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奋战者 >

第109章

奋战者-第109章

小说: 奋战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这个可以啊。那就按照你们教育局的方案实施吧。至于教师的职称,小学部属于同一个学区,职称总数合并后,不变。中学的,考虑到是跨学校、跨乡镇调动,这个待常委会通过后,再明确。”吴春旺说。

    “恩。那我们教育局就准备出文件了,开始着手做这两件事。”朱先哲微笑着说,这,比较解决了一直困扰着教育系统的师资问题。

第209章 208主动请辞() 
听着陈剑锋的发言,吴春旺和许胶东甚是满意,能够感受到陈剑锋做事,稳扎稳打,实事求是,有调查就有发言权,诸多领导虽然自己懒惰,但也希望下属,务必实打实的做好工作。

    正当吴春旺和许胶东准备离开之际,陈剑锋又说:“二位,打扰几分钟。我现在已经过来教育局上班了,可否辞去安靖中学校长?”

    “辞去校长?那安靖中学怎么办?”许胶东问着。

    “那边有副职的校长,可以作为人选考虑,或者你们看看有哪里有合适的人选。”陈剑锋答复着他。

    “你自己在那边工作十多年了,难道不知道安靖中学的复杂性吗?现在调整谁去合适啊?克服一下吧,朱局这边工作尽量给你安排少一点,待到我们物色好人选再辞不晚,到哪里都是为人民工作的。”许胶东说。

    “恩,希望领导抓紧考虑了。”陈剑锋陪着朱先哲,笑着送着他们两个出去说。

    “可以的,你帮忙推荐一下人选。”吴春旺上车前,对着剑锋说。

    “我们学校林小山副校长就不错,很有工作思路和激情的。”剑锋悄悄的告诉他。

    吴春旺“恩”了一声,上车离开。

    陈剑锋告别了朱先哲,回到安靖中学去,打了林小山电话:“林副,有时间到校长室一趟吗?找你说点事。”

    “可以的。我马上过去。”

    林小山不到一刻钟,赶到了校长室,陈剑锋递根烟给他说:“林副,你年纪不小,这次再不争取这个位置,恐怕都没有机会了。”

    “你当着不是好好的嘛。怎么想起我。”

    “我下段时间,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学校工作太繁杂。再说,这个兼职,迟早都是要更换的,实话告诉你吧,换成其它人来当安靖中学校长,我有点不放心,也感到可惜,我们毕竟都是在这里出过汗的人,安靖中学的情况比较特殊,你我在这边呆久了,就知道它的底细。”

    “恩,我理解你的想法,只是,县委会同意吗?”

    “这也就是我找你来的原因,今天下午我和吴部长一起,有跟他提到你,你自己要找个时间,去找他汇报一下自己的想法。这事希望越早定下来,我就越早放心。”陈剑锋抽着烟,想到安靖中学在自己努力下,成功升格为省级二级达标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安绥县第二,决不可让它像安北中学那样,高中学生流失严重,一下子停办。

    倘若出现一个与自己不一致的管理模式,那安靖中学何去何从,还真的要打一个疑问。当前,在他印象中,最好的人选,就是林小山,既熟悉安靖中学工作,又能对自己言听计从,而自己,迟早肯定要从这边离开的。

    “哦。那我这几天去找他。谢谢你的引荐。”林小山有点激动,自从调进县城,到了安靖中学,原本是在工会呆着,以此安度后半生,没有想到自己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呵呵,说什么话,自己人。要是真的当上了安靖中学校长的话,一定要团结好我们单位这些老同事,一心一意把安靖中学教育搞好,这关乎到我们整个安绥县的教育命运。”陈剑锋真诚的和林小山交流着。

    安绥县的教育,除了安绥中学承担着上985和211重点大学外,更多上本科的学生,通过安靖中学几年的努力,几乎密集在安靖中学,安靖中学高考能否出成绩,直接影响着安绥县高考能否完成安州市下达的任务,其它乡下几所完中,貌似像模像样,真正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数,远远达不到安靖中学上一本的学生数。

    陈剑锋交代了林小山之后,激发着林小山一颗本已安分的心,人生总要拼搏嘛,难得这么好的机会,有了陈剑锋的引荐,有了今年高考辉煌的成绩,有了安靖中学现有的稳定,不搏,更待何时?

