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现代修罗 >

第90章

现代修罗-第90章

小说: 现代修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如伯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急性子了,他的大队人马刚刚渡过辽阳河,便马不停蹄的向京门城中进发,哪里还来得及顾及其他呢?然而李如伯却并不知道,自己早已经被童行和龙且盯上了,只不过童行感觉此时进攻李如伯没有把握全歼李如伯所部,所以才会让李如伯又做了几天升官进爵的美梦。

“龙且将军,以李如伯的行进速度,明日应该可以到达当阳城附近,那里地势并不复杂,也无险可守,正是我军伏击的绝佳之地,但是以本帅来看,李如伯不过五万士兵,我们应该力求全歼李如伯所部,争取不要放过任何一人!”

不仅童行早有此意,龙且也正是如此打算的,只不过童行比龙且早说了一句而已。二人的意见再一次达成一致。虽说击败李如伯已经不在话下,可若想全歼李如伯所部,也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毕竟李如伯也可以算做宇波罗帐下的一员名将了。

“以本帅之见,李如伯如果遇到我军的强力阻击,必然会有退到辽阳河对岸之举,大军在仓促之中,强生渡河,已经是下下之策,如果我军有一支人马,事先埋伏在辽阳河对岸,在他大军上岸之前,突然袭击,只怕他的五万大军不死在我南疆铁骑之下,也会尽丧于辽阳河中,至于李如伯,或杀或擒便由龙将军定夺了!”

龙且对童行微微一笑,心里却在感激童行可以将大功让给自己,不过如何渡过辽阳河,对龙且来说,也是一件难事,河水湍急难渡,而自己手中又没有渡船,一时间上哪里去找上千只渡船将自己的人马运过河去呢?

“童将军,末将感谢您可以将大功让予末将,只是时下里正逢辽阳河涨水之时,我军又无半条渡船,如何渡得辽阳河呢?只怕待我军渡河之限,李如伯已经杀回来了!”

童行闻言哈哈大笑,自从童行心里有将李如伯所部全歼之意的时候,便已经在设想如何渡河之事,如今他早已经有了一条更为绝妙的计策,只等龙且问起,便可以将此计献出。

“龙将军,如果没有渡船我们也可以过河呢?辽阳河虽然水流湍急,但是如果用沙袋将河水堵住,想毕也不过没膝的深浅吧,到时还可以出其不意的令河水瀑涨,这可是无锋的利刃啊,可以省去龙将军不少麻烦!”

龙且闻言,立即喜上眉稍,童行这一招不可谓不够狠毒,用沙袋阻住水流,在上游形成大坝,只要李如伯大军开始渡河,行至半路之时,突然开坝放水,李如伯的大军便成了辽阳河河中鱼虾的美餐了。

“哈哈哈哈……童将军果然好计,末将自愧不如啊,那么末将请令,带兵一万,先行渡过辽阳河,静等李如伯大将军前来送死了!”

龙且说着,站起身来,准备离开大帐,前往辽阳河的上游。却被童行叫住,“龙将军,虽然李如伯的大军已经行至百里之外,但是最好不要被李如伯得知,不然只怕你部危已!”

龙且对童行微微点头,径自离开童行,独自带兵杀向辽阳河的上游,提前设伏去了。童行也在龙且离去后不久,率军向李如伯追来。

果然如童行所料,李如伯不顾一切的吩咐手下将士日夜兼程,向京门急行而来。第二日平明时分,便已经来到了当阳城下,只是李如伯万万没有想到,童行在他之后动身,却在他之前赶到了当阳。

童行目视着李如伯的大军由自己眼前经过,同时缓缓的抽出腰间的马刀,刀锋处轻轻一点,指向了李如伯的大军。早已埋伏于四周的几万铁骑几乎同时杀出,李如伯没想到刘树生会在此地设伏等着他前来送死,一时慌乱之下,竟然呆呆的看着童行的大军冲过来,而未有任何举措,直到童行冲到了自己面前,李如伯有缓过神来。

童行哪里会给李如伯还手之机,举起手中的马刀便是一记重刀落下,一道寒光夹着“呼呼”的劲风,向李如伯落下。而李如伯也只在仓促之中,慌忙应战,手中的长刀未能将童行的一记重刀拦下,反而被童行的大力一如压了回来。

就在李如伯大惊失色之际,童行的第二刀也随之而至,力道远胜于第一刀,李如伯只听耳边“呼呼”的劲风之声,便知事情不妙,但是他想躲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尽全力的挥刀上迎,力图将童行这一记重刀接下后,再伺机而逃。

