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和熹传 >

第181章

和熹传-第181章

小说: 和熹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并不知道甘泉宫所有宫殿楼阁的名字,便将名单给臣,由臣来分配。为臣知道皇上也喜欢清幽之所,便特意为娘娘选了这座凌烟阁。不知娘娘可满意?”

    绥儿笑道:“如此,许大人费心了。”她美丽的眸中闪过一丝俏皮,问道:“你的这身彩衣好漂亮。可是为了逗绥儿一笑吗?”

    瞬间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让许小冒眼前一亮,心道:“都说她是天下第一美女,深受皇上喜爱,果然美得惊人。”于是笑道:“回娘娘,臣是弄臣出身,一直便以此为乐,皇上也准了臣的这个穿戴,能逗娘娘一笑也是好的。”

    绥儿咯咯的笑道:“这鱼还会变成什么样子,你还会变吗?”

    “当然会,娘娘,你看!”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只见那些鱼分成了两队,在池中互相绕着游来游去,看得人眼花缭乱。接着两行鱼对面穿行而过,散成了无数条,队伍也不见了踪迹。许小冒又用手一指道:“来来来,快排队给娘娘看。”

    接着那鱼又变成了三队,前后左右的游动如军士训练一样。大家都被这些鱼吸引了过来,都一边惊叹一边笑着,一时之间院中满是欢乐的笑声。

    忽然听得许小冒道:“娘娘,你看好了,臣让它们飞出来向娘娘敬礼。”只见他双手高举,向上一扬,只见无数道似彩虹一样的烟雾飘起,那池中之鱼都一跃而出水面,向着绥儿点一下头,又落回水中。立时众人欢呼声雷动。

    绥儿也喜得拍手大笑,如孩子一般。

    忽听到院外有声音传过来,只听一个妇人的声音道:“你们要做什么,要带我去哪?”

    绥儿听出是那告状的妇人声音,便对赵玉道:“玉姐姐,出去问问,是怎么回事,皇上不是要亲自审问吗?”

    赵玉听了几步窜出了殿门,向门外那两名兵士说道:“两位大哥,不知要带她去哪里?”

    那两人看了一眼赵玉问道:“你是何人,这事是该你问的吗?”

    赵玉笑道:“奴婢是没有权利问,不过我家邓贵人娘娘想知道,那么可以问了吗?”

    谁知那两人还是轻蔑的一笑道:“邓贵人又如何?走开,别挡了爷的路。”

    赵玉一听,心中有气,在这里宫里就是皇后身边的人也得给邓绥一点面子,这两个人却飞扬跋扈得不知天高地厚,立即大怒道:“好大的胆子,你们可知邓贵人是谁?”

    那两人冷哼道:“不就是靠了一点姿色在皇上面前得宠的妃子吗?有什么了不起。咱们是奉了皇后娘娘的命令,带她去见阎王的。谁让她没事找事!”

    “皇后娘娘!”赵玉一愣,此事是皇上亲订要带她回宫,细问详情的。难道阴璃要私自处置。她刚要说话,便见绥儿已从门内走出,一众宫人都带着关切地眼神跟在绥儿的身后。

    “皇后娘娘要你们杀了她?”绥儿穿着淡黄色绫纱的留仙裙,将她纤细的腰肢显得更加婀娜多姿。一色千叶攒金牡丹首饰,枝枝叶叶缠金绕赤,在流云髻上缠了一圈,却在眉心之上戴了一支翠玉镶金的凤凰,只一支流苏垂在额前,形成了一圈光晕,华贵夺目,将她如凝脂的肌肤映得如透明一般。

    那两名军士只觉得眼前一亮,都傻傻地移不开目光。

    赵玉对一般男子对绥儿的反映已经习以为常,谁见到如此美艳的女子不被吸引便是圣人了。她咳了一声道:“贵人娘娘在问你们话,怎么不回答。”

    那两人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跪倒道:“小人多有得罪,还望贵人娘娘恕罪。”

    绥儿却不想理彩他们的罪,只问道:“皇后为什么要杀了她,皇上不是说了要亲自审问的吗?”

