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冯友兰人生智慧书 >

第14章

冯友兰人生智慧书-第14章

小说: 冯友兰人生智慧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事情的人欢呼。

无论何时,都不要轻易地将发生的事情视为命运,一旦这样认定,便会有听之任之、一无所获的结果出现。视一切均为环境所致,心中自然会涌现出人力可以战胜的勇气与力量。丢弃心存侥幸与听天由命的懦弱,执起“人定胜天”的魄力与活力,一定能在“与命斗其乐无穷”的过程中,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各适其适,无为中的大作为

人如有所不同,最好听其自然发展,各适其适,顺其性情。

——《理想人生》“中国哲学与民主政治”

莱布尼茨,17世纪最有才气的知识分子。在担任“宫廷顾问”期间,他曾在对皇帝解释哲学问题时说“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宫女为此特地到御花园中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结果大失所望。这便是莱布尼茨提出的经典论断: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不单树叶如此,对于复杂得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是体力、心智这些内在的不同,也会是家庭、朋友、经历这些外在的不同。即便是一卵同生的双胞胎,也永远不可能在人生的路途上重合。

以哲学为终生事业的冯友兰先生,自然知道莱布尼茨的这一观点,对此也表示赞同。这位习惯于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解释哲学的哲学家,同样用他自己的话,对莱布尼茨的观点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他说:“人如有所不同,最好听其自然发展,各适其适,顺其性情,不必使其整齐划一。”

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与此背道而驰之事。很多孩子并不喜欢音乐,而喜欢运动,但在家长的坚持下,必须去上钢琴课;许多孩子并不喜欢背诵唐诗宋词,而喜欢各种观察动植物,但是在家长的坚持下,必须每天在家中学习唐诗宋词……家长们可能会说:这是为了孩子好。然而,学钢琴、背古诗并非对每个孩子都好,唯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冯友兰先生的母亲,便深知此理。她明白子女间的差异,从不强求子女和当时的同龄人一样去学大家都在学的东西,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她鼓励孩子们去做适合他们自己的事情,去发展自己的潜能。于是,在她的教导下,冯友兰先生成了哲学家,他的妹妹景兰成了地质学家,沅君成了著名作家,在唐河一带被尊称为“三冯”。不可否认,在冯友兰先生三兄妹的成长过程中,冯母的顺其自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冯母的各适其适,才使得他们三兄妹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其实,人生亦是如此,唯有各适其适、顺其自然,才能从容地度过。否则,将长久地被失败与挫折的愁苦所折磨,永远无法享受当下的快乐与逍遥。

美国的圣地亚哥是一个浪漫而富有魅力的海边城市,从它的边境走过去就是墨西哥的一个小城市。走进墨西哥,你立刻会感觉到一种十分不同的氛围,从城市面貌上讲,毫无疑问,比起邻居——幽静美丽的圣地亚哥——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凡尘。墨西哥的贫穷落后,使人感到有点像回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尘土飞扬的马路,简陋的餐厅,卖小玩具讨钱的小孩子……

然而,游人能立刻被这里的欢乐气氛所感染,穿着朴实、热情友好的人们脸上写着喜悦,带给人一种久违的感动。不远处,三五成群的个子不高的墨西哥男子边拉手风琴,边卖烤肉,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香味。实际上,这只是当地人极为平凡的一天。

墨西哥民族有着豪放欢快、热情洋溢、无忧无虑的性格。他们的人生哲学是享受活着的每一天。

确实,只有怀抱一颗顺其自然的心时,才会认真地环视周围的一切,而不是去遥望不可及的东西,唯此才能单纯、快乐地享受当下的生活。无论过去的生活甜蜜还是苦涩,也无论即将来到的日子是否舒心,让过去的成为过去,让未来的自然到来,在黑暗与光明中,既不回避,也不逃离,以坦然的态度面对人生,无须让自己的生活如别人般奢华,也无需苛求自己的人生与别相同,就让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明智的人生哲学。