但是他哪里是童行的对手,虽然这一刀力道极大,但也只是需招而已,在李如伯全力举刀上迎的同时,童行的刀路已经有所改变了,就在李如伯惊愕的目光中,一道寒光由他眼前一闪而过,李如伯顿感眼前一片漆黑。

童行在两招之内,便取了李如伯的人头在手,顿时令李如伯的大军陷入了更加混乱的状态。李如伯的偏将张典见李如伯被童行所杀,心里顿时如雷击顶一般,慌忙率军向后奔逃而出。童行早已经料到了李如伯死后,他的部下会四散而逃,所以早已经布下了三道埋伏,在前方等着张典,所以童行见张典逃走,也并未追击,而是迅速收兵返回当阳城,坐等龙且的佳音。童行并不担心张典会逃出生天,以他精密的计算后,张典即使可以逃回无岭山,所部也必然折损大半以上,最多不超过千人能活着回去就已经不错了。

这一路之上,张典数次遭到阻击,但是被强大的逃生心理所控之下的张典,超乎任何人想像的率军杀出重围,一路逃到了辽阳河畔。张典边逃边连连叫苦,如果童行率兵在后追击,前方再有辽阳河相隔,只怕自己还是会死在童行手里。

但是当张典来到辽阳河畔时,却露出了一丝笑容。由于龙且早已经将河水阻住,所以张典赶到时,辽阳河的河水不过没膝的深浅,大军通过已经不成问题。张典并不知这是龙且的计策,而误认为是上天给他一条生路,里中高兴不已。

“来人,吩咐下去,大军立即过河,今日之内,必须要赶到无岭山!否则南疆的大军追至,谁都没想活命了!”

他这一句话,比什么都管用,一听说南疆的追兵还在身后,满营将士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冲向辽阳河中,短短片刻之间,被挤入河中踩死的就不计其数,加之渡河时太过匆忙,许多人连兵器和马匹都扔在了辽阳河对岸,一心只想着逃命一事了。

龙且见张典如此慌张的渡河,心里不由得暗觉好笑,对手下的报事军官点了点头,便不再看辽阳河之中的一出闹剧了。就在张典率领大军行至辽河中心之时,突然“轰轰”的水声,令众人同时呆若木鸡一般,呆呆的向上游望去。

湍急的辽阳河水带着一道道大浪飞流而下,其速之快,已经不容张典再做准备,更不会给他撤回到对岸的机会,很快,河水将岸边的尸体以及不计其数的活人一起冲向了下游。张典也仅仅率领一小部分残兵冲上了对岸。

当张典回头再看湍急了辽阳河时,不禁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竟因自己一时的大意,葬送了数万将士的性命,将他们变为了鱼虾的美餐!张典同时也暗恨童行,能想出如此毒计来伏击他。可是恨也是无用的,眼下之计,也只能先行逃回无岭山,等来日同宇波罗相见之时,再行谢罪了,虽然不能因功封候,但也不至于兵败被斩吧!

正在张典想着如何去见宇波罗的时候,突然又由树林中杀出不计其数的黑甲骑兵,西域的士兵早已经被黑甲骑兵吓破了胆,他们误认为是童行又绕到了他们前面,在这里静等着他们前来送死,而且许多人在渡河时将自己的武器也弄丢了,赤手空拳的如何能与南疆的铁骑对抗,不等龙且大军杀至,便已纷纷举手投降。

龙且稍稍犹豫了片刻,最后仍对部下一挥手中的马刀,接着,龙且身后传来了一阵阵惨号非呼之声,但这一切也只持续了不足半个小时,便再无任何声响了。血水汇成了一条小河,流入辽阳河中,将辽阳河变成了一条血河……

第14集 第03章 铲除外患

第14集 第四章 统一古唐

第四章统一古唐

在刘树生击败宇波罗和辽伯侯苌踅的这段时间,罗速和公孙烈二人早已经到达了西域之地,当二人刚刚到达西域地界不久,刘树生手中持有古唐国传国玉玺之事便已经在古唐国内传扬开来。西域虽然在宇波世家的统治之下,但毕竟也属古唐境内,民心还是向着古唐一统的。无论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纣,都不愿再看到古唐四方分裂的局面。

拥有传国玉玺之人,便是古唐国万民之君,这已是千百年来不改的道理。刘树生既然持有传国玉玺,那么他自然就是古唐之君,理应受到万民的敬仰,即使在西域境内,也不能例外。几乎西域全境内的百姓,都在盼着刘树生可以战胜宇波罗和辽伯侯苌踅,实现对古唐国的大一统。不仅如此,就连留守在西域境内,宇波罗的部下,甚至也有此想。

“公孙烈将军,你我二人由京门出发之时,并未有如此之大的变故,但是事到如今,想毕你我大可不必再依先前之计而行事了吧,也可以令幻姬姑娘轻松轻松!”

