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汉首辅 >

第75章

大汉首辅-第75章

小说: 大汉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去病那边也斩获翻倍,张贺心里听得美滋滋的,偷眼去看刘彻,刘彻也面色红润,一看就是高兴的。

    “既然卫青和霍去病都大有克获,为什么大军还不班师回朝?”刘彻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这个”前来报喜的使者回禀,“其实还有一件事情,苏建将军和赵信将军所率领的三千骑兵还没回来,大将军正带着两千精锐前去寻觅。”

    “什么?苏建和赵信丢了?”刘彻连忙走到地图旁边,“朕的三千骑兵,其中一千装配了最新的装备,就这么丢了?”

    刘彻不说还好,他一提到装备,张贺才猛然反应过来自己之前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只想着提醒苏建当心赵信,最后能改变几次行军路线避开遭遇单于军队,避免重蹈历史上全军覆没的情况,却忘记重生之后自己发明了高桥马鞍和马镫,这两项装备如果通过赵信流入匈奴,那原本如狼似虎从小长在马背上的民族如果得了这些装备,凶残程度肯定加倍上升,那汉匈战争的天平往哪边倾斜可就说不准了。

    他心里着急,嘴上马上问道:“两位将军的行军路线是怎么样的?”

    刘彻看了他一眼,这个问题也是他想问的,但一个小孩提出来未免有些诡异,所以他还是问了一句:“张贺怎么想到问行军路线的?”

    糟糕,说漏嘴了,张贺连忙圆谎道:“我是听说匈奴境内多是茫茫草原和荒漠,如果不知道行军路线,怕大将军很难寻找侧翼军队的去向。”

第109章 卧谈()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

    “谢谢三姐。”卫青穿着朝服,从衣领里可以看到胸口白色的布条包扎着伤口;脸色看起来也有些疲惫。

    “舅舅。”和张贺一起刚跨进大门的刘据看到卫青;就飞快地走了过去;“我听说你受伤了,严重吗?”

    “据儿。”卫子夫叫住他,“小心点;别碰到你舅舅的伤口。”

    张贺也走过去:“见过大将军,您这伤”

    卫青说道:“没什么,只是追赵信的时候被他扎了一刀。”

    “看你说得轻松。”卫子夫的眼圈红了,“公孙贺可都和大姐说了,是你心急要拦住赵信的马匹;谁知道那叛徒力气倒大;将你带下马来;近身厮杀的时候被他一刀扎在胸口。步和广虽然冒姓但他们父家也是认的,自长君去后我们卫家可就只剩下你一根独苗了,你每次出征母亲和姐姐们都非常担心,青弟你打仗也不要太拼了,这一刀万一再扎下一点点”

    “别伤心了,你看我这不是好好地回来了吗?那赵信也被我重伤;并没有讨到好来。”卫青安慰道;“当时只是想着追回赵信的马匹不能让汉军的新装备流入匈奴;其他也没想太多。”

    刘据用手轻轻摸了摸包扎伤口的布条外缘;问道:“舅舅你这里疼吗?”

    “不疼,据儿无须忧心。”

    “去病哥哥呢,怎么没和舅舅一起来?”刘据又问。

    “他还有些事情,陛下留下他说话,这次去病军功最多,陛下以两千五百户封他为冠军侯。”

    “这次你折了苏建的两千多士兵,又叛了一个将军,但全军斩获也多,陛下为何不加封赏,只是赐了千金还有一些贵重药物要你回府养病?”虽然霍去病封侯让卫子夫觉得欣喜,但一方面她有对卫青目前的待遇忧心忡忡。

    “中宫慎言。”卫青敛容道,“陛下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这次没有抓住叛徒赵信本来也应该请罪的。”

    卫青在皇后这里坐了一会就起身告辞,顺便带走了卫伉,卫伉终于能父子团聚,接下来几天还不用上课,走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容光焕发的。

    而苏武因为苏建论罪下狱,家里忙着筹钱叫赎金,这些天也请假不来未央宫里伴读了。书师干脆就给张贺和刘据放了假,但是卫子夫表示他们这几天只能在宫里玩耍,不能出未央宫。于是张贺就陪着刘据在未央宫里到处闲逛。

    在椒房殿后面有很大一块区域,就是现代人意识里的后宫了,刘彻时期后宫有八区,分别为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凰、鸳鸾八殿,每座宫殿两两对应,整齐排列在北宫道路的两侧。

