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天下为歌之叫我女王大人 >

第58章

天下为歌之叫我女王大人-第58章

小说: 天下为歌之叫我女王大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歌并不在乎自己刚才是否给了一个胖厨子改变的勇气,她只想将米浆好好整出来,孝敬那个对她好的老妇人,即便那人是太后。

    青禾羡慕的看着铃兰跟着于歌去了寿康宫的内厨房,悄悄吸了吸口水。天气虽然慢慢转暖了,但太后怕冷,所以碳炉还在烧着,她得尽快把炉盘收拾赶紧才行。

    也不知道歌儿姐姐今日会做出什么美食来……

    青禾遗憾的向内厨房的方向一眼,便继续端着炉盘走了。

    竹筛只是用水简单的冲洗了一下,一会上了蒸笼一蒸比洗上半个时辰还要干净!铃兰熟练的将油碗和油刷递给于歌,然后拿起米浆顺着一个方向轻轻的搅着。

    铃兰有些奇怪,这米浆还是生的,问着也没什么味道,更不见于歌往里放任何佐料,但她还是忍着没问,她相信歌儿姐姐,她做的东西,总是最好吃的!

    大铁锅里的水以经煮开了,从掀开的蒸屉中冒出的白茫茫的蒸汽便可得知此时锅里的水正在沸腾着。

    拿起油刷给细密的竹筛刷了一层油,于歌用木勺舀了一勺搅拌均匀的米浆浇了上去,然后将米浆一荡,刚好薄薄的一层,依稀还能看见竹筛的底。

    于歌瞥了一眼竹筛的底部,并没有漏出任何一滴液体,便快速的打开蒸屉然后把铺了一层米浆的竹筛平稳的放了进去。

    铃兰想来帮忙,被于歌及时的制止住了:“你没有手套,贸然接触会被烫伤了的。”于歌说罢扬了扬手上戴着的厚厚的一层棉布手套,虽然简陋,但胜在实用。

    于歌做的是地道的肠粉,蒸的时间不宜过久,心数计了差不多六十秒,于歌再次掀开蒸屉,米浆已经蒸熟。这个时候最是不能松懈!她快速的取出竹筛,摘下一只手套沿着蒸熟的米浆边缘揭开一下片就赶快缩回手指放在嘴边使劲吹了几下。

    手边就是准备好的自制刮板,于歌沿着自己刚才揭开的那个口子一点点的把粉皮刮下来,到在瓷碗里的时候便粥成了一条。

    铃兰好奇的左看右看:“歌儿姐姐,这是何物?”

    于歌笑眯眯的拿出早已经做好的汤汁回道:“这个叫肠粉。”

    这道吃食,软糯弹口的米粉皮是注重口感,而舌尖上的味道,便要靠这碗汤汁了!

    比起米浆,这汤汁才更耗费精力!热油浇的步骤不同,汤汁的味道都会有不同!

    将汤汁倒了一勺放在另一个小味碟中,另一个浅口的瓷碗里放着洁白如玉的肠粉,还未浇融,两股味道便先交织在了一起。

    于歌对跃跃欲试的铃兰吩咐道:“把这给太后端过去吧,跟冯嬷嬷说,这汤汁要浇在粉上才好吃,莫要忘记了。”

第115章 初春里的寒冬() 
小隐苑里,夕月正坐在于歌对面捧着一碗拔丝山药咯嘣咯嘣的啃着,那样子跟铃兰第一次吃的时候一样,明明烫嘴却还是爱不释手。于歌摇摇头,女人对甜食抵抗力实在是不高,不过自己又何尝不是?夕月吃相已经算好的了,自己小时候第一次吃拔丝山药的时候差点没把盘子端走。

    连着做了五天的膳食,每次看见太后面带满足的笑容,于歌便觉得心里暖暖的。如果可以,她想一直这样照顾这个可爱的老妇人,可惜她不是自己一个人的祖母,她还是大周的太后。

    于歌见夕月将最后一块山药吃完后,舔舔手指然后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没好气的说:“别看了,就这么一碗!”

    这外脆内软的拔丝山药太后虽然吃的不多,但架不住那铃兰、青禾、丝竹三个丫头的嘴快,于歌自己都没吃几块,而小程子则连渣都没吃到,直到于歌端着碗离开他还一脸生无可恋。

    自从于歌离开小隐苑之后,夕月像是被遗忘了一样,一直没有再被分配到别的宫里伺候,到是也方便了于歌来找她。

    于歌刚想着呢,就见夕月把盘子放在桌上,此时估计已经从甜食的魔咒里苏醒过来。

    “姑娘,我要被调到永轩宫去了。”

    于歌僵住拿盘子的手,拧着眉头问:“什么时候的事?”

