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汉首辅 >

第109章

大汉首辅-第109章

小说: 大汉首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年幼时也曾听舅舅和表哥在父皇宣室的沙盘上排演过阵法;对于行军布阵的地形也算有所了解。”刘据脸上露出一瞬怀念的神情,“这处在兵书里应被称为死地,我不会轻易让麟儿涉险;因此安排他们在前面一处开阔地等候。”

    话音刚落,就听到一声尚带着童稚的呼唤:“阿翁。”

    年龄尚幼的李皇孙一头栽进刘据怀里:“你们总算来了;可担心死孩儿啦。”

    “宣儿,你们怎么在这里?”

    萧皇孙开口回答道:“我们原本在爹爹吩咐的那株大树背后等候,不知道从何处跑来几条恶狗;我们驱赶不走;心里害怕;就沿着溪水往这边跑来。”

    “泉鸠里很少有人养狗;这几条恶狗又是从何而来?”刘据张和对视一眼,突然就觉得事情有所不妙。

    只听涧水边一颗巨石后传来鼓掌声,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留着山羊胡,一双小眼睛里透着精光:“不愧是卫太子,果然警觉,还好我采取这招引蛇出洞,才能将你引出来。”

    随着他的一席话,从草丛、灌木、沟壑里冒出来许多举着武器的兵卒,还有几个小吏模样的人牵着猎狗。李皇孙本就怕狗,连忙躲到了张和身后,王皇孙也退后两步,一脸紧张地站在刘据身边,小身板挺得笔直。

    “你是什么人?”刘据喝问道。

    那个山羊胡男人面对太子也不甚礼貌,仅拱手作揖算作行礼,嘴里说着:“在下新安县令史李寿。”

    张和心里一咯噔,这是历史上导致刘据自杀的两个关键人物中的另外一个,没想到死了一个张富阳,还有一个李寿在这里等着。

    刘据冷哼了一声:“小小一个新安县史,手倒挺长,管到湖县来了。”

    张和听到这句话,总算反应过来看汉书里关于太子之死记载时那股违和感到底从何而来了,太子藏匿在湖县,为何太子上吊自杀后抱解的却是新安县史?而眼前看来,这李寿分明是有备而来,李寿,姓李历史上的刘据真的是自杀吗?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捕,为何和太子一起的两个皇孙“皆遇害”?太子究竟遭遇了什么样的绝境才会选择自尽?这么想着,张和觉得自己简直浑身发冷了起来。

    那李寿也是见得起世面的人,只听他不急不缓地回答:“太子矫诏起兵,大逆不道,陛下震怒,但凡我大汉臣民,均可以捉拿归案,如今卫后已经畏罪自尽”他故意停顿了片刻,如愿见到太子眼中掠过的惊涛骇浪,接着提高嗓音喊道:“卫太子还打算再挣扎到几时?”

    刘据颓然后退两步,脸上露出悲戚的神情,哽咽道:“母后已经”这一刻他仿佛回到了童稚时期,失去了父亲的关爱,也永远失去了虽然年迈但经常笑语劝慰自己的慈祥的母亲,要不是处在无比危机的关头,他简直想要伏倒在地嚎啕大哭。

    张和忍不住握住了刘据的手,轻声劝慰道:“太子,现在还不是伤心的时候,来者不善,我们得想一个办法脱身,否则今天所有人性命堪忧。”

    “就连子珩这样心思单纯的人也看出来了。”刘据叹气道,“我有一个办法,让两个皇孙分头跑,总要想办法保全一个。”

    王涉适时在刘据身旁请命:“请让仆带萧皇孙往泉鸠涧下游跑,您和张大人带着李皇孙往山上跑,那里有几处村民秘密开凿的洞窟,可供暂避。”

    刘据点了点头,就在这个瞬间所有人仿佛有默契一般,突然一起动了起来。张和一把抱起李皇孙,刘据拉着他的手就往山上小路跑去,身后传来了狗吠声和兵卒追赶上来纷乱的脚步声。

    “太子拒捕。”李寿冷笑道,“放箭,除了太子本人,其他不必客气。”

    耳后传来“嗖嗖”的箭矢夹杂着风声,张和将脑袋一偏,其中一箭直接插着耳朵飞过去了,刘据拔出长剑,回身打掉了一波箭矢,然后扯着两人往一旁的灌木里跳了进去。

    茂密的灌木很好地挡开了箭雨,但里面许多带刺的藤蔓,很快将三人的衣服划出一条条碎布,不过这里地形复杂,三人逃进去之后就如鱼入大海,很快就将追兵甩开了。

    远处传来王涉的一声怒吼:“李寿,你竟敢谋害皇嗣!”

