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

第92章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92章

小说: 带着异能兴农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席棚是在庭院里搭的,北屋和西厢房各屋里也都放上了桌子。

    宏远爹坐在北屋堂屋里的桌子上。这张酒桌上,有窦建德和金安爷爷父子俩、金安爷爷的一个同胞兄弟,其他都是村里有头脸的人物,野雀林村的族长也在。算是“首脑”席了。

    这里的妇女是不上酒席的。因为宏远娘是远来的客人,又披着一层“神秘”色彩,特意为她安排了一座女席。坐陪的有金安奶奶、金安奶奶的妯娌。还有本院里几个年龄比较大的妇女。金安母亲也有座位,不过她要照顾厨房里帮忙的女人们,缺什么用什么的也要冲她要,坐不住。

    屋里屋外都满满当当,到处是人。一点儿也不亚于宏远爹在梁家屯摆的答谢宴。

    梁晓乐自穿越一来,还没有在外村过过夜,觉得新鲜。又有窦金平会说话和自己获得了一心想要的马莲草一说,觉得今天实在是个应该庆祝的日子。加之宏远娘为救他们这三个孩子,当众跪求老天爷爷,应该为她圆起这个场儿来。便想从空间里弄出些饺子来,在本就喜庆的宴席上,再增加点儿“神气儿”,把喜庆宴推向一个**。

    于是,便牵着宏远娘的手,对接上灵魂。告诉金安母亲,让她叫厨房里的人们包一盖帘饺子。就说今晚的主食吃饺子。

    当金安母亲对人们说了以后,所有来帮忙的人都面面相觑:太阳眼看就要落下去了,两百多号人呢(今天下午去野雀林边上的所有男性。女性是不允许参加宴席的。),能包得出来?!

    金安母亲在梁家屯村吃过“神饺子”,心里有底。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尽管只包一盖帘,保准让你们吃个够。说好了哦,今天晚上谁也不许回家吃饭去了!”(按照农村风俗,女人们忙完活后,是要回自己的家里吃饭去的。)

    每个人的心里都很疑惑,也很期待。有这样既饱眼福又饱口福,还有女主人盛情挽留的美事,谁要是走,可就成了真正的大傻瓜了。

    待酒桌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宏远娘(梁晓乐)便要煮饺子。说让酒桌上的人们“饺子就酒,越喝越有”;让帮忙的妇女们吃了饺子好早些回家去,因为每个家庭都有一堆大事小情,等着家庭主妇回去做。

    金安母亲想想也对。便吩咐人们点火的点火,添锅的添锅(往锅里倒水),多半锅水,一会儿就烧开了。

    这一次,梁晓乐顺顺当当地站在了宏远娘怀里,空间里的饺子顺顺当当地下到了锅里。效果当然也和预期的一样,捞满了家里所有能盛饺子的家什。

    酒桌上的人们听说了今晚的主食是“神饺子”,一个个都神情激动。待饺子端上桌,人们连酒也不喝了,都手不离筷子地抢饺子吃。气氛一下高涨起来。

    有一个七十来岁的老爷爷——据说他在野雀林村年纪最大了——最会享受。每夹起一个饺子,咬开,觑起眼睛,看清是什么馅儿的后,再把夹着的那半个送进嘴里,嚼一嚼,“吱”,抿一点儿酒,然后闭着眼睛体味一番。那个滋润劲儿,比神仙还美!逗得桌上的人们大笑起来,有的也学着他的样子,吃一个饺子,喝一口酒……

第一百四十章 学编织() 
宏远爹坐的这张酒桌上,因为都是野雀林村举止轻重的人物,又有外人(宏远爹)在场,就比较文明。也都是国计民生的大事。饺子端上来以后,人们尝了尝,赞叹一番,话题很快由“神饺子”转移到“阳光养老院”上来。

    “听说你那里的养老院办的很好。把村里没儿没女的老人都接管起来了。连穿的都是养老院里供应。”族长羡慕地说。

    “也是有偿接管。”宏远爹说:“老人们带着宅子和地进来,养老院里负责衣食住行,养老送终。也可以说是集体养老。”

    “这就很不错了。”一个四十多岁文质彬彬的人说:“人老了最怕孤独。串门又怕给人送膈应。你这样让他们付出一点儿代价,名正言顺地把他们聚在一起,去了他们好多心病,住着还踏实。”

