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和熹传 >

第161章

和熹传-第161章

小说: 和熹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肇抚一抚她冻得红红的脸颊,笑道:“怎么高兴成这样子?令天下英雄豪杰尽折腰,你的心思倒不亚于男子了。”

    绥儿粲然笑道:“君子见此。莫不兴天下兴亡之感。我是女子,亦有所同。”

    刘肇向远方看去,也顿生豪性,“所谓男儿当如是,天下在手,自是不枉男儿一生了。朕常羡慕那驰骋疆场,浴血奋战的情景,若再有战事,朕也想亲历战场。”

    冰雪的清冷,一分分投上绥儿的心头,也蔓上刘肇的容色。他是自小便生长在宫廷中的王子,虽也九死一生,却没有了当年先祖血战疆场的壮举,只能盼一时的战事,以骋男儿之志。绥儿笑道:“皇上,天下还是和平为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世间常理。大汉平定天下,为了不是再厉兵秣马,不断吞并周遭的一些弱小部落,壮大自身,而是为了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安乐发展。如今天下的繁华,不就是和平之功?”

    刘肇微微沉吟,“绥儿说得对,朕实不应再盼战事,当时在朝堂之上,苏安笑我们没有了窦宪再无可用之将,朕为此日夜难以安眠。”

    绥儿注视着他的眼睛,许久已经明白,大汉一向重视以文治国,限制将领兵权。此刻国中,文人多于武将,敢问国中,宁有谁再敢效命沙场?都只能埋头读书了,以文取道值仕道。

    如此一说,刘肇心中忧之,也情有可源。

    绥儿说道:“皇上,臣妾以为朝中可开武举,鼓励国人习武习文,无论文武皆可入仕,久而久之,定会为后世留下文臣武将,也就再也不怕外邦入侵了。”

    李夏道:“娘娘这个建议极好,皇上,当日的甘英可还记得?他现在在班超军中很好,若是没有当年李郃的指导,文武全才,焉能有此成就。若文武皆可入仕,不正是让国家兴盛之道吗?”

    刘肇大喜道:“朕回去后便发旨天下,设立武举,文武皆可取仕。”

    初露什么也听不懂,只是四下用眼睛看着,忽然指着天空道:“太阳快落山了呢,山上又这样冷,娘娘的身子能受得了吗?还是早些回去好。”

    上山容易下山难,绥儿和初露极少走路,就更是因难。无奈,李夏只得再背着绥儿,左天奇扶着刘肇,拖拖曳曳,好不容易到了山下。

    才到山下,见太医正在车旁乱转,周荣也出现在车旁,一脸的急色。

    刘肇问道:“周侍卫,你怎么赶到前面来了?”

    太医道:“臣见皇上长久未归,六神无主,又怕出什么事情,就发了信号,周侍卫便过来查看。”

    绥儿歉然道:“都是绥儿一时兴起,让众位担心着急了。以后的路绥儿决不乱走,快些赶回京中吧!”

    剩下的路,便与大队人马会合,策马驱车回到京中不提。

    寒冬时节,绥儿的回宫却引起了宫中的震动。阴璃得到绥儿没死的消息时,就已惊得坐卧不安,虽说当时一切安排妥当,不会有一丝把抦露出来,但是还是但心柳蕊菊会露了底,但是她已被封了美人。自得知绥儿没死之后,处处小心自己,也没有机会下手。

    自然皇上和贵人回宫,宫中之人要到宫门口迎接。阴璃有一百二十个 不愿意,也得带领众妃嫔到上西门迎驾。

    日光璀璨之下,万物都如尘芥一般,湮没为万丈红尘中不值一提的一点微末。这般居高临下,仿佛还在那一日的山上,猛然涌起一股凛冽的心肠。绥儿再次入宫,心中已涌起了一股不一样的感觉。拉着刘肇的手,她在心里暗暗的下了决心,我要这天下都匍匐在我的脚下,我要将这天下至高的权利握在手中,我要保护自己,保护我要保护的所有的人。

    嫔妃入宫,本应不走正阳门,但是由于和刘肇在一起,便和皇上一起入了正阳门向上西门门而来。一路上宫门迤逦洞开,銮仪卫和羽林军并守城外,赤色巨龙般的朱壁宫墙下穿着暗红衣袍的内侍并月白宫装的侍女垂手而立,安静得如泥胎木偶一般,引着鸾驾进了司马门,端门,到了却非门。