    李寿放肆的笑声传来:“反正陛下想要‘活着’的也只是太子一个而已,追捕太子时刀箭无眼,误伤了别人也不是本官可以保障的了。”

    隐约的刀兵声传来,紧接着王涉发出了犹如困兽般的嘶吼,震得周围树枝上的飞鸟都纷纷惊起:“我和你们拼了!”

    刘据握住张和的手突然一紧,像是感觉到了大人之间变化的气氛,李皇孙的声音怯怯地响起:“阿翁,二兄他们怎么了?”

    怕是凶多吉少,张和心里想着,死亡的阴影就好像沉甸甸的雨云,一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说不出话来。

    片刻沉默之后,刘据开口说道:“宣儿,我们现在只有跑。”

    李皇孙惊惧得苍白的小脸上挤出一个微笑:“我可以下来自己跑。”

    “等出了这个山谷再说吧。”张和安抚地拍拍他的背。

    他们花了两个时辰才从茂密的林木中走了出来,来到一处高耸的山峰,此时暮色将至,山间雾霭四起,树叶繁茂处也显得幽暗了起来。三个人衣服都破烂不堪,看起来仿佛塞外的流民。

    “王涉说的藏身洞穴应该在此处山头。”张和说道,“仆平日与他闲聊时曾听说村民喜欢在这里挖窑洞装过冬的蔬菜。”

    “那我们就从这里上山。”刘据点头从张和手中接过小皇孙,大踏步向前走去。

    行至半山腰时,张和攀登上一座探出悬崖的巨石,往山下张望,只见渐渐降临的夜色中,山脚下火把如长蛇般正往上挪动。

    “不好,追兵往山上来了。”

    “昨夜下过雨,山道上的泥还有些软,可能是我们留下的脚印被发现了。”刘据说道。

    “阿翁。”李皇孙开口问,“孩儿口渴得很,能不能在溪水边喝口水?”

    他这么一说,张和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喉咙也干渴得快要冒烟,他们已经半天没顾得上喝一口水了。

    “尽快喝点水应该无妨。”刘据看着两人开裂的嘴唇,最终还是没硬下心肠来直接赶路。

    张和在溪水边蹲了下来,水面倒映着他混杂着血污和灰尘的脸,看起来很是狼狈,他掬起水将脸洗干净,又喝了好几大口,感觉自己疲惫不堪的身心又活过来了。

    刘据父子在他身边不远处,刘据正在替儿子清洗伤口,小皇孙手里拿着用芋叶盛着的水,一边喝一边说:“山泉水真甜啊。”

    “那是因为你口太渴了。”刘据柔身回答,又替他整理在逃跑时凌乱的额发。

    “嗯。”小皇孙抬起亮晶晶的眼,双手托举着喝到一半的水,“阿翁也喝。”那个笑容停在一般,他脸上露出焦急的表情,一下子像个小豹子一样跳了起来,猛地将刘据扑倒。

    一支羽箭穿透了他稚嫩的身体,鲜血沿着刚被水润湿的芙蓉花瓣一样的下唇往下流淌。

    “对面有人放箭!”张和连忙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挡开了好几支箭矢,恶狠狠地瞪着悬崖对面,几个黑衣人在树影里若隐若现,为首一人身材高大面貌凶恶,眉骨上有一道明显的刀疤,正举着弓箭,那弓弦瞄准的方向可是刘据本人。

    “快走!”刘据将因为疼痛而不断抽搐的小皇孙打横抱了起来,两人往山上跑去。

    跑不了多时,张和突然停下脚步。

    “殿下,这是不是可供藏身的洞穴?”张和看着草丛里几个黑漆漆的洞口说道。

    刘据将小皇孙放在草地上,从那还未长成的身体上流下来的血仿佛永远无法停歇,很快将绿色的草叶染红了一片。

    刘据一阵手忙脚乱,一会去按那流血不止的伤口,一会又握着露出外面的箭柄,犹豫着要不要拔掉。

    “我学过一些急救术,让我看看。”事态紧急,张和也不再讲究礼仪,直接将刘据推到一边,跪在地上用匕首割开小皇孙的衣服,检查了起来。

    刘据也没心思问那个“急救术”到底是什么意思,他眼巴巴地看着张和,眼里满是慌乱。

    “这一箭擦着心脏而过,如果拔箭马上就会死亡。”张和叹气道,“可能没办法救治了。”

    “阿翁,我要死了吗?”小皇孙开口问,“人死了会去往太一神那里吗?我在那里还能见到大兄、二兄、阿母和阿翁吗?”

