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马未都说收藏 >

第55章

马未都说收藏-第55章

小说: 马未都说收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敢冒昧地补釉。我就带着这个东西回到了窑厂,照着这个样子给老太爷做了三对。〃然后,写了这封信一并连原罐送回故宫,然后〃伏请皇上睿鉴〃,说,皇上,您那一双慧眼好好看吧。看看我仿的这个跟原来那个意思是不是差不多。奏折都是皇上看的,皇上就很重视这事。看完唐英的奏折,大笔一挥,写了一个〃览〃,就是我看过了。

【五百年之谜】

天字罐是成化的首创,因罐底写了这个〃天〃字而闻名。它的特征是无栏无框。你知道,我们过去写〃大清乾隆年制〃、〃大清康熙年制〃,不是加双蓝圈,就是加一方框,容易有栏有框。要不然,就是这个篆字字形形成一个方框。但只有这个天字,就落一个字,无栏无框。从万历起,康雍乾三朝,屡见仿品,一直在仿天字罐。民窑有大量仿制的天字罐,罐底下就写一〃天〃字。我买过这种仿制的天字罐。天字罐名气大,全世界仅存10余件。北京故宫、台北故宫以及东京、伦敦的大博物馆里都可以看到。

500年来,天字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谜在哪儿呢?第一个就是它的用途。我们至今就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那么就有以下的推测。有人认为,它是装酒的酒具。证据是什么呢?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景德镇的成化斗彩出土了很多酒杯,但没有发现贮酒的酒具。也出土了这种天字罐,所以有人认为,这就是装酒的酒具,储酒罐。外形上有点像绍兴黄酒(罐)。你们想想绍兴黄酒的罐是不是跟这个有点类似?就是口小一点。第二个用途是祭祀用的瓷器,写了一个〃天〃字,可能是皇家祭天所用。我个人认为,这些解释目前都没有证据,都有点牵强。历史上的谜,有时候是永远的谜,没有必要非得把它解释出来。尤其没有必要在你没有能力解释的时候,生要解释。咱能解释就解释,解释不了也不必勉强解释。

【剃头天字罐】

天字罐是一个非常少的瓷器品种。对于收藏者来说,有时候倾毕生精力都不可能碰见过一件。但我碰见过一件。2000年,苏富比在伦敦拍卖有这么一个罐子。这件罐子行话叫〃剃头〃的。所谓〃剃头〃就是它上面这一部分破损了以后,被人为地磨平。我看到这个罐子的时候,我一看,一剃头的天字罐。剃头的就很难找了,也没有盖。

我一个朋友就跟我商量,说这东西能不能买啊。我说,太能买了。标得很低很低的价钱,几万块钱。我说:〃人一生中可能就这一次机会能碰见天字罐。〃然后,他就磨拳擦掌就准备好了钱就去买。

那天,我在北京,我不在伦敦。他也不在伦敦,他在美国。那个罐子在伦敦,三方电话通话。然后整个拍卖过程进行了7分钟。你知道,一个一个人往上加价,加到7分钟就是天价了。我在一个餐厅的外面,顶着寒风,那屋里太吵听不见。然后在电话里不停地叫价,最终也没有买下。这个罐子卖了75万英镑……残器,大概合1000万人民币。

后来我们就查了下这个剃头天字罐的来源。它是一个英国老头在曼彻斯特附近的一个小古董店里,花了1000英镑买到的。后来这个故事传出来以后,很多人都钻到各种小店里去找天字罐去了。如果这个天字罐当时没有伤残,是个完整的,当天一个新的中国瓷器的世界纪录就可能诞生。尽管它残得非常厉害,还拍到了那样一个高价。

我那朋友就觉得很惋惜,电话里跟我没完没了地说呀。然后我就安慰他,我说:〃买不着拉倒。〃收藏你跟你心爱之物擦肩而过是个最平常的事了,大多数时候,你都不可能买到这个东西。你再有财富,在世界所有的艺术品面前,你的那个钱是沧海一粟,所以收藏一定要保持一种平常心。能买到我就高兴,买不到了,我参与了我也高兴。

【成杯一双,值钱十万】

成化斗彩最有名的还不是天字罐,是鸡缸杯。鸡缸杯不是一个杯子形,是一个缸形所以它叫鸡缸杯,鸡缸杯跟给鸡喂米这些事一点关系也没有。鸡缸杯尺寸都很小,成化斗彩的特征就是无大器,最大的目前看到的就是23公分。《陶说》中有这样一个记载:〃成窑以五彩最贵,酒杯以鸡缸为最。〃它说得很清楚,成化瓷器中,〃五彩〃最贵,所谓的〃五彩〃就是这个〃斗彩〃。各种酒杯中鸡缸杯最贵。

