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带着异能兴农家 >

第311章

带着异能兴农家-第311章

小说: 带着异能兴农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晓乐:“人家还不是为洛哥哥和玉云姐姐着想吗?”

    宏远娘:“好,让你爹给你装车。你说都带什么货物吧?”

    梁晓乐:“凡是咱家仓库里有的,门市里卖的,每样都装一些。装两车。往后,就是我不回来,隔十天半月,你就往那里发两车同样的货物。这样,就能保证满足玉云姐的小卖部了。至于分成,路费算咱这边,三七开,怎么样?”

    宏远娘:“这个我不管,你和你玉云姐商量去。一家子人,什么你的她的?!”

    梁晓乐:“那好吧,娘,你让爹给我装车,明天我跟着车一块儿走。”

    ………………………………………………………………

    在梁晓乐的督导下,辛洛和梁玉云,很快租赁了一处临街的宅院。样式与梁家屯村梁德贵的基本相同:临街三间南方,南房后面是一个二门,二门内,庭院很宽敞,东、西厢房各是三间,正房是瓦房,三间北屋挎着东、西两个耳屋。比原先他们租赁的两间茅草房可就气派的多了。

    三间南房冲外开了个门,两间做门市,一间做库房。

    由于他们卖的都是空间货物,成色和质量,都高于当地产品。门市一开张,就吸引了本村很多顾客。加之柳辛庄又有个小集市,集日逢五排十(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初十、二十、三十是集日)。经外村来赶集的人们一宣传,四外村里的人们都特意赶过来买梁玉云他们的货物。

    小卖部一下活跃起来。

第446章 从幕后转到台前() 
自从梁玉云“调教”孙财主的三房儿媳妇被说明以后,很大姑娘小媳妇,都慕名前来拜访她。土地租赁给辛洛。

    辛洛凭空增添了很多租赁土地,高兴的了不得。而梁玉云整天被问这问那,打扰的她不胜其烦。把梁晓乐给她的锦囊(绣花荷包)都快摸坏了。

    梁晓乐一进门,梁玉云就跟她抱怨说:“乐乐,你既然来啦,就从幕后转到台前来吧!我真的应付不过来,都快把我闹成神经衰落了。”

    梁晓乐笑笑,说:“咱姊妹俩,谁跟谁呀?!只要我在这里,你知道的你就答,你不知道的我就答。只要把他们的地租赁到手,把他们的女人哄喜欢了,就是我们的胜利。”

    梁玉云:“那也不行。趁着你在这里,你一定要把我从‘巧媳妇,的‘光环,里拉出来。你知道,我既不机灵,也不巧。要是没有你的‘锦囊,‘妙-计,,我是一个问题也回答不出来。”

    梁晓乐:“其实你是被这个‘光环,给吓住了。要是没有我的那个锦囊,你一定会回答人们的提问。往后哇,我就不给你提供‘妙-计,了,一切全凭你自己发挥,如何?”

    梁玉云:“不行。这回说什么也得把事情给人们说清楚了···…”

    梁晓乐、梁玉云这里正说着,有人来向梁玉云请教问题。梁玉云指着梁晓乐对来人说:“这是我妹妹,也是我的老师。我的那些‘妙-计,,全都是她告诉我的。以后有什么难题,就问她好了。她对这方面很内行。”

    来人见梁晓乐还是个十四、五岁的未出阁的姑娘,更是好奇。

    问了几个问题,见梁晓乐对答如流,很是高兴,回去后,立马把这个消息传播开来。引得一些有好奇心的人纷纷到门市上去看梁晓

    梁晓乐则表现的不卑不亢。对每一个来访的人,都报以热情的微笑。对于人们提问的问题,更是有问必答。聪明机智和随和的态度,赢得了很多顾客人们只要来这里买一次东西,就成了这里的常客,绝不再到别处里去买。于是,梁晓乐给门市起名为随缘百货店。

    不承想,随缘百货店的兴荣,却惹恼了柳辛庄街上的另一家小卖部——百强百货店。

    百强百货店老板姓霍,在柳辛庄开门市多年。因为是蝎子巴巴—毒(独)粪(份)买卖一向不错。

    随缘百货店的兴盛,把顾客都吸引到那边去了,百强百货店门市冷冷清清,半天也没个人来。时日一长,霍老板心里便不平衡起来。心想:你一个外地人,一开张就压着我一头走,以后这买卖上还有我的活路呀?!

