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残灯三更半 >

第105章

残灯三更半-第105章

小说: 残灯三更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60章 三生石(一)() 
生死轮回第九章三生石(一)

    我和廖西玉身处忘川河畔,不知生死,但在奈何桥上却发现了豆子走过的脚印,为寻失踪的豆子和九九,我们已顾不了踏上奈何桥的后果,毅然而然的抬腿迈上了奈何桥。

    可我的脚刚踏上第一层台阶,这时就听得在湍急的“忘川河”中,传来了一声凄惨的叫声,这一声叫凄凄惨惨,让人听了撕心裂肺,使我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向河中望去。

    只见翻滚的水花中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在水中随波浪漂流,忽上忽下的翻腾着,发出阵阵凄厉的叫声。由于光线昏暗,距离水中的人又远,根本看不清他是何人?

    廖西玉一见很是着,忙说不好,这里怎么会有人?能不能是九九或豆子不小心掉入了河中?廖西玉这一提醒使我猛的醒了过来,若真是九九或豆子,那得抓紧时间营救,否则就来不及了。

    我一转身下得桥来,站在岸边高喊:“啊,九九,豆子,是你吗?快向岸边游!”

    说着,我一纵身便跳进了翻滚的河中,直奔水中的那个人游去。

    河水湍急,流速很快,那个人顺水向下漂流,我在水中需猛烈的划水才能追上他。当我离他越来越近,才发现水中漂浮的根本不是人,而是一具尸体,凄厉的叫声正是从它的口中发出的。

    我不知道似血的河水中怎么会出现这样一具尸体,还会发出凄惨的叫声?

    由于当时救人心切,也没细看,我和廖西玉还以为它是九九或豆子,没想到它居然是一具尸体。

    河水冰凉,我身上又有装备,对于不明的尸体我救它又有何用?于是我便转身向岸上游来,可我刚一转身,却感觉到我的腰不知被什么撞了一下,我伸手在水中一摸,感觉有异物,便伸手去抓,抓住这个异物后,从水中将它捞了出来。

    我将它捞出来后,却见被我捞上来的也是一具尸体,这具尸体面部臃肿,脸色淤青,顺着眼角和鼻孔往下流出红色的河水,看不清它具体的样子。但看它身体的形状,便知它在水中浸泡的时间比较长,已成了一具“死漂”。

    它被我抓出水面的瞬间,嘴一张,从口中呕出一股血水来,直喷到了我的脸上,这口血水与河中之水一个颜色,血腥味很浓,也不知道是血还是河水?

    这具死漂太恶心人,不知它怎么会出现在河水中,我顺手将它甩至一边,可这具死漂在水中一翻,却抓住了我的背包不放,我生怕它将我带沉入水中,于是抓住它的腕子,用力将它的手扭开后,将它推向一边。

    随着它身体的翻动,忽觉我的耳边传来了一阵凄惨呜咽的声音,声音很大,好像是一大群死漂发出来的惨叫声,震得我的耳朵嗡嗡作响,几乎要迷失了方向。

    我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生怕一时眩晕沉入河中,这时,忽听岸上传来了廖西玉急切的喊叫声:“天一,小心!”

    我迎声望去,只见廖西玉正站在河边向我连比划带喊,看她手指的方向正是我的身后,姿势和动作间显得有些焦急和恐惧。

    看她急得直跳脚,便知我身后有事发生,急忙迎着叫声传来的方向定睛细看,只见在雾蒙蒙的河面上飘来了一层死漂,黑压压的一大片看不到尽头,将整个河面都遮盖住了,这些死飘的样子,和我刚才甩出的那具死漂的样子基本一样,都是身体浮肿,面色淤青。

    翻滚的河水中出现了成群的死漂,是我没想到的,数量太多,越向我靠近,叫声也越来越大,我一见不好,便急忙划水向岸边游去,可我还没游出去多远,突然,只听得“咕咚”一声传来,听声音好像是有什么东西从桥上掉到了水里,我急忙寻声去看,只见落水的是一个人,他穿着一身军装,落入水中后,夹在死漂中间,挣扎着随波而下。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要寻找的豆子。

    我们在玄铁葫芦洞中的时候,豆子见到碧玉镜后便突然中了邪,后来跳上葫芦洞壁,就消失在了墙中,直到刚才我们才在桥上发现了他的脚印,没想到他从桥上居然掉到了水中,也不知道他消失的这段时间都发生了什么,怎么又掉到了河里?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我来不及细想,得抓紧救人,想到此处我不再犹豫,急忙转身向豆子游去。我在水中猛烈的划着水,冲进死漂群中,来到豆子身边。

    此时的豆子在水中忽上忽下的飘浮着,手里抓住死漂不放,才幸免沉入水里,见我游来,有如不觉一般,并不理会。

    我游上前去一抓他的胳膊高喊道:“快跟我向岸上游!”