万贵妃的故事,在讲青花的时候讲过了。她大成化皇帝17岁,一说她大成化皇帝19岁。据说,万贵妃非常喜欢成化斗彩杯,尤其喜欢这鸡缸杯。成化皇帝为了讨她的好,就大量地烧制。成化元年,请注意,成化元年是鸡年。

历史上不能解释,他为什么老画这个鸡。鸡是有吉祥的意思。我们过去有一个画片〃官上加官〃,就是画一个鸡冠花,底下站着一只公鸡……公鸡的冠子上再站着一鸡冠花……叫〃官上加官〃,有连升三级的意思。这是我们文化中通过谐音表示一种吉祥,鸡缸杯肯定跟吉祥有关了。但像这样大量画在瓷器上,仅成化一朝。成化以后再画都是仿成化,比如乾隆时期也画了很多,但都是仿成化的,或者说,受成化的影响。

成化皇帝为什么喜欢斗彩呢?是他的性格使然。我讲过,成化皇帝是一个内心非常柔弱的皇帝,所以他对那种强刺激的色彩都不感兴趣,对这种比较柔和的色彩就非常感兴趣。

【最贵的茶】

1993年,我去日本,在一个富翁家里做客。他喜欢收藏,请我去。当我坐定的时候,那仆人穿着和服,拿着黑漆描金的托盘,上了一杯茶。我一看,成化斗彩杯。当时这个成化斗彩杯是世界纪录。他买的,我清楚。他拿这个成化斗彩杯盛了一杯茶端上来。我算见过世面的人,但当天也把我给震住了。我端着这杯茶,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我觉得是我平生喝的最贵的一杯茶。当时这个杯卖500多万,1993年的时候。他就用这样一杯,招待一个远方来的客人,尤其招待一个你懂的客人。我想,不懂的人他肯定不拿这杯出来,一使劲就捏碎了。我觉得,一个日本人他拿出这样一个杯招待你,是一咱对中国文化的一个尊重。

我从他们家走出来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悟,我觉得,物是人非。过去这东西是在皇宫里的,也备不住万贵妃还拿它喝过茶呢。但文化的传导,非常地具体,它不虚。它是通过一个物件来传导,它不是通过我跟你说,这个分量就让我感到极重。我那天的内心感受就是这种感觉,觉得文化当它变成一个具体的东西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才知道我们的文化有多大的力量。文明的坐标在这一瞬间,我看得清清楚楚,它有多高。为什么那么多瓷器,那么多碗他都不用,他用一个成化斗彩杯,给你捧上一杯茶。他知道这个瓷器的文化,这个中华文化的力量在一个中国人面前的分量。这是一个日本人对我们陶瓷的理解,让我深受感动。

成化斗彩杯在晚明的时候就值钱十万了,今天能值多少钱呢?我们不知道。原因是成化斗彩杯基本上都是在博物馆内,台北故宫、北就故宫。谁要想看就到故宫去看,别的地方基本上见不到。

【姹紫】

成化斗彩如此有名气,有没有鉴定的绝招呢?过去有。一堆绝招,历史上所有写书的人都把自己的绝招写出来。但绝招一写出来,就不是绝招了。马上就有人从另外一面把它攻破。那么,最后绝招剩了一招,到今天没人攻破。成化斗彩中有一个,你看到一定就是真的了,这么一个古代的特征,就叫姹紫。典型的成化姹紫有斗彩葡萄纹杯。那个紫是酱色,非常暗淡无光。我估计当时是没烧好,姹紫颜色烧得比较差。

但中国文化丰富,马上就被文人把它改过来了,姹紫嫣红的〃姹〃。〃姹〃的本意是美好、艳丽的意思。所以他说这个颜色是姹紫。我在讲家具最后一讲曾经说过,中国人的审美到了最高等级的时候就变成一种病态的,姹紫就是一种病态的审美。你光看,一点都不好看,暗淡无光,酱色。但是,一旦被文人赋予了美好的含义的时候,它立刻就被社会接受了。看到姹紫的斗彩杯,在我讲课以前,那一定都是真的。讲课以后很难说。是不是要攻关?要把姹紫给搞定。过去说,只要你看到成化瓷器上有姹紫,必真无疑。

