没有办法。

    就在多吉丹增踌躇满志,准备一展宏图大志,成为一代教派的开山祖师之际,一直在乌思藏(西藏)日喀则俄尔寺住持修行的“花教”萨迦派教主亚楚·桑杰贝大师终于看不惯多吉丹增利用邪术魅惑佛教信众,亲自出马,凭借着深厚无比内功和武学一战重伤多吉丹增。

    此时,红、白、黄三教又合而为之,“黑密轮法”一脉险些灭门。受了重伤的多吉丹增不得不逃离乌斯藏,潜入了蒙古草原。

    “黑密轮法”经此一战,根基被毁,教中高手死伤殆尽。便是那些令人头疼心悸的死士也在精通显教绝学佛门真言的亚楚·桑杰贝上师的无上佛功之下,尽数被破灭。

    也正是亚楚·桑杰贝上师发现这些被“七脉锁阳法”施法的死士死后魂魄竟然不能离体。为此他整整花费了半年的功夫,利用佛门真言化解“七脉锁阳法”的阴邪之力,将一众死士的魂魄超度。

    因亚楚·桑杰贝、绒登·协夏更热、仁达瓦·言鲁落追乃是藏传佛教萨迦派有名的“亚、绒、仁”三师,同样作为精研佛学,堪称佛学大师的俱空契斌禅师自然知道这些不为多数人知的辛秘之事。

    至于逃到蒙古草原的多吉丹增,“红黄白”三教虽也曾多次派遣教派中的高手前往搜寻,始终没有多吉丹增的消息。至此,多吉丹增便成为了密宗佛教中的一段黑暗历史,不曾再现世而出。而随着他的消失,“七脉锁阳法”也一并尘封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留下来的只有一段段支离破碎的记载而已。

    只是这“七脉锁阳法”一直用在活人身上,从没听过用在已死之人的身上依然管用。是以,看到先前洞壁之上的诡尸,陈一凡虽然感觉有些异样,也不曾想到“七脉锁阳法”。

    及至这些死尸

    “不会这么巧合吧!难道此处曾经是这位‘黑密轮法’的掌教多吉丹增的隐修之地?”陈一凡有些吃惊。

    “多吉丹增最后逃到了蒙古草原。而当时的‘红白黄’三教众多高手潜入蒙古,并曾在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