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奋战者 >

第35章

奋战者-第35章

小说: 奋战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坤川和同事一起开着车,前来广场接回他们。

    “表哥,武汉真热吧?人称四大火炉之一。”坤川帮忙装好行李,问着剑锋。

    “是啊,以前只是听说而已,火炉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在八月,没有想到十月了,还这么热。”剑锋牵着秀玉的手,坐上坤川他们开来的北京现代轿车。

    “表哥,这位是我同事,也是我们老家过来的,叫刘智鹏。”坤川上车后,向剑锋介绍开车的司机。

    刘智鹏,三十多岁,结实健壮,短发,显得精干。

    “你好,陈老师。我前几天就听邱总介绍过你,听说你今天要过来,我们俩暂时停止其它业务,专门招待你们。”刘智鹏开着车,透过车内反射镜望着后座的剑锋说。

    “谢谢兄弟,麻烦你们了。”剑锋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表哥,智鹏是部队转业到我们公司的,厦门人。以前在厦门师部给领导开车,现在到我们公司上班,我们可是享受着领导的待遇。哈哈。”坤川坐在副驾驶座,脸上荡漾着笑容说。

    小车开往武汉大学附近居民区,坤川他们公司在此租用一套房子,周边尽是欧式建筑,环境优雅,武汉大学前面的湖泊尽收眼底。

    “表哥,我这边三房一厅,这两天你们两个就在这边住,我和智鹏各住一个房间,你们住的这个房间,我们老板偶尔来武汉才住的,一般都是空的,昨天我已经让人把床单被套都换了。你尽可安心。”坤川经常出门在外,能够体会外出游客的心情,必须先解决好两件事:住和吃。

    安顿了两个人的住宿后,简单洗漱,坤川带着剑锋一起前往预定好的湘菜馆吃饭。

    “表哥,这就是伟人说的武昌鱼。”坤川用公用筷子夹着武昌鱼,让剑锋和秀玉品尝。

    “哦,毛伟人的词里‘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今天总算见识了。”剑锋细心的观赏着武昌鱼,个头不大,一条大概一斤,刺多肉少,品尝时候务必谨慎小心,否则,鱼刺容易扎到咽喉,“秀玉,吃这鱼要注意,鱼刺很多。”

    “表哥,不好意思,这边海产品没有我们老家多,大多是淡水鱼。”坤川看着剑锋他们吃鱼的时候说。

    “没事,有鱼吃已经很好了,前两天在西安,都是肉,闻不到一点鱼腥味。”秀玉慢慢咀嚼着武昌鱼,说着在西安的体会。

    饭毕,坤川说:“表哥,武汉大都市,其实是由武汉、武昌、汉口三个城市组合而成的,这里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交通便捷,地势险要。我们今天先安排游玩你喜欢的黄冈中学、长江大桥,然后再到黄鹤楼、武汉大学。明天安排到黄石市参观你崇拜的苏东坡和汉口老街。如何呢?”

    “都可以,你在这边住过,比较熟悉,你怎么安排,我们随你就好。”剑锋应着坤川。

    “那好吧,智鹏,我们准备先去黄冈中学,这个学校高考一直排在全国最前沿,我表哥一直想去看看。”

    刘智鹏开车送三位先到黄冈中学校园漫步一圈,后再到长江大桥游览,乐得剑锋和秀玉两个人站在长江大桥上疯狂大喊:“长江,我们来了!”

    剑锋站在长江大桥上,抽着烟,望着一泻千里,滔滔不绝的江水,想起了由黄沾作词,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情不自禁的引吭高歌,四个年轻人的歌声,飘扬在长江上。

    “表哥,下面我们准备去黄鹤楼。”四个人坐上车,离开长江大桥,直抵黄鹤楼。

    黄鹤楼,历史名楼,位于武汉市内,游客如织,剑锋跟随着坤川一起登楼,感受着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美妙诗句。

    “表哥,传说苏轼下放为团州副使的时候,曾经在这养鹅呢。”坤川指着黄鹤楼下一片空地说,“明天安排你们到赤壁矶那边玩,那边有东波亭。”

    “好的。”剑锋回应着坤川的话,招呼着秀玉,“秀玉,过来,我们四个人在这边合影留念。”

    夜晚,剑锋随同他们一起闲逛了武汉大学和月湖,感受着高校静谧优雅的氛围。

    第二天,四个人开车一起经过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门口,四个单位大门并列呈现在一条大街上,显得雄伟壮观,这在整个中国各个省份中,应该是难得一见,剑锋看到如此场面,禁不住的说着:“真是壮观啊!”

