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汉首辅 >

第115章

大汉首辅-第115章

小说: 大汉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白鹿观的竹轩里用过中餐之后,四个小伙伴就乘车返回了长安城。苏武和卫伉先行回府了,刘据因为惦记着要向刘彻问马镫的时候,就和张贺商量,让他和自己一起回宫。张贺当然乐得搭上皇子的便利,去看看自己父亲推销马镫的成果如何,于是两人就一起高高兴兴地返回了椒房殿。

    端庄秀丽的卫子夫在暮色的花园中漫步,看到两人前来,脸上露出笑容。

    刘据飞快地扑了过去:“阿母,我今天玩得很开心。”

    张贺也行礼道:“见过中宫。”

    “无须多礼。”卫子夫制止了张贺一本正经的行礼,“小孩子正是玩闹的时候,椒房殿是据儿一直居住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比宫里其他地方更放松点,我以前没进宫一大家子挤在一个小院子里的时候,那些小孩子们才叫热闹,尤其是霍去病,简直无法无天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脸上有着一丝对往事的眷恋,不知道是对无法再重复的过去的感叹,还是别的什么:“现在宫里孩子少,平时总觉得安静了点,把据儿都闷成个没脾气的了。”

    “阿母。”刘据依偎在卫子夫怀里撒着娇,“你能不能少说我两句,孩儿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

    “好好,据儿最棒了。”卫子夫马上毫无原则地哄着。

    张贺静静地在旁边看着这对整个大汉朝最尊贵的母子,此时看起来也和闾里那些寻常人家的母子没什么不同,如果没有最后的巫蛊之祸,卫子夫应该能微笑着见证她的孙子和曾孙出生,并且在这些小辈的环绕中安详而放心的去世。

    虽然已经重生很久了,但此时张贺还能回忆起刘据听到母亲死讯时那种哀莫大于心不死的苦痛,卫子夫在巫蛊之祸时,是为了能让儿子了无牵挂地逃走而选择用白绫了结了自己的一生的。她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儿子的爱,在那一刻显得如此无私而伟大。

    而此时,元朔年间的春风正温柔地拂过未央宫,横扫过千山万水,伴随着大汉军队在塞外的厮杀而变得席卷一切般猛烈。这还是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春天,张贺希望这一次,自己能让悲剧不再发生。

    “阿母,父皇在哪里?我想要见他。”刘据开口询问。

    “你父皇啊。”卫子夫沉思了片刻说,“他现在应该在宣室吧,今天张汤找他议事,他连中饭都没用,一直待在宣室没出来。”

    “那孩儿能去宣室看父皇吗?”

    “当然可以了。”

    “太好了。”刘据一声欢呼,就要冲出花园,被卫子夫喊了回来。

    “在外面玩了一天,仪容不整,换一身干净衣服,把脸洗干净了梳个头再去。”

    “哦。”刘据扮了个鬼脸,拉着张贺的手急匆匆地找女御长荀瑶安排洗漱更衣去了。

    托刘据的福,张贺享受了全套西汉皇子的沐浴待遇,虽然他上辈子在古装电视剧里跑龙套的时候,看到剧组拍美人出浴都是淘宝爆款大浴桶加上洒满花瓣的洗澡水,但现实并没有那么浮夸。

    张贺眨了眨眼睛,看向面前正烧着水的两个大铜鼎,心里有点打鼓,这进去是要被烧熟的节奏?还好宫女马上拿出了两个银沐盆,张贺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铜鼎只是用来烧水的,烧好的水和凉水掺在一起,注入这两个银沐盆,才是让他们两个人洗澡的地方。

    前几年的婴幼儿生活让张贺克服了被人服侍洗澡的尴尬感,此时他眯着眼睛躺在沐盆里,享受着宫女柔软的双手的马杀鸡,突然背部被一个坚硬的东西碰了一下,吓得他连忙转身,却发现是一块满是气孔的黑色石头。

    “这是什么啊?”

    “诶,贺君没见过吗?”刘据在一旁介绍道,“这是用火山石做的搓澡石,是我五伯上次进京的时候送的礼物,阿翁分了三套给我们。”

    “这个要怎么搓澡?”

