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奋战者 >

第47章

奋战者-第47章

小说: 奋战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拿不出一个好的办法,只能彼此感叹。

    夜晚,星空下,剑锋独自在安靖中学新建的运动场上散步,手机突然想起,是詹正副校长邀请他去东城茶楼泡茶。

    剑锋独自骑车而去,东城茶楼靠近东城中学,距离安靖中学不到五公里,站在茶楼上眺望西边的县城,东城中学与安靖中学、安绥中学恰好成为一条线,安绥中学在最西边,安靖中学居中,东城中学在最东边。原先安靖中学属于县城郊区,随着县城不断扩大,安靖中学渐渐位居县城中心,现在倒是东城中学属于县城边缘。

    “陈老师,请坐。”剑锋敲开茶楼的小门,迎面而来的是詹正和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人。

    “剑锋,这位是我们东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黄老板,也是创办我们这所东城中学的老板。”詹正站着介绍。

    剑锋与黄老板握了手,算是认识了。

    “陈老师,我听詹正校长介绍过你,也听过局里的领导和林副县长说过你。今天邀请你过来喝茶,是有件事想和你商量。”黄老板端起一杯茶,递给剑锋,示意旁边服务员出去。

    “剑锋,黄老板想邀请你参加到东城中学团队来。你看怎么样?”詹正说。

    “陈老师,我们学校想邀请你过来,聘用的岗位是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工资待遇和詹正校长一样,年薪制,一年五万。你觉得怎么样?”黄老板言辞甚慢,声音不高。

    “哦,谢谢黄老板,谢谢詹校长。这件事,我还得和家人商量的。”剑锋喝着茶说。

    “那是应该的,回去和家人商量看看,如果同意,相关手续我们来帮忙办理就可以。”黄老板说。

    “剑锋,东城房地产的黄老板,他除了创办这个学校之外,还开发房地产,如果你过来了,以后想买房子,老板将会按八折卖给你的,现在市场上一平方900元,按照黄老板的话说,我们一平方700元就可以买到。”詹正补充说。

    “房子倒是无所谓,我那边已经有一套了。关键是说,如果我也离开了,那我们安靖中学可怎么办?你可能也知道了,安靖中学这次到东城中学签署协议的,应该不少于20人的,而且都是我们安靖中学高中部骨干教师。”

    “这个我知道,其中有部分是我动员过来的。”詹正说。

    “陈老师,我们学校准备花重金,挖掘我们安绥县最好的老师,我相信通过三年的努力,东城中学一定可以和安绥中学齐驱并驾。”黄老板展望着东城中学未来的发展。

    “这个我相信。有好的师资队伍,又有高额奖励机制,东城中学未来应该是不错的。”剑锋顺着黄老板的话说,但内心里并不想到东城中学去,想当初,为了一份正式职业,要多拼命就有多拼命,现在怎么可以说要舍弃就舍弃呢?

    离开茶楼后,陈剑锋和林秀玉说起黄老板邀请之事。

    “啊?那么好,剑锋,抓紧和他们签约吧。”帮忙照顾孩子的蔡春英听到年薪五万,感到特别兴奋,“我工作一辈子,才拿多少工资啊,还是资本家好。一年的工资就抵挡我们半辈子的工资。”

    “妈,话不能这么说。你想想看,我们学校现在到东城中学去的老师那么多,我再离开,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反响,那我们安靖中学恐怕就真的要关门了。”剑锋说。

    “妈,你别管剑锋的事,他做事心中有数的。现在安靖中学发展也很不错的,再说是公办学校,怎么说辞职就辞职呢。我支持剑锋的观点。”林秀玉在一边看电视,听到蔡春英也跟着动员剑锋去东城中学应聘,急着跟她说。

    “好好,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不干预。那样高的工资,不过去,太可惜了!”蔡春英想,一年五万,十年就五十万,过去工作二十年,陈剑锋岂不是上百万了吗,心里计划着,找个时间,叫老头子林章明再好好动员这个女婿。

第92章 动员工作() 
安靖中学高考评比结果出来,受到安州市教育局两项表彰:本科上线提升率全市第二名,专科上线全市第一名。在安绥县紧随安绥中学,稳居第二名。虽然如此,但还是阻挡不了教师前往东城中学报到。

