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不做王的替身妃:凤头钗 >

第11章

不做王的替身妃:凤头钗-第11章

小说: 不做王的替身妃:凤头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您是说她们的声音还是性情?”

    外貌上她们并不像。齐英见过两次卫国的公主。

第39章 看不透的楚王煜() 
外貌上她们并不像。齐英见过两次卫国的公主。公子很喜欢那个公主,只可惜久平公主坚决拒绝了公子的求婚。

    世事变幻。淡淡忧伤弥漫在如水的月色里。

    “齐英,我知道她们不是一人,或许恰因看不见,我才会觉得她是她。”

    他眉宇间绵亘着看不清的惆怅,似在回忆。

    不单声音像,连性情也像。

    ——

    青铜炉里缭绕青烟,缥缈弥漫,有些让人看不清。大殿里寂静无声,玄玉的地面走来一梳宫装头的女子。

    御前侍女半夏每一步都极尽轻巧,生怕弄出一点声响。

    她碎步入了东侧内殿,那是王的书房。从这一侧看,只看到楚王的侧面背影,如春山般英拔笔直。

    王没着王袍,一身暗纹深衣宽袍,少了些王者的尊贵威严,多了几许闲适优雅的气质,他在认真看折子。

    半夏添了香,见王上神情专注,并没什么吩咐,便悄然退去。出来时,恰见外头当差小宦官急急进来。

    内廷总管黄忠见了,忙使了眼色止了小宦官的脚步,自个悄然迎了过去。

    ……

    书房里,王上撩起宽大的袖袍,拾笔蘸了砚台的墨,低头批复了一行文字。内廷总管黄忠近前低声禀明,王点了点头。

    于此,黄忠喊道:宣顺安侯觐见——

    今日,顺安侯云卿奉诏入宫觐见,楚王煜在书房召见的他。

    *

    楚王煜(yu)端坐于上,微微抬眸望着下面施礼的顺安侯,面上是人前鲜少的亲切轻松。

    “爱卿平身,给顺安侯拿张席子来——”

    一般臣子觐见多是躬身立于下侧,楚王让顺安侯就席,那就是厚爱。

    云卿谢恩后,从容落席。然后君臣二人谈及国事。

    “回王上,殷城已达千户,春季旱情得解后,入夏又雨水充沛,谷物长势甚好;殷城百姓安居,寺宇香火正盛。”

    三公子虽然看不见,但去了趟殷城,了解一下民情倒也是本职。于是,他大致和楚王说了下情形。

    “云卿,你的双目调养可有进展?”

    三公子去殷城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德印法师治疗眼疾。

    “劳王上惦念,臣下感激。只是——,只是德印法师见了,也无能为力。”

    闻言,楚王煜轻叹一声,似有遗憾,眸中却闪过让人看不明的东西。

    二人又叙叙说了些题外话,比如三公子的画技。听闻三公子虽然失明,但仍能提笔作画。

    “臣下已经极少作画,毕竟所看的少了,脑海没什么印象。”

    话里有话。

    “孤记得云卿棋艺精湛,盲棋也格外好。不若今次入宫住两日,陪孤下下棋,你姐姐也好久未见你了。”

    云卿的异母姐姐,吴国长公主惜颜,比云卿长半年,国亡时成了楚王的王姬,听闻楚王待惜颜尚算不错。

    云卿答言:“诺——,谢上恩。”

    他的确好久没见长公主了,却并不喜欢进楚宫,那种身在王宫做囚客的感受。

    云卿与楚煜早就相识,那是在数年前,楚太子煜出使吴国国都,在广陵、在吴宫,他们曾经也因为一些共同爱好而结交。

第40章 他们是旧识() 
云卿与楚煜早就相识,那是在数年前,楚太子煜出使吴国国都,在广陵、在吴宫,他们曾经也因为一些共同爱好而结交。

    当时云卿作为吴国三公子,陪同楚太子游逛广陵数次,二人对过奕、弹过古琴,也切磋过剑术。楚煜还对云卿的神来画笔赞不绝口,因为自己也是爱画之人。

    不过后来还是发生了不快,原来二公子陆离阴谋扣下楚太子为质子,没料到父王竟然答应了。当时云卿劝阻过父王,毕竟楚国是大国,一国太子怎么说扣就扣下了。

    然而父王认为兵不厌诈,下令暗中软禁楚煜。只要拖住楚太子滞留在吴国,不出多久,楚国必定发生内乱。一旦内乱,吴国就少了一个危险的邻国。那时候,楚吴关系刚刚升温,没料到父王竟然用这种计谋。