    “今天一早的时候,小王公公来吩咐的。”

    “那胖子不是去浣衣苑洗衣服去了吗?怎么还有空来安排你?”

    小王公公,算是于歌熟悉的一个公公。自己入宫是他传的旨、后来出宫时候又碰见他带着徐子源进宫,再然后虽然没有交谈过,但还是有过几次照面。不过他既然被干爹,也就是皇帝身边的总管公公王恩安排去浣衣苑,没道理这么快就出来呀,难道皇帝的毒解了?

    夕月望着她,好像看出了于歌的疑惑解释道:“小王公公并没有离开浣衣苑,只是奉命来传旨罢了。”

    传旨?

    “传谁的旨?”

    于歌看着夕月,皇帝现在这副状况,王恩那个大总管应该没有心思考虑这些事吧。

    大周的皇宫里,太监和宫女由入皇宫那一刻起事由不同地方管理的,太监自内侍监入宫并由其管理,而宫女一般由红袖殿也就是教坊调教后分配到各宫,若是有调配却需要内侍廷负责。

    夕月之前有本事让自己待在这里不被调动,那就是说这次要动夕月的必然不会是内侍廷的主事内侍司。

    “魏贵妃。”夕月说的平静之极,于歌从她脸上看不到任何不安和忧慌的神色。

    于歌道:“我本打算让教坊的徐嬷嬷替你找内侍司分说,让你在这次外放宫女中出宫。”

    “姑娘,现在还不是夕月出宫的时候。”

    “你现在要听我的!”于歌有些恼火,特别是看到夕月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更加恼火。

    夕月点点头,依旧波澜不惊:“夕月知道,长老已经将夕月的所属权交给了姑娘。只是,姑娘一日未离开宫中,夕月亦不会离开。”

    “所以你是说你答应去永轩宫伺候了?”

    于歌问的有些泄气,魏贵妃亲要的人内侍廷不可能不给。无论夕月有什么本事,在这里她就只能是一个普通宫女,而普通宫女是没有资格拒绝主子的安排的,除非她拿命来抵抗。

    离开小隐苑的时候,夕月好像有些欲言又止,最后一句之说了一句小心。

    于歌从不觉得宫里是个安全的地方,对于夕月的小心,她也只当是一句关心而已。毕竟此时她更多的是心有不甘,她很想现在就偷偷把夕月弄出宫,可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手段。

    在宫里,没有什么能真正逃脱出上位者的眼睛。自己离开可以由太后做主,因为自己是寿康宫的人。但夕月不是,自魏贵妃跟内侍廷开口的时候,她就已经属于永轩宫了。

    她虽然不知道魏贵妃为什么会要夕月,但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看看各宫里的服侍丫头就知道了,无论眼色如何、能力多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姿色平庸。丑虽不至于,但却万万不会让人觉得好看,相比之下的夕月简直算得上貌美如花。

    事已至此,再担心也于事无补,明天是出宫的日子了,于歌只能收拾心情计划出宫后的安排。

    冬去春至,永轩宫的桃树已经泛着一层细细的翠绿,仔细看看,还能看到那一根根细细短短的绿叶中裹着的一个个小小的鼓包,想来用不了多久,这小小的鼓包便能成为长成一个个花苞进而点缀出一片春意盎然。

    永轩宫的殿外,一个宫女正守在门边。以往都是殿外伺候的宫女们守着,今日守着的,确实魏贵妃的贴身婢女玉妍。

    作为魏贵妃的贴身丫头,玉妍对于察言观色四个字自认为已经把握的很好了,但今日还是挨了几巴掌。

    皇帝最近越来越暴虐,很久没被召见的魏贵妃也越来越暴虐,明明是春暖大地万象更新的季节,玉妍却觉得永轩宫里里外外还处于寒冬里。

    心意相连,所以暴虐也相通了吧。

    玉妍如是想着,见永轩宫的掌事太监江成垂着眼走了过来,立即将眼底的嗤笑藏了起来。

    “娘娘歇了?”