    刘据手里抓着一块,就伸过手来在张贺背后来回搓了几下:“就是这样啊,五伯说可以去死皮,让我们每次洗澡都要用全套。”

    张贺看着眼前摆着的大小不同、气孔密度粗糙程度也不同的四块火山石,内心是崩溃的,你们大汉朝的男人到底有多臭美啊?这个疑问在用完搓澡石,宫女递上来用于**面部保持血液流通的玉鱼时达到了顶点。

    不过玉鱼贴在脸上倒是冰冰凉凉的,**的触感也很滑腻,享受起来不亚于美容院的面膜**。

    终于全部洗好,又弄干了身体和头发之后,宫女给刘据拿了一套浅米色的皇子服,给张贺拿了一套淡青色的衣服,两个人穿好了之后,还在头顶扎了两个小丫角,才让他们出发去宣室。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未央宫里暮色四起,遥远地方的宫殿已经隐没在雾气和阴影里了,黝黑的树影在夜风中轻轻摇晃,各处长廊悬挂着的灯也亮了起来。

    宣室是未央宫前殿三进宫室的最后一处,因此两人一出金马门,就看到了位于高耸的台基上宣室此时灯火通明,显然刘彻还在里面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宣室是皇帝正经议事的场所,闲杂人等未经通禀是不能入内的,刘据挺了挺小胸脯,对张贺说道:“我们去看看能不能见到父皇。”

第167章 盐池()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

    东方朔进去通报;刘彻对自己这个儿子非常宠爱,听到刘据有事来找他;马上就同意让他进宣室。

    宣室里此时灯火通明,在宣室北侧挂着一幅巨大的汉匈边界舆地图;上面用黑笔和朱笔描画着行军路线,卫青率领的大军出发已经有些日子了;算算也该到了边关;那地图上的高阙、朔方、右北平三处都画上了圈,并且做了朝匈奴境内出发的箭头。

    而此时刘彻正坐在榻上,旁边的几案上摆着张贺让张汤进献的马镫,除了张汤之外,大司农、少府都在。刘彻看到刘据,招手道:“据儿,来这边坐。”

    刘据乖巧地坐到刘彻身边,从身后举出一个食盒;对刘彻说:“父皇;这是母后做的点心;儿臣听说您今日忙于国事,都没有来得及吃饭,特地带来给您的。”

    说完刘据打开食盒;露出里面做成各色水果、色泽诱人的糕点;卫子夫心灵手巧;在里面还加了张贺前些日子发明的砂糖,混着剁碎了的花瓣酱,密密地涂在上面,空气中也泛起了一丝甜味。宣室里的大臣们也是一整个白天没吃过了,这时都被勾起了馋虫,心里对着眼前天子和皇子父慈子孝好一阵羡慕。

    刘彻捡起一块吃了,口齿余香,他赞叹道:“味道果真不错,朕看各位大臣们也饿了,不如据儿将剩下的分给他们吧?”

    “不用了,这盒是专程献给父皇的,我还特地多带了一盒,让张贺分给大家吧。”

    刘据说完,张贺也变戏法一般从身后拿出一个食盒,打开盖子,按照顺序一个个大臣分发过去。

    大家略微填饱了一些肚子,刘彻才从座位上站起来说:“今天各位辛苦了,朕吩咐你们的事情记得一定要用心办好,你们可以退出去了。”

    众人纷纷告退,张贺还抽空挥挥手和张汤再见。

    等大家都退下之后,刘彻才转头问刘据:“刚才东方朔说你要和我讨论一下使用马镫的心得,怎么,朕这个天子都没试过,你这个小兔崽子倒抢在前头了?”

    刘据半点也不怕他,此时没有外人,他就伸出双手缠着要刘彻抱,刘彻一把将他抱了起来,刘据这才回答道:“那是张贺先送我们的小礼物,卫伉和苏武也骑过了,阿翁你想抢在前头也来不及啦。”

    刘彻看向张贺:“今天早上张汤来进献马镫给我的时候,可把我吓了一跳,朕的廷尉什么时候突然开窍会捣鼓新玩意了,看到你我这才回过味来,这马镫恐怕是你的手笔吧?”

    不愧是梦日入怀的天子,张贺心想,刘彻这看问题的眼光甚是本质啊。不过他还是觉得小小年纪就发明马镫这个人设有些太超前了,于是故作懵懂得回答道:“臣只是tigong了一些点子,大部分主意都是臣父听臣随口说起后想到,由臣父去找工匠铸造出来的。”

    “小小年纪不居功自傲,朕很欣赏你。张汤我已经赏赐了他千金,至于你嘛”刘彻反复扫视张贺的头顶,叹道,“你还太小了,都没有这未央宫的柱础高,朕也不好封你官职,暂且先跟着我儿好好混吧。”

    莫名其妙被鄙视了身高的张贺:“臣当为皇子殿下效死。”

