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

第88章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88章

小说: 带着异能兴农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晓乐认干亲以后,干奶奶解老妇人就住在学堂里的教师宿舍里,每天都能见面;那五个干娘,在来梁家屯学堂看儿子的时候,都会给梁晓乐带来吃的、穿的,抱着梁晓乐亲的不行。哪个走时,都说带干女儿去自己家里住几天。都被宏远娘婉言谢绝了。担心女儿小给人家添麻烦,说等以后有了空闲,自己带着她去住几天。

    这一等就是多半年。

    梁晓乐躺在小驴儿车上铺的被子里,想着想着心事。不知不觉睡着了。

    ……………………

    野雀林在梁家屯村的正南偏西,是一个拥有六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子。东西长,南北短,两条东西向的街道贯穿全村。

    窦建德的家在村中间北街北面。正好临街。三间南房冲外开了个门做门市,后面住人。形式和租赁的(哦,现在已经是宏远爹家里的了)是荣奶奶的房子布局差不多。只是没有二门,庭院小了些。

    “怪不得当初一说开分店,金安父亲就很上心,原来地里位置合适。”梁晓乐心里说。

    动身就不是很早,来到窦建德家里的时候。已经快晌午了。大家一见面,少不得嘘寒问暖。金安母亲抱着梁晓乐,“心肝儿宝贝”地亲一回,夸赞一回。把梁晓乐抱得很不好意思。

    金安母亲抱着梁晓乐,走到两个小女孩儿身边,骨丢下(蹲下),对梁晓乐说:“乐乐,这是你的小姐姐。叫金喜,今年五岁了,大你一岁。”又指着金喜手里拽着的另一个小女孩儿说:“这是你的小妹妹。叫金俊。今年三岁,小你一岁。你还有一个大哥哥,今年九岁了,叫金平,出去放羊还没回来哩。”

    梁晓乐心里想:四个孩子,大的九岁,小的三岁,好一个梯子蹬儿(注1)啊。

    两个小女孩儿都长着一双大的眼睛,圆乎脸,模样随她们的娘亲。

    梁晓乐冲她们笑了笑。金喜也冲梁晓乐笑了笑。梁晓乐一看好接触,挣脱金安母亲的怀抱,走过去和小姐妹两个搭讪起来。

    摆脱了金安母亲的搂抱,梁晓乐感到轻松很多。团结拉拢小孩子是梁晓乐的拿手把戏,不一会儿,就和小姐妹两个混的很熟了。梁晓乐拿出带来的橘子给姐妹俩吃。金喜也捧出干果给梁晓乐。梁晓乐看了看,都是从梁家屯送来的货。

    听说总店老板夫妇俩来了,金安的爷爷、奶奶、叔叔窦建恩,也过来了。52网'大家寒暄过后,金安母亲和金安奶奶便去伙房做饭。宏远娘要过去帮忙,金安母亲说什么也不让。说;“你先喝碗茶水暖和暖和,饭好做。”宏远娘也只好作罢。

    大人们的话题,一直围绕着投毒事件。

    正应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话,侯汉三投毒事件,胡县令和乌师爷一瞒再瞒,还是被传了开来。尤其是侯汉三老家一带,几乎村村都知道侯家洼的侯汉三、县太爷的大舅哥给粮店里投毒毒死了人。至于死人又如何复活,人们是这样传说的:“人家粮店里卖的是神面,自然毒不死了。做做样子,为的是把侯汉三揪出来呗。”

    为此,野雀林和留路两家分店的买卖不但没受影响,反倒比过去火爆很多

    不过,窦建德并不领情,一说起来,气的咬的牙“咯嘣咯嘣”响:

    “他奶奶的,没想到这小子这么缺德。那天来的时候,笑面虎一个。问这问那的,还和我探讨怎样才能把买卖做好了。我一点儿也没防备他的心,还热情地招待他呢。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死了这么多人,当初可把我们吓坏了。”金安爷爷说:“多亏了你们有神灵保佑。那个游方和尚,两只眼睛亮亮的,一看就不是一般人。他用手在死尸胸口处摸了摸,死尸嗓子里随着有了响动。不一会儿,就睁开了眼睛。哎呀,神啊!”