罗速感觉到古唐国的传闻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机遇,甚至可以说是对刘树生的机遇。这种传闻对宇波世家以及辽伯侯苌踅来说,却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他们阻挡刘树生进入都城就是叛逆的行为,是无法受到古唐国民支持的行为。

公孙烈倒没有罗速的乐观,毕竟现在欲至刘树生于死地的人,正是西域这片土地的主人宇波罗,如果冒然改变行动计划,很可能招至杀身大祸不说,也会陷刘树生于危险的境地。只是公孙烈也有自己的考虑,如果事情确实可如罗速所说的那么简单,那自然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坊城,可以和平的解决问题,又有谁愿意动刀兵呢。

“罗将军此言固然有道理,但是您是否想过,如果各处守城的官兵不愿开城受降,或是坚决同宇波罗和辽伯侯苌踅站在一处,那么你我又将如何应对呢?虽然古唐国归服于刘王已经成为大势,可是未必每个人都希望刘王登上王位啊!”

罗速看了看公孙烈,认为公孙烈的考虑也有他的道理,比如宇波罗就不会轻易的向刘树生低头,至于辽伯侯苌踅就更是恨不得刘树生早死早好,除去他们二人,这样的人也许还大有人在,如今便放松警觉之心,自然还有些为时过早了。

“公孙将军所言极是,罗某有些大意了,不过可以兵不血刃,还是不要妄动刀兵的好。你我也不是杀神投行,毕竟古唐国的臣民终究都是刘王的臣民,能不杀则不杀,能少杀则少杀,这对刘王也有所帮助!”

公孙烈又何尝不明白这些道理,他又何尝愿意举起手中的屠刀,对古唐国的士兵大起屠毒之心呢?只是境遇逼迫他不得不这样做。古唐国不可以没有君王,但是又有许多人对王位视目以待,所以就必须要通过战争来决定最终由谁来接任古唐国的新主。

“那么依罗将军之意,你我二人应该如何处理此事呢?如今你我已经身在西域境内,我们究竟是打还是不打?时下我军粮草已经所剩无多,如果不能及时供给,想来坚持不了多久,就要弹尽粮绝了!”

罗速低头沉思了片刻,而后抬起头来,对公孙烈道:“公孙将军,依在下看来,不如这样,公孙将军仍然依刘王之刘行事,借助于幻姬姑娘的幻术隐藏行踪,而在下自带一万人马,打着刘王的大旗,去碰碰运气,如果守城的兵将见到刘王的大旗开城投降,那么我们就可以一路之上,兵不血刃的直抵坊城,如若守城之将,坚持抵抗,那么我们就以刘王之计,将其擒杀,如此一来,可以免造许多杀业,也可以为刘王争得一个好名声!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公孙烈将罗速的计划在自己心中返复的思忖了几遍,虽然计是好计,只不过罗速要冒些风险,甚至有丧命的危险。不禁微微皱眉,有些犯难之意。虽然罗速是唐龙部下的降将,但是既然刘树生派他与罗速二人,一同前来西域,那么就不应该再有降将与刘树生旧部之分。

“怎么?公孙将军认为此计不妥?或是还有其他设想……将军若还有顾虑,只管讲来,你我二人商议便是,不必如此为难!”

罗速见公孙烈面露难色,却又并不感觉自己的计略哪里不对,而且对公孙烈来说,是有惊而无险,真正要冒着杀头危险的人是他罗速,与公孙烈没有半点关系。

“罗将军此计固然可行,但是罗将军是否想过,如果一旦遭到了守将的围杀,那么罗将军便危在旦夕啊,在下也只是为罗将军的安危着想,担心罗将军会有闪失,而并非不赞同罗将军的提议!你我二人同出京门关,所以在下希望来日你我凯旋之时,也可以双双回到刘王帐下,不希望有任何一人,在途中有失!”

罗速听公孙烈如此一说,不禁对公孙烈深怀感激之情,但是自古以来,有战争就必然会有伤亡,生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