冯友兰先生说:“人在宇宙间所遇到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不能控制的。既然个人不能控制,那就顺其自然,而只做个人所应该做的事。”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各适其适,便是老庄提倡的无为人生中最大的作为。

祸福无常,失亦为得

负的分子,也就有正的意义。

——《三松堂自序》“20年代”

“中国旧小说里,经常有一句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回想起人生中最痛苦的经历,冯友兰先生如是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北大动乱的时候,一切都变得超乎想象的混乱,正当此时,冯老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必须要及时手术。然而,原本两个步骤的手术,在进行了第一个步骤之后,冯老突然被赶出了医院。他不得不拖着插在身体里的管子,继续接受无数狂热者的折磨。

冯老这样的经历,单单只是听闻便足以震撼了,更何况是亲身体会。但冯老挺过来了,他熬过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盼来了晚年的恬淡时光。他之所以能坚持着走过来,除了坚毅的信仰与对哲学的热爱之外,还因为他相信“福兮祸所至,祸兮福所倚”的道理。

他曾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有些事情,单独看起来,似乎是恶,是负的分子。比如说,有大战的时候,有一种战略的退却,本是负的分子,但是就一个战争的全局看,战略的退却,是战胜的一个条件,退却为的是前进。照这样看起来,负的分子,也就有正的意义。”

世间之事确是如此,很多时候都是和硬币一样,集正反面于一身的。牵牛花靠攀附在篱笆支架上成长。有人贬斥它是软骨头,没有人格,靠依附,可悲。有人赞美它能利用他物发展自己,开花结果,成就一番事业,可喜。小草与庄稼争肥料,争地盘,影响庄稼生长,农民把它斩草除根。但它生命力极强,高山、石隙、洼地,都茁壮成长。人们常用“疾风知劲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赞颂它。在这个祸福并行的世间,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是看你如何从不利的一面当中看到有利的一面。

有一位住在深山里的农民,经常感到环境艰险,难以生活,于是便四处寻找致富的好方法。一天,一位从外地来的商贩给他带来了一样好东西,尽管在阳光下看去那只是一粒粒不起眼的种子,但据商贩讲,这不是一般的种子,而是一种叫做“苹果”的水果种子,只要将其种在土壤里,两年以后,就能长成一棵棵苹果树,结出数不清的果实,拿到集市上,可以卖好多钱呢!

欣喜之余,农民急忙将苹果种子小心收好,但脑海里随即涌现出一个问题:既然苹果这么值钱、这么好,会不会被别人偷走呢?于是,他特意选择了一块荒僻的山野来种植这种颇为珍贵的果树。

经过近两年的辛苦耕作,浇水施肥,小小的种子终于长成了一棵棵茁壮的果树,并且结出了累累的硕果。这位农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嗯!因为缺乏种子的缘故,果树的数量还比较少,但结出的果实也肯定可以让自己过上好一点儿的生活。他特意选了一个吉祥的日子,准备在这一天摘下成熟的苹果挑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

当这一天到来时,他非常高兴,一大早,他便上路了。但当他气喘吁吁爬上山顶时,心里猛然一惊,那一片红灿灿的果实,竟然被外来的飞鸟和野兽们吃个精光,只剩下满地的果核。想到这几年的辛苦劳作和热切期望,他不禁伤心欲绝,大哭起来。他的财富梦就这样破灭了。在随后的岁月里,他的生活仍然艰苦,只能苦苦支撑下去,一天一天地熬日子。

不知不觉之间,几年的光阴如流水一般逝去。一天,他偶尔之间又来到了这片山野。当他爬上山顶后,突然愣住了。因为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大片茂盛的苹果林,树上结满了累累的果实。这会是谁种的呢?在疑惑不解中,他思索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这一大片苹果林都是他自己种的。几年前,当那些飞鸟和野兽在吃完苹果后,就将果核吐在了旁边,经过几年的生长,果核里的种子慢慢发芽生长,终于长成了一片更加茂盛的苹果林。