    霍老板对随缘百货店是又嫉妒又羡慕又恨。思来想去,便想到了邻村的两个无赖。

    这两个无赖住在距离柳辛庄不足二里的张家庄,是两个无赖秀才。一个姓张,一个姓李。他们两个人虽然读过书但并非是自己考上的秀才,而是靠他们老子的权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走后门弄了个秀才名。他俩尽管没真才实学,还总爱卖弄点文化水,到处去作践、嘲弄、欺负没念过书的人。还喜欢干些吹毛求疵无事生非的事,从中捞些好处。方圆十几里,都知道他们的臭名声,躲避唯恐不及。又因姓张的很胖,姓李的头顶上没了头发,人们背地里叫他们张胖子、李秃子。

    一日,百强百货店老板提着两瓶酒找到张胖子和李秃子,对他俩说了自己的心病,央求道:“你们俩有文化水,脑子也灵活。看想个什么办法,替我出出这口恶气,最好让她们停业。”

    两个人拍着胸脯说:“小菜一碟儿包在我俩身上,你就好吧!”

    霍老板抱拳作揖说,事成之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们俩。

    再说梁晓乐。

    这天,梁晓乐和梁玉云正忙碌地接待顾客,只见从外面走进两个一肥一瘦油头粉面的年青人,进门也不说买什么,指手画脚地对货架上商品“评头品足”起来。

    梁晓乐一看来者是读过书的人,连忙堆起笑脸迎上“两位公子光临敝店,实在增光不少,不知两位想买点什么呢?”

    那两人耳语一阵,其中瘦的阴阳怪气地说:“贵店果真是货物不少。但请问,是不是所有的货物都摆在货架子上?”

    “能摆上的,自是全摆上了。货架上没有的,你也尽管说,我给你去取。”梁晓乐和蔼地说。

    “那好”,那肥的双手叉腰对梁晓乐说:“我们想买几样东西,不知你这里有否?”

    梁晓乐一看这架势,知道二人不善仍然用和蔼的态度说:“请讲明………”

    胖子:“你听着——一买软过棉,二买硬过铁,三买深过海,四买大过天……”

    这时,门外正好有一辆小驴儿车经过,拉车的毛驴不知看到什么,“咴儿咴儿”的大叫了两声。

    那瘦的听见了,急中生智,忙说:“再买一对驴头上的角!嘻嘻,如果没有货,贵店的买卖是不是该停一停了?!”说话间,两只眼珠贪婪地盯望着梁晓乐那漂亮的脸蛋。

    在门市里买东西的人们闻听,都为梁晓乐捏了一把汗。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两个人的脾性,心想:随缘百货店要遇到麻烦了!

    梁晓乐却不卑不亢,用不慌不忙的口气说:“货当然有。只是这货特殊,需要公子谨记心上。你们听仔细了:‘夫妻和顺软过绵;兄弟不和硬过铁;圣人字墨深过海;父母功劳大过天,。两位公子,这四种货非寻常之货,不是读书人,我是断不肯卖与他们的。今天本姑娘高兴,就免费送给你们吧,你们一定要牢记在心啊!”

    张胖子和李秃子没想到梁晓乐如有文才,想反驳,又找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于是又说:“哼,算你聪明。那驴头上的一对角呢?”

    “也有。”梁晓乐高声答应道:“你们听着:据说,驴的祖先头上长着角,它的双角又尖又利,向内弯着,就像一把大铁叉子。”

    “那你就卖给我们一双像大铁叉子一样的驴角!”李秃子嬉笑道。

    “你先别急,还有下文呢?”梁晓乐又说:

    “因为它的角又尖又利,就经常摆动着双角大声嚎叫,还用双角去羝弱小动物。弱小动物们都怕它,也都恨它,见了它就躲得远远的。

    “一次,一只小山羊在山下吃草被驴发现了。驴扑上来傲慢地对小山羊说:‘你看我的本领怎样?,

    “小山羊吓得连头也抬不起来,连声说:‘谁不知你的名字名扬天下,我听您的,请您饶了我一条命吧。,

    “‘好,驴说,‘你去把所有的羊都给我叫来,我要让它们知道我的厉害,以后好听我的,你懂吗;你要不去,我就叫你先吃我一角。,

    “小山羊怎敢违令,照着去做了。

    “不一会儿,山羊来了一群。

    “驴站在一块高大的石头上,抬着头晃着角大声说:‘我凭着这一对角走南闯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没有碰见过不怕我的呢!你们哪个敢不听我的话,小心你们的肚子开花。,

