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和熹传 >

第101章

和熹传-第101章

小说: 和熹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是性情中人,娘娘也该知道,老臣以为,女子最重要的是德,皇上看重的也是德。皇上也是重情之人,自然便以娘娘为尊。子嗣虽也是正途,但是难保宫中子嗣众多,以后有争嫡之忧。娘娘,老臣也只能说到此处了。”蔡伦喝了一口茶,也看不出脸上的悲喜。

    绥儿低笑道:“常侍此言重比黄金,我知你不是爱重钱财之人,所有绥儿会帮常侍介绍一人,帮着常侍实现利国利民之大计可好?”

    “哦?娘娘此言可当真?”蔡伦眼前一亮,拜道:“若真如此,蔡伦感念娘娘的恩德。”

    绥儿扶起他道:“常侍,我有一义兄,也算得是一位奇人,天下没有他找不到的消息,常侍想到民间查询那所造之物,此人可有大用。”

    “那就多谢娘娘了,蔡伦已和皇上说好,明天一早便出宫,可否请娘娘将此人的去处相告。”

    绥儿笑道:“不难,你到我家府上,找李夏既可。”

    “李夏?”蔡伦略现了惊讶之色。

    “正是,怎么常侍认得?”

    “我倒是不认得,却知道皇上曾受过李夏的救命之恩,也曾在蝗灾之时,受过李夏的点拨,现在想来,是否都是娘娘授意?”

    绥儿摇头道:“这两件事,绥儿并不知情,常侍想得多了。过去三年,绥儿一直在守孝,不敢有一丝过错。”

    “好,明日我便去找他,想来也是一位英雄盖世的人物,娘娘身边藏龙卧虎啊!”蔡伦越发对这位邓贵人刮目相看。

    刘肇赶到马宫人处时,清延宫里却突然忙乱起来,宫里的总管洛映正向外跑,见皇上来了,没收住脚,险些撞到刘肇的身上。刘肇皱起眉头问道:“什么这么慌张,谁教你这么没有规矩。”洛映吓得忙跪倒道:“回皇上,马宫人要生了,刚才突然腹痛。奴才正要去找太医和稳婆,再通知皇上和皇后,因此有些急了。”

    刘肇心中一喜道:“要生了吗?快去,快去,让那些没长眼的太医们快点,就说是朕说的,慢了,出什么事,当心他们的脑袋!”

    “喏!”洛映乐呵呵的跑走了,如果这次生的是皇上,那自己主子的命运也会有所不同了,自己跟着吃香,没准也能升个官什么的。

    刘肇对身后跟着的车青道:“吩咐人去找皇后来,这么大的事,她却一无所知,看来朕还是太宠她了。”

    他也不理众人的跪拜,进了内堂,却不知做些什么好,才想起上一次宋珺生产时,窦太后叫他稳住心神的情景,一时失了神,竟愣愣的站在四扇刺绣的屏风前,茫然若失。

    许久才听到脚步声响,见两名太医风风火火的赶了过来,见他施礼。他一摆手道:“朕看来真的要找太仆来问问了,宋宫人病着,你们不给制药,马宫人要生产了,你们竟然不派个人在这守着,真是把朕后宫的妃子们都当成摆设了是吗?”。

    “皇上,是臣等失职,本来想着还有几天,就没有拜人来看。”

    “混仗话,这就是你们当太医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稳婆来了吗?还是那句话,大人和孩子平安有赏,若是出了一点事,拿你们的脑袋来见!”

    见两名太医进去,刘肇才坐了下来,细碎的金色的秋阳暖光似迷蒙的轻雾缭绕,落在空阔的室中,别有一种青郁静谧的气息,仿佛蒹葭苍苍之上弥漫的如霜白露。刘肇尽量让自己坐下来,静静的等待,他暗自告诫自己,君王不可以变得那么浮躁,要稳,要沉稳。

    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阴璃带着侍女走了进来,扫视的目光落到刘肇的脸上,轻轻一福道:“臣妾拜见皇上。”

    刘肇哼了一声,并没有答话,只用目光示意阴璃坐下。阴璃让侍女们出外等候,自己坐到了刘肇的身边,好久了,似乎好久没有这样亲亲热热的坐在他的身边了。这种感觉久得她已变得生疏。她拉了刘肇的手,觉得暖暖的,一如往昔。

    “皇上,臣妾——”刘肇却一挥手打断了她的话。“朕让你管理后宫,你便是一家之主,后宫的一切用度,一切安排,都由你来决定。可是朕现在看到的,却不是朕心目中满意的结果。你口口声声的说朕乎略了后宫,可是朕把这后宫交给你管,你又管成了什么样子?”

