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古代汉语 >

第94章

古代汉语-第94章

小说: 古代汉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庭,指掖庭。
  '2'已前不用,已经在先前选立皇帝时不被用。
  '3'皇曾孙,病已(即宣帝,后改名询)是武帝的曾孙,所以称皇曾孙。
  '4'礼,指《礼记·大传》。原文是:〃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5'亲亲,爱自己的父母。祖,指远祖。宗,指由远祖传下来的较近的上辈亲属。
  '6'太宗,当为大宗(依王念孙说,见《读书杂志》)。贵族之家,父亲死后,嫡长子继嗣,代代相传,所谓〃百世不迁之宗〃。帝王则以皇帝之世代相传为大宗。昭帝无子,所以说〃大宗无嗣〃。
  '7'巫蛊事起,卫太子一支的人,除病已外,全被杀害。后来武帝后悔了,於是命令掖庭令抚养病已。
  '8'师受,从师传受。皇太后诏曰:〃可!〃
  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1',洗沐,赐御衣'2'。太仆以軨猎车迎曾孙'3',就斋宗正府'4'。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5'。已而'6',光奉上皇帝玺绶,谒於高庙。是为孝宣皇帝。
  明年,下诏曰:〃夫褒有德,赏元功,古今通谊也。大司马大将军光,宿卫忠正'7',宣德明恩'8',守节秉谊'9',以安宗庙。其以河北、东武阳益封光万七千户'10',与故所食凡二万户。〃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疋,奴婢百七十人,马二千疋,甲第一区'11'。
  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12'。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13'。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14'。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15',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16'。党亲连体,根据於朝廷'17'。光自后元秉持万机'18',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19',然后奏御天子'20'。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21',礼下之已甚'22'。光秉政前后二十年。
  '1'尚冠里,里名,在长安城南。
  '2'御衣,当作御府衣(依王念孙说,见《读书杂志》),宫内库中的衣服。
  '3'太仆,指杜延年。軨(líng)猎车,一种轻便的小车,这本是射猎所乘的车,所以叫軨猎车。
  '4'斋,斋戒。修身反省叫做斋,斋必有所戒,所以叫斋戒。宗正府,宗正的衙署。
  '5'阳武,县名,故城在今河南阳武县东南二十八里。按:先封宣帝为阳武侯,原因是不能立庶人为皇帝。
  '6'已而,过了不久。
  '7'宿卫,指霍光在武帝时宿卫后宫。
  '8'宣德明恩,宣扬表彰皇帝的恩德。
  '9'守节,守节操。秉谊,秉持正义。
  '10'河北,汉时县名,故城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北。东武阳,县名:故城在今山东朝城县西四十里。
  '11'甲第,最好的宅第。一区,一所。
  '12'兄,指霍去病。中郎将,官名,宣帝令中郎将统率羽林军,属光禄勋。
  '13'领胡越兵,统率外族归附的军队。
  '14'光两女婿,指范明友和邓广汉。范为未央宫卫尉,邓为长乐宫卫尉。
  '15'昆弟诸婿,外孙,指霍光兄弟辈的女婿和外孙。奉朝请,朝廷有事时即参加朝会。这不是官职,只是一种优遇。
  '16'骑都尉,官名,统率羽林骑,属光禄勋。
  '17'党亲,族党亲戚。连体,连成一体。根据,像树根一样盘据着。
  '18'万机,等於说万事,指治理天下的万事。
  '19'关白,禀告请示。
  '20'御,进。
  '21'敛容,收敛起放逸松懈的表情,也就是态度严肃庄重起来。
  '22'礼下之,以礼接待他并且屈居於他之下,表示很谦逊。已甚,太过。
  地节二年春'1',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曰:〃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票骑将军去病祀。〃事下丞相御史,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2',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3',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4',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5',枞木外臧椁十五具'6',东园温明'7',皆如乘舆制度'8'。载光尸柩以輼輬车'9',黄屋左纛'10',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11',军陈至茂陵'12',以送其葬。谥曰宣成侯。发三河卒穿复土起冢'13',祠堂置园邑三百家'14',长丞奉守如旧法'15'。