    张贺平时虽然居住在椒房殿的附属宫室里,但作为一个有分寸的穿越者,他从来不在后宫随便行走惹是生非,谁知道万一进了哪个不该进的地方犯了阑入罪,又或者不小心被误会和哪个小宫女有一腿——虽然他现在还小吧,但史书上弄儿年稍长就因为和宫女嬉戏举行不端被他爹金日磾砍了的事例可是前车之鉴。

    但刘据作为皇子就没有这种顾虑了,因此这几天他带着张贺在后宫里各种游逛,刘据总是能找到某些非常隐蔽的地方独特的景致,看得张贺大为新奇,这个小皇子和他在史书上给张贺带来的刻板印象可是生动鲜活了许多,换句话说,就是这孩子小时候别看安静的时候特文静,淘气起来的时候还是蛮熊的嘛。

    这不,这天刘据就对张贺说:“飞翔殿的西北角竹林里住了一窝鹌鹑,已经下了蛋,我们去看看有没有小鹌鹑孵出来吧。”

    “那殿下就带我去看看吧。”这几天张贺跟着刘据玩出了童心,反正他现在这个壳子还是小孩,张贺就放心大胆地幼稚了一会,“我还没见过刚孵出来的小鹌鹑长什么样。”这是上辈子只见过鹌鹑蛋的城里人。

    刘据带着张贺来到飞翔殿,在接近一片竹林的时候,他将手指放在嘴唇前面,示意张贺噤声,然后带头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

    “差不多就是这里了。”刘据小声说,然后用手将草丛拨开。

    果然一个鸟窝藏匿在草丛中,大鹌鹑应该是出去觅食了,只剩下几只碎成数片的蛋壳躺在窝里,几乎所有的小鹌鹑都孵出来了,毛茸茸地挤在一起,羽毛哦还湿漉漉的,似乎在互相取暖。最后一只小鹌鹑刚从蛋里冒出头来,脑袋上还顶着一块蛋壳。

    “哈哈哈你看它那个傻样。”刘据开心地笑了起来。

    “殿下要如何处理这窝鹌鹑?”张贺好奇地询问。

    “它们本来就是在这里生活的。”刘据温柔地说,“我们只是偷偷来拜访一下新邻居,很快就离开,不打扰它们。”

    “殿下真是有一颗善心。”

    刘据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书师给我们讲授道理的时候不是说过吗?就连石渠阁上的瓦当都写着仁义自成,我们从小就要修习道德仁义,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书师说得对,但有时候除了仁义,我们也应该兼收并蓄其他的学说,如果有人主动冒犯我们,那也要以牙还牙。”张贺想着刘据遥远的将来可能面临的局面,决心给他多灌输一些儒家学术之外的观点。

    刘据眨了眨眼睛:“张贺你这个是法家还是兵家的观点?有时候我觉得你懂得真多,真是令据非常佩服。”

    那是因为我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得好,张贺在心里默默吐槽,嘴上说道:“多读书就会多明白道理,殿下现在学会的字也已经很多了,完全可以去石渠阁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

    “你说得极是,下次你去的时候我就和你一起过去吧。”

    两个人正在就课外拓展阅读计划展开友好交流,突然听到竹林外传来有人说话的声音。循声望去,却原来是飞翔殿两个扫地的小宫女在竹林旁边的道路上碰面了,正站在那里闲聊。

    “现在这后宫里最受宠的是王夫人了吧,我听说今上已经许久没行幸椒房殿了。”

    “中宫年纪也大了,这王夫人正是娇艳欲滴的鲜花一样的年纪,可不更讨人喜欢。”

    “可是我听说王夫人虽然得宠,但家人尚未富贵,陛下连个一官半职也没分给她家人,这可真是圣心难测。”

    “你懂什么,前日王夫人母亲做寿,连中宫的弟弟,如今尊贵无比的大将军都派人送上陛下刚赏赐给他的五百金作为贺礼,你说这人一旦受宠,面子有多大,连大将军都要讨好她的父母,这家人富贵可不就是很快的事。”

    “管她呢,我们还不是得在这打扫花瓣,深宫寂寞,咱们伺候的那位又不受宠,以后日子还有得熬。”

    接着传来扫地的“沙沙”声,然后两个宫女互相道别,往远处去了。

    张贺回头一看,只见刘据攥紧小拳头,脸色涨得通红,显然是非常生气。

    “殿下。”张贺连忙柔声喊道。

    刘据转头看向张贺,气鼓鼓地说:“她们怎么能这么说阿母和舅舅,那金子是舅舅这次出征流血受伤换来的辛苦赏赐,为什么要转手送给坐在家中不劳而获的人?”

