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神人 >

第98章

穿越神人-第98章

小说: 穿越神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是何人在吹奏,能吹出如此哀怨的乐身?

    赖六顿时大感兴趣,悄悄潜入穹庐,绕过几间布置奢华的屋子,只见胡笳声是从里面一个屋子传出来的。

    歪头朝里面望去,只见一名妇人手持胡笳,坐于榻上,面前放着一茶几,几上放着一个青瓷茶杯。

    妇人身后,站着两名匈奴少女,正专注的听着女子的吹奏。

    妇人身着汉装,与匈奴人有很大的区别,而妇人的两旁,安放着两块折叠屏风,屏风上画着一些山水人物。那上面的人物着装也是汉装。这些年时兴国学,赖六曾看到过穿汉服做表演的小学生,因此,还能识别出汉装来。

    心中不禁暗自诧异,在这边远地区,而且是在匈奴人家里,怎么会碰到身着汉装的女子呢?

    一边想着,一边聆听妇人的胡笳声。这时,妇人正在吹奏:“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听到妇人哀怨的胡笳,赖六忍不住叫了一声好!顿时打断了妇人的吹奏,她抬起头来,眼神落在赖六的身上。

    赖六顿时心神大震,只见这妇人美艳不可方物,特别是那清澈的眼神,带着哀怨的神情,让人一见亡魂。他记得,自己只有见到若兮时,才有这样的感觉。

    但是,这女子的年纪却比若兮要大一些,若兮不过十七八岁,这女子看起来有二十七八岁了。

    二十七八岁,正当是女人青草年华,繁花似锦的时候,但这女子也许长期生活在边塞的缘故,脸上已经有了一丝风霜之色。当然,瑕不掩瑜,那一丝风霜恰好让女人表现得更为成熟,平添了几许若兮所没有的气质。

    只不过,这需要非常专注,非常仔细才能看出来。

    就在赖六呆愣之时,只见妇人出声问道:“请问阁下是什么人?为何深夜来到敝处?有什么事吗?”

    声音清脆悦耳,如珠玉落盘。虽然是在夜晚,见到陌生男子闯入自己的家里,但女人并没有惊慌,而是非常平静,那一份淡定,让赖六暗暗吃惊,心想这需要怎样的阅历,才能修炼到如此境界!

    赖六清醒过来,没有回答,却上下打量着眼前的美人,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似曾相识的影子!但是,一时间却想不起到底是谁?

    只听一名侍女怒道:“王妃问你话呢?你鬼头鬼脑的,为何不回答?”

    看到女人与侍女服饰不同,身着汉服,而且,所吹奏的胡笳又这么哀怨,大有怀恋家乡,哀叹离别之苦的意思。而且,听那侍女又把妇人称为王妃,想到这屋子里许多陈设,似乎都仿照中原的样子,赖六猛然想起一个人来。

    看来自己是找错门了,这里并非阿儿都的府邸!

    上前朝妇人一辑,说道:“请问王妃是不是来自中原,姓蔡名文姬?”

    妇人闻言一震,自从来到匈奴之后,已经没有人记得他的名字了,大家都叫她王妃,时间长了,甚至连她自己都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名字!

    立刻从榻上起身,身子前倾,双眼盯着赖六,颤声问道:“你……你……你是谁?为何知道我的名字?”

    赖六知道自己猜对了,忙道:“我叫赖六,王妃的大名,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我来到这里,见屋子里许多陈设和家俱都是汉朝的样子,王妃又身着汉服,故而猜测王妃便是名垂青史的蔡文姬了!”

    女人羞涩一笑,摇摇头,说道:“你这牛可吹大了,我蔡文姬不过是一默默无闻的女人,如今又来到这边塞之地,中原有谁知晓?你说我名垂青史,更是胡说八道了!”

    赖六早被这漂亮的女子弄得昏头胀脑,也没有多考虑,便说道:“王妃也太谦虚了,你可知道,你的胡笳十八拍很多人都知道的,流传千古呢!”

    蔡文姬一怔,望着赖六,喃喃说道:“你说什么?我的胡笳十八拍?我哪里有胡笳十八拍了?”

    赖六一听,才发现自己拍马屁又排错了,这胡笳十八拍据说是蔡文姬被曹操派人赎回中原之后所作,她如今还在匈奴这里,自然胡笳十八拍根本就还没有作出来呢!