    “免了,这些漂亮话留到长大再说吧,小小年纪老气横秋的,倒像仲卿少时”刘彻话说到一半突然觉得自己是在对两个小孩子回忆往事,马上停住,换了个话题道,“正好今天你也来了,朕给你们展示一下积木的新用法吧。”

    宣室的舆地图前面摆着一张巨大的沙盘,刘彻直接将刘据放在沙盘边缘的空地上,自有勤快的中常侍跑上来,在沙盘旁边摆了一张小几,让张贺踩在上面——这样以他现在的身高也能看清沙盘上的一切了。

    只见沙盘同样做成汉匈边境的样子,有绵延的青山、浩渺的草地和贫瘠的荒漠,在几处关卡的位置,本来用来代表边关的石头被换成了由无数块积木拼成的城门。

    不得不说刘彻在改良发明创造上面很有些天赋,在他的要求下,负责建筑工程的将作大匠将积木按照边关那些城池的微缩比例做出来,然后切割成无数精巧的小方块,每一块上面还有凸出和凹槽,可以让它拼装出来之后免于一碰就散架的收场。

    在山脊上还有一连串的积木前后连接在一起,宛如一条长龙游戏于其上。刘彻指着这些积木说道:“这是我让人在朔方城附近修缮的秦长安和故塞,并且还加建了不少,每次边关汇报建城的情况,我都会让人在相应位置将其拼上,这样朕对整个朔方的情况一眼就能看明。”

    “陛下英明。”张贺发自内心地对刘彻的想象力和行动力表示赞扬。

    刘彻继续说:“而且积木用在军事沙盘上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拆对方的城。”

    说完他从沙盘旁边拿出一个小型的铜车马,直接往匈奴境内的一座城池一推,那座用积木搭建的小型城池就轰然倒塌。张贺定睛一看,其中一块积木上写着“龙城”二字。

    “不知道舅舅和表哥现在打到哪里了。”刘据突然开口说道。

    “前线最新的战报还没到,不知道大军去向。”刘彻笑道,“不过我对仲卿有信心,这次出发前他给我保证过要给匈奴人一个大惊‘喜’的,得赶紧把马鞍这事也落到实处,等大军凯旋回朝,好给他一个惊喜。”

    那可真是惊喜啊,张贺完全可以想象卫青如果得知有这种提升骑兵战斗力的骑具,绝对会很高兴的。

    当拿到成品之后,张贺对封姑所找之人的手艺非常满意,大概因为细心的大婢特地说明了是给小孩儿的玩具,棱角打磨得非常光滑,在门洞上面那块木头上,还用隶书写了朔方两个字。张贺对封姑道了谢,将这些积木装在红黑漆盒里,就开开心心地回宫了。

    作为大汉目前唯一的皇子,刘彻的独苗苗,刘据一直是重点保护对象,因此他能出宫的机会少得可怜。卫子夫上面育有三女,和他玩不到一块,所以几个读书小伙伴陪伴玩耍的时光是多么可贵。昨日休沐日伴读都出宫之后,刘据一个人有些蔫蔫的,一个早上只是坐在椒房殿的花园里发呆。

    看到张贺等人从道路尽头走来,刘据一声欢呼,将一直在旁边照料他的女御长丢在一边,飞快地朝小伙伴跑去。

    “可有什么好东西带回来?”

    按照规矩,禁中是不能随意携带外面的物品进来的,之前是卫青偷偷给外甥带玩具,大家也不敢管,最近卫青忙于军务,已经许久未踏足椒房殿了,这夹带市面上小玩意的光荣任务就落在了他的长子还有另外两位伴读肩上。

    卫伉是个胆大的,他掏出一只巨大的海螺,递给刘据说:“阿翁前几日给我买的,说是南越那边的风物。”

    刘据双手接过,摩挲着那粗糙的表面,仔细端详,却不知道该怎么玩这个东西。

    卫伉指点道:“你把它贴在耳朵旁边,是否能听到呜呜的风声。”

    刘据依言照做,嘴角微微上咧:“我听见了,好像上林苑里风吹过松涛的响声。”

    “阿翁跟我说这是大海的声音哩。”卫伉得意得炫耀,“阿翁说当年出兵南越那次,乘坐的海船,有咱们两个书舍那么大,风大浪急,那个海面上就这么呜呜——呜——响个不停。”

    苏武是个老实孩子,对刘据说自己不敢违规夹带小玩意进宫,被宫卫盘问的时候就上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