    他一指室内道:“你明知道马宫人生子,却没有拜太医和稳婆,你明知道宋宫人病着,却不给送药,你明知道太医院乱成一团,却不去管理。朕还听说,你用度十分夸张,一次要吃百菜,每天要换一套衣衫?大汉自光武帝始便提倡节俭,你是六宫之主,又是如何做榜样的?”

    他语声严厉,表情狰狞,吓得阴璃刚刚涌上来的亲近之意,一下子落到了九霄云外。如被一盆冷水泼了下来,浇得全身冰冷!

    她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脸上的妆扮一瞬间变得花成了一团,哪还有一点皇后的样子!刘肇厌恶的皱了皱眉头,又觉得不雅,只得道:“罢了,你回去想想吧,朕也不用你陪,这一天,朕的心情坏透了。”

    几句话,更让阴璃觉得不堪,哭得更甚,头发也散乱了,涕泪横流,伏案不起,肩膀起伏,竟是难以自持。一下子让刘肇也心乱了起来,大吼了一声道:“好了,你再哭,朕就让人把你架回长秋宫!”

    这种丢脸的事,阴璃还是做不出来的,虽说心里一阵阵的委屈需要宣泄,却不敢再哭,只得擦了眼泪,抽噎着道:“臣妾不用,既是皇上觉得臣妾不好,臣妾走便是了。”她站起来,转头向外跑去,只觉天地之大,竟没有一点可以容下自己的地方,凄楚之情更甚,眼泪再次夺眶而出,如泉涌一般。

    正在这时,突然听到一声清亮的婴儿啼哭之声,听得稳婆叫道:“恭喜皇上,是位小公主,眉目如画,美丽着呢!”(……)

    第一百三十四章吵架: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公主() 
绥儿一身软绮罗装,头上只戴了一支银镶翡翠簪,迎春髻上戴了一朵珠花,脚步轻轻地来到清延宫,赵玉跟在她的身后,穿了和她一样颜色的宫装,两人显得极是显眼。

    马宫人名叫马荣华,是明帝皇后马氏的后人,她略有些发胖,由于生产的疲惫,正沉沉睡着。孩子已被乳母抱到了隔间喂奶,由于生产之喜而心情大好的刘肇也把刚赶走的阴璃叫了回来。清延宫里一片祥和之气。月牙形状的水晶帘外面,站着两整排的侍女,正垂眉敛目的候着。

    绥儿微微一福,“绥儿参见皇上,皇后。”

    “绥儿你来了,朕正和皇后研究着呢,你看,这孩子是个女孩,朕正想着起个什么名字?你也来参详一下。”刘肇接了她的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绥儿轻轻地笑着,“皇上,不是要交给部议吗?怎么皇上却急着起名。”

    》无》错》

    “绥儿你不知道,女孩的名字可以不用交议,朕便可以起。”刘肇搓着手,来回在地上走着。

    绥儿看了一眼在旁边不出声的皇后小阴氏,见她也正用复杂的眼光看着自己。她已洗过了脸,未曾妆扮的脸素净脸倒显得清丽绝伦,只是眼神中显出与年龄不符合的诡异和狠毒。

    绥儿并不说话,听着刘肇的意思,见他正思考着,便把目光投向了窗外。室内的安静让刘肇突的醒转过来,看了看不出声的两人。说道:“怎么了两位爱妃,也帮朕想想吧!”

    绥儿又看了看阴璃,皇后不说话。是没有她这个贵人说话的份的,一旦得罪了她,宫里的日子也不是好过的。所以只是笑了笑道:“皇上,臣妾也正在想着。”

    阴璃道:“皇上,既然是女儿,叫刘莹,莹莹如玉。便封个淑珺长公主如何?”

    “这个名字很好,绥儿觉得呢?”刘肇转过头问绥儿。

    “皇后大才,绥儿是赶不上的。我看这名字也好,不过珺字与宋宫人的名字相同,似乎不利,不如改成君字。淑君长公主。皇上以为如何?”绥儿笑语嫣然。如清风拂过,刘肇看得一愣,忍不住轻抚了她的小脸,“好,就叫淑君长公主。”

    又道:“朕第一次得帝女,大赦天下,传令宫人设宴,阖宫同庆。皇后此事便由你关排。明日一早,朕便公布天下。”

    “喏!”阴璃福了一福答道。又看了一眼绥儿。皇上刚刚的小动作,她已看到,妒忌如一个推之不去的虫子,狠狠地咬着自己的心,痛得她欲昏倒。但自己毕竟是皇后,母仪天下,统领后宫,又不能太过明显,于是只得冷冷的一笑,转身出去了。

    “绥儿,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刘莹如何?”刘肇问道。

    “好,皇上,绥儿也正有此意。”刘肇拉了绥儿的手,带她到偏殿去看刘莹,见孩子眉目如画,虽是新生,却仍然清丽非常,心中也生出了一丝母爱,摸着孩子的小脸道:“好可爱!”吩咐身后的赵玉道:“玉儿,我给小公主带来的礼物呢?”