    江成眼皮抬了抬,才将将三十二岁的人,此时老城的像四五十的老太监一样。

    玉妍苦笑着摇摇头:“安王爷今日入宫却没有来永轩宫,娘娘颇为伤心,一时半会怕是还不能平息。”

    江成听了眉头稍稍皱了一些,虽说这种时候不多,但自从安王爷封王搬出宫里之后,只要哪次进宫不来永轩宫,魏贵妃便是这个样子,虽然也习惯了,但自己这些下人总归是要受罪一番。

    不再谈论这事,江成闪了身子露出身后不远处的一个人影道:“这丫头是新过来侍奉贵妃的,交给你了。”

    玉妍抬头看道夕月,等她看清了夕月的样貌眼底立刻就闪过一丝不屑,这样的宫女在永轩宫从来都待不久。至于是扔到冷宫还是扔到井底,就看娘娘的心情了。

    这话玉妍自然不会跟江成说虽然她有些不解,稍有姿色的宫女贵妃娘娘都不喜,却让江成去内侍廷传旨要这个叫夕月的宫女。不过只要自己的地位没有动摇,她也懒得去理会这些待不久的宫女。

    将夕月交给玉妍,江成便退出殿外,桃树林地面有几根枯枝落叶,若是他不逮着那些没眼色的小兔崽子抽一顿,贵妃娘娘看见了便要抽他一顿。

第116章 终于开始走上了抄袭之路() 
无论哪个时代,会读书的人总是会被人觉得很了不起,哪怕是茹毛饮血的年代,那些以画带字的人也是被人仰望的存在。所以士、农、工、商的排序虽有些偏颇,却也不失为一种人心的表象。

    读书人在大周也是士族的延伸,特别是在知识传播和接收及其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士族才有能力、有资格接收到教育,而士族中的贵族才能接收到好的教育。

    即便已经有纸张,那能写上字的纸张也不是普通百姓用得起的,更何况哪怕咬咬牙买到了几张白纸,教学先生却更为难得。人往高处走,有点学识的人即使进不了权贵的门,也会被大户人家请去作先生,能在坊间的开设学堂的只能算是漏网之鱼了。

    之所以高顺觉得于歌开设学堂的主意好,便是因为学堂本就稀少而又多为老百姓所拥护,所以即便是官府也不会过多的为难。

    “所以说,如今最为难的便是没有教学先生?”于歌瞪了一眼身边一直像跳蚤一样不得安生的初一,示意他老实点才道:“咱们阁里头有没有当过先生的?”

    “这……”高顺犹豫片刻摇摇头,月影阁有哪些人他心底基本都有数,别说当过先生的,就是让先生教过的都不多。

    于歌眉头蹙了起来,之前提议的时候,见高顺那表情本以为成立学堂掩人耳目的事情应该能顺利,没想到程序是没什么问题,偏偏关键的核心人物没有人选。

    再加上开设的学堂,啊不,严格俩说,这只能算是私塾罢了。不过于歌本就没打算作为一个盈利所在,若是请先生花费巨大的话,反倒增加了月影阁的负担。

    高顺见于歌思衬着这事,神色有些踌躇,却没有注意到初一看他时的奇怪眼神。反倒是初一身边的肖西,也就是原名狗来,也是高顺遣到伊人舍联络于歌的小少年,一直垂着的头顶着地面的他,瞥了初一一眼。

    于歌带着他来本是为了帮她照顾初一,反正这段时间这个叫肖西的小家伙已经跟初一很熟悉了。只是初一倔,即便痛的满头大汗也不叫一声,只得于歌下令才沉默着被肖西扶着。

    于歌、高顺几人此时并不是在伊人舍,而是在城外的一个县镇。

    宜都城虽为都城,但实属于临安一州,而宜都城外临近又有众多县、镇、乡。高顺选的这个地方,便是临近宜都城又算是有一些规模的一个县镇,名曰祥福。

    这原本是个小乡村,由于前些年庆州旱灾,流离失所的灾民有一部分便汇集到了宜都城周围,虽然灾民众多无法安置,但好在有些年轻力壮的,有口饭吃便能做活,这便就活了下来,自此在祥符县落了户。

    灾情一过,此处又临近都城,小小一个乡村便扩大成了一个县镇,打铁铺、酒楼、商铺一应俱全。

    而高顺买下的地房就在县镇东边的一个清净地,不远处便是一个大宅院,附近也有些居民住户。这地儿离商区稍远,但路上也有拿着自家种的菜蹲在路边以物换物的,若是能卖几个铜板,就更如意了。

    学堂并不需要重新盖,原本就有一个大堂间,只要稍微修葺一下便可以使用了。如今,几人便在这还未挂牌匾的堂间里。

    “请问,这里是否收人?”

    一个怯怯的声音打断了沉默,几人皆随声看去,就见一个衣着破旧却很干净规整的孩子站在门口,明明紧张的浑身发抖,却咬着牙不许自己转身逃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