    那兵士道:“回娘娘的话,皇后娘娘说她在大街上大骂大汉朝是为大逆之罪,该当问砍,这不让小人等去拉到宫后面的兽园里喂老虎。”

    “什么?还要喂老虎?”赵玉气得脸上已变了色,说道:“娘娘,这太残忍了。”

    许小冒道:“那兽园是臣管的,臣会尽量不让老虎吃她,娘娘要想救她,还是到皇上那里去求情吧,想来皇上也想知道她拦驾的真正原因,不会轻易就想杀了她吧。”

    他向绥儿真诚的一笑,转向对那两名军士道:“跟我来吧,你们没有我的命令是打不开兽园大门的。”

    绥儿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道:“多谢许大人。”

    那女子突的跪倒在地,向着绥儿磕头道:“娘娘大恩,小妇人永生难忘,来生做牛做马也要报答娘娘的救命之恩。小妇人,便是一死也不惧,只是我大冤未申,大仇未报,死而不服。多谢谢娘娘成全!”说着咚咚地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那额头竟生生的磕出血来。

    绥儿也不顾她全身的肮脏,扶起她道:“我读佛经,知道救人一命便是为自己积下了阴德,你本是有冤之人,若再冤死,天理也说不过去。绥儿一定会你说动皇上,听听你的故事,为你洗脱冤情。”(。)

第二百四十八章 黑猫黄猫() 
第二百四十八章 黑猫黄猫

    绥儿见到刘肇时,他的精神并不十分好。眼圈暗得发黑,脸色苍白中带着灰青色,颧骨又有点潮红。只散穿着一件深红色的绸面直裙,腰间束着黄绉绸褡包,半斜着身子懒散地偎大迎枕上,声音显得慵懒温和,“绥儿,怎么不忙着收拾,到朕这里来了。”他伸了伸手,示意绥儿坐到他的身边。

    绥儿福了一福道:“皇上,臣妾本来是想收拾的东西的,可惜,遇到了一件事,不得不让臣妾来见皇上求个情。”

    刘肇撑着臂坐直了身子,一时没言语。绥儿自然不会无缘无故找他,她的冷静自持是他最欣赏的。不过最近的事情似乎多了些,来到甘泉宫本来是想好好休息一下的,实在不想再让过多的事情打扰。但是如果不理,绥儿一定会生气,这也是他所不愿的。于是,站了起来,拉了她的手道:“好好的,来了就是为了歇着的,什么事还要你来亲自求情,若是下人们的事,你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好了。”

    绥儿淡淡一笑,“皇上,昨儿气色还好,今天看上去有点憔悴,晚上到臣妾那里好好歇息一下吧,臣妾亲自下厨,为皇上做几道美味如何?”

    她笑颜如风,刮得刘肇心中一软,握着她柔夷的手,也加重了一些力道,揉捏着,觉得滑腻异常。

    “那自然是好,朕也正想着去你那里看看,可还住得惯,环境如何?”

    绥儿笑道:“皇上,臣妾那里清幽得很,臣妾很喜欢呢。只是皇上到了这儿朝政就处理得少些,听说先帝在位勤政,千古帝王无人能及,皇上竟比先帝还要劳乏!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皇上学贯古今。好歹当心些身子,也是天下臣民和臣妾的福气呢!”

    “朕有自知之。凡百事务处置,聪明天亶朕不及先帝,只好以勤补拙罢了!”

    绥儿身上一阵阵香气袭来。刘肇不仅心一动,忍不住将她的身子搂入怀中,轻轻亲了一下她的脸,低声道:“绥儿,你好香!”

    绥儿脸上一红道:“皇上。臣妾来是求情,皇上可应允?”

    “你为谁求情?”刘肇问道,嘴唇却不肯离开她香嫩滑腻的脸。

    绥儿身子也软弱无力,却强自推开了他道:“皇上,可还记得那个告御状的女子吗?”

    刘肇停了下来,脸上一变道:“当然记得,朕说一会要传召她,不知道她有什么样的冤情,竟要性命不要,来朕前告状。”

    绥儿忽的跪下道:“皇上圣明。臣妾还以为皇上要杀了她!是臣妾多想了!”

    “什么?朕要杀死她?朕还未问明白,怎可随意杀人。朕虽为天子,却也懂得民重君轻的道理,天下之大,没有民何为君,怎么会无缘无故杀人。朕已命左天奇将她关押起来,一会朕休息一下还是要问的。你就是为了此事求朕?”刘肇扶起了绥儿问道。

    “皇上,若真无旨意杀她,臣妾就放心了。只是此刻,正有军士押着她要送到兽园喂老虎。正好在臣妾的凌烟阁前轻过,那女子不从,臣妾便斗胆来向皇上求情。”

    “谁要杀她,朕并未下这样的旨意!”刘肇大惊。恼怒异常。

    “是皇后娘娘,她说此女当众侮及大汉,是死罪,臣妾觉得事情有古怪,才来问问。那女人有冤未申,自是有下头的官员办事不利。各州各县都没有处理的得了,才告到皇上这里,自然是冤深似海,若皇上再不问不查,直接杀了了事,民间的百姓会如何指责我大汉?就是有一百张嘴怕也说不清了。所以,还请皇上好好问问那女子,为她洗清冤屈。”

    刘肇点头,“绥儿,你总是能站到朕的角度来考虑,只是阴皇后是明理之人,怎可做这种糊涂之事?”