    可豆子就像没听到我说话似的,还是抓着死漂不松手。

    我细看才见豆子两眼直勾勾的,中邪很深,还没缓过来,便急忙探右臂托住他的后脖领子,使他仰脸朝上,拖着他向岸边游来。可豆子很不老实,在水中挣来挣去想摆脱我,看他现在的样子,好像对我全不认识。

    我这样拖着他很是费劲,便抓住他的后脖领子不放,另一只手拼命的划水,由于水流湍急,我划了了半天,也没向岸上靠近多远。

    岸上的廖西玉见我拖着豆子太费劲,便抖开登山绳向我扔来,我伸手抓住后,用脚划着水,随着廖西玉的拉动游到了岸上。

    上岸后豆子扑楞楞的很不老实,起身还要上桥,我一见不好,便扑上前去将他放倒,廖西玉也上前按住他的双腿,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不能老一直按着它。

    我急中生智,伸手在他脸上打了两巴掌,随后咬破中指,在他的眉心处一点,然后慢慢的按压了两下。

    少倾过后,豆子一点点缓了过来,眼睛也有了些许神采。

    廖西玉见豆子有了精神便问:“豆子,感觉怎么样?”

    豆子摇了摇脑袋,无力的说:“怎么了?这是在哪里?”

    豆子刚醒来便问这是哪里,可我们又哪知这是哪里?于是我便顺口回了他一句:“在路上。”

    可豆子又问:“是回去的路上吗?”

    我也无法解释,只好随着他的话说:“算是吧!”

    豆子问这话,可见他的内心很想摆脱这种亡命的生活,想尽快回到部队去,也难怪,他年纪也小,参加这种坚巨的任务,能活着都算有本事,他不像我,我自幼长在深山,钻山洞,猎野兽,上山下水,早就习惯了,这类的生活早就扎根到了我的骨子里。

    想到这里我便安慰了他几句,随后问他在玄铁葫芦洞中的那面碧玉镜中见到了什么?从葫芦洞中穿墙出来后都发生了什么?又是怎么从桥上掉到河里的?可豆子支支吾吾的,问我怎么提了这么多古怪的问题,之前的事却一点都不记得了。

    玄铁葫芦洞中的那面碧玉镜定有蹊跷,因为当时豆子看完镜子后,便说“我死了,我死了”,后来我也见到镜中的骷髅头向我吹了一口黑烟,幸好我反应灵敏,毫不犹豫的将它砸碎,否则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豆子穿出墙后都发生了什么?又怎么从桥上掉到河里的?这让我有些不解,想弄个究竟出来,于是我便举手电向桥上照去。随着手电光线的照射,突然,在昏暗的“奈何桥“头,有几道耀眼的光芒反射而来,光芒白中带黄,极为刺眼,在这昏暗的空间里犹如打了几道厉闪一般。

    我不知发光的所为何物,便手搭凉棚用目细看,却见在“奈何桥”头出现了一个发光的物体,由于物体发光,看不清它具体的样子,于是我便快步向前,来到发光之物的近前仔细观看,当我完全看清它的那一刻,我的大脑立时空白,空空如也,呆立在了当场。

    记得我和廖西玉刚才准备上桥时,并没见到有这个东西,也不知它是什么时候又怎么出现在这里的?我的到来,身体所带之风将它吹得晃了几晃,随着它的晃动我才看清,原来它是漂浮在空中的一块石头。

    只见这块发光的石头约有米斗大小,上窄下宽呈锥形,更为神奇的是它只有三个面组合在一起,下方空空,没有面遮挡,原来中间是空的。它的三面中心部位如镜子一般,光线就是从这里反射出来的,但光中微微透着黄色。

    在石头的根部,环绕着一条红线,这条红线约有头绳粗细,围着石头缠了一圈。

    我转到石头的后面,发现其中的一面上写着四个曲曲弯弯的古文字——早登彼岸。

    在字的下方有个凹槽,凹槽里放着一只禽翎毛笔。

    见到这些我知道,这块石头非是别物,正是传说中的“三生石”。

    在这昏暗的“忘川”河畔,“奈何桥”头见到传说中三生石,又怎能不使我血管膨胀,大脑空白?

