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不慌别怂,问题不大 >

第1章

不慌别怂,问题不大-第1章

小说: 不慌别怂,问题不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当呆萌小打手重生成为军校生,发现周围一群男人,小生怕怕!不慌别怂,问题不大!不服来战?不服打到他服!实在不行,拉上教官大人秀他一脸也行~周学宁(不怀好意地想抹黑某人):姐夫,我们这样是不是太对不起姐姐了?某大魔王教官(淡定如斯):不会。你姐姐会在九泉之下祝福我们的!
 ://149910

第1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清明节刚过不久的桃源县,天气异常闷热。

    桃源县向东约摸五里地的一个小市场,名为东市,是当地人赶集摆摊的地方。也是这附近黄包车车夫们聚集、休憩、吃饭的地方。

    一个拉车的小伙子刚把一个西装革履提着公文包的客人送到此处,眼看就是饭点了,小伙子想着不如就地解决了吃饭问题,环视周围后,视线很快就被对街的凉面摊给吸引了过去。

    这样的鬼天气,要是能来上一口凉爽酸辣的凉面解解这热气,个中滋味自是不必言说。

    周学宁坐在凉面摊前的一个小板凳上,小小的身子被凉面摊给挡住了一大部分,只露出了一个圆圆的脑袋,拿着一张有些破烂的旧报纸,胖胖的小手指对着那上头的字,很认真的研读。

    那是一张布满了折痕的日报,一个大大的“闽“字浓墨重彩,让人一看便一目了然,这是“闽生日报”,只有它的“闽”字敢写得这般浓墨重彩。

    在闽市,除了一些小报,名气比较大的几家报社里头,就这家民生日报敢言人之不敢言,敢怒人之不敢怒。

    敢这么做的报社,怕是后头坐着一位威慑四方的大人物。知道闽生日报名头的小老百姓无一不是这般猜想的。

    市场人流量大,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声声入耳,不过这并不影响周学宁“读报认字”,如果有人稍微走近这小小的凉面摊,定能听见她此时口中正念念有词。

    “三月二十四日,奇川饭店举行了开业典礼,邱成志携夫人王艳芳出席”

    周学宁读到了这里,发现后头的字被一大圈红辣油的污渍盖住了,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周学宁索性直接跳过这则新闻,直接看下面另一段文字,“唔,红遍大江南北的女歌星红玫瑰于三月二十四日服药自杀于家中,现场一片凌乱”

    “小姑娘,来份凉面!”一个看着约莫二十岁的拉车小伙一边用肩上耷拉着的旧毛巾抹去了额头和眼眶四周布满的汗珠子,一边用这句话打断了周学宁的学习之旅。

    周学宁慢腾腾地把旧报纸叠起来,放在自己坐着的小板凳上,略显生涩地按照她先前的印象,不疾不徐地添起了红油加起了黑醋,又将黄瓜丝、海带丝等各式配料一一拌进了凉面里头。

    时值正午,正是大伙儿肚子正饿得咕咕叫的时候,拉车的小伙子闻到那菜籽油和芝麻油混合的香气,又记起了味蕾上还铭记着凉面那股子酸辣凉爽的味道,自然迫不及待起来。

    她刚接过拉车小伙的铜板,还没说出那句“记得把碗还回来”,对方就一副迫不及待想要享受美味的样子,端起大碗一溜烟就跑对街过去了。

    周学宁看着他在对面那辆属于他的黄包车前坐下,又看着他呼哧呼哧几下就把凉面全吃了个精光。

    速度之快,令她咋舌。不过在那双水汪汪的杏仁眼里却是看出了她流露出的赞赏之意。

    很好。吃饭很快,这就意味着她可以快些回家了。

    可是,这个摊子该怎么办?

    撂下摊子直接走人?

