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回到六八去寻宝 >

第19章

回到六八去寻宝-第19章

小说: 回到六八去寻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娃子们,有你们的包裹和信!”赶车的大叔驾着车在门口喊了一嗓子,将睡着没睡着都在家猫着的几个人都喊出来了。

    “哎呀!我妈给我邮了一件新衣裳!”路红一听有自己的包裹,眼睛都发出光来了,急急忙忙的拆开看了,竟然是一件毛衣,毛线应该是一半新一半旧的,可到底是新织出来的,对于一个姑娘家来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礼物了。

    尤其是对于路红本人,她本来就是被家人推出来顶了知青名额的,心中有怨恨,到这边之后生活条件上去了,才渐渐的转化为度家人的思念,这会儿得了衣裳,知道家里人还没忘了她,已经开始计较着要邮寄点什么土特产回去了。

    苗然没想到自己也有包裹,她的亲人四下离散自顾不暇,捧着包得四四方方,将心理的疑窦按下,带着笑拆着署名和地址都完全陌生的包裹,能够大大方方的邮寄出来,应该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最起码表面如此,打开来一看,果不其然,是一个木制的小盒子,盒子里竟然是一叠票据,小到线票糖票,大到自行车缝纫机。

    苗然只晃了一眼便盖好了盒子,一来这些票据难得,她怕招了人的眼,二就是从苗然的行李来看,这个盒子显然也藏了暗格,她怕被人看出端倪,好在各人都围绕着各人的包裹和信件转悠,还没人来得及关注她。

    张长庆和刘爱民没有包裹只有两封信,而收获最大的,就是何建国和张清芳。

    何建国的包裹是他哥哥何保国从部队邮寄来的,里面是整整齐齐的一套军备用品,从棉被到棉鞋无一不有,偌大的包裹本来就吸睛,这一下更是把其他人的注意力都拉过去了,男的羡慕,女的惊叹。

    张清芳里面也差不离,崭新的棉衣三件套,外加一件呢子大衣,还有一包吃的和一张汇款单。

    晚饭的时候,几个人的兴奋劲还没停下来,张长庆和刘爱民虽然没收到东西,好歹也得了家里的安慰,对于他们来说,没要东西只说关心的话,就足以让他们感动了,工分换的钱还紧握在自己手里,他们就有足够的底气和期盼面对来年的艰辛。

    吃过了饭,都试过了何建国的棉大衣,一行人才各回各的房准备入睡,苗然插好门,放下窗帘,躲进被窝进了空间,捧着装票据的盒子左摇右晃的看了好一会儿,才在四个角的雕花上发现了一丝端倪,想了一会儿,伸出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按下四角的雕花往下一按,没开,按着向里推了推,只听“咔哒”一声,盒盖弹起,露出里面的一层暗格来。

    叠得整整齐齐的两摞大团结悄无声息的展示在盒盖的暗格中,可叫苗然最关注的,确实大团结上面那张半个手掌大的小纸片,纸片上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个花纹繁复的图案,而这个图案,苗然曾经见到过,那就是曾经多次进入这间宅子,最后在第一次狩猎中被发现并被救下的那人的刺青。

    苗然捏着纸片仔细的辨认着,她当时看到刺青,是被覆盖在一片血迹之下,要不是县里公安局的那位来的时候提到,苗然当时都没反应过来,后来想着没准这人有同伙知道宅子的秘密,才努力的把这事给忆起来强迫自己记住了,所以这个刺青,这个团伙,乃至这个神秘的地主宅子,跟苗家,或者说跟苗然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二十九章 六九年除夕() 
疑窦纷纷而来,却没挡住一九六九春节的脚步,腊月初的时候,村里就已经宣布了,小年杀猪,于是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全村人民再次聚集在村委会的院子里。

    队里养了四头猪,两公两母,今天会杀两只公的和一只已经老了的母猪,青山沟本来人口也不算太多,三只猪平均下来,人人最少都能吃上一大碗的肉,何况还有下水之类的,除却每户定量分配之外,还可以拿工分或者现金抵账购买,不需要肉票,价钱也比外面低廉,丰俭由人。

    知青点其实这段时间没怎么断了肉,何建国之前背回来的一麻袋全是肉,加上他和苗然还时不时的在山边转悠,偶尔也会抓到一两只兔子或者野鸡之流的,想要可劲造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路红极会过日子,每天都保证菜里有肉,就是一只鸡,也会拆了做鸡丝鸡肉茸玉米糊或者鸡架子汤顿白菜蘑菇土豆,鸡头鸡脚鸡内脏都仔细的洗干净了卤上给几个男人留着打牙祭,或者把鸡肠子剁了做成酱。