    忙嘻嘻一笑,说道:“对不起,我刚才说错了,我的意思是,王妃的胡笳吹得非常好,来过这里的中原人都听说过,他们传到中原,所以,很多人就都知道有一位蔡文姬在匈奴当王妃,而且擅长胡笳演奏……”

    他这一番亡羊补牢,让蔡文姬终于相信了,因为这几年的确有几名中原的商人路过这里,并且认识她。

    她点点头,说道:“我胡乱吹奏几曲,不过是排解乡愁和寂寞,却没想到竟然得到中原人的喜爱,你刚才呆呆的样子,难道你也是来自中原,并且喜欢胡笳么?”

    赖六心想自己本来自中原,虽然那已经是千多年之后的华夏国,但来自中原却是没有错的,如果过得解释,说不定弄巧成拙,反而多生是非,这可是他刚来到楼兰时的教训,于是点点头默认了。

    妇人顿时面露惊喜之色,高兴的叫道:“太……太好了,终于见到家乡的人物了!”

    看到妇人激动莫名的样子,赖六心中嘀咕,真是造化弄人,没想到自己竟然遇到了东汉末年的才女蔡文姬,那可是千多年前的才女啊!

    看到眼前的女人美貌非常,而且才气无双,心想怪不得当年曹阿瞒想方设法都要把她弄回中原去。虽然名义上是看在其老师蔡邕的份上,但是,实际上恐怕多半是被这美貌的才女所迷惑,恋恋不舍,才用重金把她从匈奴人手里赎了回去吧!

    曹操好色,是众所周知的,据说在曹操擒吕布前,关羽曾对曹操说,打败吕布之后,他要一女子为妻,并多次提醒。曹操便开始怀疑,心想你关云长长得一表人才,又武功高强,天下女子谁不喜欢呢?为何偏偏要吕布营中一女子为妻呢?难道是这女子有什么特异之处吗?

    打败吕布以后,曹操便把那女子先招进来自己审了一遍,果然是国色天香,怎舍得再送给关老二,于是便据为己有,纳为自己的小老婆。

    当然,这事可把关云长气得够呛,据说后来曹操想方设法要留住他,关老二还是过五关斩六将,离开了曹操,就是觉得他不够朋友!

    曹操一向很看重关羽,但是,一遇到美女,便忍不住要和他争抢,可见曹操是一个好色之徒没有错。

    既然是好色之徒,曹操面对蔡文姬这个美女,岂会有不动心之理?

    据史料记载,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曹操常在蔡文姬家走动,对这位美貌的才女肯定早就心有所动了,只不过碍于蔡邕的面上,没有敢表示。这却便宜了别人。

    赖六是听过这些故事的,此刻自己亲眼目睹到这位才华横溢的美女,见她如此高兴,呵呵笑道:“听说王妃身在匈奴,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能见到你,真是幸运啊!”

    蔡文姬一听,面色惨然,黯然叹道:“唉,命运多舛!”

    叹了一声,又望着赖六,说道:“先生既然是中原人,便不要客气,不要再叫我王妃了,你就称呼我文姬吧!”

    赖六心想,肯定是她不太满意自己匈奴王妃的身份吧,于是笑道:“我当然非常愿意,只是,如果亵渎了王妃,可不要见怪!”

    蔡文姬嗔道:“让你不说王妃,你还偏偏说,你放心,我怎会怪你呢?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希望听到别人提起我过去的名字啊,那让我能够想起过去,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家乡的亲友,想起我的故土……”

    本文由小说“”阅读。

第一百四十四章 疑私情莽汉发威() 
第一百四十四章疑私情莽汉发威

    蔡文姬说着说着,眼里已经涌出了泪水。

    赖六忙道:“文姬放心吧,你会回到中原的,会再踏上家乡的故土的!”

    蔡文姬摇摇头,苦笑道:“你就别安慰我了,关山万里,再踏上家乡的故土,谈何容易?这辈子我肯定只有老死异乡了!”