第161章 三生石(二)() 
生死轮回第十章三生石(二)

    在这个末知的空间里见到三生石后,使我血管膨胀,脑袋几欲空白。《洞破天地术》上曾言,三生石是女娲造人时,每造一人便用一粒碎石计数,日久便积成一块顽石,这块顽石始于天地初开,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数载春秋后灵性渐强,忽一日炸得开来,直插天际,似要破天。

    女娲一见此石生成三面,冲天之势太强,似要吞噬天、地、人三界,便急降咒符一道,将顽石封住,随后上前细看,这一看却发现此石能反射出人的前生,今生,来生。

    女娲见顽石怪异,便将它命为三生石,又添一道姻缘红线,掌管三世“因缘”轮回。

    而民间则传说三生石是女娲补天时遗留在指尖的一粒石子,女娲见这粒石子有三个面,中间一条红线,能照出补天前和现在以及将来的自己,于是便命此石为三生石,将它打下忘川河畔,奈何桥头。这条红线连接着痴男怨女的情感,连接着生人与故者的相思,三生三世不得解脱。

    而这只笔则有个名字叫“魌鴢冠翎拘魂笔”,也叫“拘魂笔”,相传它是“魌鴢”头上的冠羽所制。

    据说“魌鴢”是一种凤头四爪怪鸟,因它身体阳气太重,所以没有魂魄,但很会伪装,常在残更半夜时分隐在十字路口,用叫声吸引四处游走或被挟持的游魂,然后用头上的冠翎捕捉,以使自己拥有魂魄,到日出之前,再将捕捉的魂魄归于其主。

    正因“魌鴢”有捉魂的本事,所以古人用它头上的冠翎制成“拘魂笔”,将三魂七魄尽失之人的魂魄拘回。

    《洞破天地术》上讲,“拘魂”有大拘和小拘之分,大拘者用“魌鴢冠翎拘魂笔”拘魂,要写“请仙咒”,可拘回人的三魂七魄,能将刚死去的人拘的活转过来。

    而民间则用小拘,也就是写“拘魂码”。

    陈光明给村里的小孩子拘魂时我见过,记得他用《洞破天地术》上的方法拘魂,先要准备一张给死人烧纸用的黄纸,用毛笔写上:“青衣青衣,快走如飞,找着魂灵,速入身体”。然后在这些字的外面画上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把字圈起来,这就是“拘魂码”,也叫“拘魂符”,符的下款写上失魂人的乳名或名字,另外再画一个打着灯笼的小人,便是寻魂的青衣,写好后,口中叨念拘魂咒:“荡荡游魂,何处留存,三魂早降,七魄来临,河边路野,庙宇庄村,宫廷牢狱,坟墓山林,虚惊怪异,失落真魂,今请五道,游路将军,当庄土地,家宅灶君,山神河伯,六甲黄金,吾今差汝,着意搜寻,收魂附体,助起精神,青衣速去,吾奉太上老君法旨,急急如律令。

    到三更半时分,将写好的“拘魂码”在失魂者的头直前烧掉,头直也就是头顶的正前方,然后将门开一道缝,少倾后关闭,就算拘魂完成。

    但烧时不能说“烧”,只能说“升”,以免发生误解,使“青衣彡将魂魄烧掉,不能归于失魂者之身。这就是民间所写的“拘魂码”。

    “拘魂码”始于《洞破天地术》,其寥寥几字,奇诡莫测,无人能解,一直延用至今,百用百灵。

    因为当时看《洞破天地术》时根本没在意这些,以为是扯淡,如今见到这只“魌鴢冠翎拘魂笔”,我才晓得《洞破天地术》上所言不虚,确实言之有物。

    这支笔是和三生石在一起的,要不是见到三生石,谁又能知道它是“拘魂笔”,我又焉能想起它能拘人的三魂七魄,使刚死之人死而复生。但这种拘魂的方法拘的一定是刚死之人,或奄奄一息之人,因为他的三魂七魄还没走远,否则有此笔也无用。

    三生石有隐意“三生”,那些相爱之人都是从似曾相识的时候开始的,这就是前生,相爱了便是今生,由于感情积累,更希望有一个更好的来生,也就是所说的三生三世,当然了,也有恨和情仇在里边,因为有因缘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