    “就是!”紧挨文质彬彬人而坐的一个四十来岁浓眉大眼的人接话茬说:“你不要他们的东西,就是施舍了。老人们也有自尊心,非亲非故的,时间长了,就不好意思了。”

    “听说你们还收外村的?”族长问。

    “嗯。既然办起来了,就不怕人多。这也和‘开店的不怕大肚子汉’一个道理吧。”宏远爹笑了笑,说。

    “那,外村老人入进来的地,你们怎么办呢?”另一个人问。

    “今年也是刚开始。我们计划把外村老人入进来的地调换到一起,村里有卖闲散地的再买些,达到三十亩以上了,就雇个人在那里给管理。”

    “你们买闲散地干什么?”

    “种啊。”宏远爹幽默地笑笑:“俗话说:地是黄金版,人勤地不懒。今年我在村里买的二十五亩闲散地里种上了果树,又在果树趟子里间作了棉花。果树棉花一块儿长,棉花还合小五百斤呢。”

    “什么?五百斤?还是闲散地!”挨着族长的一个五十来岁的人惊讶地说:“我们这里,好地也就一百七、八。真神了哎。”

    “要不怎么说有‘神气儿’,能和老天爷爷沟通呢?这就是证明。”文质彬彬的那个人说。

    “我们这里闲散地多着呢。”那个四十来岁的浓眉大眼的人又说:“种吧。收不了多少,不种又可惜了,卖也没人要。你有‘神气儿’,能种出花儿来。干脆,贱处理给你得了。”

    “行啊。只要你们舍得卖,我就买。贱处理不敢当,我按好地付钱。”

    此时的宏远爹,正在春风得意。又有酒盖脸儿,说话的口气特别肯定。

    其实,这也是宏远娘(梁晓乐)和他在家经常念叨的事情:放着银子不如放着宅子地。现如今六个分店的买卖都很红火。银子不断涌入。除了支付基建工程款以外,也不错过买宅子买地的机会。不论本村或者是外村,只要有卖的,一律照买不误。凑够三十亩以上,就雇个长工。省得等银子多了的时候,想买买不到了。

    宏远爹话刚一落地,邻桌的几个青年马上站起来,冲着宏远爹说:“大哥。你真要买闲散地,我家里有两亩多,我先卖给你。”

    另一个也说:“我家里有三亩。也卖给你。”

    宏远爹笑笑说:“还是那句话,你们舍得卖,我就买。一律按好地付钱。回去给你们的左邻右舍也传个信,有多少我都要。给我大哥说一声(说着一指窦建德),下次我带银子来。”

    原来,周围的人们见宏远爹他们这张桌子,说的都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一个个都支愣着耳朵听着呢。

    于是,这个话题很快传遍了所有的酒桌,人们都纷纷议论起来。

    族长见大家都热情很高。趁热说道:“你既然要在这里买地,把我们村里几户绝户老人也接收了吧。他们和我磨叨了好几回了,光怕你嫌这里远,地少没法种,没敢给你开这个口。”

    原来,梁家屯阳光养老院的名声。和宏远娘的“神饺子”一样,远比宏远爹种地多打粮食传的远,传的邪乎。远处里的孤寡老人,认为这是一个天大的便宜事,有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

    野雀林村的孤寡老人也是如此。只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自己村的族长,希望族长通过路子,安排自己住进去。

    “行。”宏远爹痛痛快快地说:“如果老人们现在就去,只能住村里的闲宅。养老院里四排新房都安排满了。明年一开春,又有四排新房可以住。看老人们的意思吧,愿意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明天告诉他们。”族长高兴地说。

    在这个时空里,当官儿的虽然对没人管的孤寡老人没有责任,但看到本村的老人没人管活活受罪,心里也不是滋味不是!