  '1'地节,宣帝的第二个年号。地节二年为宣帝即位后的第六年,当公元前68年。
  '2'侍御史,官名,御史大夫下的属官。
  '3'中二千石,指中二千石的官。治莫府冢上,等於说在坟上设立临时办公处。
  '4'绣被,锦绣被子。领,量词。
  '5'璧,平圆形而中心有孔的玉。玑(jī),不圆的珠子。玉衣,裹尸之物。梓宫,棺材,因用梓木做成,所以叫梓宫。便(pián,通楩)房,用楩木做成的椁(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题凑,用木累在棺上,好像四面有檐的屋子,木的头都向内,所以叫题凑(题,头。凑,聚);因用黄心柏木,所以叫黄肠题凑。
  '6'枞(cōng),松杉科常绿乔木。臧,通藏(zàng),外臧椁,厨厩之属(参用服虔说。服虔说〃在正臧外,婢妾臧也,或曰厨厩之属也。〃按,汉代不以人殉葬,故未从婢妾臧之说。)
  '7'东园,官署名,专门制作供丧葬用的器物,属少府。温明,下应有〃秘器〃二字(依王念孙说见《读书杂志》)。这种温明秘器,形如方漆桶,一面开着,把镜子放在里面,悬在尸上,大敛时,封入棺内。因藏在棺材里,所以叫秘器。
  '8'乘舆制度,指皇帝的丧葬制度。
  '9'輼(wēn)輬(liáng)车,像衣车,旁有窗,关上就温暖,打开就凉爽,所以叫輼輬车。这本是供人卧息的车,后因用来载丧,於是成为丧车。
  '10'黄屋,用黄缯做车盖的里子。左纛(dào),在车衡(辕端横木)的左方插上纛。纛,饰有羽毛的大旗。按:黄屋左纛,是皇帝乘舆的制度。
  '11'材官,高级武官手下的武弁。轻车,汉代兵种之一。北军,汉代禁卫军之一,共五营。五校,即五营。北军五校的军士只有在皇帝出殡时才充任仪仗队,现在为霍光送殡,也是用皇帝丧葬的制度。
  '12'军陈,军队排成行阵。陈,阵。茂陵,汉武帝的墓地。霍光的坟墓在茂陵的东边。
  '13'三河,指河东郡、河内郡(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河南郡(今河南黄河以南地区)。卒,指服劳役的隶卒。穿,指穿圹,即挖掘墓穴。复土,下棺后把土填上。起冢,封起坟头。
  '14'大意是在祠堂附近用三百户人家作为看守陵园的一个邑。
  '15'长丞,守护陵园的官吏。如旧法,等於说按旧例。
    
  第九单元  文选
  贾谊
  贾谊(公元前201…公元前169),西汉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很有才名。二十多岁时,文帝任他为博士。不久,升为太中大夫。任职期间,在政治法制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议。文帝想让他担任公卿职位,但一些大臣批评他〃纷乱诸事〃,后来文帝也疏远了他,派他做长沙王太傅。四年以后,被召回京城,改任梁怀王(文帝少子)太傅。这期间,贾谊曾几次上疏陈述对政事的看法。但终未被重用,才能无从施展,因此郁郁不得志。后来梁怀王骑马摔死,贾谊自伤没有尽到作太傅的责任,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三十三岁。
  贾谊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政论家和辞赋家。他议论政事多中时弊,犀利激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对后代有一定的影响。后人将他的政论文辑在一起,名为《新书》。
  论积贮疏'1'
  管子曰'2':〃仓廪实而知礼节'3'。〃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4'。〃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5',则物力必屈'6'。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7',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8',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10'。残贼公行,莫之或止'11';大命将泛'12',莫之振救'13'。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14'?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15',公私之积,犹可哀痛'16'。失时不雨,民且狼顾'17',岁恶不入'18',请卖爵子'19',既闻耳矣'20',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21'?