    赵玉忙拿过来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一个金镶翡翠的锁片,极是精美。绥儿放到孩子的手中对那乳母道:“这锁十分珍贵,是当年皇上赐给阴丽华之物,我母亲在我幼时便送与了我!”刘肇拿过来端详的一下,觉得那翡翠如深谭一般,翠得十分可爱,便道:“如此贵重,绥儿还是收回吧,待你为朕生了孩子,再戴上如何?”

    绥儿脸上一红说道:“皇上,送出去的礼物怎可收回?”说着又交到了那乳母手中。逗弄了一会孩子,两个人走出了偏殿,绥儿道:“皇上,臣妾便回宫去了!”

    刘肇拉了她道:“绥儿,又接了你出来,这一天累坏了吧,朕处理完了这里的事,晚上还去你那里。”

    绥儿温柔的笑笑,“那臣妾便等着陛下。”眼光流转,如惊鸿一现,看得刘肇心中又是一动,将她将拥入怀道:“等着朕!”

    乾圆殿内,空气里仿佛带着一种静谧的东西,夜色已经渐渐青灰了起来,朦胧中已经可以看到殿内的布置,厚厚的楠木雕花屏风后,不停的有咳嗽声传了出来。让人听得心情沉重。

    绥儿第一次来见窦太后,她知道自己是后入宫的妃子,皇上又是圈禁的窦太后,自己来见,可以说是担着风险的。但是她这样做有她的理由,皇上不能来尽的孝,她来尽,皇上不便于做的事,她来做,皇上不能讲的话,她来讲。刘肇并不会因此而怪她,因为,他是碍于朝中和民间的悠悠之口,而她却只是尽一个儿媳之道。

    王银儿一直好奇这个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的女子长什么样子,如今一见,自己竟也看得呆了,好一个美貌的女子。绥儿并没有如何打扮,她的打扮永远都是清清淡淡的,适巧的,而更因如此,才显得卓而不妖,赏心悦目。

    听了王银儿对窦太后病情的禀告,绥儿皱紧了眉头,如果说窦太后有病,那么是心病大于实病,一个失了生存念头的人,任华佗再世,也是回天乏术的。

    掀了珠帘进去,见窦太后只穿了寝衣,头发披散在肩上,如今白发更多,她也懒得再理,脸上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暗黄得如同七旬老妇,脸上已出现了细细的皱纹,以前凌厉的双眸,也变得浑浊暗淡无光。她靠在大迎枕上,榻边的案上的青玉碗里,药汁如墨,满满一碗,未少半滴。

    她勉强睁开了眼,就看到绥儿,眼睛突的一亮,似乎已猜到了绥儿的身份,低低一笑道:“你来了,好孩子,来,坐到我身边来。”

    绥儿过去扶了她慢慢坐起来,她端详了绥儿半天,目光温和:“你小时候,哀家见过你一次,是你祖母入宫见我时,带着你来的,你那时便有着一般孩子没有的美丽聪慧,哀家就十分喜欢,便和你祖母约好,与刘肇有了一个口头上的婚约。所以你注定了是要入宫陪伴肇儿的。我拿给你的东西可收到了?”

    绥儿点点头:“收到了!多谢太后!太后疼爱绥儿,这是绥儿的福份!”

    窦太后微微的,迟缓的摇了摇头,轻轻地说道:“哀家这是在实现当年的诺言,只是皇上早早便封了阴璃那个小贱人,否则这皇后之位,哀家是一定要给你留着的。现在肇儿后悔了吧,呵呵,想要再废后,谈何容易。”

    她摸了摸绥儿的纤手道:“这样的好容貌,又岂是那个阴氏所比得了的?哀家只是身心无力,若是有机会,定饶不了那个小贱人。”

    她指了指案上的一个檀木的小盒道:“银儿,你打开那个盒子,里面有一张绢纸!”

    王银儿走了过去,那盒子上雕着盛开的白玉牡丹,层层瓣瓣,栩栩如生,色泽温润,入手温和。她轻轻的打开,在最下层看到了一张绢纸。便拿了出来,交到窦太后手中。

    窦太后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