    经过一个小时车程,到达黄石市区东波亭,亭子是新建的,四个人观赏了东波塑像后,坤川介绍说;“表哥,远处看到的就是赤壁矶。”

    “哦,我觉得这才是有像赤壁之战的的古战场,我们昨天是去看的黄冈中学门口那边,也有人传说那是古战场,历史变迁,文化流失,现在哪里是古战场陈,真的需要专家再去鉴定了。”

    历史文物一经破坏,后人的考证就显得混乱,众说纷纭。

    午后,三个人又前往汉口,沿街欧式建筑林立,古代码头依然伫立在那边,像一位老人一样,平静的看着人来人往。

    “汉口是武汉经济中心,武汉是政治中心,武昌是文化中心。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房子,都是以前英国,法国人到中国的租界,所以它们的建筑风格都是西化的。”坤川边带着他们在街上闲逛,边介绍着汉口的特色。

    “恩,武汉确实很好,给我印象大气!这里的地理位置看起来非常重要,海运车路空运都具备,属于全国重要枢纽地点,真的很不错。”剑锋望着武汉、汉口、武昌三座城市练成一体,很是感慨。

    城市的发展里离不开它的地理优势,人的发展,何尝不也如此?唯有找到符合自己准确的位置,方能让自己大显身手,否则,英雄有时也会变狗熊。

    剑锋和秀玉在武汉玩了三天,坤川陪着他们前往机场,乘机回厦门。

第69章 开荒遇险() 
飞机抵达厦门,已是夜半。厦门回去安绥县的班车,早已停运,剑锋只能带着秀玉,在机场附近,找到坤川在厦门购买的另外一套小公寓,六十多平方的房子装修很简单,没有家具,唯一的是一张床和小茶几。

    “老公,总算回来了。我们这七天,走了半个中国,还是觉得老家好。”秀玉一进门,整个房间唯有她和剑锋,顿时觉得全身放松。

    “恩,那当然了,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外面再精彩,毕竟不是我们的,甚至连空气都是借来呼吸的。只是我们福建交通没有中部地区发达,我们福建与外界沟通,目前也只能靠厦门机场和蜿蜒曲折的一条火车路,你看到,我们这次出去,单单在我们省内坐车就要十多个小时,出了南昌就快了,原因是我们省内的火车路都是单轨的,省外的火车路是双轨的。哎,福建交通不知道何时才能像武汉那样?何时才能与京九铁路一样的快速。”剑锋通过这次旅行,感觉福建的交通确实太落后了。

    “恩,将来也许会变化的。剑锋,我困了,想睡觉了。”秀玉经过几天的奔波,确实也很疲倦。

    第二天,两个人早早起床,打的到公共汽车站坐车回去安绥县。

    小夫妻回到家,陈明山早已带着剑锋母亲回去老家湖西村,两个人觉得彻底的放松,于是,彼此相互折腾一番,各自上班去。

    夜晚,林章明听说女儿和剑锋回来,便载着蔡春英到剑锋新房子闲聊。

    “剑锋,旅行还好吗?”蔡春英看着女婿问着。

    “妈,可好啊,这次和剑锋出门,增加了不少认识的。第一次坐了火车和飞机,感受了西安古都浓厚的文化底蕴,武汉大都市不同城市的功能,还有,饮食方面的差异。你们有机会也要多出去旅游。”秀玉滔滔不绝的跟着她母亲汇报着旅游感想。

    “爸、妈,秀玉说的没错,有时间一定要多出去走走,增加一些认识。前两年,一个台湾同胞来我们学校资助学生,我们单位宴请他,他告诉我们,一年他大概赚十万元,其中五万元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三万元用来旅游,留下一部分作为生活费用。当时我就不理解,赚钱那么辛苦,却要把它花在旅途上。现在渐渐明白了,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在世,努力工作,认真赚钱的同时,应该不断的通过了解外界来提升自己的见识。”剑锋和秀玉一样,意犹未尽。

    “恩,看来你们两个小夫妻体会是相同的。不会互相指责乱花钱就好。剑锋,你和你表弟的荒山已经租赁了,下阶段要经营什么,有考虑了吗?”林章明听他们大谈特谈旅途感悟,也许是自己上了年纪,对年轻人这样花钱,有点想法,但又不便明说。

    “爸,我对荒山有过想法,我有个同学在信用社上班,他给我一个建议,开荒种树。我准备先安排五百亩山地种上桉树,这种桉树你也种了,听说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成本回收快。余下的五百亩,我再看看有什么合适的果实可以栽种,到时候再决定。”

    “桉树确实不错,我那些桉树种了三年,再过三年应该可以销售。最近荔枝价格很高,收购价一斤八元,一棵荔枝树,生长五年后,最起码可以采摘一两百斤,你看看,是不是也考虑种上一些荔枝树呢?”