    “我和老杨在大牢里也经历神奇事儿。”窦建德说:“把我们押到县衙大堂上,问也没问,拉下去就打了二十大板。打得我和老杨的屁股上都是血水,火烧火燎的,钻心地疼痛。我两个整整趴了一下午,一动也不敢动。到了晚上,觉得屁股上刮了一阵凉风,动一动,不疼了。摸一摸,嘿,和挨打以前一样滑溜干爽。可把我们两个惊喜坏了。”

    “…………”

    梁晓乐听他们说的自己都知道,也就没再听下去。拉着金喜和金俊的手,向门外走去。

    门市里人来人往,买什么的都有。柜台里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在应酬买卖。

    不是亲戚,就是雇工——梁晓乐心里想。

    “大妮儿二妮儿,家里来客人了?”小伙子冲着梁晓乐她们三个小女孩儿问。

    “嗯。表哥,这是娘的干女儿。”金喜口齿清晰地说。

    “哦,总店来人了?!”小伙子惊奇地说:“贵客临门,二姑做什么好吃的呀?”

    表哥、二姑——看来是金安母亲的娘家侄子了。说话文绉绉的,肯定念过书。

    “不知道。”金喜摇摇头说:“表哥,她叫梁晓乐。”

    “是吗?!”小伙子冲着梁晓乐问道:“你是大小的小,还是知晓的晓哇?”

    嘿!卖弄上了!梁晓乐心里想:对一个只有四岁的孩子问这些,未免太不合时宜了吧!

    你卖弄,我也不给你省着!梁晓乐望着他,脆生生地说:“拂晓的晓。”

    “嗬,你还知道拂晓的晓,那你说说,拂晓是什么意思?”

    “天快亮的时候。”

    “这个小女孩儿真聪明。”在门市里站着的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说。

    “那是,在有神气罩着的家庭里长的孩子,肯定比别的孩子聪明。”另一个中年男人说:“往后哇,咱也多买些这里的神面,沾沾神气,让孩子变得聪明起来。”

    梁晓乐心里觉得好笑,拽着金喜金俊的手出了门市。

    “哥哥。”三岁的小金俊指着街上一个赶羊的小男孩儿叫道。

    小男孩儿九、十岁光景,赶着一大两小三只山羊。看来就是金安的大哥金平了。

    金平手里拿着一个草编塔,走到梁晓乐她们三个面前,望着梁晓乐笑了笑。然后又望向金喜,用手比划着梁晓乐的高度,“啊,啊”了两声。

    啊,原来他是个哑巴呀!梁晓乐吃惊地想。

    “她是咱娘的干女儿,叫梁晓乐。”金喜告诉他说。

    听说哑巴都是聋子,他能听得见么?

    梁晓乐正自疑惑着,窦金平忽然把手里的草编塔递到她面前,笑眯眯地望着她,意思是让她接过去。

    既然人家送过来了,不接太拂人美意。梁晓乐痛痛快快地接了过来。

    草编塔有半尺来高,编的十分细密,用的材料好像是半风干的蒲草(马连草),从上往下递增,一层比一层宽,塔身光滑明亮,棱角分明,散发出金黄的颜色。

    “你自己编的?”梁晓乐友好地冲他笑笑,举着手里的草编塔问道。

    窦金平不摇头也不点头,只是望着她“嘿嘿”地笑。脸上充满幸福。

    “我哥哥编的好多哩。”站在一旁望着的金喜高兴地说。

    这时,三只山羊已经自己走进大门里,窦金平仿佛想起什么,用手指了指大门,“啊啊”了两声,赶紧追了过去。

    梁晓乐和金喜小姐妹,也随着回了家。

    原来,哑巴窦金平是担心山羊在庭院里闯祸(庭院里晾晒着红薯干和绿叶菜),忙赶进来把它们关入羊圈里的。

    午饭还没有做熟,堂屋里的大人们还说着投毒事件造成的正反面影响。梁晓乐很想和这个哑巴多接触接触,了解一下他的情况,就尾随着他进了西厢房。

    金喜和金俊也随着进来了。

    …………………………

    (注1 :像梯子一样,一个横木挨着一个横木,距离相等。这里指相间隔的年龄一样。)

第一百三十五章 马莲草() 
西厢房是两间,外面放着杂物。里面有两张单人床,一张单人床头上放着件成人的衣服,看来,这里很有可能是哑巴和他的表哥——那个称呼金安母亲“二姑”的门店里的小伙子住的。

    哑巴窦金平十分好客。见梁晓乐她们进来了,把墙上挂着的一个提兜摘下来,往床上一倾,倒出了一堆草编玩具。窦金平“嘿嘿”地笑着望着梁晓乐,用手指着草编玩具,看意思是让梁晓乐挑自己喜欢的拿。