    刘据哽咽道:“会的,他们都会夸你孔武有力,不愧是刘家的子孙。”

    “那就好,我还怕大兄骂我没用呢。”小皇孙脸上露出了骄傲的表情。

第159章 钩弋夫人() 
贺贺给这章加了爱的屏蔽;如跳订等半晌可破;如app抽风请刷新

    东方朔对他也很是和颜悦色:“原来是小皇子啊,你见陛下有什么事呢?陛下在商议正事,如果不是什么大事,臣去通报可是要被打出来的。”

    刘据想了想说:“我是来和父皇讨论一下使用马镫的心得的。”

    东方朔进去通报;刘彻对自己这个儿子非常宠爱,听到刘据有事来找他,马上就同意让他进宣室。

    宣室里此时灯火通明;在宣室北侧挂着一幅巨大的汉匈边界舆地图,上面用黑笔和朱笔描画着行军路线;卫青率领的大军出发已经有些日子了,算算也该到了边关,那地图上的高阙、朔方、右北平三处都画上了圈,并且做了朝匈奴境内出发的箭头。

    而此时刘彻正坐在榻上;旁边的几案上摆着张贺让张汤进献的马镫;除了张汤之外;大司农、少府都在。刘彻看到刘据;招手道:“据儿,来这边坐。”

    刘据乖巧地坐到刘彻身边,从身后举出一个食盒,对刘彻说:“父皇;这是母后做的点心;儿臣听说您今日忙于国事;都没有来得及吃饭;特地带来给您的。”

    说完刘据打开食盒,露出里面做成各色水果、色泽诱人的糕点,卫子夫心灵手巧,在里面还加了张贺前些日子发明的砂糖,混着剁碎了的花瓣酱,密密地涂在上面,空气中也泛起了一丝甜味。宣室里的大臣们也是一整个白天没吃过了,这时都被勾起了馋虫,心里对着眼前天子和皇子父慈子孝好一阵羡慕。

    刘彻捡起一块吃了,口齿余香,他赞叹道:“味道果真不错,朕看各位大臣们也饿了,不如据儿将剩下的分给他们吧?”

    “不用了,这盒是专程献给父皇的,我还特地多带了一盒,让张贺分给大家吧。”

    刘据说完,张贺也变戏法一般从身后拿出一个食盒,打开盖子,按照顺序一个个大臣分发过去。

    大家略微填饱了一些肚子,刘彻才从座位上站起来说:“今天各位辛苦了,朕吩咐你们的事情记得一定要用心办好,你们可以退出去了。”

    众人纷纷告退,张贺还抽空挥挥手和张汤再见。

    等大家都退下之后,刘彻才转头问刘据:“刚才东方朔说你要和我讨论一下使用马镫的心得,怎么,朕这个天子都没试过,你这个小兔崽子倒抢在前头了?”

    刘据半点也不怕他,此时没有外人,他就伸出双手缠着要刘彻抱,刘彻一把将他抱了起来,刘据这才回答道:“那是张贺先送我们的小礼物,卫伉和苏武也骑过了,阿翁你想抢在前头也来不及啦。”

    刘彻看向张贺:“今天早上张汤来进献马镫给我的时候,可把我吓了一跳,朕的廷尉什么时候突然开窍会捣鼓新玩意了,看到你我这才回过味来,这马镫恐怕是你的手笔吧?”

    不愧是梦日入怀的天子,张贺心想,刘彻这看问题的眼光甚是本质啊。不过他还是觉得小小年纪就发明马镫这个人设有些太超前了,于是故作懵懂得回答道:“臣只是提供了一些点子,大部分主意都是臣父听臣随口说起后想到,由臣父去找工匠铸造出来的。”

    “小小年纪不居功自傲,朕很欣赏你。张汤我已经赏赐了他千金,至于你嘛”刘彻反复扫视张贺的头顶,叹道,“你还太小了,都没有这未央宫的柱础高,朕也不好封你官职,暂且先跟着我儿好好混吧。”

    莫名其妙被鄙视了身高的张贺:“臣当为皇子殿下效死。”

    “免了,这些漂亮话留到长大再说吧,小小年纪老气横秋的,倒像仲卿少时”刘彻话说到一半突然觉得自己是在对两个小孩子回忆往事,马上停住,换了个话题道,“正好今天你也来了,朕给你们展示一下积木的新用法吧。”

    宣室的舆地图前面摆着一张巨大的沙盘,刘彻直接将刘据放在沙盘边缘的空地上,自有勤快的中常侍跑上来,在沙盘旁边摆了一张小几,让张贺踩在上面——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