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汉首辅 >

第139章

大汉首辅-第139章

小说: 大汉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98章番外 二()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

    宁归:“张和啊;我最近要拍个电视剧;你来演张贺吧;和你名词发音也像。”

    为了感激导演的厚爱,张和在开拍前蹲了半个月图书馆,查了很多汉朝的相关资料。终于等到了开机,开机第一场夜戏就是大场面;巫蛊之祸。张和饰演的张贺是太子刘据的宾客;当太子蒙冤起兵的时候,他正好不在太子身边。

    太子以宾客为将领,发动长安城的百姓;和代丞相刘屈氂进行了为期数天的巷战,一时间血流遍地;这临时丞相刘屈氂被打得哭爹叫娘。但甘泉宫传来消息;刘据以为刘彻已经去世朝廷被奸臣把持只是一场误判,帝王归来;匆忙起兵的太子瞬间失去了民心所向。

    张贺就在这个时候,在兵荒马乱的长安城寻找太子的踪迹。

    长安城的巷子里垒起了壁垒;墙壁上随时可见刀砍火烧的痕迹;几个跟随太子起兵的囚徒急匆匆地从张和面前跑了过去;嘴里嚷着:“太子兵败了;快跑啊。”

    张和眉头微皱;按照剧本要求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上前揪住一个囚徒的衣领问道:“卫太子在何处?”

    那个囚徒一脸仓皇,嘶哑着嗓子回答:“往、往南边去了。”

    张和正想将剧本里的下句台词念出来,突然听到刀刃入肉的声音,囚徒口中吐出鲜血,直挺挺地扑倒了下去,他背后被刀劈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汩汩地往外冒,空气中都弥漫着明显的血腥气。

    不愧是着名导演拍摄的古装正剧,连血浆都做得这么专业。张和正这么想着,就看到那名砍死囚徒的汉兵一刀朝自己劈来。

    这和剧本写的不一样啊!张和条件反射地往旁边一避让,那人的刀砍偏了,张和只手臂上挨了一下。

    就那么一下,让他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这刀划破他华丽的戏服,在手臂上划拉了一道口子,随着尖锐的疼痛传来,血很快染红了衣服,这可是把真家伙,对方也是真的想置自己于死地。

    张和再往四周一看,看似晦暗的巷子里本来搭建有不少**移动轨道,民房上还打着明亮的大灯,此时巷子里夜雾四起,这些临时搭建的拍摄设备却不翼而飞,哪还有半点剧组片场的样子。

    那还能干什么?跑啊。张和追上跑在前面的囚徒,边跑边问:“这位兄弟,请问长安城南边往哪个方向跑?”

    囚徒伸手往左一指:“武库就在前方,你一直跑就是了。”

    “多谢。”张和一个急拐弯,就往一条小路跑去。这条小路堆积着很多杂物,张和跑得慌乱,连着跌了数跤,还好追兵循着人数较多的囚徒而去,并没有尾随过来。

    他一个人在天色将近昏暗的长安城小路上摸索前进,越走心越往下沉。燕山影视城再大,也构建不出如此规模巨大的汉代民居群落,更何况他触摸到的一些物品都是实物,根本不是影视城里粗制滥造的泡沫道具。

    这么说自己是在拍摄巫蛊之乱的时候穿越到了历史上真正的巫蛊之乱,并且穿越成了所饰演的张贺?老天要不要这么和自己乱开玩笑。

    张和虽然哭倒长城的心都有了,但长安城不相信眼泪,他只能继续寻找去西市的路。因为他通过之前做角色功课时查阅过的文献资料知道,巫蛊之乱时期的长安城,简直是一个大型绞肉机:站队太子的,死;对付太子的,死;就连那骑墙观望的,也是死;还牵连无辜死者数十万,不管你怎么选择都必死无疑。

    如果他现在的身份是张贺,留在长安城哪怕不死也会失去宝贵的蛋蛋——历史上张贺因为太子宾客被下狱,几死,还是他弟弟张安世在汉武帝刘彻面前求情,最后给减刑成腐刑。所以当务之急是找到正准备逃离长安城的太子,和他会合之后顺利出城,从此天高任鸟飞。

    这么想着,张和不顾自己手臂上刀伤火辣辣的疼痛,在近乎空旷无人的长安城里飞速奔跑起来。

    西汉实行宵禁制度,到了薄暮便关闭城门,百姓不得无故夜行,由执金吾负责巡视。此时月上中天,普通百姓家的灯火早已熄灭,就连王公贵族府邸也因为这几天长安城的动荡而闭门不出,只余几盏灯笼在风中无声摇曳。