    送走了林小山,陈剑锋面对自己的办公室,心里还是略有不舍,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既然一杯朱先哲他们推进了行政部门,那就只能顺其自然,见机行事,也许这就是命。

    剑锋回到家里,老婆林秀玉早已做好了午餐,岳母蔡春英因自己有了孙子,已经没有时间前来帮忙照顾他们的说话,家里两个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是老婆亲力亲为,望着她日渐憔悴的身影,倒有几分不舍。经常听说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好老婆,现在静静的想来,这几年,林秀玉确实是默默无闻的支持着他,不但要像他一样忙碌着幼儿园的工作,还要操劳着家庭日常生活,幸亏两个子女从小教育的好,上了初中以后,基本上独立学习,成绩稳居年段前五名,这倒也让他感到安慰。

    “秀玉,我想辞掉安靖中学校长,接下去工作,全力以赴协助朱局长抓好全县教育。另外,想腾点时间,开始忙碌我们的山庄。”陈剑锋吃着饭,跟着秀玉说。

    “那不是有点可惜吗?”

    “有什么可惜的,凡事见好就收,总比难堪时候下来好吧?”

    “恩。山庄准备建成什么样?”秀玉淳朴而安逸的心,一切事务,喜欢听从剑锋的安排。

    “我看了诸多地方,感受到一些新的理念。觉得休闲山庄很适合,你想想,随着人们的经济日渐好转,现在住在县城里面的人,一到周末,就想到县城外找个安静的地方休闲,就像钱钟书的里面说的: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你去北京的时候,我陪同学们去了安万水库,那边有两个寺庙,周末时间,县城出去那边休闲的人很多。”

    剑锋确实受到了寺庙的启发,更加坚定要修建自己的山庄。

    “人家去了,不是游玩一下,很快就回家了吗?我们能赚到什么钱?”

    “我打算把我们那两千的山地,利用起来。修建一二十座的木屋,几十亩的鱼塘,种植上四季花果,圈养些家禽,搞一个休闲大排档。这样的话,县城的人,已到周六晚上,可以携带家人,前往我们山庄垂钓采摘,甚至可以小酌,现在酒驾又抓的严,周六晚上留宿的估计就不少。山里的空气好,过两年,那边港城快速通道也即将修建完成。县城到我们山庄,开车最多也不过十分钟,应该是一个最佳休闲的选择。”

    “恩。好像有点道理,现在县城的人越来越多,处处是水泥路和柏油路,每到夏天,酷热无比,只能一直呆在家里吹着空调。能不能建个游泳池,我们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出去游泳。”秀玉好像受到了启发,也跟着想象。

    “游泳池迟早是要建的,但游泳池的投资要很多。”

    “哦,刚才你说的这些,修建完整的话,可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啊?”

    “是的。至少不低于五百万。”

    “我们哪有那么多钱,这次卖掉的桉树和李子果,也才一百多万。”

    “我想拉坤川和国伟一起合作。”陈剑锋微笑着跟秀玉探讨着。

    “他们两个会同意吗?”秀玉疑惑的问着,毕竟,坤川是搞大工程的,国伟是搞事业的。

第210章 209深入工地() 
陈剑锋沉思着说:“按理说,有这么好的条件和机遇,而且这种投资,可谓一本万利,他们应该不会和钱过不去吧?再说,人都有退休的那么一天,等到退休了,我们大家都搬迁到山庄那边住,不比都市差啊。”

    “恩,那你看着办就好,我没有意见。”秀玉跟着下决心。

    有道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一个家庭的和睦,夫妻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彼此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主事者自然也感到轻松愉快。

    时隔周末,邱坤川带着胡海勇、刘智鹏再次抵达安绥县城,巡查着二期开发工程,陈剑锋陪同他们一起到工地。陈民东远远的看到他们过来,屁颠屁颠的前来迎接,初秋的骄阳,像火一样的烧烤着安绥县城江滨两岸,但两岸的工人依然顶着酷暑工作着。