    周学宁在拉车小伙把大碗还回来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好主意。

    今天赚了不少钱。她这样想道。

    周学宁走在前头,还拿着一份旧报纸,这份她还没看完,自从她早上在凉面摊前睁开眼之后,就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怪了。

    路呢,她觉得很熟悉,但又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走过的这条路,就像看报纸,那些字看着很陌生,可又觉得她都认识。

    认路回家的直觉也是,跟她认字一样,她的直觉告诉她,路这么走就是对的,字这么认也是对的,于是她就会认路了,也会认字了。

    走到一个破败的小院子前,门扉虚掩着,门扉两侧是由发黄发灰的竹子围起来的竹篱笆,院子里有一棵高高的木棉花树。

    周学宁站定后,从自己身上摸出了一个绣着小青蛙的小方包,说是小方包,其实就是一条被洗得旧旧的素色小手绢缝制而成的,针脚歪歪曲曲,在周学宁看来,毫无美感。

    当她打开之后,才转身递给方才一路跟在她身后过来的的黄包车小伙几个铜板。因为距离不远,主要是让他帮忙拉那些锅碗瓢盆,还有扁担箱子什么的。

    当然,她自己一路过来也没有两手空空,唔,还拿了一张旧报纸。

    黄包车小伙子帮忙把放在黄包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才接过小姑娘递过来的钱,心里美滋滋地想,嘿嘿,中午那份凉面的钱赚回来啦!

    车头一个麻溜地调转方向,他还得跑下一趟车,赚下一个人的钱去!

    周学宁看着黄包车远去,自己才推开门扉,东西一样一样地搬了进去。搬完了东西却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些什么的她,就站在屋门口的木棉花树下发呆。

    她什么也没想,就看着前头的树,那棵木棉花树大大的腰围,就够她发好一会儿的呆了。

    闽市很大,却也很小。有的地方了无人烟,有的地方人人皆知。

    易公馆里头来了许多人,易老先生上午八点左右突然呼吸困难起来,仁济医院的西医蔡建林刚刚给老先生换了一瓶吊针,晌午过后,易老先生的呼吸声才终于平缓了下来,易公馆里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像易老先生这样的岁数,身体自是不同于以往,一个小小的风寒感冒就会要了他的老命。

    这天气陡然变热,加之某省瘟疫泛滥,这逃难出来的人就跟病毒源一样,到哪儿都留下他们的踪迹,水啊,蔬菜啊,就连空气也难以幸免,老先生身子哪里受得住这些,前些日子便受了风寒,病了半个多月,都不见好。

    之前让济世堂的老大夫瞧过了,三天两头换方子,到最近的一次,老大夫竟然摇头暗示要准备后事了。

    好在易老先生的故交,顾老先生顾常昇当机立断从仁济医院请来了自己儿子在英国留学时的好友,蔡建林蔡医生,这才力挽了狂澜,挽救易老先生于危难之中。

    当天夜里易老先生便从睡梦中惊醒,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一个什么梦,只知道第二日他便精神抖擞了起来,这个西药的效果确实好得出奇。

    不过让顾老先生诧异的不止这个西药药效显著的事情,而是易老先生醒过来后要办的事情。

    找人打听了一下,这刚醒过来的老友竟然说他要寻找周家的一个孩子。

    一个据说今年已经有十五岁的孩子。

    这是什么话?

    若是他知道的那个周家

    可他知道的那个周家早在二十年前就没了,哪还有这么一个十五岁的孩子?

    可易宏文一口咬定有,他还能说什么呢?

    不过,这周家若真还有个根在,那也是好事。

    唔。不对不对,是男是女还不知道呢。算了算了,这又不关他顾常昇的事情。

    让他们年青人去操心去。

第2章 来自胖子的关爱() 
周学宁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并没有去东市出摊,而是跑去熟悉地形了。

    至于原因,她也说不上来。总之用了几个下午的时间,把以小院子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去约摸两百米的范围都摸了个遍。

    桃花坞这个小地方,人烟稀少,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切吃穿用度,只要有钱,倒也容易弄到。

    所以第三天的时候依旧不出摊,而是带着她画的简略图稿到老铁木匠那,找老铁制作小推车去了。

    也不知道是她给的数据很精确,还是老铁手艺真的如她打听到的那般名副其实的好,总之,第四天,周学宁很是拉风地拉着小车车出摊了。

    这一天生意出奇的好,也不知道是被她的小车车给“惊艳”到了,还是真的冲着周学宁凉面来的。

    很多人都跑来问这小车车的来历,周学宁不懂撒谎,自然如实相告。那是一辆装好了轮子,还把区域规划得特别好,很适合放凉面配菜的小拉车。

    原理她解释不出来,就感觉那样做特别稳当,就那么画了。

    后来老铁木匠铺因为专门给人定制小车车发了大财,扩充了门面,还招了不少学徒,总之,赚了个盆满钵满。当然这是后话。

    今日一如往日,周学宁依然在凉面摊前“读报认字”,最近这些天,她看闽生日报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新闻时讯也掌握了不少。