    草编玩具有和梁晓乐手里一模一样的草编塔,有圆形和方形的蝈蝈笼子,有草编蜻蜓、草编蚂蚱,还有很多梁晓乐叫不上名字来的草编货。有用马莲草(注1)编的,有用圆草梗编的,也有用三棱草梗编的。有的粗糙,也有的精致。

    “这些都是你自己编的?”梁晓乐问。

    窦金平仍然“嘿嘿”地笑。

    窦金喜冲着梁晓乐点点头:“全是我哥哥在放羊的时候编的。”

    看来这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哑巴,一边放羊,一边编草编玩具。

    让梁晓乐更感兴趣的,却是盛玩具的那个提兜。

    提兜整个是用马莲草(蒲草)编成的,编织很简单:经纬线交叉组织,织成一个长片后对折,然后再把对折后相对应的两根纬线捆起来——这就是兜子。提手儿(也叫提系儿)则是把经线平均分成四束,每束都辫成蒜瓣花,然后每片上的两束互相捆在一起。正好两个对称的提手儿。

    由于马莲草有韧性和油性,风干后也不断裂。拿在手里。还有种轻软的感觉。

    这是梁晓乐穿越一来,见到的第一个除了棉质以外的,能以装东西的袋子。

    梁晓乐忽然想起了自己前世那些五花八门的纸质和塑料的包装盒、包装袋、塑料食品袋;想起了穿越后第一次在王军集粮油店买粮食,因为没有带家什而遭店老板娘白眼的情景;想到了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向宏远娘要求工作时那迫切的愿望;而且,还想到了空间里那茂盛的如同马莲草一样的植物……

    “如果让老人们编织这个,把草编艺术在这个时空里发扬光大,岂不是一项为民众谋福利的事业?!说不定自己还能收获利润呢?!”

    梁晓乐心里想着,不由问道:“这里的马莲草很多吗?”

    空间里有的是马莲草(如果是的话。现在还不确定),而且还能分层。要薄要厚都可以。但是她不能冒然往外拿!如果这里有的话,她想让这里的马莲草给应个名儿。

    “多。西边葫芦沟里就有。”窦金喜抢着说。

    “远吗?”

    “不挺远,哥哥放羊好去那里。”

    “我也想学这个,”梁晓乐指了指草编玩具,“吃了饭,咱去砍,行吗?”

    “嗯,和哥哥一块儿去。”

    窦金平“嘻嘻”地笑着望着她俩。好像听懂了她们的对话。

    ……………………

    吃过午饭。趁着大人们喝饭后茶的功夫,窦金平领着窦金喜、梁晓乐就要出发。他身上背着一个红荆条编的小筐,小筐里放着一把镰刀。

    “三个孩子。行了吗?”金安奶奶有些不放心。

    “没事。”金安父亲窦建德说:“哑子整天在那里放羊,一天打好几个来回。”

    金安母亲左嘱咐右叮咛,让他们一定要走北路,快去快回。

    宏远娘嗔怪地白了梁晓乐一眼,嫌她多事。因为这次出行的目的很明确:为梁晓乐去砍马莲草,她要带回家去学草编。

    梁晓乐吐一下小舌头,颠儿颠儿地头里跑下去了。

    野雀林村和梁家屯村几乎一个样,村附近的土地都荒芜着,坑坑洼洼的,长满了野草和杂棵树、红荆、蒿子之类。

    在去西葫芦沟路的南面,是一大方收获了农作物的农田。里面散落着几处小松树林,每处三、五棵,七、八棵,估计是坟地。

    有的地块已经耕了,犁花儿呈鱼鳞状排列着。有的地块里的玉米秸秆或高粱秸秆还没刨。玉米秸秆也就一米来高,比梁晓乐的大拇指粗不了多少。秸秆如此,那玉米穗儿还会大了?

    梁晓乐又为这个时空里农业生产的落后感慨了一番。

    西葫芦沟离村有七、八百米远。沟一人多深,两旁长满了红荆、苍耳和老杠草(注2)。马莲草就夹杂在这些杂棵里面,只要找到了一墩,就能砍一大把。不过找起来并不是很容易,因为马莲草的形状和老杠草的形状差不多。又是在深秋,叶子基本都变成了土黄或金黄色,不走到跟前是分辨不出来的。

    马莲草最长的叶片有五十公分。最宽的也就零点五、六厘米。而空间里的少说也有一米七、八高,宽度与成年人的大拇指差不多。这里的全是土黄或金黄,而那里的全部都是浓绿。

    像这样,如何能给空间里的马莲草应名儿呢?

    梁晓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