    在生活这门艺术课上,苗然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苗然借着去镇上也从空间里带了点私货,半袋子挂面和一小口袋烟丝,只说偶尔遇上的,大家就心知肚明了,不论什么年头总是不缺有本事的人,也不缺投机倒把的人,几个人暗自庆幸,大家公摊记了账,等来年再慢慢还给苗然,挂面他们留着应急或者生病的时候吃,烟丝则直接分一半给三个男人,又拎着另一半送给了牛大叔。

    牛大叔收下了,回头就送了一只鸡过来,母鸡,活得,能下蛋的,等第二天一大早路红从临时搭建的鸡窝里摸出一枚鸡蛋的时候,眼眶都红了。

    “不知道为啥,我感觉好像到了这边才觉得生活像是有盼头了似得。”路红当时是这么说的,她永远也忘不了,出发前母亲心疼她一个人奔赴远方,特意换了一个鸡蛋给她做一碗面,却因为说话的功夫,就被小弟和小妹偷偷的吃光了,到她的时候,就只剩下一点菜汤,母亲当时的叹息和劝她的话,都跟一根刺一样扎在她的心头。

    “因为咱们来的地方好,这些日子,张清芳也没少说别地方的事,哪有这边这么消停和友善,咱们要知道惜福啊~”苗然劝了路红一句,要是不好,她爷爷和张清芳家里也不至于费了死劲的把她们送来了。

    不只路红,就连张长庆和刘爱民听了苗然这话都跟着点头,只希望这份好能延续下去。

    刺耳的嚎叫声让几个人闭了嘴,苗然小时候还在爷爷的山村里看见过杀猪,不过那会小,大人都挡着也不叫她多看,所以很多过程她还是不了解也不明白,现在可算逮到现场了,等那边没了动静,连忙凑到三舅爷身边问话。

    “三舅爷,这猪都死了,为啥还要吹气啊?”只听过吹牛皮,没听过吹猪皮的,苗然真是满头满脸的问号。

    “为了扒皮,有的人不想要猪皮,觉得占份量又费柴火,收购站那边收猪皮,猪皮在城里卖不要肉票。”三舅爷认真的给解释了一句,看着苗然满脸都是笑,这女娃娃机灵又懂事,可到底也是个城里人,好些常识都不知道,不然那么好的烟丝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拿出来送人。

    苗然要是知道三舅爷的想法,定然要大喊冤枉的,说真的,她拆出这些烟丝,都是记忆中最便宜的烟了,好些的比如熊猫中华她都没敢碰。再说城里不是没有好烟丝,比她这更好的也有,甚至就不用票,不过就是一个字,贵。

    故意露点小富也是苗然刻意为之的,她低调太久,应该稍微高调一点,一来告诫别人她的身份背景并不比张清芳差多少,二来也是想看看能不能引出点什么,本来就是猫冬没活干,小圆球,毛笔字,刺青图案一直在她脑海里飘,害得苗然心中有如猫抓狗挠,沸腾不已。

    但是苗然心中还是有个度,不然早就把大金鹿的自行车领了,镇上没有,县里总归是有货的,全青山沟的老少都没有一辆自行车,她要是真领回来,估计能轰动十里八村,往后走哪都得被人惦记着,到时候可就不叫高调,叫做傻了。

    “三舅爷,咱们什么时候再进山啊?”苗然嘿嘿两声又凑过去问,想到大仙给她小圆球的山洞,她觉得里面一定有线索,或许曾经有线索,如果有机会,她真想再下去看一眼,这回即便是耗子大军,也阻挡不住她想要寻求真想的坚定了。

    “开春吧~上山采菜,鬼丫头,这些肉还不够你们吃的!”三舅爷说完就看到苗然耷拉脑袋了,用烟袋锅轻轻的敲了敲苗然的脑袋瓜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苗然只得打消了心思,叫她一个人进山找不找得到路不说,她也不敢啊,至此,终于暂时熄了心思准备过年。

    “苗然,你买新衣裳了吗?”每家每户分了猪肉兴高采烈的往家走,灵芝挎着一个框,看到空着手的苗然,便招手叫她过去说话。

    除旧迎新,一年从头开始,从里换新,过年穿新衣是古老的习俗,从南北朝的“长幼悉正衣冠”到民国的“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年夜饭,鞭炮和新衣似乎就组成了年这个字。