现在,这位农民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这一大片林子中的苹果足可以让他过上温饱的生活。只不过,他转念一想,如果当年不是那些飞鸟和野兽们吃掉了这小片苹果树上的苹果,今天肯定没有这样一大片果林了。

上天总是公平的,在这里多给你一些,就会在其他方面拿走一些。祸与福总是会在不经意间闯入人们的生活,所以,面对失败与困境,无需太过介怀,像失马的塞翁和历经磨难的冯老一样,心存希望,总有一天会领悟到:失去也是一种获得。

去留无意,不戚戚于得失

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人就不必拳拳于个人得失,也不怕失败,就能保持快乐。

——《中国哲学简史》“知命”

得失总是牵动人心的,我们会因为有所得而欣喜不已,我们也会因为失去而悲伤心痛。很多时候,我们的心境会不自觉地随着人生的得失,而起起落落。对此,《论语》概括为“小人长戚戚”:因为“小人”的欲念太多,心里记挂得事情太多,便很容易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局促不安,所以就会常心怀戚戚。

世间之人,多为受得失所困的“小人”。秉持着助世人探寻智慧的冯友兰,针对此给人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这就是说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能够这样做,人就不必拳拳于个人得失,也不怕失败,就能保持快乐。这就是孔子何以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也是因此,他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显然,在冯老看来,医治“长戚戚”的办法,就是竭尽所能地做自己当做之事,便已足够,最后结果无论好坏,只需坦然接受即可。冯老一生都在坚持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哲学研究,期间有过同代学者的非议,也曾有过社会变迁带来的方向转变,但无论外在的世界如何变化,人们的评价是褒是贬,他始终不改初衷。冯老秉持着他自己的人生原则,尽职尽责为应为之事,将得失置之脑后,才越过人生的一道道沟沟坎坎,圆满地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这便是所谓的“去留无意,漫天边云卷云舒。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真正能达到此种境界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一位年轻的法师下山去办事时,在河边的大树下发现了一个襁褓,里面是一个出生不久便被父母遗弃的婴儿,黑黑的眼睛,红红的脸。出于恻隐之心,他小心翼翼抱起婴儿,也不下山去办事了,径直到寺院向老住持报告了这件事。老住持召集大院众僧,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同意把孩子暂时寄养在寺院。就这样用米汤与奶粉喂养婴儿三天。

这天,从山下上来三个女施主。一位是女儿出走一年多一直没有消息的母亲,为女儿来祈福,求佛帮她女儿消灾免难的。第二位是代她白发老母为弟弟在外做生意发了财来谢菩萨的。只有第三位是虔心来拜佛的。这三个人进了寺院,先去燃上供品后坐定休息,以消除刚才上山时的疲劳。

刚一坐下,突然听到一阵婴儿哭声,三个人便悄悄议论起来。在寺院从未闻过婴儿声,第一个施主便说:“大概是哪个小和尚的私生子吧!”另一个说:“要么是老和尚为了延年益寿请来奶妈住在这里供奶,把孩子也带来了。”只有第三个施主说:“罪过!罪过!千万不能乱讲师父的坏话。阿弥陀佛,你们要遭报应的,这肯定是法师们从哪个地方为救苦难搭救出的婴儿吧。”

正在轻轻议论间,山门外大道上又进来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他们一到大殿,倒头就拜,先拜佛,然后转身上前给师父们磕头行礼,硬要塞一个红包,师父们不要,他们说全靠师父们照顾了他们特意放在河边的孩子,大家都被这个人搞糊涂了。这时,三位女施主起身抬起头,她们的视线与这对男女青年的视线碰在了一起,此时,大家都惊呆了,站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原来,刚进来的女青年就是第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