    一边说着,一边回身坐到榻上,然后示意赖六也坐下了,吩咐侍女给赖六泡上茶来。

    赖六虽然知道蔡文姬后来被曹操赎了回去的历史,但是,他也知道,天机不可泄露,这时候和她谈论这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她肯定会认为自己脑袋有问题。于是只是不置可否的微微一笑。

    二人相对而坐,赖六又说了一遍自己的姓名和来历,说自己如今在楼兰当官,受楼兰国王的委托,来庆贺老单于和若兮公主的婚礼等等,当然,大部分是他自己编造的假话!

    蔡文姬也说了自己的经历,原来,她先嫁给卫仲道为妻。后来卫仲道病死,她守寡了一段时间,然后便被匈奴人掳到了北方,嫁给了右贤王,已经为右贤王生下了两个女儿。(这时候,蔡文姬的老公还只是右贤王,还没有升为左贤王。)

    这些粗略的经历,倒是与历史记载出入不大,赖六曾经看过相关记载,因此也不以为奇。

    说完她自己的经历之后,又道:“来此已有几载,不知中原现在如何?”

    赖六只得把自己所了解的大概情形说了一遍。其中很多都是从三国演义这样的野史上看到的,可以说倒有大部分是假的。不过,蔡文姬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并没有任何怀疑。

    听说中原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征战不休,文姬不停的摇头叹气,嘴里喃喃说道:“中原如此,匈奴也如此啊!今天晚上,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单于王宫那边,听说有人造反,也不知是真是假?”

    赖六忙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向蔡文姬说了。

    听说左贤王蒙巴托谋逆篡位,已经杀死了老单于,而且还把和硕郡主扣留了起来,蔡文姬脸有忧色,说道:“唉,为了王位和女人,他们就大开杀戮!也不知道多少无辜之人,又要死于非命了!不过,我又瞎操心什么呢?这些事情,我一个弱女子也无法左右,只是,右贤王今天早上便出去打猎,现在未归,几次派人前去寻找,都没有音讯,也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处,是否参与了这次争斗?”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道:“他要有个三长两短,我这日子不知道该如何过了?”

    赖六闻言,心想史料记载蔡文姬和她丈夫关系不好,此刻亲耳听到她关心自己的丈夫,看来历史上记录的东西,也不一定可靠,这蔡文姬当年要回中原,多半是因为不习惯这里的生活习俗,以及想念家乡的缘故吧!

    他要营救和硕郡主,还想消灭蒙巴托的势力,知道自己孤掌难鸣,正需要寻找帮手。此刻知道蔡文姬的丈夫便是右贤王,心中一动,帮手不就在眼前吗?

    忙对蔡文姬说道:“那蒙巴托贪婪无度,为了想当单于,竟然起兵叛乱,杀死了老单于,如今和硕公主也在他手里,不知道是死是活?”

    说完看了蔡文姬一眼,她很淡定,并没有什么表现,看来,她对老单于的死活和和硕郡主的安危并不关心。

    于是又道:“听说蒙巴托如果登上单于之位,便会向右贤王下手,除去王爷,让他的弟弟蒙迪罗来当右贤王!”

    蔡文姬一惊,急道:“什么,他们要除去右贤王?他们真的会向王爷下手?”

    赖六故作郑重的点点头,说道:“据我所知,蒙巴托肯定会向王爷下手,扶持他自己的亲信!”

    蔡文姬道:“嗯,一朝君子一朝臣,那可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赖六见状,说道:“倒是有一个机会,只是不知道王爷愿不愿参与?”

    “什么机会?你说来听听,如果有理,我可以劝劝王爷!”蔡文姬急切的说道。

    赖六看她一眼,问道:“不知道右贤王手下有多少兵将?”

    “据我了解,好像只有两万左右!”文姬沉吟着说道,似乎对具体数字并不掌握,心中没底。

    赖六略微有些失望,他知道,匈奴的精兵,大都掌握在老单于手里,然后是下面的王侯,各自也有一些军队,但是,王侯里面,军队实力最强大的是左贤王蒙巴托。他本以为右贤王这里好歹也应该有三万左右,但谁知却只有两万。蒙巴托本来有五万精骑,如今肯定又俘获了一部分老单于的军队,实力会更加强大。

    右贤王的两万兵将,肯定不是蒙巴托的对手,但是,如果能够挑动他起兵攻击蒙巴托,只要出其不意,说不定也能大伤他的元气。

    而且,自己带来的乌桓人的一万精兵还埋伏在附近,到时候也可以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