    “山羊们齐声回说:‘不敢。,

    “这时,有一个羊羔一蹦一跳地跑到驴面前说:‘驴呀驴,你确实有大本领,我们怕你,可还有些东西不怕你。,

    “驴听了很生气,大吼一声:‘你这个小羊崽子,你说谁不怕我,快说来,我非制服它不可。,

    “山羊们都为小羊羔担心。谁知道那小羊羔不慌不忙地指了指山下的一块大石头说:‘那块石头不怕你。,

    “驴听了哈哈大笑:‘这块石头有啥了不起,你们看我制服它。,说着就一头向那块石头冲去,只听‘哐啷,一声,驴的双角被碰掉,飞了很远;驴也疼得在地上打起滚来。

    “山羊们见了都称赞小羊羔有智慧,大家笑着走开了。

    “从此以后,驴便没了角。再也不能欺负别的小动物。

    “一直到现在,驴的后代都不长角,还好在地上打滚。都是那次撞石头落下的后遗症。”

    李秃子眨巴眨巴眼,沉着脸说:“你在骂我们是用头撞石头的蠢驴?”

    “不敢。”梁晓摇摇头说,“你不是要买驴的双角吗?这就是关于驴的双角的来龙去脉。驴本来就没有角,你非要买,我也只好免费出售它的传说故事了。”

    两个无赖一看什么难题也难不住梁晓乐,自己还被影射成蠢驴,知道自己不是对方的对手,也只好作罢,灰溜溜地走了。

    霍老板一见两个有名的无赖都奈何不了随缘百货店,也只好偃旗息鼓,惨淡经营着自己的百强百货店。

    梁晓乐用知识和故事对付无赖的事,一下在人们中间传播开来。人们说:“去随缘商店买东西,不但货好,就是没有的货物,你要问,人家都能给你说出没有的根源来。那个小姑娘,真神了!”

    随缘百货店和梁晓乐的名声,越传越远。前来买货和看人的人们,络绎不绝。

第447章 县官逼婚(一)() 
话说随缘百货店和梁晓乐的名声,越传越远。,络绎不绝。

    梁晓乐灵机一动,和辛洛、梁玉云商量着,又在附近村里开了几家分店,还把百强百货店也吸收进来,改卖随缘百货店里的货物。

    而随缘百货店则改成随缘总店,只负责往各分店送货,不再自己经营销售。

    考虑到这个时空里男人办事方便,便由辛洛担任总经理,梁晓乐负责货物供应一应诸事,梁玉云负责账目。营业员一律雇用与辛洛有土地租赁合同的人家的人员。

    百强百货店又成了柳辛庄村唯一一个门市部。由于卖的都是随缘总店提供的货物,价格由总店规定,公平合理,买卖一下兴盛起来。高兴得霍老板逢人就夸:“别看那个小姑娘岁数小,处理起事来,比个公正廉明的县太爷不相上下。”

    不料这句话一传十,十传百,竟然传到了米湖县乌知县的耳朵里。

    原来,柳辛庄属米湖县管辖,距县城五十多里路。因这一带富庶,财主较多,是米湖县的鱼米之乡。也是历届知县特别注重的地方。一有风吹草动,都会传进县衙里面去。

    乌知县听了人们的传闻后,将信将疑。心想:一个小姑娘就有如此美誉,倒把我一个堂堂知县比的灰头灰脑,我倒要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于是,便领着身边最得力的柴师爷,乔装打扮成平民百姓,来到柳辛庄梁晓乐的随缘百货店里进行暗访。

    乌知县一见到梁晓乐,就被她的美丽倾倒了,一双眼睛就像被钩在梁晓乐脸上一般,再也收不回来。

    柴师爷见状。知道乌知县喜欢上了这个小妞儿,什么话也没说,抻了抻乌知县的衣角,使了个眼色,二人一同走出门市。/》    “老爷是不是看上了那个小妞儿?”走到无人处,柴师爷问道。

    “小妞儿长得实在漂亮,不由人不动心。”乌知县恬不知耻地回答。

    柴师爷:“既然这样,老爷何不把她娶回家?县老爷配才女,对你的前程很可能还有帮助呢?!”

    乌知县:“此话正合吾意!”

    柴师爷:“不过,我看那个小妞儿一身锐气。定是个烈性女子。老爷只可智娶,不可强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