    一个大国要想衰落,必然先从内部开始。就在楚太子滞留期间,楚国果然祸起萧墙,楚的附庸国舒国叛乱,而楚国几位公子觊觎王位很久,都恨不得太子一辈子的囚禁,并不想救回太子,而是争先在平叛中扩大各自势力,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楚王病了。

    楚太子煜得知楚国形势,想尽办法逃出吴国广陵,楚二公子仲哪里肯放他回国,一路追杀。楚穆王驾崩后,公子仲与云傲族窦氏趁机阴谋夺权。

    楚太子煜逃回国,继承王位,江山尚未坐稳,这时候,吴王并不急着修复因质子事件造成的疏离,反倒听信二公子陆离的计策,趁新楚王初登、楚国内乱时扩大吴楚争端,进一步加剧两国关系的恶化,而三公子的温和政策被指姑息懦弱。最终,两国爆发大战。

    ————

    闲时,云卿去金华宫拜见长公主惜颜,楚王的颜姬,阖宫最美的女子。楚王无王后,但有一位玉夫人,是楚人。

    按惯例一国君王会有一妻一妾,即为王后、夫人,其余的不过是宠姬、美人,身份低下。亡国公主的地位也只能如此,好在王的女人不多,宫中倾轧尚不多。

    “顺安侯见过王姬——”

    云卿看不到宫中的情形,只一一做足了人前的礼节。

    美丽的颜姬面露欣喜,忙得唤人为顺安侯备榻,楚人常席地而坐,而吴国人习惯坐榻。

    待上了茶点后,颜姬又命人下去,姐弟俩叙叙旧。

    二人差不多五个月未见了,自年初上元节,顺安侯来国都觐见分别后,就一直未见。颜姬虽然想多见见亲人,然也不会多提让顺安侯进宫之事。她知道云卿不喜这种被监视的生活。

    有一次,楚王邀请顺安侯入丹阳常住,说为他安排官邸。云卿推脱自己不过是个盲人,不能参政议事了,倒不如节省官邸为他人。

    这次婉拒让楚王很不快,虽然不过是在私人宴会。顺安侯借故眼疾要去殷城寻医,楚王才同意离开国都,今次云卿回来,只怕更难以离开。

    “云卿,此次回来就寻门亲事吧,成家了,也多个人照应你。我的心也好安些。”

    云卿迟迟不成家,最令颜姬担心。古语说无后为大,颜姬作为他的姐姐,这种考虑似乎人之常情。

第41章 我必然比不上她的() 
其实颜姬这般想还有别的原因。她担心自己的弟弟不安心做这个招安的侯爷。

    公主颜温良淑雅,经过家国之变后,反倒家国大义在她的心里退居二位,她余生想要的也不过是安身立命,以及自己关心和爱的人,能安稳一世。

    自己的兄弟,自己了解。三公子云卿并非表面的那般温和软弱。

    当年云卿中了奸计,致使一夜之间失明,最后为了多数人的性命,他不得不接受招安,做了这个顺安侯。然而颜姬知道自己的兄弟,他不开心,而且连自己都怀疑,云卿的眼睛是楚王暗中做的,时至今日,仍找不出失明的原因。

    “王姬所言极是。只是有时候缘分,皆不可强求,命里无时终是无。云卿早已看淡。”

    鉴于云卿的亡国王孙身份,并不会真有楚国士族权贵肯与之结姻亲。在三公子的心中,家国尚且灭亡,至于自个的终身,他又哪里会上心?

    自己一介亡国王子,表面锦衣玉食,实则不过是穷途末路。

    颜姬听闻云卿淡漠的口气,心中伤感,竟是落下泪来。

    啜泣声落在云卿耳中,他心中翻涌,面上却一直波澜不惊。

    颜姬默然擦了泪,继续道:“云卿,这里并无外人,你不要再让姐姐为你担忧了。如果你娶妻生子,你的心就会安定下来,也会觉得快活些。”

    “就如同姐姐么?想来,楚王对你真是有情。”

    云卿回了姐姐这么一句话,颜姬的一颗心似乎更痛。

    这句话更像是句嘲讽。

    于外人眼里,自己作为吴国长公主,被俘楚宫,却安心做了楚王的姬,评价自不能和卫国久平公主相比。

    于此,颜姬的泪水愈发汹涌,“我知道……在你心里,我必然比不上她的。你一直怨我的吧?”