    梁晓乐人小,没有给她安排固定座位。一会儿在宏远娘身边待着,一会儿在宏远爹身边待着,那桌热闹往哪桌凑,两边拣耳朵。

    宏远娘这边因为都是家庭妇女,说的也都是家长里短,多有的还是奉承宏远娘的话。梁晓乐对这不感兴趣,便把精力用在了宏远爹这边。

    宏远爹和酒桌上人们说的话,梁晓乐都听进心里去了。高兴地想:宏远爹执行与宏远娘(当然还有她自己)制定的方案,一点儿也不走样,看来,野雀林村这个基地,就要建成了。

    见接下来所说的都是恭维话了,梁晓乐不愿意听,便想找窦金平学编织马莲草提兜。

    其实,那个提兜的编织方法很简单,就是经纬交叉编织,梁晓乐一看就会了。但她必须向窦金平“学”,最好拿回一个成品去,让养老院里的老奶奶们照着样子去编织。因为她这具小身体还太小,是不可能不学就会的。更不可以行家里手的姿态去指导他人。

    梁晓乐在屋里屋外的人群里没有找到窦金平,就去了厨房,看看他是不是在那里吃饭。

    这时,厨房里帮忙的妇女们都吃饱了。饺子还剩了很多。有的妇女要回去了,金安母亲也学着宏远娘在梁家屯家里的做法,让每个帮忙的女人都带回一碗去,让家里的孩子或者是老人,都尝尝“神饺子”的滋味。

    窦金平没有在厨房。却看见窦金喜正牵着她母亲的衣角,在送帮厨的人们。

    “金喜,平哥哥呢?”梁晓乐问。

    窦金喜比梁晓乐大一岁,梁晓乐喊不上“姐姐”来,就直呼其名了。而窦金平比她大五岁,这个“哥哥”是无论如何要喊的。

    “你找他?”窦金喜问。

    “嗯,我想跟他学草编。”梁晓乐答。

    “你跟我来。”窦金喜冲梁晓乐一笑,转身跑了出去。

    梁晓乐一看,知道她知道窦金平的下落,也忙追了出去。

    窦金喜领着梁晓乐,在酒桌子的空挡里三拐两拐,来到作为门市的南屋后门,敲了敲。门很快从里面打开了,开门的正是窦金平本人。

    “你怎么在这里?”梁晓乐惊喜地说:“我找你好几圈儿了。”

    “找我……有事?”窦金平问。

    窦金平刚会说话,说两个字还可以,句子一长,还得分开说。

    “我想向你学草编。”

    “你来。”窦金平说着,拉着梁晓乐的小手,绕过柜台,来到前面,指着一个小吃饭桌让梁晓乐看。

    小吃饭桌上铺着一层长马莲草,旁边放着一把短的。长马莲草的一端压着一根木棍,已经编织了三寸来长。

    “哇塞,你已经编了这么多了?你没吃饭呀?”梁晓乐连珠炮似的问道。

    “我想——给你——编一个——装玩具——带回去。”窦金平一顿一顿地说。

    原来,窦金平和梁晓乐一样,由于人小,没有被安排座位。

    无所事事的他,忽然想起见梁晓乐十分喜欢草编玩具,也正因为梁晓乐执意要到野雀林里去砍马莲草,才让自己因祸得福,会说话了,由一个残疾人变成了正常人。从心里对这个不听话的“小妹妹”产生了感激之情。

    明天人家就要回去了,自己也没什么好东西送给她。又想起她说过要学草编玩具,何不把自己编的每样送给她一个,让她回去做样子?!

    可是,草编玩具最怕压了,一压就变形。最好放在一个提兜里提着。自己的那个草编提兜已经很旧了,便想赶紧再编个新的,用来装送梁晓乐的草编玩具。

    西厢房的里外间都安放了酒桌,窦金平没处去。便央求表哥给他打开南屋门市(因为请客,门市提前关了门),然后自己上了门闩。

    窦金喜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揭露了他的小秘密。

    梁晓乐闻听原来是在给自己编,心里一热,忙跑到厨房端来一大碗饺子,对窦金平说:“平哥哥,这是我娘下出来的神饺子,你快着吃,我来学着编。”

    “嗯。是这样编,好学着呢。”窦金平一边说,一边给梁晓乐做示范。

    梁晓乐装作听懂了的样子,说:“我试试。你快着吃,要不一会儿凉透了。”

    梁晓乐坐在小吃饭桌前面的小板凳上,在窦金平编织的基础上,“学”着窦金平的样子,把原先在下面的长马莲草,拾到手里,把原来在上面的压到下面去,再用另一只手在两批儿中间放上一根短马莲草,用手往里靠靠紧,然后压平……

    梁晓乐反复做着这几个动作,不一会了,就编织出一寸多。虽然没有窦金平的紧实,倒也像模像样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 野雀林的传说(一)() 
“你心——真灵,”窦金平说:“一看——就会。”

    梁晓乐心里话:我前世盘的连心结,比这个复杂多了。嘴里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