    “邱总,回来了。”陈民东递着烟,把他们请进简陋的工棚,陈小桃在负责做饭,看到众人到来,也跟着一起闲聊。

    “陈总,你们质量不错,但进度没有四川的工人快,是不是夜晚没有加班啊?”胡海勇抽着烟,问着陈民东。

    “呵呵,是啊。工人们说,日夜加班太累了。但我准备考虑三班倒,你放心,我目前正在招聘建筑工人,短时间内就可以跟四川工人一样,实行三班倒,绝不耽误你们工期。”陈民东尴尬的笑着。

    “工期不耽误,安全也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晚上加班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工人注意安全。另外,我看这么热的天气,你们最好多储备一些降火的菊花茶之类的饮料。没有身体,赚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啊。”陈剑锋看着工人们顶着烈日,在奋战着,着实为他们担心。

    这些中国老百姓,还真的很不简单,他们对建筑原本是一片空白,但随着中国的房产业快速的发展,稍微有思想的人,个个都快变成了鲁班了,从农民到建筑工人,算是一大转变,时代造就了他们这一转变。

    看着他们对建筑物的精雕细琢、开动着升降机、观摩着图纸,陈剑锋不得不由衷的赞佩:他们是时代的伟大建筑师。诸多城市的高楼大厦,正是由于这些默默无闻的建筑者,一步一个脚印,把它们从平地延伸到蔚蓝的天空中去。

    “会的,锋哥。”陈民东笑着说。

    “中午就在这边吃饭吧?”陈小桃热情的邀请着。

    陈剑锋走过去看了一下午餐,几大锅的菜饭和简易的安绥县特产…………紫菜汤。

    “民东,对工人不能太抠吧,适当加点肉,保持充裕的体力。”陈剑锋建议着。

    “好的。我会的。”小桃帮忙回复着他。

    “坤川,胡总,我们中午就在这边和工人们一起吃,怎么样?”剑锋心血来潮,目的是让三位老总,感受一下民工的艰辛。

    “表哥这个建议很好。我支持,茹惠姐,你打个电话给王总,叫她多做几个菜,送到我们工地来。”坤川听了剑锋建议后,对着紧跟身边的王茹惠交代着。

    “好的。”王茹惠去打电话给王小凤。

    午饭的时间到了,工人们陆陆续续的回来,大都衣衫不整,汗流浃背,看到诸多老总光临工棚,甚是诧异,更有甚者,逗留在门外,不敢进门。

    啊!这就是我们最伟大而淳朴的建筑工人!他们这样日夜操劳着、劳累拼命着,吃的、穿的、住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让很多人无法想象,真的无法想象!

    陈剑锋面对此景,突然想起王安石的一篇文章游褒禅山记,里面描述着游褒禅山洞中所看所想所感,很多人看到工人劳累,只是表面的,真正能够深入去了解他们的,究竟有多少呢?又能深入到最底层的工地去了解的人,又有几个呢?大国工匠自然值得宣扬,可这些默默无闻的,生活在最底层的建筑工人们,谁为他们讴歌过?

    陈剑锋跟着邱坤川他们四个人,一起站在酷热的工棚里面,一只巨大的电风扇,如雷贯耳,横扫着整个办公室,汗水,瞬间滑落,湿透了他们身上各自品牌的衣裳。

    邱坤川和刘智鹏分别给这些工人递着烟,感谢他们的付出。王小凤差遣陈鹏送来菜肴,陈剑锋他们跟着大家一起站在工棚里面,吃着午餐。

    “陈总,从晚上晚餐开始,要适当给工人加点肉类的食材,保证他们的体力;另外,刚才我表哥说的,像菊花茶之类的饮料,这种天气要经常准备着,那个菊花茶花不了几块钱呢。”坤川饭后对着民东说。

    “好的。只要是我没有想到,原来都是白开水。”民东说。

    “也可以用点茶叶,有的人不喜欢喝菊花茶。”剑锋补充着说。

    “好的,我下午就去买,请你们放心!”

    一行人交代完民东之后,又到四川工人的驻地去看,情况显得更加糟糕,也许是吃的习惯不同吧,四川工人的生活,比起民东他们那边的生活更是不如,米饭、辣椒,几乎看不到菜汤。

    邱坤川看了,也对包工头做了交代,尤其是加强水分的补充。

    “走吧,回去办公室,太热了。”胡海勇有点受不了这样的环境和天气,催着大家赶快回去坤川置业有限公司、。

    公司与工棚,天壤之别!

    坐在沙发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