    颜姬以为,云卿必是怨恨自己曾经骗了他,才使得楚王寻到他的藏身之处。

    自己只不过是想云卿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不再流亡。

    “云卿怎能怨恨一个女子?你始终是我的姐姐。”

    轻轻的一句,却无比感伤。

    国家兴亡,哪里会怪到女子,要恨也该是自己。

    “让姐姐担心,云卿实在不该,只是云卿没有喜欢的女子。”

    云卿喜欢的女子只有她,久平公主。自初见,他就满脑满心只她一女子。

    曾经三公子恨自己对一个拒婚的女子生情,然而就算暗骂没出息也罢,久平公主的确真实地吸引过他。

    听闻公主好游历,他曾几次乔装去往卫地,也不过只是为了与公主不期而遇,可惜到底没有遇上,只一次远远看着她的香车驶去。

    后来,公主宁死不俘的决绝,更令云卿钦佩和心痛,甚或连带着痛恨如今的自己。

    自己的确不配得到她的爱,此生,他云卿只怕再无法喜欢另一个女子。

    *

    云卿之所以不愿进宫,就不愿听到姐姐伤心落泪,他晓得颜姬是个心地温善的小女子,尽管两人刻意避免提及从前,然而即便不提,也还是不经意间触碰到那颗心。

第42章 他也配公子称号?() 
云卿之所以不愿进宫,就不愿听到姐姐伤心落泪,他晓得颜姬是个心地温善的小女子,尽管两人刻意避免提及从前,然而即便不提,也还是不经意间触碰到那颗心。

    最后的谈话,是顺安侯云卿服软,答应颜姬若遇到有意的女子,必然会考虑成家。颜姬也说如果云卿不上心,她会给他说媒,直至满意为止。

    好不容易在宫中住了两日,顺安侯便找了借口离去。

    ————凤头钗————

    *

    丹阳城东,一条尚算繁华的马路上,有驷马车驾快速驶出东城。车里的主人就是顺安侯云卿。

    按照惯例,王侯才可以驷马车驾,王与侯的马车就区别在装饰的华丽程度,君王的驷马车驾自然是华丽尊贵至极。尽管如此,顺安侯用一辆朴素的驷马车驾,也是一个高调的出游。

    可这就是三公子云卿的谋略。以进为退,虚张实驰。

    如果特意乔装低调,只怕还容易引起国都探子的跟踪注意,如今他索性出门不嫌麻烦,一律浩浩汤汤,生怕别人不晓得。

    过往人纷纷指责:“看,那就是顺安侯的车驾!”

    “这么嚣张啊,不过就是亡国王孙罢了,我呸!”

    “整一个纨绔遗少,王上完全看在颜姬面子厚待他。”

    “一副好皮囊罢了!”

    亡国王子的遭遇就是这般。曾经,三公子云卿若是出现在街头,那几乎是万人空巷的地步,今时今日,风姿依旧,处境却再也不同。

    有小公子从人群里挤出一个脑袋,只看到驷马车驾的尾巴,因早听了围观人的闲话,急着问:“几位大哥,这就是那三公子的车驾吗?”

    围观的人这时候才侧过脸,打量着面前一张清秀小公子的面相,却一身大户人家小厮扮相。人们脸上开始显出鄙夷,哼了声,“他也配公子称号?!”

    妤姝愕然,才晓得说错了话,只匆忙离去。

    世人口中的三公子,特指吴国的三公子,一国王子。如今东吴亡了,哪里还能称呼旧有身份。

    妤姝今日寻了机会,得到一身小厮衣服,便穿上身偷溜了出来,恰遇上了云卿的车驾。好不容易偷跑出来,又遇见了那个倾人城的白豆腐,以妤姝的性格怎么能不好奇。

    *

    妤姝一路紧追,虽然它驷马,可本姑娘一双腿也不输。原来在殷城几条街,她七巧一日就可跑好几个来回。

    妤姝追着车马最后追瞎了,前面就是郊外了,她妤姝还不想出城,樊千金刚做上,怎么能半途而废。

    一筹莫展时,见后面有车马来,循着另一侧茂林地方行去。妤姝脑子就开窍了。

    果然,又跑了一条路,才发现了郊外这么个好地方。

    门头很古风典雅,相比丹阳城一刀切的规划,这地方江南春水、拂堤杨柳,更似文人雅士的地方。

    妤姝在门旁就端详了一会儿,啧啧,这入口真是小清新。

    没有常见的高门红匾,而是假山堆砌、流水短瀑的入口,有高石雕刻几个大字: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