    张和经过武库的时候,入口处用杂物垒起了一道半人高的防线,显然是曾在这里进行过一场激烈的巷战。道路上随处可见倒伏的尸体,有穿着汉军服饰的,也有穿着平民服饰甚至囚服的,早已不计生前立场,只是层叠着凑做一堆。

    作为一个长在红旗下的社会主义青年,张和哪里见过那么多死人,吓得连忙从壁垒的缺口里迅速离开,还不小心在一具尸体上绊了一跤,险些和一个死不瞑目的小兵来了个亲密接触。

    武库往南有几栋房子着火了,燃起了冲天的火焰。在这种时候,有火的地方代表着发生了冲突,也许能在那里找到卫太子的踪迹。张和连忙往那边跑去。

    令他失望的是,着火的是一间酒肆,已经烧得差不多了,显然不是刚刚才起火的。张和只好继续往南走去,他在学习西汉历史资料时候看过汉长安城的布局示意图,武库位于长乐宫和未央宫中间,离它最近的城门便是安门了,覆盎门和西安门也离得不远,太子往南去,应该是打算从这几处城门出城。实在找不到人的话,他只有尽快去安门附近看看了。

    他往前走着,黑暗中踢到了一件丢弃在地面上的兵器,那个古怪的形状是挝还是戟他分不清了,重要的是这件兵器被他踢飞之后撞击到青石地板发出清脆的响声。

    “什么人?”隔了一道矮墙的不远处有个声音传来,紧接着跑出一队青袍玄甲的汉军,“有逆贼,快抓!”

    张和暗叫一声不好,赶紧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开始向前跑去,可惜他作为一个现代人体力毕竟有限,再加上对弯弯绕绕的陌生地形完全不熟悉,眼看要被那队穷追不舍的官兵抓住。

    正在这个时候,一双骨节分明的修长的手从暗巷里伸出,一把拽住张和的手将他拽了过来,在他还来不及张嘴喊叫的时候,捂住他的嘴,将他拖进了巷子里一扇隐蔽的木门里。

    那人在进门之后就松开了张和,张和惊魂未定地问道:“你是谁?想要做什么?”

第199章番外 三reens。()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大军从中渭桥开拔;为了鼓舞士气,这天一大早刘彻就乘坐撑着华盖的马车;来为三军将士践行。舅舅、大姨丈都奔赴前线;据儿从前夜就吵着闹着要和刘彻一起去,刘彻对自己唯一的儿子很是宠爱,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皇帝在最打头的马车上视察军队,刘据、张贺、卫伉和苏武就坐在后面一辆精巧的安车上;由阳信公主帮忙照顾。

    这还是张贺第一次出长安城,因此按捺不住心中好奇;一路上掀起帘子看着窗外的景物。长安正是春…色满园的好时光,春天的草花开满了田野;看起来一片片仿佛色泽艳丽的地毯。

    大军在渭水旁边整合队伍;绿色的柳丝温柔地在暖风中轻拂;而大汉的精锐骑兵则各个黑甲红缨;骑在膘肥的战马上;脸上斗志满满。在队伍最前方骑着一匹白马的正是卫青,他一身青色战袍;披着银白色的战甲;腰上挎着环首刀,正在来回巡视大军的集合情况。

    “是阿翁呀。”卫伉不无骄傲地看着父亲的背影。

    苏武也焦急地向人群望去;他的父亲苏建也在军队里;骑着大马;一脸严肃认真。

    张贺仔细观察,突然发现一件事情,西汉的时候没有马镫和高桥马鞍,只在马肚子两侧垂挂下两条软软的绳圈,供上下马是临时踩踏用。因为绳圈柔软,在马跑动的时候是无法固定住身体的,没有高桥马鞍只有平铺的织物马鞍也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因此骑兵们都是要用大腿紧紧夹住马背,这对长途奔袭作战来说无疑是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

    卫青这次出征之后,汉朝对匈奴的大规模作战还有几次,张贺心里盘算,一定要想办法把马镫和高桥马鞍发明出来,这可是件造福将士、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正盘算间,大军军容肃穆,已然按照方阵列好,卫青驱马来到刘彻站立的马车前面,飞身下马,单膝下跪向刘彻禀报:“陛下,这次出战的骑兵已经全部集合完毕。”

    “好。”刘彻点了点头,“卫将军到车上来。”

    “诺。”卫青站在天子一侧,这是一个非常荣宠的待遇,刘彻将腰间的天子剑解下赠予他。

    “望你这次旗开得胜,朕在长安等着诸位将士的好消息。”

    “臣定不辱使命。”卫青接过天子剑,高举在半空中,对着骑兵高喊,“陛下威武,汉军威武!”