    刘庆等率领众宫已等在却非门口,齐齐跪倒山呼万岁。刘肇带着众官进了却非殿,绥儿却带着驾鸾去了上西门。

    汉白玉的台阶上的红锦金毯漫漫伸至门口,红毯尽头,便是等待着的阴璃众人。阴璃见只有绥儿一人回来,自己却带着众妃迎接,脸色顿时便不好看。但是毕竟身为皇后,总要摆着高贵绰约的风姿,所以在台阶上带着微笑站着,奢尽表面文章。

    绥儿略整一整环佩衣衫,步下鸾轿,重重罗衣锦服,璎珞环绕,下轿十分不便,还未等小内监送踏凳来,初露已立在辇边,自然而然伸手扶住绥儿的手,搀她来来。

    脚尖才触到地面,绥儿便觉心中一沉,又回来了,又回到这如牢笼般的宫殿。似宿命般的约束扣住了她的命途,微凉的珠玉碰着她的脸颊,那股冰意渐渐侵到心底去。她稳稳行于红锦金毯之上,缓缓走向阴璃。走得越近,心中哀凉之意更盛,只盼时光永驻,这条路永远也走不完,走下去,便进入那如猛兽巨口的殿中,自此再难出去。

    时光的印刻残忍而分明,在依稀看到阴璃的一瞬间,心底骤然刺痛,绥儿下意识的闭上双眸,再睁眼时,已是殷切而期待的神情,仿佛有难掩的喜悦。

    绥儿屈膝,“臣妾邓绥来归,恭祝皇后娘娘圣体安康,福泽绵延。”

    膝盖尚未完全弯曲,阴璃已一把将她扶住,笑吟吟道:“邓贵人不必客气,一路可还吃力?这一向身子可好?”

    绥儿摇头,被她牢牢握住的手指有不适的感觉,叫人心底腻起一层油白的腻烦。

    “绥儿已恢复了健康,这一路和皇上看看山水,也不觉得累。”

    阴璃的笑容显得有些僵硬,修饰过的纤手仍拉了她道:“本宫一得到消息,就欢喜得不得了,左右数着日子盼着皇上和邓贵人这么久,真真要度日如年了。没想到皇上还带着邓贵人游山玩水,岂不是让我们寒心?”说着掩饰的笑了笑。

    许是在风口站得久了,阴璃的指尖冰冷不亚于绥儿,绥儿笑道:“让皇后和各位姐妹操心了。”

    柳蕊菊带着一丝清冷的笑意端详着绥儿道:“贵人娘娘清瘦了些,回宫后该当好好调养才是!”(。)

第一百一十六章 流水人生() 
第一百一十六章 流水人生

    绥儿眼皮一跳,不动声色,不温不火的说道:“多谢柳妹妹的关心了。”

    赵玉在后面再也忍不住,挤过了众人来到了绥儿面前,眼泪已落了下来:“娘娘,你终于回来了。”

    绥儿心中一酸,也险些落下泪来,只是强自忍住道:“玉姐姐,你一向可好?”

    绥儿擦着眼泪点头,只拉了她手不放。

    阴璃咳了一声道:“今日贵人回宫是喜事,否则你这么没规矩,是得好好惩戒一下。”

    陈黎道:“皇后,她们主仆许久未见,人之常情,也是情理之中,此刻这样说似有不妥。”

    绥儿看了看没有看到苏唤儿,刚要问,赵玉已明白,答道:“苏宫人生下一位公主,此刻不方便出来,娘娘见谅。”

    绥儿喜道:“一直也正担心着她,没想到生下了一位公主,这也是大汉之幸。皇上两子一女,也是天家之福了。”

    阴璃的脸色却变了变,极不自然的笑了笑道:“皇上不是说和邓贵人一起回宫吗?怎么没有回来?”

    “皇上在却非殿和众臣见面,一会便回来。让绥儿先来与众位姐妹见见面。”

    阴璃尚未开口,却听一个娇俏如露珠的声音脆生生越出道:“皇上回来自然要先处理国事,怎么会把这些在风口里苦苦等待的妃嫔们当回事。皇后娘娘,不如回去吧,一会便是不冻死,也要饿死了。”

    此话中大有酸意,绥儿抬头看去,却是林宫人,她一向不爱说话,今天却突然在众人之中说话,不由觉得古怪。她细细留心周遭人的神色,嫔妃们对她的回来大多神色异样而复杂。有几个胆大的已忍不住面面相觑,窃窃私语起来。

    绥儿恍若未觉,笑容婀娜,微微垂眸。她愈灼烈,自己便越谦和,断断不争这一日的长短。何况她所说的,怕是日后宫中人都要讥之于口的。

    阴璃却并没有反对,说道:“既然人回来了。就都各自回宫吧。邓贵人气色不是上佳,今日劳累,更不宜站在风口说话,合该好好歇息去了。今夜在长秋宫设宴,各位妹妹都到长秋宫为皇上的邓贵人洗尘吧!”