    “我听说是一个叫做宁乘的人的建议。”张贺回答。

    “那个宁乘是什么人?我要找他理论一番,他这给舅舅出的什么歪主意。”刘据嚷嚷着。

    张贺连忙制止了他:“我的殿下,您可小声点,这里是后宫不是椒房殿内,多的是嘴碎的人,这件事陛下肯定会有圣裁的,咱们两个小孩子能做什么,还是别添乱了。”其实张贺心里想的是,我也不知道那个宁乘脑袋里想的是什么神逻辑,但绝对不能让刘据见到他,否则刘据听到那句“将军所以功未甚多,身食万户,三子皆为侯者,徒以皇后故也”,估计能当场炸毛。

    刘据冷静下来一想,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言行有些任性,他拍了拍张贺的肩膀,一脸郑重地说:“张贺,我要快快长大,到时候就可以保护大家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张贺脑子里想的就更全面了,卫青刚送了五百金给王夫人母亲没两天,这件事就连飞翔殿这种皇帝罕至的冷清宫殿里的宫女都知道了,可见早已传遍了后宫,是什么人在促使这个消息传播得如此之快的?朝堂和民间应该也已经有所耳闻了吧,这莫名其妙的五百金事件,看起来并没有史书上那么寥寥几行一般简单。

    张贺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石蜜啊。西汉的时候调味料还不太丰富,尤其是甜这一味,民间虽然早就盛行饴糖,也就是现代常说的麦芽糖,但这种一般不用做调味。西汉人做菜的时候,如果想要让菜肴变得甜一点,无论是烹煮鱼鳖还是烧烤牛羊,就要在里面倒入柘浆,也就是甘蔗汁。

第110章 倾城倾国()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刘据回答道:“他在华阳街上等我们汇合,我和表弟直接从宫里出来的;想看你买的小马。”

    张贺不由得一囧;这两个小孩子还惦记着这事啊,于是他回答道:“请跟我来观看。”

    小马驹在院子里;用一根绳子拴着;正在低头吃沾着露水的草叶。早餐的阳光照射在它油光发亮的皮毛上;看起来仿佛上好的绸缎一样。

    刘据赞叹道:“是一匹好马,你还没给它取名字吗?”

    张贺摇了摇头:“贺才学了没几个字,不知道取什么名字好。”

    “那我帮你取好吗?”刘据兴致勃勃地说。

    “好吧。”看在皇子如此有雅兴的份上;张贺就同意了。

    “我观它毛色如夜空一般,不知道奔跑其实是否如风迅疾;不如叫做夜风吧。”

    “感谢皇子赐名。”张贺摸了摸小马的脑袋;“你有名字了,叫做夜风,知道吗?”

    小马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盯着张贺看了片刻,似懂非懂地用侧脸蹭了蹭张贺的手心。

    “这马可真乖啊。”卫伉啧啧称奇,“比我家那几个倔货温顺多了。”

    刘据也看得喜欢,伸出小手来摸了一把马脖子上的毛,却突然看到马鞍下面悬挂着一个铁环一样的东西,在阳光中折射出细微的银色光芒。

    “这个是什么?”刘据好奇地问。

    “这是阿翁给我新做的马镫。”

    “马镫是什么呀?”卫伉也凑了过来;“我在阿翁的马里从来没听过这个。”

    张贺微微笑了起来:“马镫就是一种能让你骑得更稳的工具;阿翁已经去将此物献给陛下了;卫将军府上的马想来很快也能用上它。”

    “真有这么神奇吗?”刘据也被他勾起了好奇心,“等回去我要问父皇。”

    “皇子和伉哥莫急,我还让人准备了几幅小型的马镫,正好让我们这般年纪的使用,已经包好了,等下作为礼物送给大家。”

    “你真是太好了。”卫伉像枚小炮弹一样扑了过来,差点把张贺撞飞。

    小孩子的热情真难消受,张贺在心里默默想道。

    看完小马,三个小孩就肩并肩走出了张府大门,因为今天只是出游,所以只用了一辆普通的安车,一个一看就是皇宫卫队的汉子坐在前面驾车,后面跟着六个骑马护送的骑郞,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