    骑兵也齐声高喝同样的口号,声音直震云霄。

    在刘彻的马车旁边跟着红袍黑甲的霍去病,骑着枣红色的战马,马儿在这激昂的气氛中有些激动,不停地踱来踱去。

    当年轻的将军带着他的军队离开长安城之后,刘据在渭水旁边折了一支柳条,杨柳青青,上面是新抽出来的嫩绿的新叶。

    “古人都说折柳相赠,希望舅舅表哥他们能早日平安归来。”刘据稚嫩的声音顺着打着旋儿奔流的渭水飘了开来。

    “一定会的。”刘彻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目送队伍消失在远方。

    在回去的车上,苏武有点担心地开口:“阿翁这次能打胜仗吗?”

    “当然可以了。”卫伉自信满满地挥舞小拳头。

    这次休沐日回家,张贺缠着张汤想要骑马。虽然不知道儿子为什么过早对骑马产生了兴趣,不过听张贺讲述了那日送汉军出征的情景之后,张汤觉得他可能只是受到了鼓舞,毕竟每个孩童心目中都有过将军梦。

    “但是你还太小了,骑不动高大的马匹。”张汤斜了一眼张贺的两条小短腿说道。

    “阿瓮可以抱我上去骑。”张贺连忙要求道,他可是要找个理由让张汤帮忙制作马镫,这连马也没摸过就说不通了。

    对于张汤这样骑术一般的人来说,骑马再带个小孩简直是挑战高难度,他摇了摇头就要反对。

    张贺看势头不对,小嘴一瘪,马上要靠着精湛的演技哭了起来。

    秦芸看着心疼,连忙上来哄道:“就给贺儿买一匹小马驹吧,也用不了多少钱,去年贺儿让你参与种葡萄也赚了不少钱。”

    张汤这才应允,将张贺抱在臂弯里,朝前走去:“去西市买马。”

    长安城的集市主要集中在城市西北,有东西两市,其中西市里有一些西域的货物和马匹贩卖,想要买到好马,就要去那边慢慢挑选。

    西市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不过张贺今天目标明确,他就是来买马的。来到一处胡商的店铺,张汤询问道:“可有适合小孩骑的小马?”

    大胡子的店主连忙迎上来:“这位客人,是想买好马呢?还是一般的马呢?”

    张汤疼爱儿子,就回答:“好一点的马匹。”

    “那请您跟我来。”胡商引领着两人来到后厩,在这里养着十几匹良马,各个体态膘健,毛色光亮。在后厩旁边有一株小树,上面绑着两头小马驹,只堪堪超过张贺头顶的高度,一匹黄马一匹黑马。

    “您看看想要哪一匹?”

    张汤对马没有什么研究,他问:“要性格稍微温顺一点的。”

    胡商就把那匹黑色的小马牵了过来,张贺上手摸了一下,毛皮的手感概括起来就是——用飘柔,就是那么自信。而且这匹小马性格恬静,只是低头吃草,尾巴偶尔甩一下,一双大眼睛带着点濡湿,看起来惹人怜爱。

    “阿翁,就这匹吧,我喜欢。”张贺当即拍板。

    张汤也是直来直去的人,他听说儿子喜欢,简单砍了价之后就将小黑马买了回去。

    “公子,小心啊。”忠心的老奴王福一直在后面叮嘱着,他是张府负责采买的,因此张汤将小马驹买回来之后,就由他负责照顾张贺骑马。

    跟随一同来到张府的还有一名胡商的手下,他帮忙给小马驹按上了编织有飞翔的朱雀的毡子当做马鞍,还在下面垂下绳圈以作踏脚之用。

    张贺上辈子在剧组拍戏的时候是学过骑马的,但现代的马匹全是装有马鞍和马镫的,这只有绳圈的马他也是第一次上。

    张贺一手抓住缰绳,一脚踩住绳圈,就准备往马背上翻,奈何绳圈没有固定住,晃悠悠的,张贺的小身体就往前面飞去,吓得张福赶紧把他抱了下来。

    “这也太冒险了。”王福一脸惊魂未定的表情。

    “没事的。”张贺倒是心大地安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