    绥儿倒喜她为自己解围 ,微闻衣袖悉索,一说完,众人作鸟兽散,只陈黎和赵影儿,曹采女未走。站在绥儿身边,绥儿一笑道:“几位妹妹,此处离西宫不远,到西宫一坐,喝杯清茶吧!”

    赵玉点头道:“对,对,小姐,这几位娘娘日日来宫里打听,急得不得了。怎么也要谢一谢的。”

    几个人也不坐轿,慢慢地在宫里走着。陈黎道:“没想到姐姐再世为人。竟平安生活,真是苍天保佑,也不枉我每天焚香祷告。”

    绥儿沉默了一会道:“我那日被人抓去,也想着此生无望。却没想到皇上会亲自出宫寻我,这份情谊,也是难得。”

    赵影儿很少说话,此刻说道:“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入宫抓了贵人出去?”

    绥儿道:“此事说来话长!”说着便把前情说了一遍,曹采女唏嘘道:“没想到最后竟与贵人结了兄妹。只是可惜了那孩子。”

    绥儿叹了一声,觉得泪水又要溢出眼眶,忙用帕子拭了。

    赵玉道:“不管怎么说,小姐是万幸的回来了,奴婢心里头高兴都来不及,西宫的人听说小姐回来,乐得跟什么似的,要不是怕皇后怪责,早就跑到上西门却迎娘娘了。”

    绥儿微微笑道:“大家可都还好?我走了这许多日子,也十分想念大家。想来走了这些日子,最后还是回来了。”

    赵玉道:“回来也没有什么不好,小姐在外面,虽说与皇上在一处,但是朝廷内也难免会生什么变故,若是出了事,在外面不也一样任人欺凌宰割?回到宫里,起码有我们这些人护着。”

    陈黎道:“皇上今后可有什么安排?贵人的身边总要有人保护。”

    绥儿看了一眼初露道:“这孩子是苏安为我买来的,我倒不欲将她留在宫内,等安定下来,让皇上封赏她和那报信的老板和伙计,也算是我报了恩。”

    初露却跪下道:“娘娘,我出去了,也没什么去处,回我老子娘那里,没钱了,还不是又将我卖掉,娘娘待我恩重,我死了也要跟着娘娘。”

    绥儿定定的看着她:“你可要知道,一入宫门深似海,可能这辈子都要呆在这里,死在这里,你可要想好?”

    初露点头,“奴婢想好了,只要跟着娘娘,死了也值得。”

    “好,玉姐姐,皇上为我安排了四名女匪做护卫。李大哥正在训练她们,不久,也要入宫。到时候,有她们日日跟随守护,应该再不会有人敢再把我抓出宫去。”她说到这里咯咯的笑道:“要不我也和她们学些武功?”

    赵玉拉起初露道:“小姐,皇上怎么会安排女匪入宫?就不怕吗?”

    绥儿笑道:“我用真诚待人,别人也必真诚待我,她们受了恩惠,自然会尽心尽力。在宫里毕竟比在宫外受苦要强得多,我想她们必不会于我不利。何况李大哥训练出来的人,你还不放心吗?”

    陈黎点头,“皇上有如此安排,我们也就放心了。”

    还未到西宫门口,就见苏兰儿和孙珰周博站在门口张望,见她们几个过来,便小跑着大呼小叫的过来。

    一群人围住了绥儿哭得稀里哗啦,绥儿只得一一安慰,她笑容灿烂,没有一丝不耐烦,陈黎忍不住对赵影儿道:“她这个性子,极易得到人心的。只可惜在这宫里,好心未必得好报!”

    赵影儿已被感动得泪如雨下,也没听到她说什么,只是一个劲的抹泪。嘴里说道:“真好,回来就好。”

    曹采女倒是听到了,苦笑道:“可惜她不是皇后,我倒是宁愿是她,后宫的日子也好过一些。”

    进了宫,暖气冲面而来,苏兰儿道:“知道娘娘回宫的消息,这宫里就没断了炭火,娘娘受了这么多的苦,如今回来一定要好好养养身子。”

    绥儿解下了斗篷,笑着说道:“还好万事有你们在我身边。”

    苏兰儿抹着眼泪笑道:“娘娘回来,平安无事,奴婢怎么样都是快活的。”

    “是啊,我们与娘娘之间,不说这些。”赵玉看着绥儿的眼底微有泪光。

    “行了行了,都笑呵呵的,人回来就好。”陈黎也抹了一把泪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