    现在是四月下旬,她自己孤身一人生活在桃源县辖下的一个叫桃花坞的小村子。

    桃花坞距离闽市挺远的,如果要到那边去,走水路至少要走十天,陆路的话也许要半个多月。

    闽市虽然好,地广物博,交通便利,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她来说,是个好去处。

    可直觉又告诉她那个地方不安全。

    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外头隐隐有大事会发生。可她又说不上是什么。

    毫无头绪,却有思虑万千。

    感觉是她又不是她。

    “关二爷,小的请您老高抬贵手!”一阵纷纷扰扰的嘈杂声打断了周学宁的思绪,让她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扁了扁嘴,小鼻子往那边嗅了嗅,唔,这是坏蛋的味道。

    抬眼望去,一群地痞流氓模样的小喽啰簇拥着中间一个肥头大耳镶着金牙的大胖子,在一家摊煎饼的摊子前,唔,看这模样,应该是收保护费。

    咦,周学宁的脑子闪过保护费这一个词,小脸一皱,这又是什么词汇?

    这边周学宁纠结归纠结,那边剧情照样发展不误。

    “三拐子,这样,看在你都唤我一声关二爷的份上,我就不难为你小老弟。

    这样,今儿个我们哥儿几个高兴,上前面折柳酒馆喝几杯小酒,你呢,二爷我给你个机会让你赔罪,待会儿去把哥几个的酒钱给结了。

    咱们以后好来好往,你放心,有二爷我一口喝的,绝对有小老弟你一口吃的。怎么样?”

    关二胖子似乎快要被自己这一大发善心的举动给感动哭了,笑得前仰后合。

    身边那七八个打下手的小喽啰也很应景的随声附和,在周学宁看来,这一出自导自演的戏码戏剧效果极佳。

    三拐子一听关二胖子这话,眼睛眉毛抖地耷拉下来,这哪里是放他一马的意思,这是要他去当冤大头,给他们哥几个擦屁股啊!

    只好继续委曲求全可怜巴巴地推诿道:“关二爷,你看我这也是小本生意,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的保护费

    要不,要不,关二爷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每天给您和您身后这几位弟兄留几个大饼”

    谁料叫三拐子的人话还没说完,竟然是彻底惹怒了关二胖子。

    只见他满是横肉的大饼脸上左右甩动,横眉冷对,原本笑嘻嘻的样子一下子变得扭曲了起来,嘴里也不像刚刚那般兄友弟恭的好言好语,取而代之的是恼羞成怒地破口大骂:“好你个三瘸子!老子好心好意要给你指了条明路,没想到却是好心当了驴肝肺,老子的面子被你这般糟践,竟然想拿几张破饼子来唬弄老子!”

    周学宁看着那个关二胖子一口一个老子老子,又看了看那个叫三拐子的瘸子,心里有了一丝异样感。

    这一幕好眼熟。

    关二胖子越想越气,越说火气越大,越觉得这瘸子是故意在闹市人多的地方下他面子,他关二胖子的脸面哪是他一个瘸子能糟践的?

    这往后要是人人都敢来他头上踩上一脚,那他还有什么脸面在这桃花坞上混了?

    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他怕是还不知道他关二胖子的厉害。

    “兄弟们,给二爷我狠狠地把他这小破摊子给砸喽,砸得好的,二爷我今晚请他吃酒玩姑娘去!”

    这话一出,关二胖子方觉脸上不再那么火辣辣,反而觉得腰挺直起来都能高别人半个头了,因此还得意洋洋地退至一旁等着看好戏。

    小喽啰一听说吃酒玩姑娘,这力气也跟着“皮”了起来。

    几个人一前一后把三拐子的小摊围了起来,三拐子吓得忙跪地求饶,“二爷,二爷,您就高抬贵手放了小的吧,小的这是小本生意,实在经不起”

    三拐子“折腾”二字还未出口,小喽啰们就有人动手了,一手就把三拐子起早摸黑起来调制的面粉糊糊掀翻,面粉糊糊流了一地。

    三拐子顿时傻眼了,竟然忘记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