    绥儿听他为阴璃开脱,心中便有些不快,但是并没有说什么,只道:“是不是皇后下令,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还请皇上派人去阻止她去喂老虎,但是有罪之人,去喂老虎,也是太过残忍。”

    “不错!”刘肇点了点头,“来人!”

    车青从门外走来问道:“皇上有什么旨意?”

    “你去兽园,将那喊冤女子带到朕这里来,不可为难于她!”

    “喏!”见车青出去,绥儿才长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是救下了一条人命。刘肇却背着手在殿内走来走去,他心里十分清楚,兽园对于绥儿这样新入宫之人,是决不会知道的。而知道兽园的只有当年陪着他看表演的阴璃和苏唤儿。虽然嘴上他说阴璃不会做这样的事,可是苏唤儿又如何能做?难道真的是阴璃所为,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她,只是因为她是一国之后,轻易废掉对国本有损,可是她竟能让一个人去喂老虎,这样的狠毒又岂是一般人做得到的?越想心中的气越大,却见绥儿一脸平静的看着自己,不由又有些气馁。

    绥儿处事公正,见事极明,看人又极准,如此的聪慧,可能早已看穿了自己的用心,只是她从来不肯说,只都埋藏在心里,自己实在没有面目和她讲自己的心事。

    “你那里还没有收拾完,就先回去吧,朕自会处理一切。”

    绥儿看着刘肇的眼睛,凝视了一会,只略略一福,也不说话,退了出去。刘肇见她的婀娜的背影消失,才长长出了一口气,自已总是拿国家大事来压她,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阴璃一再犯错,实在是已失去了做皇后的资格,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还是要等,等一个最恰当的时机,而这个时机,却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对于绥儿,她才是真正的皇后的标准,是自己负了她。

    他又想到各州各县,他们是最亲民的职份,朝廷一切制度都 要他们去办,百姓的疾苦甘甜他们又最知道,刷新吏治先要从他们头上作起。有人说自己琐细,殊不知天下如今最缺的就是琐细不怕麻烦。而那些与自己政见不合的。不是弄邪魔外道,让他不安,就是处处与他为难,说他没有容人之量。是的。对于当年的窦氏一族,自己是做得过又急又狠,一网打尽。但是谁经历了自己当年的那些境遇,谁都会那样做的。

    他想到自己的这些臣子,不感念朝廷体爱养的深恩厚德。努力生业,共建大汉极盛之世。心中便又气愤已极。这个女子能告到自己面前来,便是众官不肯努力的结果。越想着,心中越乱,又觉绥儿才离去时,竟没有与自己说话,想来是生气了,晚上还要过去哄她。又心烦起来,蔡伦将一盏茶放到几案之上,对他说道:“皇上。臣新泡的茶,味道极好的,皇上要不要尝尝?”

    刘肇挥了挥手,又走了几步,见蔡伦不走,只得道:“好,朕尝一尝,味道如何?你这个老家伙,总是用这个办法来逼朕。”

    蔡伦笑道:“皇上,心烦的时候喝些茶。心情也会好一些。皇上是性情中人,大喜大怒从不掩饰,臣一见便知道了。皇上也不用说臣是老狐狸,臣自小入宫。先帝和太后身边也伺候过,事情见得多了,也就明白了。皇上应该学学先皇的仁善和太后的深藏不露。邓贵人是何等聪明之人,皇上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自然什么都懂了。皇上其实和邓贵人实在不必隐藏什么,还不如实话实说。更能让她与皇上交心。越藏着,两个人便越生份,皇上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反倒让邓贵人能为皇上献计献策。以她的聪慧,皇上自可以借力不少。臣话说到此为止,非是臣向着邓贵人说话,有这样的聪明人在身边不用,不是可惜了?”

    他嘟嘟囔囔的说了一大堆,刘肇却一字一句听了进去,他目光中闪着喜悦的光彩,带着期望盯着蔡伦道:“有你在朕身边,很多事都会容易得多,朕思虑不周的政务,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