    安绥县城人口随着开发区招工,人数快速提升,已由原先的七万多人,猛增到十多万,人口密集到县城,居住成了一个大问题,县城扩张,势在必行。

    一个县城,出现了十多家开发商,有专门负责拆迁改造的,也有专门征收新土地,建设商品房。

    旧城改造,渐渐的被安绥县委和县政府摆上工作日程,县委副书记林晓勇亲自担任组长,专门负责县城旧房征迁。

    安靖中学教师大都是县城区,拆迁与征地成了一个重点工作对象。

    “余民东,通知各行政领导开会。”朱先哲参加完县政府会议后,回到学校,及时叫余民东召开紧几会议。

    下午四点,学校静悄悄的,暑假还没有结束,安靖中学各个处室负责人准时到了小会议室。

    朱先哲拿出一大叠文件,首先发言:“这个暑假,我们估计不能正常过了,上午县委召开了动员大会,通报了县城征地和拆迁情况,我们学校有几位老师,还有部分老师的亲戚,涉及到这次土地和房子征迁的问题。会上林副书记通报批评了我们单位,教育质量要上去,思想工作不能放松。”朱先哲望了全体行政人员,继续说,”现在,我们要成立一个领导小组。我担任组长,林乐封担任副组长。其余人员,担任成员。明天开始,把还没有签署征迁意见书的老师,一个个的找来做工作。”

    “我们哪有权利叫老师去签署征迁意见书啊?政府也真是的,一座房子征迁才值几块钱,还不到一套商品房的价格。叫人家怎么会同意呢?”林乐封本身是老县城的,自己的房子和普通教师一样,还没有签署拆迁意见书。

    “这个就没有办法了,今天许胶东局长在会上也被点名批评了。教育局按照县委的指示,对于该征迁的住户,如果不同意签署征迁意见书,那么,一个办法,调离县城,到边远山区去。”朱先哲进一步传达了教育局的意见。

    “这招够狠了。”黄一鸿主任抽着烟笑着说。

    “教师的亲戚怎么办?教师本身都说不动,还能动员到他们的亲戚?这岂不是株连九族吗?”余民东跟着发言。

    “目前也只能尽力去动员了,现在我把手头上的名单发给你们,各个成员负责两个对象,动员成功的给予奖励,失败的,要继续动员,直到他们签署为止。”朱先哲又说。

    “这种做法有点过分,我们教育部门,应该重点抓好教育工作,现在怎么轮到我们管理社会事物了。”陈剑锋也是不解,发起牢骚。

    牢骚归牢骚,各人还是勉为其难的接受朱先哲分配下来的名单。

    陈剑锋接到的名单上写着:胡东风和张亚龙。

    “剑锋主任,涉及到的名单,在没有签署意见书之前,下个学期暂时不予安排岗位。”朱先哲会议即将结束时特别强调陈剑锋做好这项工作。

    “晕死了,本来我们教师就很紧张,这些人再不安排岗位,看来学校真的要关门了。”陈剑锋显得有点气氛。

    “没有办法,上级就是这么说的。这些人如果一直动员不了,开学时先叫他们去教育局上班签到。如果教育局处理不了,那等他们的只能一个结果,调离本单位。”朱先哲说。

    “好吧。”剑锋极不情愿的回应着他。

    暑假的夜晚,郁闷焦躁,教务处唯有两盏电风扇,有气无力的摇摆着。

    剑锋打电话通知了张亚龙和胡东风到教务处闲聊。

    “两位,真不好意思,这么热的天,把你们请到教务处。目的只有一个,下午朱校长参加完县政府会议,回来说,你们的房子都还没有签署拆迁意见书。回去是否可以和家人商量看看,听校长的意思,这次是动真格的,非签不可,否则,只能调离。”陈剑锋逐个给他们递烟。

    “陈主任,我才不怕调离呢,我都和东城中学签好协议了,下个学期就准备到他们那边去上班。”胡东风一听调离,笑哈哈的说。

    “张老师呢?你也去东城中学吗?”陈剑锋问着张亚龙。

    “我没有去东城中学。但是,我把房子和土地卖给政府了,他们赔偿给我的钱,还不够一套商品房。我本来有天有地的房子,进出门多方便啊,现在要拆迁了,怎么就不能赔偿多一点呢?我拿到商品房,装修的钱要从哪里来?我现在住的好好的,干嘛要这样折腾。”张亚龙很不情愿的发起牢骚。