    “我有呢,来之前,我奶奶都给我预备好了,害怕我长得快,特意做的大了些的。”苗然有些鼻酸点头,想到皮箱里的衣服和布料,那都是苗晗夫妻对她的拳拳之爱,尤其是苗奶奶,临去世前,怕看不到孙女出嫁,早早的就准备好了嫁妆和嫁衣,收藏在只有爷三个知道的地点。

    等明年,一定要回去看看拜祭一下苗家爷爷奶奶,顺便把东西取出来放到空间里,苗然跟灵芝说笑着,在心里立誓。

    过了二十三就是年,这是六个人第一次在青山沟过年,从腊月二十五就开始,村里人就开始不停的叫他们去家里吃饭,第一个就是牛大叔,然后是牛大哥牛二哥,再然后又轮到了灵芝的爹妈和灵芝的婆家等等,一直到了除夕这一天,几个人玩狙了多家的邀请,决定自己过这个年。

    一大早,六个人就全起了,洗头洗脸擦身,又贴了革·命化的对联和窗花,托苗然的福,现在整个村里过人的街道都贴了喜庆的大红标语,收拾好的院子的卫生,就开始张罗着做饭了。

    北方的年夜饭其实一般都是在中午过后,下午一点到两点之间开始,六个人做了六个菜,水煮花生米,野鸡炖蘑菇,红椒炒兔肉,醋溜白菜,红烧肉炖萝卜干,干蕨菜炒粉条,除却奢侈的二米饭,何建国还不知道从哪掏了一瓶酒出来。

    “为了我们的大家庭,干杯!”

    “为了美好的明天,干杯!”

    “为了广大的知青同志们,干杯!”

    为了火热的青春和理想,干杯!

第三十章 隔壁村知青() 
大年初一一大早,知青点就热闹起来了,娃娃兵们起得早,挨家挨户跑,知青点有苗然和张清芳准备的糖块和炒花生,路红之前在山里采了没舍得吃晒干的大枣,又有何建国张长庆刘爱民合伙准备的瓜子盐豆,不论大小一人抓一把,都乐得眯缝起眼睛。

    “咱们也去拜年吧!”何建国浓眉大眼高鼻梁,配上一张小国字脸,加上小麦色的皮肤和高高壮壮的身板,是标准的北方帅哥,身高一八零多点,因为常年锻炼,身姿和身材都极好,穿着他哥给他邮寄来的军装和军大衣,头上戴着军帽,看上去英俊非常,就连平时看惯了的三个女知青都忍不住嬉笑着红了脸。

    苗然穿着格子布的夹棉衬衫,套着靛蓝色带白条纹羊绒开衫,外面裹着那件被她改良过后的韩版衬毛内胆的军绿色大衣,跟何建国站在一处倒像是穿了情侣装似得,她就是为了这个脸红的。

    何建国浑然不觉,等拜年走了两家被拽着问起有没有对象的时候,就忍不住了,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苗然那边,迎上她取笑的目光,只觉得脸上生热,却把腰板挺得更直了些。

    “好好~不愧是城里来的,瞧着小模样,真是俊~”他们先去了村里几个五保户家,几位老人要么是军属烈士家属,要么就是孤寡老人,村里将他们集中在一处大房子里,平时派人来打扫卫生洗洗涮涮兼做饭,算是一个变相的托老所。

    “大爷大娘,我们带了一些猪皮冻来,牙口好不好的都能吃动,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千万别嫌弃,等来年我们多挣工分了,再给你们买好吃的~”他们拎来的是一大块猪皮冻,这还是苗然的主意,到几个长辈家里拜年总不好空手,反正三只猪,他们干脆就多买了些肉皮,煮好了,平时拿来炒或者凉拌,而那锅汤正好就成了清水皮冻。

    走遍了一个村,再次拒绝了各家留饭,六个人回到知青点,把屋子烧得暖暖的,就着头天晚上剩下的饺子和菜美美的吃了一顿,开始打牌,刚玩了几把,就听着外面有人喊,几个人开门迎出去,竟然是李民和四个陌生的年轻人。

    “过年好,我们在村里没什么事儿,就想着来找你们玩。”李民自来熟似得进来跟大家拜年打招呼,对着众人笑了笑,介绍了身后的几个人,原来是一月份刚到隔壁村的知青。

    “快上炕~”显然张清芳是认识新来的四个知青的,急忙跳下地招呼一声,顺手还给李民倒了杯热水。

    苗然和路红笑着看对方一眼,心里都觉得张清芳对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