    剑锋听到荔枝价格那么高,顿时来了兴趣:“可以啊,我先种上两三百棵吧,另外种上一些龙眼树,既我了解,不管龙眼还是荔枝,福州以北的地区,即使种上荔枝和龙眼能够存活,但也不能结果。想当年,杨贵妃要吃荔枝,还让人专门从南方输送,所以才有白居易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看来,荔枝确实不错。”

    “好的,你自己有想法就好,但要抓紧行动,现在天气逐渐接近秋季,万物干枯,正是开山的好时机,不要等明年万物复苏,那开荒就难了。”林章明有点不放心年轻人,还是千叮咛万嘱咐。

    “放心,周末我就请个人进行劳作。”剑锋的性格是想了就干。

    周末,风和日丽,秋天的气味渐渐出现,漫山遍野的荒草,逐步枯萎,剑锋请了十多位工人,到自己山庄劳动。

    “各位叔叔,阿姨,我们今天劳动的任务是,沿着我山地四周,破除杂草,清理一条通道,下阶段我准备放火烧山,把你们看到的这些杂草烧毁,作为今后种植用的有机肥料。”剑锋面对着十几位个人交代着。

    “老板,要清除多宽呢?”有人高声问着。

    “最起码要有四米以上,你们务必把我山庄的四周都清理干净哦,这样,我以后放火燃烧里面这些杂草,才不会使火种蔓延到别人的山庄去,引起火烧山。听明白了吗?”剑锋担心工人劳作粗心大意,特地又交代他为何要让他们清理四周,又为何务必清除干净。

    工人们听明白之后,各自劳作,剑锋和秀玉一起负责做饭,午饭在两个小夫妻共同努力下,终于做完菜饭和紫菜汤。

    秀玉忙完后,闲着无事,在山里闲逛,秋风轻轻的吹佛着杂草,百草无力的低下头,身上的绿色早已退去,渐显枯萎,秀玉觉得好玩,拿着打火机,点燃了身边的草丛,几经努力,火苗渐渐变大,火星顿时蔓延开去,长年累月隐藏在地表上的枯草,瞬间燃烧,火势随着风势,犹如决堤的江河,噼噼啪啪作响,吓得秀玉站在火堆里高喊:“剑锋,着火了,快来帮我。”

    “啊!秀玉,你怎么点火了。山边的火障还蔓延处理好啊!”剑锋看到火势不断的增大,急忙前往扑火。

    “怎么办啊?剑锋。”秀玉逃出火海,跑到剑锋身边,眼泪都出来了。

    “你赶快去叫工人来帮忙,我先扑火。”剑锋就地取材,折断长满树叶的树枝,跑向浓烟方向,扑灭着燃烧的火花,风造火势,剑锋哪里抵挡的住,尽管他拼命的扑打,可火势像无数条蛇一样,四处逃窜。

    十多位工人听到秀玉的呼喊,各自折断带着绿色树叶的树枝,纷纷跑向剑锋身后一定距离的地方一起扑火。

    扑火,山民们远比剑锋有方法,此时,唯有跑到风向的下方,快速的把随风蔓延的火苗扑灭,火势才不会继续蔓延,至于风向的上方,火势因随风而下,自然蔓延的慢,扑打也比较简单,相对可以放心,不必着急处理。

    工人拿着沾水的毛巾,捆绑在自己的嘴巴,带着树枝,奋力扑打,终于控制风向下方的火苗。剑锋没有经验,身处浓烟里面,没有氧气,最终晕倒。

    “叔叔,快帮他按胸部,呜呜。。。。。。。”秀玉边哭边叫着,年轻一点的工人,帮着剑锋挤压胸部,剑锋渐渐苏醒,睁开眼睛,眼里充满着血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