    “张老师说的也有道理,赔偿的资金太少了,商品房价格又不断攀升。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虽然居住的是有天有地的房子,但交通不便,垃圾成堆。胡老师家我去过一次,连摩托车都开不进去,这种房子不拆迁,要改建也是很难的啊。“陈剑锋说。

    “总的来说,只要是赔偿资金问题。我并不是不支持拆迁。你看,我在东城中学那边的土地,政府一亩赔偿我们两万元,卖给开发商却是五十万元,天壤之别啊!”胡东风有感而言。

    “学校安排我做你们两位动员工作,胡老师要到民办学校去是另外一回事,但张老师不得不要考虑啦,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归根结底都是要拆的,早拆迁有奖励,还可以优先选择商品房好的楼层,我建议张老师回去和老婆多商量。”剑锋说。

    “行,既然政策是这样的,那我回去和家里人交流看看,你这边也尽量通过学校,向上级反映,看看能不能多补偿一些。”张亚龙说。

    “可以的,我会把你的意见转达给朱校长的。胡老师,你自己看着办吧,整个安绥县大形势是这样的,再说,你们那边交通确实不好,现在车辆逐渐增多,客人想去你家,出入都很麻烦。”剑锋说。

    “恩,我也明白。看在你我同事十年的份上,尽量不拉你后退,我回去跟家人说看看吧。”胡东风说。

    一周后,张亚龙签署拆迁协议,县政府按约定的奖励给他补贴,同时,优先选择他想要的商品房。胡东风虽没有签署,但住房附近开始出现停电停水。无奈之下,不得不签署协议,奖励之事自然告吹。

    安靖中学各个领导虽然做了大量动员工作,但依然有几户家居县城沿街附近,岿然不动,学校面对如此局面,也是无可奈何,只能任其自然。

第93章 月下小酌() 
安绥中学部分教师没有按规定时间签署征迁意见书,根据教育局文件,主动到教育局签名坐班。

    陈剑锋对新学年的教学岗位安排,头都快炸了。

    “朱校长,这活我真的干不了。”期初行政会结束后,陈剑锋找到朱先哲,放下全校工作岗位表,带着一丝气氛对朱先哲说。

    “我知道,目前只能克服了。暂时先安排上吧,我们明天一起到局里找许胶东局长反映,看他有什么办法。”朱先哲也很无奈。

    第二天两个人找到许胶东办公室。

    “许局长,我们学校现在有二十位老师到东城中学去,另外七位在教育局坐班,这些老师都是高中部的骨干教师,我们学校教师岗位很不好安排,别说科任教师,就是班主任都找不到人选。这种形势,叫我们怎么办?”朱先哲客气的问着许胶东。

    许胶东原是团县委领导,认识陈剑锋。

    “陈剑锋不会想办法吗?”许胶东拿出中华牌香烟,递给陈剑锋说。

    “局长,真的没招。能不能通融一下,这些老师过来局里签名,坐班就不要了,安心回去我们学校上课,怎么样?”陈剑锋抽着烟说。

    “这个,我得请示一下林副书记,看他怎么答复。”许胶东说。

    “局长,顺便说过事,如果单纯解决这些老师回去,我们学校师资还是明显不足的,可否多安排几位老师到我们学校来?”朱先哲问着。

    “现在调动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借用。安北中学高中部今年招不到学生,县委准备撤掉它们高中部,如果你不觉得师资素质问题的话,我倒是可以建议我们宣传部吴部长,先从安北中学那边借调几个教师到你们学校。”许胶东为人随和,没有官腔,看到朱先哲和陈剑锋着急的样子,反而为他们分忧。

    “这个可以啊。先借调,以后觉得这些老师可以的话,在安排他们调动。”朱先哲说。

    “那好吧,我给两位领导打电话看看。暂时只能先这样了,解决你们燃眉之急。”许胶东说完就直接打了两位领导的电话,打完电话后脸上带着笑容说,“算你们幸运了。两位领导也考虑到你们学校的特殊性,暂时先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