我有一个朋友天天逛古玩店,天天向我汇报,眼睛都看到什么了。走到欧洲、走到美国,走到哪儿古玩店是必去的地方。那么,有一天他跟我说,他说:〃我看见了这么一个东西。〃他给我形容一个小杯,底款上写着〃大明成化年制〃。他说:〃但是,那个颜色暗淡无光。〃我说:〃什么颜色呢?〃他说:〃黑不黑,紫不紫。〃我这一听,心里就扑腾一下子。我觉得他撞见了〃姹紫〃了。我就说:〃你在哪个店里看见了这个东西呢?〃他就说,我在哪儿哪儿哪儿,在哪个地方的一个小店里,我碰见了这么一个东西。他说:〃我觉得这个东西从质量上看不够官窑。〃我跟他聊完天以后,我第二天我就直奔那古玩店就去了。我进门也不敢说,我进门不是直不愣瞪地我就说:我那姹紫的斗彩杯呢?那不就瞎了吗?是吧!我进门就看他上面所有的东西,看他架子上、柜子里陈列的所有的东西,没有发现这个杯。然后,我就开始跟他聊天,套他的话。从早晨套到中午,吃完饭套到下午。最后他终于说出来了,那杯子昨晚上让我拿家里去了,我看那个人回去问你去了。那人说:〃我回去得问马先生。〃果不其然,你第二天就去了,他就把东西藏起来了。我至今没见到那东西,真伪也不一定。也许那东西不真。

我们对文物的理解,其实是一个有备无患。你掌握的知识越多,你碰见的机会就越大。你只有具备了大量的知识,你才能有备无患。你说,我光有备无患。这不是打架。我身上练一身块,就能有备无患了。它不是。你要掌握了很多的知识你才能有备无患。

【天下第一斗】

《明史》中载:〃弘治三年冬,十一月甲辰,停工艺,罢内官烧造瓷器。〃《明史》中明确记载,成化以后官窑停烧了一段时间。所以从弘治以后,斗彩就基本上不见了,非常少。康熙的时候,斗彩开始复烧。这有点像〃文艺复兴〃。欧洲的〃文艺复兴〃到了16世纪的时候也是一个顶峰时期。我们康熙大帝,当把江山坐定以后,所有的瓷器,历史上烧过的瓷器,全部复烧,都获得成功。明代的斗彩一直到了康熙的时候,它都是青花跟五彩斗,它那个彩里不加粉。因为当时粉彩没有诞生。康熙的斗彩相对来说还比较热烈。

观复博物馆曾经买过一个康熙兽纹斗彩大罐,我自己称为〃天下第一斗〃。这个大罐的尺寸是87。4公分,高度。我查了所有的公私博物馆的收藏,查了相关资料。这是全世界迄今为止,能查到的最大的一件斗彩。

这件东西很意思,1975年的时候就在纽约拍卖过。很多世界知名古董商,当时都非常地年轻。1975年的时候我20岁,我还不知道斗彩为何物呢。我当时要看见这个字,也念斗(抖)彩,不认得。当我发现这件东西在国内拍卖的时候,心里非常激动,原因是它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拍过一次,我没有买到。然后,不知什么原因,被人挪到北京,在嘉德拍卖。我做好了全部准备,就想把它买回来。因为从工艺角度上讲,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瓷器,尺寸巨大,又是这种小品种的瓷器。斗彩是一种小品种,很难生产大器,成本高嘛。我们去就非常幸运,没有人争,花了很少的钱就买回来了。从收藏的角度上讲,更多的时候要注意细节。比如,像尺寸这种细节。我们收藏中肯定没人给你讲什么尺寸不尺寸,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忽略的细节。所以,观察一定要细。你的成败往往永远决定于一个细节。

我当时就知道这个东西的尺寸是天下第一,所以我把它买回来,陈列在观复博物馆的工艺馆里,表明了我们的斗彩依然能制造如此之大的大器。一般的说法,是斗彩无大器。你看到这件斗彩,你就会把那个说法推翻,证据告诉你我们可以生产如此尺寸之大的大器。

【唐英的人格魅力】

斗彩到了雍正以后,它就变得细致入微。它所有的描述非常细致,它细致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通俗的比喻,是像刺绣。当一个瓷器描绘得像一个刺绣的时候,你就知道,它用了多少心计,用了多少功夫。雍正瓷器强调色彩变化都在细微之处,色彩运用极为丰富。刺绣它的表现就是颜色的表现。你跟搞刺绣的人一聊天,她就说,我用了多少种颜色的丝线。那么,斗彩到了雍正这一朝,就开始追求这个效果。唐英的贡献就在于他使景德镇的陶瓷的技术能力和审美水平跨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

【错失财富】

乾隆斗彩就变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