  '1'疏,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上给皇帝的奏议。本文选自《汉书·食货志》,标题是后人加的。战国秦末之际,由于连年战乱,社会生产力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力图恢复社会经济。文帝卽位后,励精图治,提倡节俭。当时生产力尚未完全恢复,很多农民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于是贾谊上这篇疏,说明农业生产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要文帝鼓励人民从事农业,积贮粮食,以防意外。
  '2'管,同管。《管子》旧题为管仲撰,其实有很多地方是后人在辑录的过程中伪托的。
  '3'见《管子·牧民》,原作〃仓廪实则知礼节〃。实,充满。
  '4'见《管子·轻重甲》,原作〃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之,代词。
  '5'亡,通无。
  '6'屈,尽,竭尽。
  '7'孅,通纖,细致。悉,详密。
  '8'本,指农业。末,指工商。
  '9'残,伤害。
  '10'贼,危害。
  '11'或,句中语气词。
  '12'大命,指社稷的命运。泛,通覂(fěng),倾覆,倒。
  '13'振救,拯救。
  '14'蹶(jué),竭尽。
  '15'几(jī),近。
  '16'这是说公家私家还是没有积蓄,很可哀痛。
  '17'这是说百姓因为不下雨,就像狼频频回顾那样害怕。狼性疑,走路爱回头看。
  '18'岁恶,年成坏。入,纳。不入,指纳不了税。
  '19'指朝廷卖爵,人民卖子。
  '20'闻耳,是说传达到皇帝的耳朵里。
  '21'为,指治理。阽(diàn),危。阽危,摇摇欲坠。前一个〃者〃是衍文(依《贾子新书》)。
  世之有饥穰'1',天之行也'2',禹汤被之矣'3'。卽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4',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5',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6';罢夫羸老'7',易子而咬其骨'8'。政治未毕通也'9',远方之能疑者'10',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1'穰(ráng),丰收。
  '2'行,道。
  '3'被,遭受。指禹曾遭九年水灾,汤曾遭七年旱灾。
  '4'卽,倘若,假若。
  '5'兵,指战争。相乘,相因。
  '6'衡,通横,威胁。衡击,等于说抢劫。
  '7'罢,通疲。羸(léi),瘦弱。
  '8'咬,〃咬〃的本字。
  '9'这句是说政治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也就是说还没有牢固地控制全国。毕,完全。通,达。
  '10'〃能〃字是衍文(依《贾子新书》)。疑,通拟,指与皇帝相比拟,即〃僭越〃。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1'。苟粟多而财有馀,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2',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3',皆著于本'4',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5',转而缘南畮'6',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7'。窃为陛下惜之。
  '1'命,命脉,这里指命脉之所系。
  '2'怀,来,使动用法。怀敌,使敌对者来归顺。附,使动用法。附远,使远方的人归附。
  '3'驱,驱使,后来一般写作〃驱〃。
  '4'著,附著。著于本,指从事农业。
  '5'末技,指工商业。
  '6'缘,沿,绕。畮,同亩。缘南畮,指趋向农事。《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饁彼南亩。〃见第二册491页。
  '7'本可以做到使天下富足安定,却造成这种叫人害怕的情况。廪,通懔。廪廪,害怕的样子。直,等于说却。
  邹阳
  邹阳,西汉初时齐人。最初在吴王濞手下任职,以文辞著称。吴王谋反,邹阳谏而不听,于是邹阳改投梁孝王门下。邹阳为人有智谋才略,慷慨不苟合,因此被人谗忌。梁孝王听信谗言要杀他,他在狱中写了这封信。梁孝王看信后,立刻释放了他,并且把他当做上客。《史记》有《邹阳列传》。
  狱中上梁王书'1'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荆轲慕燕丹之义'2',白虹贯日'3',太子畏之'4';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5',太白食昴'6',昭王疑之。夫精诚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7',岂不哀哉!今臣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